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1058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的理学疗法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的理学疗法(PT),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刘建华,康复的过程,发症紧急入院救命的一次性治疗,床边PT开始康复科接诊,向PT等其他部门发出处方PT,OT等的治疗开始,三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针,机能形态障碍(Impairment) 治疗 (1) 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 (2)促进麻庳的恢复 (3)促进失语,失行,失认的恢复,2. 能力障碍(Disability)代偿(1)拐杖,装具,轮椅,自助具 等辅助具的使用。(2) 日常生活活动(ADL)的 训练。(3) 促进其接受障碍,,3.社会性不利(Handicap)改善环境(1). 环境的整备(房屋的改造) (2). 对家庭的指导(使其在心理上,客观上得到认

2、识) (3). 职业康复(回归职业的准备) (4). 社会性康复(再获得社会作用),针对脑卒中的医学性康复概略,1)助长自然恢复 - 全身状态的维持,改善 - 促进瘫痪侧的随意运动 (共同运动 分离) - 促进改善高级脑机能,2)强化残存能力 - 强化健侧肢和躯干肌 - 基本性动作能力的再学习及 日常生活动作的再获得 - 高级脑机能障碍的改善和代 偿,3)防止二次性障碍(废用征候群和误用征候群)(1)废用征候群运动器障碍 - 肌萎缩,肌力低下 - 关节挛缩及变形 - 异位骨化,呼吸循环器障碍 - 坠积性肺炎 - 起立性低血压 - 下肢静脉血栓 - 褥疮,精神机能障碍 - 痴呆,注意,觉醒障碍

3、- 睡眠障碍其它 - 便秘,便失禁 - 排尿障碍 - 尿路结石的形成,(2)误用征候群 - 肩关节痛 - 反张膝变形 - 关节动摇,4)获得代偿手段 自助具,辅装具,单手动作等5)环境整备 - 面向回归家庭,工作场所的指导。 - 房屋,工作场所的改造,一.各病期的PT思考方法,1.急性期 1)急性期PT的方针救命措施及内科治疗优先 PT:(1)尽可能防止关节挛缩及 褥疮等废用征候群 (2)通过床上的坐位,翻身, 起坐等促其早期离床,2)急性期PT治疗的要点(1)体位变换 - 良肢位的保持 - 皮肤的确认以防褥疮 - 对护士及家属的指导(2)关节活动运动 - 配合瘫痪的恢复从被动运动 到主动运动

4、(介助运动),(3)早期坐位 - 参考坐位开始基准及医嘱从 早期开始,坐位时间渐增, 向轮椅移乘,端坐位,起坐练习过渡。(4)床上动作练习 - 保护瘫痪肢体的同时向健侧 翻身,仰卧位时的上下左右 的身体活动。,(5)健侧肢强化 - 为防止健侧肢的肌力和体力 的低下,在卧位可能的情况 下进行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6)瘫痪肢的运动 - 配合随意性的恢复,促通随 意运动(在获得关节活动范 围运动和各种动作练习当中),(7)防止体力低下 - 如能取坐位,尽量减少卧床 时间。 - 初期取短时间的一次性坐位, 逐渐增加频度。,2.亚急性期恢复期1)亚急性期恢复期PT的方针 脱离急性期全身状态安定时期, P

5、T正式实施,PT:(1)最大限地引出残存机能 和能力,促进瘫痪的恢复。 (2)力图获得基本动作。 (3)为防止体力低下,渐增 离床 时间。 (4)获得以步行为主的移动 方法,提高ADL的独立 性,并增强体力。,2) 亚急性期恢复期PT治疗的要点 (1)获得移动的方法 - 步行自立困难者: 健侧轮椅操作练习 - 步行练习: 起立立位保持平行棒内步行 练习介助步行练习 - 患侧下肢支持性不良时使用装具,(2)基本动作练习 - 继续翻身,起坐,坐位练习。 - 在移乘动作和步行练习中进行起立,立位平衡练习。(3) ADL训练 - 随着基本动作的进展,逐渐把其 导入日常生活中。,(4)促进瘫痪的恢复 -

6、 在各种动作练习中创造 使用机会,促进恢复。 特别是瘫痪上肢(含手),在初期 开始应积极地给与使用机会。(5)防止健侧肌力低下 - 有意识地使用健侧,可有效地 改善过度疲劳以及因重度瘫痪 导致的活动量减少。,(6)防止体力低下 - 通过步行,轮椅操作以及 功率自行车的练习来改善呼吸循环系统。(7)减轻疼痛 - 明确原因后,采用相应的 物理疗法,3. 维持期 1)维持期PT的方针 - 防止体力低下 - 维持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及 活动性,2)维持期治疗的要点 此期为在宅,复职及入住其他设施中 (1)步行不能时 - 在日常的介护中指导ROM的 维持练习 - 维持体力:尽可能多取坐位, 选择适当的床,椅

7、子,介护 机器等。 - ADL训练:指导其尽可能维持 现有的能力,(2)步行可能时 - 步行训练:为了维持机能尽可 能确保步行机会,防止摔倒。 - ADL训练:指导其独立可完成 的事,尽可能避开介助独立 完成。,各病期PT的展开,1.急性期 1)急性期PT的目的 抑制再发及症状的恶化,防止废用 征候群的发生,早期恢复机能性动作。,- 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 体位交换,保持良肢位。 - 促进和恢复随意运动 - 维持强化肌力(主:健侧上下肢,体干) - 获得早期坐位,立位及ADL。,2) 实际治疗(1)体位交换,保持良肢位(预防褥疮,变形) - 避免在恢复过程中容易 出现的反射及异常肌紧张 - 考虑

8、将来应获得的机能,背卧位,侧卧位(患侧下),侧卧位(健侧下),手指及前臂屈肌群紧张时手指的打开方法,手指及前臂屈肌群紧张时手指的打开方法,手指及前臂屈肌群紧张时手指的打开方法,(2)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 意识障碍有无,均可实施。 - 避开点滴部位 - 对瘫痪肢体要缓慢和爱护 地进行 - 使患者提高对瘫痪肢体的 认识 (运动方向,关节的状态等),(3)早期实施坐位 床上坐位 端坐位保持 坐位平衡练习 轮椅上坐位,(4)床上动作练习及早期坐位,立位及 ADL的获得 - 促使瘫痪侧肌肉进行抗重力活动 - 向健侧的翻身 - 上下左右的身体移动 (可利用床边的东西介助)(5)健侧上下肢,体干的肌力维持强

9、化 - 防止健侧肌力和体力的低下,进行 在卧位可能的上下肢体干的活动。,(6)瘫痪肢的运动(促通随意运动) - 配合随意性的恢复实施ROM 运动 - 在各种动作的练习中使用患肢注意:- 急性期以床边练习为中心 - 易疲劳,短时间进行 (20分程度) - 与护士共同协作分担 - 状态变动较大,需经常与 医生确认,2. 亚急性期恢复期1)治疗目标 (1)随意运动的促通 (2)关节活动范围的维持,改善 (缓解疼痛) (3)肌力维持强化 (主:健侧上下肢,体干) (4)获得基本动作及ADL (含平衡,持久力) (5)移动能力的获得/实用化,2)实际治疗手技(1)抑制异常肌紧张,异常姿势反射,用患侧上肢

10、支持体重-1(婴儿肢位),手膝位,坐位患侧下肢支持性获得练习,搭桥运动的指导,患侧膝屈肌活动的促进,滞空(placing)麻庳的恢复身体的近端身体的远端,上肢随意运动范型的练习,膝伸展位的保持,膝关节的随意性控制练习,体干,骨盆的运动,利用起坐动作强化体干肌活动,改善脊柱柔软性的运动,促进脊柱柔软性和伸肌群活动,提高体干及上肢伸肌活动的练习,下肢的摆出 步行前实施,步行练习开始后患侧下肢摆出不良时也可应用。,下肢随意运动范型的练习,平行棒内患侧下肢的摆出(膝的控制)练习,(2)健侧肌力低下的预防 例:反复起立动作,用徒手 或哑铃等进行抵抗运动。,(3)基本动作练习,1.翻身动作的指导法(一),

11、翻身动作的指导法(二),起坐动作的指导法,从背卧位到长坐位,(4)获得移动手段 (5) 防止体力低下(6)ADL训练,3)应获得的机能 (1)床上移动 (2)翻身 (3)起坐练习,4)坐位保持练习,坐位不良姿势的矫正,5)立位练习(1)利用Tilt table做立位练习 (2)一般性的立位练习,膝立位保持练习,迈步运动练习,立位时的问题点 健侧偏移 患者向下看,头部体干前倾。 体重向患侧移动时,膝易出现反 张现象。 诱导骨盆的位置正确时,出现折 膝现象。,立位练习时的注意点 尽可能保持左右对称 腰和膝不要过度屈曲 尽量避免5分以上安静立位 指导需以患侧下肢(膝)为中心,起立动作练习,掌握起立动

12、作时机的指导,步行训练,一. 步行练习的要点 立位达到监视水平以上时,可做 步行的治疗计划。 立位为介助水平时,对原因进行 评价和实施对应措施 对瘫痪侧的支持性进行评价,低 下者可采用装具相对应。 平行棒内步行时,避免握棒,采 用按棒。,平行棒内步行达到监视水平时, 对持杖立位进行评价。 持杖立位达到监视水平时,可进 行步行的练习。 在步行练习初期,为防止摔倒需 使用安全带。,二. 步行准备的练习 健侧下肢的摆出 促进患侧负重 迈步练习 增强患侧负重,使步行更接 近于实用。 患侧下肢的摆出,强化患侧下肢支持性的迈步练习,患侧下肢的摆出练习,三. 步行练习的进程 平行棒内步行练习 杖步行练习 应用步行动作,杖步行时的介助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