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2629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29.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第五版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细菌学各论,第一章球菌(2)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第二章革兰氏阴要性杆菌(6+0.5)第一节 肠杆菌科 第二节巴氏杆菌科第三节 布氏杆菌属 第四节 伯氏菌属(自学)第五节 波氏菌属(自学)第三章G杆菌(2+0.5)第一节 芽胞杆菌属 第二节 丹毒杆菌属第三节 分枝杆菌属 第三节 李氏杆菌属(自学)第四节 梭菌属,第一章球菌,第一节 葡萄球菌一、形态染色G+球菌、葡萄串状;无鞭毛、无芽孢、有些有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中等大。产生脂溶性色素。,葡萄球菌染色图,G,葡萄球菌电镜扫描图,葡萄球菌电镜扫描图,二、分类,微球菌科葡萄

2、球菌属。色素:金色、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理化: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三、金色葡萄球菌,(一)致病性化脓性葡萄球菌病、禽兔葡萄球菌病、牛羊乳房炎、人畜食物中毒。家兔易感。(二)形态染色G+、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葡萄串状;脓汁、乳汁、液体培养基中常呈双球或链状,常误为链球菌;比其他葡萄球菌小。,鸭葡萄球菌性化脓,鸭葡萄球菌侵入门户,(三)培养特征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22OC有氧环境产金黄色色素能力强。2030%二氧化碳中产生色素多。厌氧培养不产生色素。血平板上菌落较大,明显溶血。却甫曼培养基(7.5%氯化钠),40%胆汁中能生长。(四)主要生化:甘露醇+、凝血浆

3、酶+ 、硝酸盐+。,(五)抗原性细胞壁水解后,有一种蛋白质抗原称蛋白A,简称SPA。SPA能与抗体FC段结合,而不影响FAB段与抗原结合,免疫学上有重要作用。(六)抵抗力较强,无芽孢杆菌中最强者。,(七)微生物学诊断,1、取材:脓、乳、分泌物等2、镜检:G+、葡萄状球菌。3、分离培养:血平板:溶血。却甫曼培养基(7.5%氯化钠、1%甘露醇):可抑制不耐盐杂菌生长,且因金葡菌分解甘露醇产酸,PH下降,指示剂作用下菌落呈黄色。4、生化鉴定:甘露醇+,凝血浆酶+、硝酸盐+。5、动物实验:24-48h致死家兔。6、肠毒素测定:分离菌株30%CO2培养,灌服家兔,表现胃肠炎。(八)免疫:患病动物康复无明

4、显免疫力。,第二节链球菌,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细菌。 一、形态染色G+、链状排列的球菌,链越长毒性越大。无芽孢,多数无鞭毛(除D群某些菌株),少数菌株能形成荚膜。,链球菌图,链球菌实图,链球菌电镜扫描图,二、培养特征,兼性厌氧。 培养要求较高,加入血或血清才能生长良好,形成针尖大闪光菌落。 液体培养基中先轻度浑浊,后底部浑浊,上部清亮。 血平板上可形成、三型溶血,分为甲、乙、丙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致病力最强,甲型较弱,丙型一般不致病。,1、溶血:又称绿色溶血环,平板上菌落周围呈现狭窄绿色溶血环。因这种链球菌毒性较弱,产生溶血素少,只溶解部分红细胞,低倍镜下可见溶血环中还存在未被溶解的红细胞。绿色物

5、质是红细胞分解后的高铁血红素的氧化产物。2、溶血:菌落周围比较大而透明的溶血环。因这种链球菌毒性强,产生溶血素多,对红细胞分解彻底。3、溶血:不溶血称溶血。,溶血,三、病原性链球菌,(一)马链球菌马亚种(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引起幼驹马腺疫。脓汁中链长达数十,甚至数百个。无芽孢,能产荚膜,溶血,分类属C群。脓汁中抵抗力较强,但对热敏感。猫最易感,小鼠次之。 患病幼驹康复可获得坚强免疫力。,(二)乳房炎链球菌,引起牛羊乳房炎,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均不形成荚膜。无乳链球菌链最长,毒性最大。牛羊链球菌性乳房炎中,90%由无乳链球菌引起,可产生或溶血。三种乳房炎链球菌的区别:,三种乳房

6、炎链球菌区别,CAMP实验:血平板上先划一条金葡线、再垂直划线乳汁、分离菌,原来溶血不明显或不溶血的无乳链球菌,在金葡产物作用下,呈明显溶血,以此区别停乳链球菌及其他链球菌。康复牛羊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三)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兽疫链球菌),引起各种畜禽败血症,如猪、马、牛、禽败血性链球菌病。均能形成明显的荚膜,组织中常呈有荚膜的双球菌或短链,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长链。溶血,属于C群。家兔和小白鼠易感。康复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鸡血液中兽疫链球菌,(四)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猪链球菌1型为S群,2型为R群。2型可致人类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有致死性,是人畜共患病。引起猪急性败血症。在

7、组织中呈单个、双球或短链存在。常见到荚膜。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状。对热抵抗力较弱。家兔、小白鼠敏感。用铝胶甲醛苗,明矾结晶紫苗,保护率达80%以上。,第二章革兰氏阴性杆菌,第一节 肠道杆菌科一、肠道杆菌科共同特征(1)寄生于人畜肠道。(2)科内28个属,重要的有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耶新氏菌属。(3)G中等大杆菌,无芽孢。(4)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在0.5%胆盐培养基上生长。,二、埃希氏菌属,5个种,重要的是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一)形态染色:G中等大杆菌,无芽孢,周鞭毛,有些菌株在组织中形成荚膜,可发生H-O变异。(二)培养特征:普通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

8、小、半透明菌落。在麦康凯、远腾氏、SS等鉴别培养基上形成较大的粉红色菌落,科内其他属的细菌(除肠杆菌属,克雷伯氏属外)菌落呈淡黄色。(三)生化特征,肠杆菌科生化鉴别表,大肠杆菌,G,大肠杆菌,(四)抗原构造及血清型,1、O抗原:菌体抗原,实质是菌体毒素,耐热性。注射于兔体可产生抗O血清。已发现173种。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O抗原。2、K抗原:表面抗原,存在于菌体的荚膜、被膜或表面。已发现80种K抗原,根据K抗原的热敏感性不同分为L、A、B型,每个菌体有03种K抗原。含K抗原的菌株,不能被抗O血清所凝集,称为O不凝集性。3、H抗原:鞭毛抗原。为蛋白质,已发现56种。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H抗原。大

9、肠杆菌抗原式,如O111;K58(B):H12,(五)抵抗力:中等强度。(六)致病性有些血清型致病,有些不致病。不同血清型可引起同一畜禽的一种病;不同畜禽可由同一血清型致病。仔猪黄白痢、仔猪水肿病。 大肠杆菌性下痢(家禽、犊牛、羔羊、幼兔、婴儿)。 鸭大肠杆菌生殖器官疾病。 禽大肠杆菌卵黄性腹膜炎。,鸡大肠杆菌卵黄性腹膜炎,(六)变异,通过转化、转导、结合传递进行变异。1、S-R变异: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 2、H-O变异:有鞭毛无鞭毛。3、耐药性变异:,(七)微生物学诊断,1、取材:肠内容物、血等。2、鉴别培养:麦康凯、远藤氏等鉴别培养基划线,形成粉红色菌落。3、染色镜检:G中等大、无芽孢杆

10、菌。4、生化鉴定5、血清型鉴定:用抗O、抗OK血清作凝集实验确定血清型。,(八)免疫防治,母源抗体对幼畜禽有一定保护力。病畜禽康复可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一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只产生对此血清型的保护抗体。因血清型较多,从本场本地区分离大肠杆菌制成疫苗,可获得较好免疫保护。,三、沙门氏菌属,(一)形态染色:G中等大杆菌。除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鞭毛。绝大多数有菌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和凝集红细胞。形态难与大肠杆菌区别。(二)培养特性:除鸡白痢、鸡伤寒、甲型副伤寒、羊流产沙门氏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外,其余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鉴别培养基(麦康凯、远藤氏、SS)上形成淡黄色菌落。(三)生化特性;见大

11、肠杆菌。(四)抵抗力:中等强度。,沙门氏杆菌,马流产沙门氏菌,(五)抗原构造及抗原式,1、O抗原:菌体抗原。已发现58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种沙门氏菌可有几种O抗原,将具有某一共同O抗原的菌株归为一组,如含O2的为A组,共分为50个组,对畜禽致病的绝大多数在A-F组。2、H抗原:鞭毛抗原,63种。第一相为部份菌株特有,称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第二相为许多沙门氏菌共有,称非特异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少数用英文数字表示。3、Vi抗原:某些菌株O抗原之外包裹的表面抗原。根据沙门氏菌的抗原构造,每种沙门氏菌都可以测定其抗原式,又称血清型。如测得某菌抗原式为:1,4,12:i:1,2,表示该菌含

12、O抗原1,4,12,H抗原第一相为i,第二相为1,2,该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六)致病性,均有致病性,人畜共患。引起人畜肠炎、下痢、人食物中毒。1、马流产沙门氏菌:马流产。 2、牛流产沙门氏菌:牛流产。 3、羊流产沙门氏菌:羊流产。 4、猪伤寒沙门氏菌:仔猪副伤寒。5、猪霍乱沙门氏菌:猪败血症、肠炎。6、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垂直传播。7、鸡伤寒沙门氏菌:鸡伤寒。8、鸭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病。9、鼠伤寒沙门氏菌:各种畜禽肠炎、败血症、人食物中毒。,鸡白痢沙门氏菌:心脏变性变形、心肌肉芽肿结节,鸡白痢:卵耀变色、变形左:正常,右:鸡白痢,鸡白痢:肝坏死点,(七)微生物学诊断,1、取材:粪便、

13、消化道内容物、血、脓、流产胎儿等。2、分离培养:用增菌培养基(如亮绿-胆盐-四硫磺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同时用鉴别培养基如麦康凯、远藤氏等鉴别培养。3、鉴定:接种三糖铁(斜面划线并穿刺),下层变黄,上层不变色,可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进一步作生化鉴定。4、血清型鉴定:用A-E群多价抗O血清确定是否为沙门氏菌,后用分组抗O血清鉴定组别,再用单因子抗O血清、抗H血清测定其抗原组成。,(八)免疫,畜禽康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仔猪副伤寒弱毒苗可作预防。,四、耶尔森菌属,G球杆菌或卵圆形杆菌,两极浓染(比巴氏杆菌大、多形)。 除鼠疫耶尔森菌无鞭毛外,其余有16根鞭毛。在22OC培养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对培

14、养要求较高,麦康凯上能生长。生化见大肠杆菌。属内分11个种:重要的有: 1、鼠疫耶尔森菌:鼠疫并传染人。 2、假结核耶尔森菌:兔、豚鼠伪结核。 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家畜一般不致病。人食物中毒。,五、克雷伯氏菌属,寄生动物呼吸道、鸡肠道的条件致病菌。代表菌种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特点:组织中形成荚膜似肺炎双球菌,无鞭毛,可引起人畜肺炎、乳房炎、化脓、败血症。,六、变形杆菌属,特点:G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周鞭毛。运动活泼、多形性(球状到长丝状)。一般不致病,引起人畜食物中毒。,第二节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曼氏杆菌属里氏杆菌属放线杆菌属嗜血杆菌属,一、巴氏杆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一)形态染色:G球

15、杆菌或短杆菌,两端钝圆。组织片用瑞氏或美兰染色,呈明显两极着色特征。强毒株能形成荚膜、无鞭毛。(二)培养特征: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须加入血或血清。形成针尖大菌落、不溶血。麦康凯上不生长。(三)生化特征:发酵糖能力弱,葡萄糖+,乳糖-,MR-,VP-,I+。,鸡血涂片:巴氏杆菌两极染色,血液中多杀巴氏杆菌,禽霍乱鸡血涂片:巴氏两极染色,(四)血清型,根据K抗原(荚膜抗原)分为A、B、C、D、E、F六个群。根据O抗原(菌体抗原)分为16个型。二者组合成该菌血清型。各型之间有的有交叉免疫原性,有的无。最好用当地菌株制苗。我国巴氏杆菌血清型,(五)抵抗力:不强,在腐败组织只能存活12月

16、。(六)致病性猪肺疫禽霍乱、牛、羊、马、兔的出血性败血症。鸽最易感,小白鼠、家兔有较强易感性。,鸡霍乱:小肠前段弥漫出血,鸭霍乱:心冠脂肪及心外膜出血点,(七)微生物学诊断1、取材:肝、脾、血。2、镜检:组织触片、瑞氏染色两极着色。3、分离培养:血平板。针尖大露滴样菌落。4、动物实验:肌注小白鼠、兔或鸽,很快死亡,镜检再见两极特征。(八)免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弱毒苗; 兔瘟、兔巴氏二联灭活苗; 鸭巴氏杆菌蜂胶灭苗; 鸡巴氏杆菌蜂胶苗。,二、曼氏杆菌属,原名: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绵羊肺炎、新生羔羊败血症。形态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主要区别点是:血琼脂上溶血、麦康凯琼脂上能生长,形成红

17、色菌落。乳糖+,靛基质-。,三、里氏杆菌属,鸭疫里氏杆菌(原名:鸭疫巴氏杆菌)是代表种。(一)形态染色:G、杆状或椭圆形,多数单在,可形成荚膜,无鞭毛无芽胞。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二)培养: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上不生长。初次分离须用巧克力琼脂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且在5-10CO2培养箱或蜡烛缸中才生长良好,菌落园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无色、1-2mm大小。,(三)生化:几乎不发酵各种糖类;MR、VP、I、C、H2S、硝酸盐、尿素均阴性。氧化酶、接触酶阳性,不溶血。(四)血清型:已发现21个血清型。我国主要为1型,近年有2型报道。各型及同型不同株之间的毒力有差异。(五)抵抗力:不强。

18、易死亡,4-5天传代一次。(六)致病性:鸭传染性浆膜炎。2-3周鸭最易感。肝表面、心脏有一层浆膜状物覆盖,易剥离。兔、小鼠不敏感。,鸭浆膜炎,鸭浆膜炎,(七)诊断:取脑、心血,巧克力培养基分离病原菌,不发酵葡萄糖、蔗糖、不致死小鼠,区别于多杀巴氏杆菌。(八)免疫:鸭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蜂胶苗。,四、放线杆菌属,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一)形态染色:G球杆状或杆状,无鞭毛不运动。(二)培养:普通培养基不生长,需加入V因子,10CO2中可长出粘液性菌落。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加热使血细胞V因子释放)。绵羊血琼脂上稳定溶血,金葡菌可增强其溶血环。(三)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易杀灭。(四)血清型:14个

19、血清型。1型毒力最强,2型较弱。我国有2、3、5、7、8型。(五)致病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各年龄猪易感,集约化猪场常发病。,(六)诊断:取肺坏死组织、胸水,可见两极染色的球杆菌。巧克力平板分离病原菌。(七)防治:净化猪场。首选青霉素治疗。当地毒株苗预防注射。,五、嗜血杆菌属,副禽嗜血杆菌(一)形态染色:G,球杆状、短杆状或长丝状等多形态。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菌有荚膜。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二)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初次分离须供给5-10CO2,且需要V因子,用巧克力平板分离。菌落圆形、隆起、光滑、灰白、半透明、针尖大至绿豆大。糖类发酵不稳定。(三)抵抗力:弱。干燥易死亡。4OC能存活7-10

20、天。,(四)致病性:鸡传染性鼻炎。(五)防治:分A、B、C三型,A、C各分4个亚型。有鸡传染性鼻炎苗预防,最好用当地毒株苗。多种抗菌药可治疗。,鸡传染性鼻炎:颜面及肉垂水肿、流泪,副鸡嗜血杆菌:卫星现象,鸡鼻分泌物中副禽嗜血杆菌:两极染色,第三节布氏杆菌属,一、形态染色:G、短小球杆菌或短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严格寄生,多生活于宿主细胞内。科兹洛夫斯基染色呈红色,杂菌呈兰色。,二、培养:需氧。对培养基要求较高,在肝汤中加入3%甘油,0.5%葡萄糖、10%血清生长良好。形成细小湿润圆形隆起菌落。牛布氏初次分离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生长。麦康凯上不生长。三、生化:葡萄糖+,马尔他布氏麦芽

21、糖+,流产布氏鼠李糖+,猪布氏蔗糖+,MR、VP、I、C均阴性。四、抵抗力:相当强,特别抵抗寒冷和干燥。对热和消毒剂敏感。,五、分类:6个种。我国有羊布、牛布、猪布。马耳他热布氏杆菌(羊布氏)流产布氏杆菌(牛布氏)猪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犬布氏杆菌六、致病性:主要以内毒素致病。引起猪、牛、羊、人布氏杆菌病。母畜流产,公畜睾丸炎。豚鼠敏感。,七、诊断,1、取材: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等。2、染色镜检:柯氏染色法呈红色。3、培养;培养基加入结晶紫或维多利亚兰可抑制杂菌生长,需要二氧化碳。4、动物实验:用豚鼠。710天血清中和抗体凝集价可达1:50以上,五周后杀死动物,见肝、脾有小结

22、节,从脾脏再次分离到布氏菌。5、血清学诊断:(1)凝集反应:适于早期诊断。试管凝集和玻片凝集。(2)补体结合反应:适于病中期诊断。(3)变态反应:适于病晚期大群检疫。,八、免疫防治,羊5号苗(M5)猪型2号苗(S2),第四节伯氏菌属(自学),一、鼻疽伯氏菌 (一)形态染色:G、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荚膜和鞭毛。单在或成群中等大杆菌。(二)培养:需氧。对培养要求高。PH6.46.8弱酸性培养基中加入4%甘油生长较好,形成灰白色粘稠湿润小菌落。如加入葡萄糖和1%鲜血生长更好。在甘油肉汤中轻度浑浊,形成菌环、菌膜,菌膜上掉下悬锤状物,称钟乳石状特征。在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成黄棕色蜂蜜样菌苔。,

23、脓汁中鼻疽杆菌,(三)生化:分解糖能力极弱,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使石蕊牛乳管底凝固,而不液化,并变红。(四)抗原性:特异性多糖抗原;非特异性核蛋白抗原。(五)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1分钟杀灭。(六)致病性:马、驴、骡及野生单蹄兽鼻疽杆菌病。人由创伤或吸入含菌材料而感染,并能致死。豚鼠敏感,腹腔注射于雄鼠,并发生睾丸肿胀而死亡,称Strauss氏反应。小白鼠、家兔、幼猫亦可感染,引起脾脏、淋巴结肿大及鼻疽结节。,(七)诊断1、取材:患畜鼻汁、皮肤溃疡分泌物。2、镜检3、分离培养4、动物实验: Strauss氏反应。5、补体结合反应: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不高。检出无临床症状的活动性鼻疽病例。6、

24、变态反应:用鼻疽菌素点眼,可见病畜眼结膜红肿并排出脓性分泌物。(八)免疫防治:无有效疫苗。病畜可自愈或抗菌素治疗。定期检疫,隔离、扑杀病畜,建立无病畜群。,二、铜绿伯氏菌,原名绿脓杆菌。 引起人畜创伤感染而化脓,牛的乳房炎等。 G杆菌。单端单鞭毛而能运动。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带蓝绿色荧光和生姜芳香味,是产生绿脓杆菌素(水溶性、蓝绿色)之故。肉汤培养使肉汤呈蓝绿色,有较厚菌膜。,铜绿假单胞菌,第五节波氏杆菌属(自学),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一、形态染色:G细小球杆菌。I相菌有荚膜和密集周生菌毛、少见鞭毛,毒力强;II、III相菌无荚膜和菌毛,有周鞭毛。二、培养:严格需氧。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25、形成圆形隆起、光滑闪光奶油样小菌落。马铃薯培养基上生长使培养基变成棕色,能在麦康凯上生长。三、生化:不发酵碳水化合物,使牛乳培养基强度产碱。四、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易杀灭。五、病原性:猪萎缩性鼻炎。,第六节 弯曲菌属(自学),一、形态染色:G,组织中呈撇形或S形,偶尔为较长的螺旋形。培养物中幼龄时,似“豆点”状弯曲;老龄者较长可超过整个视野。无芽孢和荚膜。撇形者单端单鞭毛,S形者两端鞭毛,以特征的飞镖式或拔塞螺簧式运动。菌体僵硬,具鞭毛,飞镖运动而与螺旋体区别。,空肠弯曲菌,二、培养:微需氧到厌氧。102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微灰的针尖大菌落,有时融合成薄面纱

26、样生长。血平板上不溶血,不为弧菌抑制剂O/129所抑制而与弧菌区别。1%牛胆汁中能生长而用于该菌分离纯化。能在1012日龄的鸡胚上生长,对鸡胚具有致病性。三、生化:不发酵,也不氧化碳水化合物。MR-,VP-四、抵抗力:较弱。对青、链霉素敏感。,五、分类,胎儿亚种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弯曲菌属唾液亚种唾液弯曲菌牛亚种粘液亚种简洁弯曲菌,六、致病性,(一)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绵羊、牛、人流产。性病亚种:牛流产和不育。交配、人工授精传染。(二)空肠弯曲菌犊牛、仔猪、幼犬、雏鸡腹泻。人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绵羊流产。 禽传染性肝炎。,七、诊断1、取材:流产胎儿、胎盘、腹泻物等。2、镜检

27、:螺旋状或豆点状弯曲菌。3、培养:用半固体硫醇培养基,1020%CO2中培养。4、凝集反应:用于牛的诊断。用阳性抗原检测阴道黏液中抗体,达1:100以上为阳性。5、间接血凝:用阳性抗原致敏红细胞检测阴道黏液中的抗体。八、免疫:病畜发生一次流产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而不再发病。可用灭活佐剂菌苗,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第三章G杆菌,第一节李氏杆菌属(自学)一、形态染色:G+短杆菌,有时呈弧形。单在,有时呈“V”字形或栅栏状,R型菌落中呈长丝状,无芽孢无荚膜,2025可形成4根周鞭毛,无抗酸性。二、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光滑、淡兰色小菌落,并有狭窄溶血环。,产单核细

28、胞李氏杆菌,三、生化特征:明胶穿刺呈线状生长,接触酶+,硫化氢-,水杨苷+四、抵抗力:较弱,多种消毒剂短时杀灭。五、致病性: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多种畜禽脑膜炎,表现神经症状,患畜血中单核白细胞明显增多。人可感染。豚鼠、大小白鼠、家兔均有易感性。,六、诊断1、取材:脑组织。2、染色镜检3、分离鉴定:血平板。4、动物实验:5、凝集反应:病畜诊断七、免疫:尚无有效预防苗,可用多种抗菌素治疗 。,第二节丹毒丝菌属,猪丹毒丝菌一、形态染色:G+、平直或微弯曲细长杆菌,单在或成丛排列,白细胞内常成丛存在。陈旧培养物或慢性猪丹毒病猪心内膜疣状物上,常呈长丝状。无荚膜、芽孢和鞭毛。二、培养:需氧。加血或血清

29、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针尖大露珠样小菌落,可形成溶血。三、生化:明胶穿刺呈试管刷状生长,接触酶-,硫化氢+,水杨苷-,肝中丹毒丝菌血中丹毒丝菌 心瓣膜中丹毒丝菌,四、抗原性:根据菌体可溶性耐热肽聚糖分型和亚型。型用数字表示,亚型用小写字母表示。多数菌株为1型和2型。败血症分离者多为1a,亚急性和慢性者多为2型。五、抵抗力:较强,尸体中可存活几个月,但对热、消毒剂敏感。六、致病性:一般只感染猪,引起猪丹毒。表现为败血型、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型,人可感染,表现类丹毒症状。小白鼠、鸽最易感,不感染豚鼠。,七、诊断1、取材:血、肝、脾或皮肤疹块、心内膜2、染色镜检3、培养及鉴定:注意与李氏杆菌区别

30、八、免疫:猪丹毒杆菌菌苗预防。,第三节芽胞杆菌属,炭疽芽孢杆菌一、形态染色:G、粗大链杆菌。外界环境中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小于菌体。未剖解动物体内不形成芽孢,但形成荚膜。荚膜包围一个或几个链状菌体。将几个菌体包围在一起称菌胶团。荚膜内菌体两端平切,菌之间有清楚空隙,似竹节状。菌体受不良环境影响,菌体消失,荚膜仍然存在称菌影。无鞭毛不运动。,组织中有荚膜炭疽,二、培养,需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较大灰白色菌落,低倍镜下呈卷发状。液体培养基不浑浊,形成长链菌体沉于管底,振荡试管呈絮状物上升,无菌环菌膜,在含0.050.5单位/毫升的青霉素培养基中菌体收缩成圆形或椭圆形,似串珠状 ,称

31、串珠实验。,炭疽卷发状菌落,三、生化:明胶穿刺呈倒松树状生长,葡萄糖+,乳糖-,I-,硫化氢-。四、抵抗力:繁殖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形成芽孢有强大抵抗力,在环境中可存活几年或几十年。此病爆发,进行隔离、封锁、彻底消灭病原菌,如火化、焚烧。病畜尸体不宜剖检,以免形成芽孢后难于消灭。烈性人畜共患病。,倒松树状,五、致病性 牛、羊最易感,猪次之,人可感染。 引起败血症或皮肤、肠、肺等部位炭疽病变。 小白鼠、豚鼠、家兔均有易感性。,六、诊断1、取材:疑似病畜从耳尖或尾尖取血,尸体在严格控制下可剖检取肝、脾、局部病变组织。2、镜检:血或肝、脾等组织可直接涂片,瑞氏染色,见有荚膜粗大杆菌。3、培养及鉴

32、定:注意与类炭疽鉴别,串珠实验。4、动物实验:用病料或分离菌株接种实验动物,48h死亡,可再镜检。5、Ascoli反应:用阳性血清检测材料中炭疽菌。七、免疫防治:无毒炭疽芽孢苗。,第四节梭菌属,一、属的特性1、G粗大杆菌。2、厌氧。3、动物体和培养基上均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偏端或顶端,常比菌体大,使菌体呈梭状而得名。4、魏氏梭菌有荚膜,无鞭毛,其余均有鞭毛无荚膜。5、营养要求高,须加入葡萄糖、血。6、强烈外毒素致病。,二、气肿疽梭菌,(一)形态染色:G、直的粗大杆菌。无荚膜,有周鞭毛。在动物体和培养基上均可形成芽孢。芽孢比菌体大,位于中央或近端,使菌体呈汤勺状。(二)培养:厌氧。葡萄糖

33、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圆形、平坦、中央隆起、似纽扣状。普通平板上形成边缘不整齐似葡萄叶状淡兰色菌落。(三)生化:使牛乳产酸,葡萄糖+,乳糖+,蔗糖+,水杨苷-,硫化氢+(四)抵抗力:易形成芽孢抵抗力很强,土壤可存活几十年,多种消毒药均不易杀灭。,气肿疽,气肿疽繁殖体气肿疽芽胞体,气肿疽菌落,牛黑腿杆菌病。6个月2岁牛易感,肌肉丰满处气性水肿,肌肉暗红棕色至黑色。豚鼠对其最敏感,小白鼠次之,鸽无感染性。,(五)致病性,(六)诊断1、取材:取未破口的病变部位避免菌污染,如被污染可将材料接种到熟肉培养基中80OC处理20分钟。2、病料直接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葡萄糖血琼脂平板。注意厌氧要求。4、生化鉴定

34、5、动物实验:豚鼠对其最敏感,小白鼠次之,鸽无感染性。七、免疫:气肿疽铝胶甲醛苗,气肿疽明矾甲醛苗。免疫期约半年。,三、腐败梭菌,(一)形态染色:G、两端钝圆大杆菌。无荚膜,周鞭毛,形成芽孢。芽孢卵圆形,位于中央或偏端,比菌体大。动物腹腔或肝浆膜上形成无关节微弯曲的长丝或有关节的链状。(二)培养:专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在葡萄糖血琼脂上生长更好,形成较长柔弱分支的淡灰色菌落,在不太干燥的培养基上常融合成一片。(三)生化:牛乳产酸,葡萄糖+,乳糖+,蔗糖-,水杨苷+,腐败梭菌:肝浆膜触片,腐败梭菌菌落:连缘分枝状,(四)抵抗力:与气肿疽梭菌相似。(五)病原性:由创伤、剪毛、去势、分娩等引

35、起感染,引起多种家畜恶性水肿(又称气性坏疽)如羊快疫、马、牛、猪亦可发生,人也易感。豚鼠、小白鼠最易感。以强烈外毒素致病。(六)诊断与免疫:微生物诊断与气肿疽相似。注意二者生化区别。可用福尔马林灭活苗预防。,四、魏氏梭菌,(一)形态染色:G、两端钝圆大杆菌。无鞭毛,动物机体内形成荚膜。能形成芽孢。芽孢卵圆形,位于中央或偏端,注意不比菌体大,在动物体及培养基上都少见。(二)培养:对厌氧要求不太严格,易生长、繁殖块。在肝肉汤中56h即变得很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故可用快速移植法排除杂菌。在葡萄糖琼脂上形成圆形隆起、边缘微不整齐,表面有辐射状条纹,似“勋章”状的大菌落,常见双重溶血现象。,魏氏梭菌,魏

36、氏梭菌菌落,血平板上溶血环勋章样菌落,(三)生化:暴力发酵牛乳,即该菌分解牛乳产酸产气,使乳中的酪蛋白凝固成多孔海面状,并将凝块冲为数段。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四)分型:用凝集反应,根据其所产毒素不同分为A、B、C、D、E五型。(五)致病性:经消化道或伤口感染。羔羊痢疾、绵羊瘁疽,驹、犊、羔、仔猪、绵羊、山羊肠毒血症、人畜气性坏疽等。豚鼠、小白鼠最易感。,魏氏梭菌:暴力发酵牛乳,(六)诊断 1、毒素实验和毒素中和实验:常用小白鼠,可定性定型。 2、涂片镜检 3、分离鉴定(七)免疫:羊可用厌气菌三联苗(羊快疫、羊瘁疽、羊肠毒血症)预防腐败梭菌、魏氏梭菌C、D型三种传染病。,五、肉毒梭菌,(一)

37、形态染色:G、大杆菌。无荚膜,有48根周鞭毛,形成芽孢。A、B型芽孢位于偏端,比菌体大,使菌体呈汤勺样,C、D、E型菌体芽孢不超过菌体宽度。(二)培养:严格厌氧。葡萄糖血琼脂平板上长成扁平、颗粒状、边缘不规则带丝状的小菌落。(三)分型:根据其产生的强烈的外毒素不同,分为A、B、C、D、E、F、G七型。,(四)致病性:强烈外毒素使人畜禽发生食物中毒而死亡。是目前所知细菌毒素中毒力最强的外毒素,1毫克可杀死2亿只小白鼠。(五)诊断:检查其毒素存在与否,进行毒素实验和毒素中和实验 。(六)免疫:用肉毒素梭菌菌苗免疫,免疫期达1年。,六、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引起人畜破伤风,表现为强直症,是由于其

38、分泌强直性痉挛毒素引起侵害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症状。菌体细长,G+、周鞭毛、无荚膜、形成芽孢,芽孢圆形、位于极端,比菌体大,使菌体呈鼓槌状。严格厌氧,琼脂上形成分叶状或小蜘蛛网状菌落。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中和实验(小白鼠)而诊断,可用破伤风明矾类毒素预防。,破伤风梭菌,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一、分枝杆菌(结核杆菌)(一)分型1、结核分枝杆菌(人型)2、牛分支杆菌(牛型)3、禽分支杆菌(禽型)(二)形态染色:G、细长,平直或微弯杆菌。人型较细而长,牛型较粗而短,禽型较多形:杆状、球状或链状。陈旧培养基上可见分支现象,无芽孢、鞭毛和荚膜。具有抗酸染色特性。,乳汁中结核杆菌,痰汁中结核杆菌,(三)培养特性,

39、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加入血清、牛乳、鸡蛋、马铃薯、甘油等才易生长。用潘曲吉尼氏培养基培养。生长速度缓慢,12周开始生长,34周旺盛生长。形成干燥、颗粒状、乳酪样迭起菌落。甘油肉汤中形成菌膜。,(四)生化特征,不发酵糖类,三型菌鉴别点如下,(五)抗原性: 人型和牛型具有相同抗原性,禽型具有独特抗原构造。(六)抵抗力:对干燥、消毒药抵抗力较强,是由于含较多类脂和蜡脂之故,对磺胺、抗生素不敏感。(七)致病性 1、人型:人结核。 2、牛型:对人及多种家畜致病。 3、禽型:禽致病。有时可感染猪、羊。豚鼠、牛一般不致病。,(八)诊断 1、取材:结核结节 2、涂片镜检:抗酸染色见到抗酸菌 3、分离培养

40、4、鉴定 5、动物实验:用小白鼠,对三种菌均敏感。 6、变态反应诊断: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或点眼,大规模检疫。(九)免疫:康复后能抵抗外源感染,对内源复发无抵抗力。人医用卡介苗预防,免疫期达45年,兽医上未推广。,二、副结核杆菌(自学),(一)形态染色:G短杆菌。组织中鸟巢状排列。有抗酸染色性。无荚膜、芽孢、鞭毛。(二)培养:需氧、营养要求高,初次分离需加入死的结核杆菌、结核菌素或分支杆菌浸液,丹钦氏培养基或改良小川氏培养基。生长缓慢,6周形成细小灰白色菌落,甘油肉汤中形成有皱折的菌膜。,副结核分支杆菌,肠粘膜中副结核杆菌,(三)抵抗力:同结核杆菌(四)致病性:引起牛副结核杆菌病,表现持续性腹泻或进行性消瘦。也可感染羊、骡、驼、人,所有实验动物均不易感。(五)微生物学诊断: 1、取材:粪便或直肠刮取物、淋巴结等 2、染色镜检:抗酸染色,鸟巢状排列 3、分离培养 4、变态反应诊断:用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六)免疫:无菌苗免疫,治疗也困难。,一、试述动物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二、拟定一个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程序,从疑似仔猪副伤寒病死猪分离鉴定出病原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