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290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2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课件.ppt(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本章包括4节 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三节 海陆过渡沉积 第四节 海相沉积,小 结,第一节重点:环境与相的基本要素和概念;相序定律和相模式;沉积相划分方案 第二节重点:冲积扇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河流沉积类型和河流沉积模式;湖泊沉积环境和亚相特征,第三节重点:三角洲形成发育过程和类型划分;不同类型三角洲亚微相沉积特征;障壁岛体系形成发育条件和沉积作用;障壁岛体系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第四节重点: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滨岸、浅海风暴和浊流沉积特征;欧文的碳酸盐能量分布沉积模式,谢 谢!,主讲教师:朱筱敏,第六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第一节 沉积环

2、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三节 海陆过渡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一、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概念二、沉积相分类,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一节 重 点1、环境与相的基本要素和概念2、相序定律和相模式3、沉积相划分方案,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丹麦Steno,1669: 一定地质时期地表某一部分 的全貌 环境,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一、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概念,1、沉积相的概念,瑞士Gressly,1838: 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物质表现,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1、沉积相的概念,前苏联鲁欣,1

3、953: 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 物质表现,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1、沉积相的概念,美国Selly,1970: 沉积相是指具有特有的岩石学、岩体几何形态、古生物、沉积构造、古流向等特征的沉积体。 物质表现,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1、沉积相的概念,中国石油大学: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1、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环境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2、沉积环境概念,包括下列5个要素:,1、自然地理条件:海、陆、河、湖等,沉积环境要素

4、:,2、气候条件:干湿、冷热,3、构造条件:隆起、凹陷,4、沉积介质物理性质:介质类型、能量等,5、沉积介质化学性质:Eh, pH,盐度,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现代河沼沉积环境,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1、岩性特征: 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等2、古生物特征:生物的种属和生态3、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等相关指标4、其他特征:地球物理方面特征 相标志,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沉积岩(物)特征:,1)相序 指一种相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一系列相的关系和相的组合。,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2、相序定律,2)相序定律(Walthers law,1894) 只有哪些没有间断的、现在

5、能看到的相互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在垂向上叠加在一起。,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2、相序定律,沃尔索相律示意图,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3)相模式(Facies model),以相序定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古代沉积研究为依据,归纳出的反映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具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空间组合关系,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2、相序定律,二、沉积相分类,1、分类现状 1950年以后,出版了大量的沉积学教材和著作,提出了数10种沉积相分类方案。,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2、分类原则 比较沉积学将今论古、古今对比 具体原则: 依据沉积环境(海、陆以及过渡环境)、 沉积物物质成分(碎屑岩

6、和碳酸盐岩) 进行沉积相类型划分。,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相组: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陆相组:冲积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相、半深海和深海相、重力流相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泻湖相和 河口湾相,3、沉积相的分类,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4、相的有关术语,相组(sets of deposional systems): 沉积体系的有机组合,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沉积体系(deposional systems):相的有机组合,相(facies) (环境与物质)河流相、湖泊相,亚组(subfacies):相的

7、次级单元,形成于相同的亚环境,微相(micrafacies):亚相的次级单元,形成于相同的微 环境,1、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及其涵义?2、相标志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3、相序递变规律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4、相模式和相层序概念?5、沉积相的分类、分类原则及主要大相(相组) 和相类型?,第一节 思考题,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主讲教师:朱筱敏,第六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三节 海陆过渡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一、冲积扇沉积二、河流沉积三、湖泊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重 点1、冲积扇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2、河流沉

8、积类型和河流沉积模式3、湖泊沉积环境和亚相特征,一、冲积扇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1、冲积扇概念,第二节 陆相沉积,由洪水成因的、许多山麓沉积物质组成的、完全位于水上的陆相沉积,冲积扇发育的有利条件,1) 自然地理条件(地貌)2) 气候条件(干、湿)3) 构造作用(强、弱),第二节 陆相沉积,水携沉积物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 重力流沉积物泥石流沉积物,第二节 陆相沉积,2、冲积扇发育四种沉积类型,形成:暂时性河流切割、充填沉积形成,特征:沉积物粒度粗,分选差,不发育层理, 成层性较差,发育冲刷面,第二节 陆相沉积,2、冲积扇发育四种沉积类型 河道沉积,形成:河床末端漫出流水、沉积物呈席状,特

9、征:砂泥间互沉积,有交错层理或块状,透镜体,第二节 陆相沉积,2、冲积扇发育四种沉积类型 漫流沉积,形成:砾石级沉积物沉积,渗透性好,特征:分选较好的砾石,块状,充填物少,第二节 陆相沉积,2、冲积扇发育四种沉积类型 筛状沉积,形成:泥、砂、砾混杂,密度大、粘度大,特征:沉积物粗细混杂,分选极差,块状,第二节 陆相沉积,2、冲积扇发育四种沉积类型 泥石流沉积,1)冲积扇的亚相划分,扇根亚相 扇中亚相 扇缘亚相,3、冲积扇沉积模式,扇 根扇 中扇 缘,第二节 陆相沉积,考虑气候分类,(1)扇根:多为混杂的泥石流沉积;(2)扇中:河床沉积,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砂砾岩;(3)扇缘:薄层漫流沉积,砂岩和

10、泥岩,平行和交错层理。,2)干旱型冲积扇沉积模式,第二节 陆相沉积,3)湿润型冲积扇沉积特征,(1)扇根:厚层、具叠瓦状构造、交错层理砾岩;(2)扇中: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砂坝多;(3)扇缘:薄层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河道发育,第二节 陆相沉积,美国德克萨斯范霍恩湿润型冲积扇沉积特征,湿润型冲积扇,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冲积扇部分思考题,1、冲积扇形成条件?2、冲积扇四种常见的沉积类型?3、冲积扇亚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 陆相沉积,1)据地形和坡度 山区和平原河流2)据河流发育阶段 幼年河、壮年河和老年河,二、河流类型和河流沉积模式,第二节 陆相沉积,1、河流的分类,第二节

11、陆相沉积,河流的历程,3)据河流分叉参数和弯曲度 (Rust,1978) 平直河、曲流河、 辫状河、网状河,第二节 陆相沉积,1、河流的分类,第二节 陆相沉积,RUST,1978提出:河道分叉参数在平均每个蛇曲波长中,河道砂坝的数目河道分叉参数小于、等于1,为单河道;大于1为多河道。,第二节 陆相沉积,河流类型及划分,RUST,1978提出:弯度指数:,河道,河谷,第二节 陆相沉积,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的比值。该指数小于1.5,为低弯度河,大于1 .5为高弯度河。,河流类型及划分,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低弯度,1.5,高弯度,1.5,单河道,分叉参数1,多河道,分叉参数1,河流名称,第

12、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2、曲流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第二节 陆相沉积,河床亚相、 堤岸亚相、 河漫亚相、 牛轭湖亚相,第二节 陆相沉积,1)曲流河沉积亚相划分(4个亚相):,(1)微相划分 河床滞留沉积, 边滩沉积。,河谷河道河床的关系,River valley,Channel,River bed,第二节 陆相沉积,2)河床亚相,选择性搬运,在河床底部滞留沉积的砾石 (来源可不同); 厚度小(几到几十厘米),成分杂; 叠瓦状排列,呈透镜状。,第二节 陆相沉积,(2)河床滞留沉积(lag deposit),是河床的主要沉积,是河床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的结果,滚动和跳跃方式搬运, 沉积成

13、分复杂的砂岩, 交错层理类型多, 向上层理规模变小,(3) 边滩沉积(point bar),第二节 陆相沉积,陕北侏罗系边滩砂岩 长石含量达49,第二节 陆相沉积,(1)微相划分 天然堤沉积(natural levee), 决口扇沉积(crevasee splay),第二节 陆相沉积,3)堤岸亚相(levee),(2)天然堤沉积,洪水溢岸沉积而成; 沉积物粒度细-粉细砂岩; 沉积厚度取决于河流规模。凹岸发育天然堤; 层理规模小,上攀交错层理 不对称发育; 植物根、钙结核等。,第二节 陆相沉积,(3)决口扇沉积(crevasse splay),洪水冲越天然堤,砂泥物质在决口处沉积呈扇体沉积物较细

14、,但粗于天然堤沉积物冲刷构造、递变层理、交错层理、小型波状层理平面呈舌形,剖面呈透镜状,第二节 陆相沉积,漫滩沉积河漫沼泽沉积河漫湖泊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4)河漫亚相,(1)微相划分,第二节 陆相沉积,(2)河漫滩沉积(flood plain, alluvial flat),河漫滩是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平水期无水,洪 水期淹没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发育在河流演化 的晚期河谷较宽的 时期粉砂岩,波状层理和斜波状层理 化石少,干裂和雨痕,第二节 陆相沉积,河床高于河谷低洼处,洪水漫出河道而成;沉积粘土岩以及粉砂, 可见水平层理;沉积构造依赖于古气候。,(3)河漫湖泊沉积(flood lake),第

15、二节 陆相沉积,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河漫滩和河漫湖泊可演化 成沼泽植物多,可成煤,(4)河漫沼泽沉积(flood swamp),第二节 陆相沉积,5)牛轭湖亚相 oxbow lake,第二节 陆相沉积,沉积序列为不对称的二元结构,颈项截直,粉砂岩和粘土沉积,透镜状,延伸达数十公里,5)牛轭湖亚相 oxbow lake,第二节 陆相沉积,窜沟取直,可划分成4个单元: 滞留沉积、边滩及其顶 部、天然堤和泛滥平原;典型的间断正韵律;上部和下部构成 “二元结构”;厚度810米;岩性和沉积构造韵律变化,6)曲流河沉积的标准垂向模式,第二节 陆相沉积,大港油田明化镇组河流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英国老红砂岩

16、沉积序列215米,第二节 陆相沉积,3、辫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1)辫状河沉积特征多河道、河床坡度大、宽而浅、侧向迁移快、发育心滩。这是与曲流河的重要区别。,第二节 陆相沉积,新疆喀什河,第二节 陆相沉积,2)辨状河沉积亚相:河床和河漫沉积,第二节 陆相沉积,3)辨状河河床沉积,(1)心滩形成机理主流线两侧形成两个 对称性前进的水流由表流和底流形成螺 旋式前进的横向环形 水流表流由河流中心向两岸 会聚,携带沉积物在河 流中心沉积而成,第二节 陆相沉积,布拉马普特拉河心滩垂向序列,(2)心滩沉积特征 上游侵蚀、沉积物粗; 下游沉积、沉积物细; 心滩向下游迁移; 沉积物成分杂、粒粗; 发育大型槽

17、状和板状 交错层理; 底可见河道滞留沉积,河 道,厚310米,第二节 陆相沉积,4)辫状河河漫沉积, 辫状河沉积不稳定,迁移快; 不发育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沉积 不易形成牛轭湖; 沉积序列不像曲流河那么典型,第二节 陆相沉积,加拿大魁北克省泥盆纪巴特里角辫状河垂向沉积序列,沉积物粗,发育大型交错层理,“二元”结构不对称9米厚,5)沉积序列,第二节 陆相沉积,美国辨状河沉积,红色为泥岩,灰白色为砂岩,典型的“砂包泥”,而且自下而上砂岩增多。,第二节 陆相沉积,4、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1)网状河概念及组成(1)概念:是由窄而深以及顺直到弯曲的、相互连接的、低坡度稳定网状水道形成的交织河网

18、水系。(2)沉积组成河道、天然堤、心滩边滩、决口扇、湖泊湿地、沼泽、池塘等。,加拿大哥伦比亚河现代网状河,第二节 陆相沉积,低能沉积环境; 悬浮搬运沉积作用为主; 垂向加积明显。,第二节 陆相沉积,2)沉积作用,3)网状河河道沉积,网状河道:多河道,但河道稳定,河道砂体厚度很大(多在十几米以上),既有辨状河的特征(多河道),也有曲流河的特征(河道稳定)。,槽状交错层理砂岩,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墙式砂体,第二节 陆相沉积,4)湿地沉积,河道间发育冲积岛和泛滥平原沉积,河道间“湿地”沉积细,并且稳定发育,面积占6090。,沉积物:多为富碳的粉砂和粘土,沉积厚度大,但横向变化快,第二节 陆相沉积,5

19、)网状河沉积模式,(Miall, 1996),(Weerts,1996),第二节 陆相沉积,网状河沉积模式,第二节 陆相沉积,6)网状河与曲流河、辫状河沉积特征对比,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河流部分思考题,1、河流相概念、河流分类、分类依据;2、曲流河亚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3、辫状河亚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4、网状河亚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5、比较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沉积特征的异同。,第二节 陆相沉积,三、湖泊沉积和亚相沉积特征,大陆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聚的地区,第二节 陆相沉积,1、湖泊类型和沉积作用2、湖泊亚相划分和沉积特征,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湖泊部分重点,1) 环境特点,主要水动

20、力为波浪和岸流,缺乏潮汐作用,波浪作用的强弱取决于风的吹程 湖泊面积小,波浪作用较弱 浪基面较浅,一般小于20米 湖浪斜交岸线,形成岸流(滩坝) 明显的河流作用以及重力流作用,1、湖泊环境特点和湖泊分类,(1)湖泊水动力特征,第二节 陆相沉积,(2) 湖泊物理化学条件,水密度在4度时最大。湖泊气候变化,造成温度分层现象,夏天,冬天,春天,秋天,第二节 陆相沉积,(3) 生物沉积学特征 类型和数量多,底栖生物:腹足类、瓣腮类;浮游和游泳生物:介形虫、叶肢介和鱼;低等植物:藻类,第二节 陆相沉积,(1)据盐度:淡水湖(3.5%)(2)据沉积物类型: 碎屑沉积湖泊、 化学沉积湖泊(3)据地理位置:近

21、海湖泊、内陆湖泊(高山、平原湖泊),第二节 陆相沉积,2)湖泊分类,(4)据成因:构造湖、河成湖、 火山湖、冰川湖、 岩溶湖(5)石油系统分类:构造(断陷、坳陷)、 气候(干旱、潮涩)、 地理位置(近海、内陆)、 盐度(淡水、微咸水、咸水湖、盐湖) 潮湿近海微咸断陷(坳陷)湖盆,第二节 陆相沉积,2)湖泊碎屑沉积作用,河流供源的沉积物前积作用; 洪水和滑塌造成的重力流沉积作用; 深水细粒沉积物的垂向加积作用; 湖浪形成滩坝的沉积作用(沿岸流); 火山喷发造成的碎屑搬运沉积作用。,第二节 陆相沉积,3)湖泊生物和化学沉积作用,藻类沉积以及细菌活动(生物沉积); 胶体凝聚和真溶液化学沉积作用(化学

22、沉积) ; 碳酸盐沉积作用灰泥和颗粒(化学沉积) ; 干旱地区盐类沉积作用(化学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2、 湖泊沉积模式,1)湖泊亚相划分和沉积物分布 滨湖、浅湖、 半深湖、深湖,第二节 陆相沉积,2)湖泊平面沉积物分布,环带状,第二节 陆相沉积,中国东部断陷湖盆沉积模式,不对称分布,第二节 陆相沉积,3)深湖和半深湖沉积,环境:正常浪基面以下,还原环境岩性:灰色质纯泥岩、油页岩和泥灰岩(浊流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化石:浮游生物(介形虫)分布:稳定分布,厚度大,面积大60,深湖暗色泥岩,第二节 陆相沉积,4)浅湖沉积,环境:枯水面浪基面岩性:粉砂岩和粘土岩构造:槽状交错层理和透

23、镜状层理化石:化石多,腹足类、瓣腮类分布:较广,常有滩坝发育,滨、浅湖,以砂、砾沉积为主,第二节 陆相沉积,塔里木盆地塔北三叠系浅湖沉积序列低能,粉砂岩,波状层理,反韵律,第二节 陆相沉积,陕甘宁盆地浅湖典型岩心照片,第二节 陆相沉积,5) 滨湖沉积,环境:枯水面洪水面,水浅,水动力复杂岩性:沉积岩性变化较大(高能砾低能泥)构造: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化石:生物碎片分布:平行岸线分布,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二节 湖泊部分思考题,1、根据含盐度、沉积物特征、自然地理位置、成因 等如何进行湖泊分类?2、我国石油工作者常采用的湖盆分类方案是什么?3、湖泊的亚相类型及各亚相的沉积特征?,第二节 陆相沉积,主

24、讲教师:朱筱敏,第六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第二节 陆相沉积第三节 海陆过渡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深海扇陆隆,第四节 海相沉积,注意分带特点,第四节 海相沉积,第四节 重 点 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滨岸、浅海风暴和浊流沉积特征 欧文的碳酸盐能量分布沉积模式,第四节 海相沉积,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条件,温度:18280C,不同水域水温不同;压力:11000atm;含盐度:3.5%;pH值:7.3-8.4(偏碱性)Eh值:氧化和还原环境依赖于水深变化,一、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海洋的水动力状况,波浪、潮汐和海流,(1)波浪作用是海洋产生侵蚀、搬远和沉积作

25、用的主要动力,第四节 海相沉积,(2)潮汐作用,潮汐是海洋环境的特有产物,湖泊没有潮汐,地球自转1圈经历2次高潮和2次低潮,地球、月亮、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潮差最大,潮汐引起的水流水平位移 潮流对海底沉积的改造起重要作用,第四节 海相沉积,(3)海流 由地球的重力场、海水温度、盐度等 产生的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搬远作用可大于波浪和潮汐作用,特别是粘土矿物的搬运,第四节 海相沉积,海底地形和水深陆棚:高潮面与至大陆架边缘,坡缓、水浅大陆坡区:坡陡、水较深深海盆地:坡缓、水深,第四节 海相沉积,海洋沉积相划分滨岸相:高潮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浅海陆棚相:正常浪基面之下至大陆架边缘半深海相:大陆

26、坡区深海相:深海盆地,第四节 海相沉积,海相沉积的一般特征,(1)岩石类型多(多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沉积厚、分布广、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 (2)发育多种成因类型的沉积构造(3)特征的自生矿物 海绿石绿泥石磷灰石,第四节 海相沉积,(4)发育海相广盐性和窄盐性生物 生物的生活方式包括: 浮游:动植物,表层水50100m以上 游泳:动物, 50100m水深 底栖: 浅于100m水深,第四节 海相沉积,不同水深生物(化石)分布,20m,200m,2000m,第四节 海相沉积,不同生物(化石)分布,第四节 海相沉积,二、碎屑岩海相沉积无障壁碎屑滨岸沉积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1)滨岸沉积环境划分 高

27、能和低能滨岸,宽度几米到几十公里 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滨和滨外陆棚,第四节 海相沉积,澳大利亚西部一个完整的海滩沉积,风成砂丘,后滨,前 滨,临 滨,第四节 海相沉积,滨岸海岸沙丘沉积特征,位于最大风暴面之上; 主要地质营力为风;细粒,成熟度高; 分选好、磨园好;,2)滨岸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滨岸海岸沙丘沉积特征,高角度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重矿物和植物根;规模较大(长、宽、高),第四节 海相沉积,后滨沉积特征,最大风暴面,平均高潮面,后滨,重矿物富集,分选好、园度高的、粗于沿岸沙丘的平行层理砂岩。低洼处,可有低角度交错层理。贝壳凸面向上,生物扰动构造。,第四节 海相沉积,

28、山东日照海岸,河北昌黎七里海,浙江普陀岛后滨滩脊剖面,第四节 海相沉积,定向排列、分选好、磨圆好的滨海砾石,2)滨岸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前滨砾石,第四节 海相沉积,2)滨岸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前滨沉积特征,平均高潮面,平均低潮面,前滨,地形平坦,分选好、园度高的冲洗层理砂岩(粗细变化)。不同生态贝壳凸面向上。大量浅水波痕和生物扰动构造。,第四节 海相沉积,山东日照,前滨亚相中波痕大量出现 不同生态的贝壳大量聚集,第四节 海相沉积,临滨沉积特征,正常浪基面,平均低潮面,临滨,坡度和波浪能量决定了砂坝的发育和交错层理的规模。能量强,坝多向岸粒度变粗、交错层理规模变大,向海生物扰动增加,粗,细,2)

29、滨岸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前滨,陆架泥,上临滨,中临滨,下临滨,粗,细,滨岸沉积序列,多为砂砾质滨岸进积式沉积序列;表现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第四节 海相沉积,2、浅海陆棚沉积特征,位于正常浪基面与陆棚边缘之间;陆棚浅水区阳光充足、氧分多、生物发育;,平均海平面,正常浪基面,陆棚边缘,浅海,第四节 海相沉积,位于过渡带与陆棚边缘之间;沉积物多为泥岩和粉细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发育水平层理和生物扰动;发育海绿石和绿泥石等自生矿物,平均海平面,正常浪基面,陆棚边缘,滨外陆棚,1)浅海陆棚沉积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2)浅海风暴沉积,沉积位置风暴的形成与风暴浪的往返运动有关。风暴沉

30、积是指位于正常浪底与风暴 浪底之间的砂泥混杂的高密度流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浅海风暴沉积丘状层理特点,波长大(15米),波高小(3040厘米); 交错层系厚度较大,25厘米; 低角度层面上拱相交,第四节 海相沉积,浅海风暴沉积特点类似鲍马序列 平行层理和丘状交错是典型沉积层理,风暴沉积受水体深度的影响。内陆棚水相对浅,风暴沉积较粗较厚;外陆棚水相对深,风暴沉积较细较薄。,第四节 海相沉积,浅海风暴沉积序列,自下而上:粒序层或滞留沉积层;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泥岩段。厚度几十厘米,第四节 海相沉积,3、半深海沉积特点 1)一般特点水动力弱,沉积物多由泥质、浮游生物和火山碎屑物质组成;

31、无植物化石,可见腹足类化石; 泥岩水平层理或不明显,有虫孔,第四节 海相沉积,陆棚边缘,陆坡边缘,半深海,平均海平面,3、半深海沉积特点 2)沉积类型,不同颜色的软泥;珊瑚软泥;火山沉积;等深流沉积,陆棚边缘,陆坡边缘,半深海,平均海平面,第四节 海相沉积,3)半深海等深流沉积(几十厘米厚),沿大陆坡坡脚等深线流动的远洋底流 上部沉积物多为富含海洋微生物的粉砂质粘土 下部分选好、具交错层理的薄层粉砂岩,陆棚边缘,陆坡边缘,等深流,平均海平面,第四节 海相沉积,4)半深海等深流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复合韵律(岩性变化)泥质等深岩粉砂质和泥质等深岩粉砂质等深岩粉砂质砂质等深岩粉砂质和泥质等深岩泥质等

32、深岩,第四节 海相沉积,4、深海沉积特征,水深大、阳光少,底栖生物少; 沉积物多为生物成因、陆源碎屑 和化学成因的多种软泥; 可以存在浊流沉积。,陆棚边缘,陆坡边缘,深海,平均海平面,第四节 海相沉积,深水原地沉积,蓝色软泥:现代深海中分布最广的类型,红色和黄色软泥:蓝色软泥的变种,绿色软泥:因含海绿石而呈绿色,碳酸盐软泥和砂,珊瑚泥和珊瑚砂,火山泥:火山灰堆积于深海区,冰川海洋沉积:邻近冰川发育的深海中,深水异地沉积,重力流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内波、内潮汐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5、重力流(Gravity flow)沉积 指泥、砂、砾混杂的、重力驱动的、悬浮搬运的、高密度沉积底

33、流,第四节 海相沉积,1)沉积物重力流类型,据支撑机理划分重力流类型 泥石流 碎屑流 颗粒流 液化流 浊流,第四节 海相沉积,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第四节 海相沉积,浊流的基本沉积特征正粒序,第四节 海相沉积,一个完整的浊积岩序列(一个鲍马序列)由5个部分组成,5-块状层理段(E段)4-水平层理段(D段)3-交错层理段(C段)2-平行层理段(B段)1-递变层理段(A段),第四节 海相沉积,2)典型浊积岩-具Bouma 序列的 重力流(描述砂级或低密度),A,B,C,D,E,第四节 海相沉积,A段底部递变层理段,砂岩、含砾砂岩;正递变层理;厚度较大;多冲刷构造;多底模构造,第四节 海相沉

34、积,砂岩、含砾砂岩;平行层理(粒度和颜色变化);或渐变接触A;多冲刷构造;多底模构造,B段下部平行层理段,第四节 海相沉积,C段流水波纹层段,粉砂岩、泥质砂岩;流水波纹层理、包卷层理和变形层理;或渐变接触B;或冲刷下覆泥岩,第四节 海相沉积,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多渐变接触下覆地层;沉积厚度薄,D段上部水平纹层段,第四节 海相沉积,E段深水泥岩段,富深水化石的泥岩;水平层理;渐变接触下覆地层;沉积厚度变化大,塔里木志留系,第四节 海相沉积,典型浊积岩鲍玛层序整体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向上粒度变细; 向上单层厚度减薄; 向上构造规模变小; 向上水动力减弱; 厚度一般小于1米; 难见

35、完整Bouma序列,典型浊积岩鲍玛层序整体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第四节 碎屑海相沉积部分的思考题,1、海相沉积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及水流体系?2、海岸相(滨岸相)一般特征、亚环境、 水动力条件?3、浅海陆棚沉积特征和风暴沉积特征?4、半深海相-深海相的一般特征和浊流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三、 碳酸盐岩海相沉积,1、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1)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 件的浅海环境。 S30、 N30 之间是碳酸盐岩 沉积的有利环境,第四节 海相沉积,30,30,二叠纪古地理,第四节 海相沉积,2)碳酸盐岩可由化学作用沉积而成,也可由机 械和生物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第四节 海相沉积,

36、3)碳酸盐岩沉积不仅具有碎屑岩的沉积特征, 而且具有自身的沉积特征(礁),第四节 海相沉积,2、陆表海沉积相模式,1)陆表海的概念(Shaw,1964),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海底坡度一般小于1英尺/英里)、范围广阔的(延伸可达几百到几千英里)、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浅海。,第四节 海相沉积,两种浅海陆表海及陆缘海的特征,第四节 海相沉积,2)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Irwin,1965),清水沉积作用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陆源物质流入陆表海沉积环境的碳酸盐沉积作用。,第四节 海相沉积,3)陆表海沉积相模式(Irwin,1965),依据陆表海能量特征,划分出三个能量带。靠近海岸的

37、低能带Z带;稍近海岸的高能带Y带;远离海岸的低能带X带;,X带,Y带,Z带,第四节 海相沉积,3)陆表海沉积相模式(Irwin,1965),第四节 海相沉积,3)陆表海沉积相模式(Irwin,1965),依据陆表海能量特征,划分出三个能量带。Z带:灰泥岩和膏岩;Y带:颗粒碳酸盐岩和礁;X带:灰泥岩和泥岩。,X带,Y带,Z带,第四节 海相沉积,3、生物礁沉积演化,第四节 海相沉积,澳大利亚现代生物礁,据马永生,2008,第四节 海相沉积,1)礁的概念广义礁和狭义礁广义礁:厚层碳酸盐岩体(建隆,Build up)狭义礁:指造礁生物原地生长造成坚固抗浪骨 架,在地形上具有隆起正性地貌特征 的碳酸盐岩

38、建隆,第四节 海相沉积,2)礁的形成条件 适宜位置碳酸盐台地,陆源碎屑少 适宜水温热带和亚热带,2327C 适宜盐度34 适宜水深小于50米(光合作用) 适宜水动力波浪、岸流和风,第四节 海相沉积,第四节 海相沉积,3)生物礁的形成演化 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 定殖阶段,拓殖阶段,泛殖阶段,统殖阶段,第四节 海相沉积,3)生物礁的形成演化定殖阶段生物碎屑形成浅滩,钙质绿藻及其他动植物固结,形成水下隆起,第四节 海相沉积,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拓殖阶段苔藓虫等生物枝状生长,提高水下隆起的高度,达到浪底以上,第四节 海相沉积,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泛殖阶段块状生物大量发展,建造礁骨架,第四节 海相沉积,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统殖阶段块状海绵发展导致礁接近海平面,红藻繁盛,礁开始衰亡,第四节 海相沉积,1、碳酸盐主要沉积环境?2、陆表海模式及其沉积特征?3、生物礁的概念和礁沉积演化?,第四节 碳酸盐岩部分的思考题,第四节 海相沉积,谢 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