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4794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发生与防治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植物“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又被园林工作者称为园林植物“微型害虫”,是指危害园林植物的蚜虫类、蚧类、粉虱和木虱类、蓟马类、螨类。“五小害虫”的口器为刺吸式(蓟马类为锉吸式),以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吸食汁液,受害处常呈黄色斑纹,危害嫩芽、心叶引起凋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叶枯黄。危害花器花朵很快凋谢。还有相当数量的种类可形成虫瘿,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等病原体,给园林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园林植物栽培管理中,“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五小害虫”以个体小而得名,大的几个毫米,小的不到1个毫米。一年中发生的代数多,少则几

2、代,多则20多代,且世代重叠(即在同时期同时存在不同世代的卵、若虫、成虫)。它们中有些种类可行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并有世代交替现象,给防治增加了难度。“五小害虫”多数种类忌湿喜干,降雨多、湿度大,种群数量下降,降雨少、气候干旱,易猖獗危害。,1.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小长管蚜、夹竹桃蚜、葡萄根瘤蚜分布广,为害重。植物受蚜虫危害时常造成枝叶变形出现斑点、卷叶、皱缩、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的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1.2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异,棉蚜、一般每年发生20多代,桃蚜、菊小长管蚜、夹竹桃蚜

3、、月季长管蚜一般每年发生1020 代,葡萄根瘤蚜一般每年发生 5-8代。以卵、若蚜、成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和大量排泄物,枝叶变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11月份开始越冬。,蚜虫类,1.3 防治方法1.3.1 严格检疫,注意调查虫情,抓紧时期防治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干净;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凡有检疫对象如葡萄根瘤蚜等发生地区,严禁苗木和插条外运。1.3.2 保护和利用

4、天敌常见的蚜虫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有利于天敌活动。施用农药,应在天敌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1.3.3 利用色板诱杀在花卉栽培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黏胶板,诱黏有翅蚜虫。,1.3.4化学防治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乐果、50%马拉硫磷或 25%喷鱼藤精1000-2000 倍液。发生在球茎上(如郁金香、百合、唐菖蒲、番红花)的蚜虫,可在栽培前将受害球茎浸泡在含有湿润剂的林丹(25g/100L)药液中(5min)或用尼古丁或林丹作烟雾剂进行熏蒸防治。对盆栽花卉,用“烟草水”(烟草末40g加水 1000g浸泡48h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

5、加水1000g稀释,另加洗衣粉 2-9g,搅匀后喷洒植株)防治效果较好。幼树可于4 月下旬或 5月上旬根部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或浇灌40%氧乐果乳油,树木干径每厘米用涕灭威2g左右,(或1000倍的氧乐果药液2kg左右),以树冠投影的边缘作为一个环,在环的内侧吸收根最多处挖3-5 个弧形沟。沟宽为树木干径的5 倍左右,要求沟底要平,将药粒均匀地撒在沟底,然后覆土并浇足水;或者在沟内浇灌配好的氧乐果。此法药效期长达一个多月,且不污染空气,不杀伤天敌。 注意在饮用水井附近不宜使用。,蚜虫危害石楠,常见蚜虫发生特点一览表,棉蚜危害大叶黄杨,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紫薇长斑蚜,榆绵蚜,栾多态毛蚜虫

6、,2.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常见的蚧虫类有草履蚧、吹绵蚧、红蜡蚧、日本龟蜡蚧、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梨圆蚧、桑盾蚧等,由于蚧虫体积小,繁殖快,种类多,食性杂,幼虫后期被“介壳”保护,所以防治起来较困难。若虫成虫群集在枝叶上吮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发黄、枝梢枯萎、引起落叶、影响植株生长,能诱发煤污病,降低观赏价值,严重时造成植株大量枯萎死亡(如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2.2 发生规律草履蚧、红蜡蚧、日本龟蜡蚧1 年1代。吹绵蚧、桑盾蚧一般1年2 代,梨圆蚧1年3 代。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开始孵化、产卵。,蚧虫类,2.3 防治方法2.3.1 检疫措施在自然状态下,蚧虫是不活泼或不活动的

7、种类,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但其极易随苗木、果品、花卉的调运与交换传播各地,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对国内或国际间调运的花木要严格检疫措施,如发现有严重危害的蚧虫,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认真防治后方可调运。否则,要集中烧毁。2.3.2 园林栽培措施防治通过园林栽培措施改变和创造不得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蚧虫喜危害植株密集、生长茂盛的花木,在温室管理中,合理种植密度,保持通风透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施肥,清洁花圃,增强植株自然抗虫力;选育抗虫品种;实行轮作,减少同种蚧虫发生机会;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2.3.3 化学防治蚧虫对农药易产生抗药性,要经常更换农

8、药种类。施药方法有以下4种:1.涂干 用排刷蘸农药直接涂在有虫枝上,在休眠期涂95%蚧螨灵(机油)乳剂150-200倍,机油乳剂30-50倍,45%结晶石硫合剂50倍,松脂合剂8-10倍;或先刮去有虫茎干表皮,再用排刷蘸农药刷刮皮处,农药可用40%氧乐果(对梅、桃、李等蔷薇科植物会有药害)或10%吡虫啉等,每株原药用量,中小树2-3ml,大树5ml,农药稀释倍数为:成树或害虫大发生时5-10倍,一般20-30倍。此方法对成蚧和若蚧防治效果都好,但各种花木和蚧虫对农药敏感性不同,大量使用前应做试验。2.注药 在树干离地面 30-50cm处,或主干近第一分枝下方,在大主枝上打一直经1cm的孔,再用

9、废弃的医用注射器或吸管滴注药液,或塞入药片、药粉,立即用黏土或黄泥封口,每树用药量视树大小,常用原药2-3ml,或2-3g,稀释5-10倍,1个生长季节可注药2-5次,每次间隔约1个月,停药后用水泥堵塞孔。,3.喷雾 主要农药有40%杀朴磷、48%乐斯本(毒死蜱)、40%水胺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松、50%辛硫磷、20%亚硫磷(爱士卡),30%异丙磷,80%敌敌畏和40%氧乐果。但后2种乳油对梅、桃等蔷薇科植物易产生药害,引起落叶。以上乳油需稀释1000倍,如在药液中加机油乳剂150倍,防治效果更佳。20%甲氰菊酯(灭扫利)、25%溴氰菊酯(敌杀死),4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

10、)稀释2000-3000倍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根施 在树周围细根最多处挖放射状沟或挖3-5个弧形沟,沟深 15-20cm,见到较多细根即可,沟宽10-20cm,沟底要平,沟内均撒3%呋喃丹颗粒剂,或15%涕灭威(铁灭克)颗粒剂,用药量按树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针叶树为5-8g,阔叶树为3-5g,灌木按冠丛直径每厘米施药0.15-0.25g,各药剂拌细土50倍,以便施药均匀。根施法在近水源地不宜用。2.3.4 保护和利用天敌蚧虫天敌多样,种类十分丰富,如澳洲瓢虫可捕食吹绵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可捕食草履蚧;红点唇瓢虫可捕日本龟蜡蚧、桑盾蚧等多种蚧虫。,常见蚧类发生特点一览表,日本龟蜡蚧,草履

11、蚧,吹绵蚧,红蜡蚧,紫薇绒蚧,3.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常见的粉虱有温室粉虱(白粉虱)、柑橘粉虱、黑刺粉虱。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植物的嫩枝或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蔫,枝梢干枯,甚至死亡。梧桐木虱是分布最广的种类,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嫩梢或枝叶上,叶背居多,刺吸汁液,若虫分泌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影响光合、呼吸作用。粉虱和木虱常诱发煤污病。3.2 发生规律温室粉虱1年发生10多代,在温室内可终年繁殖,繁殖快,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以各种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 1年发生4代,以老熟若虫或蛹在寄主植物叶背越冬。,粉虱和木虱类,3.3 防治方法3.3.1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治

12、带虫植物入境或出境。3.3.2 加强管理,勤除杂草,适当修枝,保持通风透光环境,可减轻该类害虫的危害。3.3.3 温室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超性,可在植株旁边悬挂涂有黏液的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振动花卉枝条,利用成虫的趋性飞往黄色板诱杀成虫。3.4 药剂防治在若虫、成虫盛发期可喷洒40%氧乐果、50%二溴磷、25%亚胺硫磷、50%杀螟松各1000 倍液,或25%鱼藤精4000 倍液。要重点防治第1代。3.5 保护天敌如丽蚜小蜂、长棒角蚜小蜂、中华草蛉、红点唇瓢虫等。,常见粉虱发生特点一览表,常见木虱发生特点一览表,温室粉虱,黑刺粉虱,柑橘粉虱,梧桐木虱,合欢木虱,4.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蓟马是缨翅

13、目昆虫的通称。危害园林植物的蓟马最普遍且严重的有花蓟马和茶黄蓟马。花蓟马危害剑兰、柑橘及十字花科植物。以成虫、若虫在花内取食危害,破坏花组织,致使花朵提早凋谢。茶黄蓟马危害茶树及多种植物 ,以成虫、若虫锉吸新梢、嫩叶汁液。受害叶片叶背主脉两侧出现2条至多条红褐色纵痕,叶面相应作条状微凸。严重时叶背褐纹明显,叶面无光泽,叶片僵脆并略向上纵卷。4.2 发生规律花蓟马1年发生10多代,茶黄蓟马1花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植物花内或杂草中越冬。,蓟马类,4.3 防治方法4.3.1清除杂草,减少虫源。4.3.2加强植物检疫国际间不少种蓟马已被列为检疫对象,应严格实施植物检疫。4.3.3化学防治。大面积发生高

14、峰期前,可喷洒 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 倍液。也可用番桃叶、乌柏叶或蓖麻2000叶兑水5倍煎煮过滤后喷洒。4.3.4保护天敌昆虫。,常见蓟马发生特点一览表,茶黄蓟马,花蓟马,红带滑胸针蓟马,5.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危害园林植物的螨类主要是:朱砂叶螨、柑橘全爪螨、柏小爪螨、山楂叶螨等。这些害螨食性杂,除直接使园林植物出现褪绿、黄斑点、褐斑、落叶等症状外,还可传播病毒等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螨类,5.2 发生规律,不同螨类不同区域每年发生的代数也不同。少则10多代,多则

15、20余代。以卵或成螨在土块缝隙、树皮裂缝及枯叶或植株叶背越冬。高温干燥有利于螨类大发生。,5.3 防治方法,5.3.1 园林栽培措施防治对木本植物,刮除粗皮、翘皮,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条。树干束草,诱集越冬雌螨,翌春收集烧毁。对花圃地,勤除杂草,结合翻耕整地,冬季灌水,消毁残株落叶,以消灭越冬虫口。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虫能力。高温干旱季节抗旱灌水,增加园地湿度可减轻螨类危害。,常见螨类发生特点一览表,柏小爪螨,山楂叶螨,朱砂叶螨,5.3.2 化学防治喷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对杀成螨、若螨、卵均有效,也可喷 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

16、-2000倍液,或40%氧乐果乳油1500倍,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冬季可选喷石硫合剂,杀灭在枝干上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如螨害发生严重,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较好效果。对受螨害的球根,在收获后,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浸泡2分钟,有较好杀螨效果。此外,家庭盆栽花卉发现叶片有螨害造成的灰黄斑点,可用葱或蒜的浸泡液喷洒受害植物。5.3.3 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螨。,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经武汉市园林科研所调查,在武汉地区发现有网蝽九种。即:梨冠网蝽、樟脊冠网蝽、杜鹃冠网蝽、囊冠网蝽、角菱背网蝽、肩膜网蝽、吴

17、窄眼网蝽、高颈网蝽、菊背脊网蝽。其中危害较重的有梨冠网蝽(危害梨、海棠、樱花、火棘等)、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悬铃木)、杜鹃冠网蝽(危害杜鹃)、樟脊冠网蝽(危害樟树)等;而且危害期长,从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份,有世代重叠现象,在干旱高温时易暴发成灾。,网蝽类,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Tingidae) ,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寄主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叶正面形成许多黄白色褪绿斑点,严重时全叶苍白,叶背面满布锈褐色虫粪和分泌物,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并能引发病害,使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降低观赏价值等。,发生规律,网蝽主要危害法梧、樱花、杜鹃、垂丝海棠等多种植物,1年可发生56代,世代重叠,以成

18、虫在寄主树皮缝隙中、枯枝落叶处越冬。第二年4月上、中旬成虫陆续出蛰活动。5月上、中旬就出现各虫态,群集于较嫩的叶片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可见成、若虫危害及排泄的分泌物污斑,叶面呈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一年中,7、8月份危害最重,10月中、下旬成虫开始越冬。,防治方法,对网蝽的防治应抓好下述环节:保护和利用天敌。抓好园林卫生,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源。合理修剪,保持寄主植物的通透性,以减少虫口密度。及时喷药毒杀,以越冬成虫开始活期和第一代若虫盛孵期为重点,及时喷施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5速灭威400倍液,或30天马乳油1500倍液,或44多虫清乳油20003000倍液,各期喷12次,交替喷施,隔710天1次,喷匀喷足。用10吡虫啉粉剂600800倍液,或3阿维菌素乳剂1000倍液,或毒杀粉剂1500倍液喷雾到叶片背面,连续防治2次,每次间隔10天。,常见蝽类发生特点一览表,梨网蝽,杜鹃冠网蝽,杨柳网蝽,悬铃木方翅网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