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98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713 大小:1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ppt课件汇总.ppt(7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套)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课件汇总,一次下载 终生使用共713张,好课件来自小魔方站,第1课时 声现象,第一板块 声、光、热,过 基 础,过 考 点,过 易 错,过 中考,过 基 础,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9年5考,2016、2015、2014、2013、2012年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振动,注意 (1)产生声音的发声体必须振动;(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已发出的声音还可以传播;(3)发声体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如风声由空气振动产生,可以是液体,如水声。,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

2、声音的介质,_不能传声。,介质,真空,注意 声波属于机械波,不同于电磁波,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不需要介质。,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_有关。(2)空气中的声速: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m/s。(3)不同种类介质中的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_体中最慢。,温度,340,固,气,4回声(1)定义: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s以上(障碍物与听者的距离在17 m以上)才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例如:音乐厅安装反射板、室内讲话听着

3、比室外响度大。(3)回声的应用:回声定位;增大声音的响度或改善音效。,反射,0.1,二、声音的特性(9年6考,2017、2016、2015、2014、2012、2009年考)1声音的三个特性:_、_和_。2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_,简称_,符号:_。,音调,响度,音色,赫兹,赫,Hz,3三个特性的比较:,高低,强弱,振幅,材料,结构,高,低,大,小,不同,4.声音的分类(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_Hz到_Hz。(2)不可听声:超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于_Hz;次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_Hz。,20,20 000,20 000,20,三、声的利用(9年2考,20

4、16、2010年考)1声音能够传递_。如:语音交谈、语音识别、回声定位、用B超诊断病情等。(1)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倒车雷达和蝙蝠是利用_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超,声呐(或超声波雷达),(2)大象用_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可据此监测这些自然灾害。2声音能够传递_。如: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械、击碎结石等。,次,能量,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9年3考,2016、2015、2011年考)1噪声和乐音从物理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做_时发出的

5、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_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如图1所示。,无规则振动,乐音,图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注意 乐音有时会变为噪声,但噪声永远不会成为乐音。,分贝(dB),2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_。,3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产生,传播,耳朵,4.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轻则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重则引发疾病甚至死亡。,过 易 错,易错易混点声音的产生和听觉的形成练习过考点2题,例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物体不再发声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

6、一定能听到声音D次声波响度足够大时人耳也能听到,B,知识点睛 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音的频率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2)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响度足够大;(4)有健全的听觉。,例2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减弱 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易错易混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练习过考点6、7、9题,B,知识点拨,例3 以下各项中利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_;利用(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有_。,易错易

7、混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练习过考点10题,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捕鱼;在积雪厚重的山谷高声喊叫可能引发雪崩;B超探病;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用手轻拍西瓜判断是否成熟;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养蜂人通过蜜蜂的振翅声判断是否采了蜜;通过声音判断暖水瓶是否已装满;警察鸣枪声警告歹徒;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信息: 能量:,技巧规律 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获得某些信息,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过 考 点,1C2.A3. 振动声波(或“波”)4. 铁管

8、固体气体5.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6B7.C8.B9. 音色响度10.C11. 10 500 液体不能12.B13.D,过 中 考,1B2.D3.D4.B5.A,第2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第一板块声、光、热,过 基 础,过 考 点,过 易 错,过 中考,过 实 验,过 基 础,一、光源1定义: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分类:(1)自然光源,如:恒星、萤火虫、水母等;(2)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LED灯、电灯等。,注意 像月亮、宝石、平面镜等物体,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们不是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9年3考,2017、20

9、16、2010年考)1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建立的理想模型,实际上不存在。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m/s_k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cv空气v水v玻璃。,直线,3108,3105,4光年:计量距离的单位。它指的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5应用:皮影戏、手影游戏、小孔成像、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影子、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注意 (1)小孔所成的像是_立的_像。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大于物;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等于物;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小于物。(2)小孔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形状_,与小孔的形状_。(

10、选填“有关”或“无关”)例如,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_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像。,倒,实,相同,无关,太阳,三、光的反射(9年4考,2016、2012、2011、2010年考)1图1是光的反射示意图,其中:法线ON: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虚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_的夹角;反射角r:_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反射,图1,2反射定律: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平面内;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等角_角等于_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同一,法线,反射,入射,可逆,巧记 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注意 由于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

11、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3光的反射类型,遵守,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四、平面镜成像(9年4考,2017、2016、2013、2010年考)1(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像与物的大小_;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线_镜面;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_像。,相等,相等,垂直,虚,(2)平面镜成像作图:光的反射原理,如图2; 对称性原理,如图3。,注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对称,若镜在竖直方向放置,像与物左右对调。,2平面镜的应用:既可以用来成像,也可以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其原理是光的_。3球面镜:(1)_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

12、视野的作用。(2)_面镜,如: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它对光有_作用。,反射,凸,凹,会聚,4实像与虚像,能,能,不能,能,五、光的折射(9年4考,2016、2014、2011、2009年考),斜射,偏折,同一,法线,靠近,小于,增大,远离,大于,不变,0,注意 (1)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_和_。(2)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反射,折射,六、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的光(9年2考,2017、2012年考)1光的色散: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所以,白光_(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13、光的色散现象实际上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三原色:_、_、_。,不是,红,绿,蓝,3看不见的光,过 易 错,易错易混点四种光现象辨析练习过考点2、3题,例 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有_;属于光的反射的有_;属于光的折射的有_ _;属于光的色散的有_。,阳光下的影子;水中山的倒影; 夜空出现的月食; 人在镜子里成像; 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 小明在哈哈镜中成了“妖怪” ; 自行车装尾灯有利夜间行驶安全;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看到水中的游鱼比实际位置浅;天空中的彩虹; 烈日下看远处的公路好像有积水;太阳周围出现“光圈”,易错点拨1.“影”的辨别:(1)影子:包

14、括手影、身影、皮影戏、日(月)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倒影:人在水中或其他光滑物体表面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为光的反射。2光的色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成像实质为光的折射。,例 2(2017通辽)如图4所示,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易错易混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练习过考点8、9、10题,图4,答图1,如答图1所示,例 3 (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易错易混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过考点12、13、

15、14、15题,图5,165,4:40,技巧规律由镜中像推测实物这一类型题,可将像图所在纸张正立从纸背面看,看到的图像即为实物的样子。,例 4 (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平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6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图6,答图2,如答图2所示,作图的注意事项:(1)法线是虚线;(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3)光线上要标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5)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

16、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过 实 验,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图7,例 1 小明利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是_,否则将看不到反射光。(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其作用有两个:_;_ _。,垂直,显示光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入射

17、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你的方法是在纸板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经过的地方各描下一个点,最后取下纸板分别过这些点与O点作直线(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为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将纸板_(选填“A”或“B”)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B,不能,在,(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答:_。,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5)小明的实验记录如上表所示。小东发现表格中有一个数据错误,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改正错误后,

18、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明认为应该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 _。,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小明,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这说明_。,OE,反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7)实验中需要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答:_ _。,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标上相同的序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不同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19、线,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入射光线与对应的反射光线。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例 2 如图8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013、2016年考】,图8,(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现有5 mm和2 mm厚的透明玻璃和茶色玻璃板各一块,应选择_mm厚的_玻璃板做实验。(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较暗,2,茶色,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并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这种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0、5)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_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6)点燃蜡烛A,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 _。,大小,等效替代法,靠近,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小明应在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8)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9)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A,不变,玻璃板具有一定厚度,两个面都会成像,(10

21、)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则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不能,虚,(11)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于,(12)另一个同学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两像间的距离为5 mm,则该同学选用的玻璃板厚度为_mm。,2.5,例 3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图9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实

22、验三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图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折射,反射,小于,0,(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将偏向法线。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 _。,是,探究过程不完整,三次

23、实验数据可以,但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3)小明让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小明又进行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实验,当入射角增大时,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全反射现象。,不能,过 考 点,1D2.A3.B4.D5. 60镜面反射6.漫遵循7. 空气 40,8如图3所示9.如图4所示 10如图5所示,图3,图4,图5,11D12.A13. 6 不变虚14如图6所示 15.如图7所示,图6,图7,16如图8、9所示,图8,图9,解析:第一种作法:先画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24、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分别连接点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8所示。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9所示。,17. 色散绿等于18.紫外线红外线不能,过 中 考,1C2.C3.如图10所示4(1) 2 避免出现两个清晰的像(或减小测量像距时的误差)(2)便于观察(3) 20 不能虚(4)如图11所示,图10,图11,5(1)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adbc(2)如下表(3)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第2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

25、的折射光的色散,第一板块声、光、热,过 基 础,过 考 点,过 易 错,过 中考,过 实 验,过 基 础,一、光源1定义: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分类:(1)自然光源,如:恒星、萤火虫、水母等;(2)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LED灯、电灯等。,注意 像月亮、宝石、平面镜等物体,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们不是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9年3考,2017、2016、2010年考)1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建立的理想模型,实际上不存在。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m/s_k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cv空气

26、v水v玻璃。,直线,3108,3105,4光年:计量距离的单位。它指的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5应用:皮影戏、手影游戏、小孔成像、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影子、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注意 (1)小孔所成的像是_立的_像。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大于物;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等于物;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小于物。(2)小孔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形状_,与小孔的形状_。(选填“有关”或“无关”)例如,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_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像。,倒,实,相同,无关,太阳,三、光的反射(9年4考,2016、2012、2011、2010年考)1图1是光的反射示意图,其中:法线ON: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

27、的虚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_的夹角;反射角r:_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反射,图1,2反射定律: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平面内;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等角_角等于_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同一,法线,反射,入射,可逆,巧记 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注意 由于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3光的反射类型,遵守,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四、平面镜成像(9年4考,2017、2016、2013、2010年考)1(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像与物的大小_;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

28、线_镜面;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_像。,相等,相等,垂直,虚,(2)平面镜成像作图:光的反射原理,如图2; 对称性原理,如图3。,注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对称,若镜在竖直方向放置,像与物左右对调。,2平面镜的应用:既可以用来成像,也可以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其原理是光的_。3球面镜:(1)_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2)_面镜,如: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它对光有_作用。,反射,凸,凹,会聚,4实像与虚像,能,能,不能,能,五、光的折射(9年4考,2016、2014、2011、2009年考),斜射,偏折,同一,法线,靠近,小于,增大,

29、远离,大于,不变,0,注意 (1)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_和_。(2)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反射,折射,六、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的光(9年2考,2017、2012年考)1光的色散: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所以,白光_(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光的色散现象实际上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三原色:_、_、_。,不是,红,绿,蓝,3看不见的光,过 易 错,易错易混点四种光现象辨析练习过考点2、3题,例 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有_;属于光的反射的有_;属于光的折射的有_ _;属于

30、光的色散的有_。,阳光下的影子;水中山的倒影; 夜空出现的月食; 人在镜子里成像; 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 小明在哈哈镜中成了“妖怪” ; 自行车装尾灯有利夜间行驶安全;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看到水中的游鱼比实际位置浅;天空中的彩虹; 烈日下看远处的公路好像有积水;太阳周围出现“光圈”,易错点拨1.“影”的辨别:(1)影子:包括手影、身影、皮影戏、日(月)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倒影:人在水中或其他光滑物体表面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为光的反射。2光的色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成像实质为光的折射。,例 2(2017通辽)如图4所示,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

31、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易错易混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练习过考点8、9、10题,图4,答图1,如答图1所示,例 3 (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易错易混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过考点12、13、14、15题,图5,165,4:40,技巧规律由镜中像推测实物这一类型题,可将像图所在纸张正立从纸背面看,看到的图像即为实物的样子。,例 4 (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平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6中点A

32、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图6,答图2,如答图2所示,作图的注意事项:(1)法线是虚线;(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3)光线上要标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5)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过 实 验,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图7,例 1 小明利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3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是_,否则将看不到反射光。(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其作用有两个:_;_ _。,垂直,显示光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你的方法是在纸板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经过的地方各描下一个点,最后取下纸板分别过这些点与O点作直线(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为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将纸板_(选填“A”或“B”)沿着ON向后折去

34、,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B,不能,在,(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答:_。,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5)小明的实验记录如上表所示。小东发现表格中有一个数据错误,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改正错误后,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明认为应该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 _。,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小明,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

35、(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这说明_。,OE,反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7)实验中需要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答:_ _。,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标上相同的序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不同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入射光线与对应的反射光线。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例 2 如图8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013、2016年考】,图8,(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

36、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现有5 mm和2 mm厚的透明玻璃和茶色玻璃板各一块,应选择_mm厚的_玻璃板做实验。(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较暗,2,茶色,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并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这种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5)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_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6)点燃蜡烛A,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 _。,大小,等效替代法,靠近,玻璃板

37、与,水平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小明应在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8)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9)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A,不变,玻璃板具有一定厚度,两个面都会成像,(10)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则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不能,虚,(11)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8、,相等,等于,(12)另一个同学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两像间的距离为5 mm,则该同学选用的玻璃板厚度为_mm。,2.5,例 3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图9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实验三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图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_(选填“大于

39、”“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折射,反射,小于,0,(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将偏向法线。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 _。,是,探究过程不完整,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3)小明让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小明又进行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实验,当入射角增大时,

40、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全反射现象。,不能,过 考 点,1D2.A3.B4.D5. 60镜面反射6.漫遵循7. 空气 40,8如图3所示9.如图4所示 10如图5所示,图3,图4,图5,11D12.A13. 6 不变虚14如图6所示 15.如图7所示,图6,图7,16如图8、9所示,图8,图9,解析:第一种作法:先画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分别连接点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8所示。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点

41、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9所示。,17. 色散绿等于18.紫外线红外线不能,过 中 考,1C2.C3.如图10所示4(1) 2 避免出现两个清晰的像(或减小测量像距时的误差)(2)便于观察(3) 20 不能虚(4)如图11所示,图10,图11,5(1)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adbc(2)如下表(3)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第一板块声、光、热,过 基 础,过 考 点,过 易 错,过 中考,过 实 验,过 基 础,一、透镜(9年6考,2017、2016、2015、2013、2012、2011年考),图1,1原理:光的_。2(1)凸透镜:中间_、边缘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应

42、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远视镜)。(2)凹透镜:中间_、边缘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应用:近视镜。(3)图1甲是_透镜,图1乙是_透镜。,折射,厚,薄,薄,厚,凸,凹,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将_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即图1甲中的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4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会聚,焦距,会聚,发散,5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焦点,反向延长线,平行,平行,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9年5考,2017、2015、2014、2012、2010年考)1成像特点:,缩小,放大,照相机,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巧记一焦分虚实

43、,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立,实像异侧倒;物近(距离焦点)像远像变大;物远(距离焦点)像近像变小。,2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虚像实像:光屏_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_侧。虚像:光屏_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_侧。,能,异,图2,不能,同,三、凸透镜的应用(9年1考,2015年考)1照相机:利用_(填u与f的关系)时,成倒立、_的_像的原理制成的。2投影仪:利用_(填u与f的关系)时,成_、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放大镜:利用_(填u与f的关系)时,成_、_的_像的原理制成的。,u2 f,缩小,实,fu2 f,倒立,uf,正立,放大,虚,四、眼睛与眼镜(9年2考,2017、2011年考)1正常眼睛

44、的成像原理(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_。(2)成像特点:成_、_的_像。(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为_cm。,凸透镜,视网膜,光屏,倒立,缩小,实,25,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前,后,凹透镜,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目镜:显微镜镜筒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被观察物体经物镜后成_的实像,相当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下同)的作用;目镜相当于_的作用,把像再次放大。最终: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放大,投影仪,放大镜,2望远镜:简单

45、的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像;目镜相当于_,再把这个像放大。最终:成一个倒立的虚像。,实,放大镜,六、探索宇宙(9年1考,2013年考)1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以确凿的证据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2从宏观世界的尺度来看,宇宙_银河系_太阳系地球。(选填“”“”或“”),伽利略,过 易 错,易错易混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练习过考点3题,例 1 (1) (2017内江)如图3所示,请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SP平行于主光轴)。,图3,答图1,

46、如答图1所示,(2)请完成图4中凹透镜的光路图。,图4,答图2,如答图2所示,知识点睛(1)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光路是可逆的;(2)光线要标上箭头;(3)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4)从任何方向射向光心的光线都不改变方向。,例 2 (2017 枣庄改编)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5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易错易混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练习过考点1、2题,图5,答图3,如答图3所示,技巧规律会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由此可得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延长入射光线,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延长线偏向主光轴就是凸透镜;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延长线偏离主光轴就是凹透镜。,易错易混点

47、视力的矫正练习过考点9、10题,图6,例 3 (2017黑龙江改编)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上面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另外一些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以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眼疾是_,形成原理与上面_图相符,应配戴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甲,近视眼,乙,凹,过 实 验,例题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015、2014、2012、2010年考】,(1)如图7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

48、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会聚,11,图7,(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_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凸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如图8,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0 cm刻度线处,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图8,左,缩小,照相机,(4)在(3)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光屏

49、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远离,倒立,投影仪,(5)小刚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 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刚从凸透镜的_(选填“左”或“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此时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6)在(4)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右,正立,不能,放大镜,缩小,(7)实验时,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8)当烛焰通

50、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刚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亮度会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上,完整,变暗,(9)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透镜做实验,则光屏需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与换镜前相比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请指出用蜡烛作为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_;_。,左,变小,成像不稳定,蜡烛会越烧越短,(11)小宇同学所在的小组对上述实验装置做了改进,用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木板上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如图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