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 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使藻类和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以湖泊、水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水体富营养化特征:DO先而后;C、N、P含量;藻类由硅藻占优势变成由绿藻、蓝藻占优势;透明度。 这种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湖泊等内陆水体可形成水华(又称水花);发生在海洋可形成赤潮(又称红潮)。,一、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1. 富营养化的形成 一些高山、极地湖泊的富营养化大多属于天然的富营养化。人为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水体生态演变。因此产生富营养化的水体主要是人群集中、工业和农业发
2、达地区的湖泊。 2. 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 (1)营养物质 氮、磷 限制因子。 (2)季节与水温 (3)光照,目前一般采用的富营养化指标是:水体含氮量大于0.20.3mg/L,含磷量大于 0.010.02mg/L,生化需氧量大于10mg/L,细菌总数(淡水,pH79)达 105个/mL,叶绿素a(藻类生长量的标志)大于10mg/m3。,二、引起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类 主要是微型藻类。 海洋中现已查明的有60多种 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的种类。常见的有:腰鞭毛虫、裸甲藻、短裸甲藻、梭角藻、原甲藻、中肋骨条硅藻、角刺藻、卵形隐藻、无纹多沟藻、夜光藻等。 湖泊中以蓝细菌为主。常见的有:微囊藻属、鱼腥
3、藻属、束丝藻属和颤藻属。 由于占优势的浮游藻类所含色素不同,使水体呈现蓝、绿、红、棕、乳白等不同颜色。,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消耗溶解氧,致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2. 藻类过度繁殖会阻塞鱼鳃和贝类的进出水孔,影响它们的呼吸作用。3. 某些藻类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类中毒病变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石房蛤毒素。4. 产生气味化合物,使水体散发不良气味。5. 破坏环境景观 外观呈色、变浊、产生不良气味、影响景观。6. 水体沼泽化 沉积作用。7. 危害供水,四、富营养化的防治1、外环境控制措施(截外源)(1)工业:加强排污总量控制;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硝化反硝化 脱氮,化学混凝沉淀除
4、磷,氧化塘除氮、磷)。(2)农业:减少化肥使用量,加强农家肥使用的宣传力度,并做好 肥料的贮存和施用工作(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施肥,肥料 能被作物很快吸收);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生活:实行合成洗衣粉含磷量的限制。(4)水体周围:建立良性生态平衡,包括建立水体周围的缓冲林 带;保护水体周围及上游的森林植被,防止营养物 质的过多流失。如湖边应保证有2km5km的湖滨 保护带,带内严禁新建污染企业和从事有污染的活 动。带内土地应当退地还湖。,2、内环境控制(除内源)(1)生物法:细菌、真菌、噬藻体等杀藻剂每月投入12次;养殖藻类 和水生植物并定期收获;养殖食草性鱼类、贝类。(2)药物除藻法:Cu
5、SO40.10.5mg/L(杀藻而不能除气味)、漂白粉 0.51mg/L(既杀藻又除气味)、明矾(主要除蓝 藻)。适用于小范围水体,用于藻类刚开始繁殖时,装 袋拖挂于船后或直接喷洒。药剂用量最好经试验确定。(3)充氧曝气法:利用机械搅拌或强力通气破坏湖中的分层现象使湖水混 合,可收到较显著效果。常用于较深的水体。(4)凝集沉淀法:加Fe盐、Al盐及粘土矿物与磷结合成不溶物沉淀。(5)底泥挖掘法:将沉淀于底泥中的磷除去,消除二次污染机会。(6)稀释冲刷法:加贫营养水稀释或用贫营养水进行换水冲刷,这是最快 速的手段。(7)深层排水法:一般深层的营养盐比表层的多,排掉深层的水可带走很 多营养盐类。,
6、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一、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1、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三种不同途径传播疾病: (1)附着于尘埃上 (2)附着于飞沫小滴上 (3)附着于飞沫核上 (4)附着于污水喷灌产生的气溶胶上,2、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通风换气(2)空气过滤(3)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 化学药品消毒法,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1、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水中常见的病原体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2、水中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1)污水的处理 排放前污水应加氯消毒或加明矾、石灰、铁盐等絮凝剂后再砂滤,可除出大部分的病毒及病原菌。对于由
7、污水而成的再生水,通常用石灰作絮凝剂,使水维持较高的碱性(pH11.5),并接触1h以上,则病毒的杀灭率可达到99.9。 (2)认真做好水源的卫生防护 围绕水源确定防护地带,建立相应的卫生制度,使水源、水处理措施、输水总管等不受污染,从而保证良好的生活饮用水。,(3)生活饮用水消毒,自来水厂常用的方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目前最常用的是加氯消毒。 A、加氯消毒原理: Cl2+H2O = HOCl+H+Cl HOCl = H+OCl- HOCl和OCl-都有氧化能力 生活饮用水标准: 氯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mg/L。 集中式给水处理厂的出厂水除符合上述要求外,
8、管网末梢的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mg/L。,B、微电解消毒原理:1)微电解H2O产生活性氧(如02-、OH-)和H+。 02-和OH-具有强氧化能力,可杀死细菌及藻类。 2)活性氧还可与水中氯离子作用生成HOC1,更增强了杀菌能力。 3)活性氧还可氧化水中的NH3和N02-为NO3-。 适应水体:H202可用于净化程度高的饮用水消毒, 尤其是桶装饮用水因为细菌数量极少, H202可起到抑菌和保质作用。,C、臭氧消毒干燥空气放电时,部分氧气即转化为臭氧,浓度可达25mg/L左右。与加氯消毒相比,水的臭氧消毒还有几个优点:1)不会造成异臭异味2)提高溶解氧量3)氧化有机物等4)目前尚未发现
9、有害人体健康的产物。缺点:没有余量,也就没有后续的杀菌能力。鉴于加氯消毒可能产生致癌有机物,用臭氧氧化代替水厂中的滤前加氯和污水厂中的加氯消毒是可取的。,D、紫外线消毒1)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有二: 短波射线一般有改变细胞组成的作用,从而促使细胞因突变而死亡; 紫外线的照射改变核酸分子的结构从而杀死细菌。2)紫外线由紫外灯发出,有效波长在200300nm之间 3)优点: 紫外线照射是物理方法,经过消毒的水化学性质不变,不会产生臭味和有害健康的产物。4)缺点: 因悬浮物和有机物干扰杀菌效果和费用较高,所以只适用于少量清水的消毒,如优质水及纯水的消毒,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物与环境污染,一、微生物毒素与食
10、品污染 1. 细菌毒素 2. 放线菌毒素 3. 真菌毒素 4. 藻类毒素,1. 细菌毒素 可分为内毒素与外毒素。内毒素是微生物细胞的组分,通常为细胞壁的某一成分,只有当菌体裂解或融溶时才能释放。外毒素由微生物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面。外毒素的毒力强于内毒素,但不耐高温。 常见的外毒素有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霍乱肠毒素、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1)肉毒毒素 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的连接处及植物神经末梢,阻碍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收缩不全和肌肉麻痹。肉毒毒素属剧毒物,1mg可以杀死100万只豚鼠。此毒素对热极不稳定,经80、30min或1
11、00、1020min可完全破坏。肠道中蛋白分解酶不能分解此毒素。肉毒梭菌是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能运动,专性厌氧,可侵染水果、蔬菜、鱼、肉、罐头、香肠等食品。 预防肉毒中毒可把食品保存在pH4.5,或盐分10%或温度3 的条件下。罐头食品需经121高压灭菌,以杀死芽孢。,(2)葡萄球菌肠毒素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毒菌株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当肠道吸收了该毒素后,在26h之内即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急性肠胃病症状。毒性较弱,较少致命。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的球状菌。该毒素用一般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需经100 ,2h处理方可破坏。因此预防中毒的方法是,防止一切污染该菌的机会。,
12、2. 放线菌毒素 某些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可使人中毒、甚至引起肿瘤。如链霉菌属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素,可使大鼠产生肿瘤。,3. 真菌毒素 是指以霉菌为主的真菌代谢活动所产生的毒素。 真菌毒素致病有下几个特点: 中毒常与食物有关; 发病有季节性或地区性; 不产生抗体,也不能免疫; 患者无传染性; 一次性大量摄入往往发生急性中毒;长期少量摄入则发生慢性中毒和致癌。,至今发现的真菌毒素达300种。其中,毒性较强的有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霉毒素B、青霉酸等。,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是剧毒物,也是致癌物,可诱发肝癌。已确定结构的黄曲霉毒素共有20多种,以黄曲霉毒素B1
13、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稳定性最高。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范围很广,包括粮食、油、蔬菜、豆类、烟草、肉类、乳品、水果等,其中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棉籽饼粉、棕榈仁、可可豆、大米、小米等较常见,污染最重的是花生、花生油和玉米。 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措施:降低含水量,降低相对湿度,充CO2降低氧量,使用化学药剂等。,4. 藻类毒素 (1)甲藻 甲藻是藻类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藻种,它产生的毒素对人类有剧毒。产生毒素的甲藻主要是膝沟藻属的种类,海洋赤潮中的甲藻多为此属。 (2)蓝细菌 淡水中蓝细菌产生的毒素主要使鱼类、家畜、水鸟等致死。 (3)金藻 海水中金藻纲产生的毒素可使鱼类大量死亡。,二、气味代谢
14、物 气味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具有早期预警作用。 从放线菌产生的土腥味物质中分离到土腥素(或土臭味素)。土腥素是一种透明的中性油,相对分子质量182,嗅阈值极低0.2mg/L。具有土腥味的鱼肉中也可检出土腥素,鱼肉的味阈值为0.6g/100kg鱼肉。 其他引起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气味代谢物有氨、胺、硫化氢、硫醇、(甲基)吲哚、粪臭素、脂肪、酸、醛、醇、脂等。,三、酸性矿水 酸性矿水的形成:化学氧化和生物(耐酸细菌)氧化。FeSFeSO4+H2SO4 FeSO4 硫杆菌 Fe2(SO4)3FeS+ Fe2(SO4)3FeSO4+S S 硫杆菌 H2SO4 酸性废水的危害:随水渗漏或顺河道扩散,污
15、染农田、水渠、河流,破坏自然生态、生物群落、毒害鱼类、影响人类生活。,酸性废水的治理措施:投加大量纤维素,造成缺氧环境,促进反硫化作用的产生;投加抗微生物的药剂(-酮酸类、羧酸类),抑制硫杆菌的活性。加石灰提高pH,使硫酸成为硫酸钙沉淀;开采后层层覆盖,避免酸性矿水形成。,四、汞的生物甲基化 排入环境的汞大多为无机汞(元素汞和汞离子),经过微生物的甲基化作用后,形成的甲基汞毒性增强,使汞的危害大大加剧。是水俣病的主要原因。 能形成甲基汞的厌氧细菌有产甲烷菌、匙形梭菌;好氧细菌有荧光假单胞菌、草分枝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真菌中有粗糙脉孢霉、黑曲霉、短柄帚霉以及酿酒酵母等
16、。 汞的生物甲基化往往与甲基钴胺素有关。甲基钴胺素即VB12甲基传递体。,(1)汞的非酶促甲基化 在中性水溶液中,以甲基钴胺素作为甲基供体,汞可被转化为甲基汞。这种转化是纯化学反应,能快速而定量地进行。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均能顺利完成。 (2)汞的酶促甲基化 在自然界,除个别情况外,甲基汞都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微生物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直接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下发生甲基化过程。间接作用则是指在微生物体外发生的甲基化过程。 水体中酶促甲基化的速率受pH值、通气、微生物种类的影响。在汞污染水域,鱼体内的汞主要以甲基汞的形态存在。 (四种机理),五、微生物引起的硝酸盐还原对人体的影响 1.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作用把有机氮NH3 NO-3。当饮用水中NO-3过高时,会使婴儿得高铁血红蛋白症。 2. 生成亚硝胺 在人肠道内处于酸性情况下,硝酸还原细菌可把NO-3转变为NO-2,蛋白质等物质代谢过程中常有胺类物质产生。 在肠道内NO-2与-NH2反应生成亚硝胺,故硝酸盐被认为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