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4761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数学教学设计,第一节 教案三要素,第二节 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第三节 设计意图的形成,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展示,第五节 优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t课件,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新的名词,是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根据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为适应教育,发展的变化要求而提出来的。,2,t课件,传统上将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统称为备课,提法较为笼统,含义不够明确; “设计”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教学设计比较注重显性化的文字表达或图样,提法明确,针对性强。,教学设计、备课、教案、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备课,3,t课件,教学设计比较正规和注重过程,具有

2、明显的计划性和前瞻性; 教案的提法虽然一般能被理解成事前的准备工作,但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课后的记录,即课堂实录,在要求上也比较宽松、笼统,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教学设计与教案,4,t课件,教学设计是一种计划,但是教学计划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流程步骤,它是集目的、思想和手段于一体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学计划可以是学年、学期、单元的大计划,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小计划,而教学设计通常是指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5,t课件,数学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生学习方法和数学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 分析数学教学内容 确定数学教学目标及数学教学方法

3、安排数学教学过程 制定数学教学方案的过程,数学教学设计,6,t课件,教学总目标分析,教学内 容分析,学生情 况分析,教学具体目标的描述及确定,教学策略及流程的确定,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的调整,教师情 况分析,数学教学设计过程,7,t课件,第一节 教案三要素,完成数学教学设计,教师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_课堂教学的灵魂,(2)设计意图_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3)教学过程_可操作的手段,教学情境,各个教学环节,评价方案,8,t课件,课题,一、教学目标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三、教具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9,t课件,数学教学目标是设计者希望通过数

4、学教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第二节 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要教什么数学?学生要学什么数学?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10,t课件,“四边形的性质探索”这一章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特殊四边形性质的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推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了解多边形概念,探索并了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密铺现象,了解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平面。能利用这三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5、,11,t课件,“一次函数”一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能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掌握其简单性质;,了解两个条件能够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用它解决有关问题。,12,t课件,教学目标有远期目标、近期目标,1.远期目标,远期目标可以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可以是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目标,13,t课件,让学生经历探索基本的数量关系,图形性质,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和

6、了解基本几何变换性质等数学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新课标中“数学推理”目标,让学生从对若干生活事例和数学现象的研究入手,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基本过程,要求学生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而掌握综合法证明的基本格式,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14,t课件,远期目标实现周期很长,通常是一个课程,或一个学习领域.或一个核心观念的教学追求如: (1)“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非一日之功,避免空洞,得不到落实,15,t课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_具体

7、的教学活动: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这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等,即使具体的探索活动没有逻辑证明的要求,但在教学目标中也应当明确地列入诸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的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对自己活动结论的正确性做出解释,例: 培养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16,t课件,近期目标,近期目标则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或者某一学习环节(比如一节或几节课)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案例:“等可能性”内容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掷骰子、抛硬币、玩转盘等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等可能性的含

8、义;,让学生在玩获胜可能性相等的游戏中,了解游戏公平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现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包含等可能性的现象,说明等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联系。,17,t课件,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类目标、方法能力类目标、情感态度类目标,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18,t课件,三个馒头,19,t课件,案例:代数式概念,(1)介绍代数式概

9、念-直接端出第三个馒头。,设计一:,(2)给出一些代数式、非代数式的例子,带领学生参照概念的定义辨别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教师示范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3)提供若干个辨别代数式的练习,让学生依照刚才的方法解决它们-学生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20,t课件,搭一个正方形需要四根小棒,搭两个正方形需要七根木棒,搭三个正方形需要十根木棒。(1)搭十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木棒?(2)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3)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4)你是怎样表示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设计二,21,t课件,设计三,老师大胆提

10、出开放式问题:“我们怎样用字母表示一个奇数?”,22,t课件,第三节 设计意图的形成,第一、需要整体设计。,第二、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三、分析学生的状况。,23,t课件,教学的重点: 一般地,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面、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 通常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等,都是教学的重点。,24,t课件,例如,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是基本的直线形,其他平面直线形大多数可以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三角形在以后章节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1、,因此,“三角形”是整个几何教学内容的重点。,25,t课件,教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 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与新老知识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也可能是学新知识时,所用到的旧知识不牢固造成的。 一般地,知识过于抽象,知识的内在结构过于复杂,概念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知识由旧到新要求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种逆运算都是产生难点的因素。,26,t课件,关键点 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就容易掌握,或者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与幂的乘方公式,必须抓住幂的意义这个关键。,27,t课件,几个优秀

12、的创意(1)巨人的手(弗赖登塔尔)(2)球的体积(马明)(3)糖水的浓度(罗增儒)(4)“玩”坐标(上海长宁区),28,t课件,(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苦于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涵的一般数学规律;(2)尝试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3)学生不仅接触到了代数式,更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4)学生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5)从事这个探索活动也非常有益于学生归纳能力的发展;(6)活动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途径。,29,t课件,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展示,一、

13、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好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判断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2)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有趣味和魅力。(3)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即开放性。(4)问题能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30,t课件,注意事项:(1)要选择在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教师在细致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等基础上,提出 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2)问题的提出要有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现实性。(3)问题的安排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4)能将数学思想和模型

14、用于探索所提出 的问题。,31,t课件,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1)以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勾股定理的开头可简介其历史。(2)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以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领会学好数学的社会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以数学悬念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以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做数学”中学到知识,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6)以计算机作为创设数学情境的工具,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教育功能。,32,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