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914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压监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压监护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内压监护,1, 概 述,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颅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对颅腔壁的压力。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超过15mmHg(20cmH2O或2.00kPa)。多种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创伤、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静脉窦血栓、脑肿瘤等,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脑疝,并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颅内压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降颅压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进行颅内压监测同时应该关注脑灌注压(CPP),为避免灌注压过高造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型颅脑外伤治疗指南建议脑灌注压不宜超过70

2、mm Hg,并避免低于50mm Hg,对脑血流、脑氧及脑代谢的辅助监测也有利于脑灌注压的管理 。临床医生准确获取患者的ICP值, 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 美国严重颅脑损伤处理指南中就包括了ICP监测和颅内高压处理等项目,该指南对减少继发性脑损害和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2,颅内压监护指征,(1)颅内压(ICP)监护适用于入院头部CT检查有异常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3-8分)。头部CT检查异常指发现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脑疝或或基底池受压。另外,ICP监测还应用于CT检查正常的40岁以上、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收缩压12.0kPa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2)

3、Gcs 9-12分,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是否需要镇静以及合并伤情况综合评估,如患者有颅内压增高之可能,必要时也行颅内压监测。,3,(3)有明显意识障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脑出血以及出血破人脑室系统需要脑室外引流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实施颅内压监测。(4)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可根据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病情需要及监测需要进行颅内压监测。(5)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如合并顽固性高颅压者,可以进行频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辅助控制颅内压。,4,颅内压正常值,颅腔各个部分有不同的压力,通常 以侧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代表成人0.72.0kpa(515mmHg)儿童0.51.0kpa

4、(3.57.5mmHg),5,ICP增高分级,正常压力:0.72.0kpa(515mmHg)轻度增高:2.12.7kpa(1620mmHg)中度增高:2.85.3kpa(2140mmHg)重度增高:大于5.4kpa(41mmHg),6,ICP监测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是判断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帮助计算和维持颅脑灌注压;实时动态了解颅内压变化,利于病情观察,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及早处理;脑室外引流,合理脱水起到良好的颅内压控制。,7,ICP监护治疗的探讨,ICP20mmHg:观察,暂时不需要降颅压处理ICP在20-40mmHg:采用一般措施降低颅内压,如抬高床头、镇静、放出脑脊液、

5、临时应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仍无效者采取急诊手术减压。ICP40mmHg:急诊复查头部CT排除颅内继发出血可能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8,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1.确保ICP监测的准确性 确定“0”参考值 排除外界干扰因素(躁动、翻身、吸痰、 尿储留、大便用力等),9,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2. ICP值变化观察ICP20mmHg时报告医生(排除外界干扰因素)ICP突然增加超过10mmHg (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应报告医生。ICP5mmHg时,注意观察是否引流过度,可在医生允许下抬高引流管的高度,防止脑疝发生。在观察ICP变化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ICP增高早期常缺乏相应临床

6、表现,症状和体征滞后。特别强调脑灌注压的观察。,10,脑灌注压与脑血流量的监测,脑血流量(CBF)大小取决于脑灌注压(CPP),而CPP全身平均动脉压(mSAP)、平均颅内压(mICP)、脑血管阻力(CVP)等因素密切相关。CPP=mSAP-mICP。CBF=(mSAP-mICP)/CVR=CPP/CVR。正常的CPP9.312.0kPa,这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良好,如因ICP增高使CPP下降,能通过血管扩张使CVR降低来维持CBF在正常范围内。但当ICP5.3kPa,CPP6.7kPa时,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失调,脑血管不能相应扩张,则CBF急剧下降。当ICP上升接近mSAP水平时,颅内血流几

7、乎完全停止,患者处于严重脑缺血状态,患者可以在20s内进入昏迷状态,4-8min可能进入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因此,在监测ICP的同时监测mSAP,获得CPP信息,有可能及时治疗及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11,颅内压与脑灌注压的监测,强调脑灌注压的观察,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正常脑灌注压为7090mmHg,12,颅内压与脑灌注压的监测,CPP=MAP-ICPCPPCBF脑水肿CPPCBF脑缺血CPP维持在6070mmHg最佳判断脑灌注、脑血流,简单、有效,13,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肿胀死亡。连

8、续、准确地监测颅内压力动态变化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4,颅内压监测原理,ICP,信号放大,数据记录和输出,传感器(探头),信号处理装置,调零,15,回顾颅内压监测方法的演变,16,ICP测量方法,脑室内ICP监测法硬膜下ICP监测法脑实质内ICP监测法硬膜外ICP监测法,17,脑室内ICP监测,脑室内ICP监测是ICP监测的,“金标准”,18,脑室内ICP监测方法,一般选择右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将内径1mm的硅胶管准确地放置在侧脑室内,然后用三通开关连接脑室管、传感器和脑室引流装置。传感器使用前应注水、排气和调零。,19,脑室内ICP监测方法,注意点,固定压力传杆器与耳尖同一水平,

9、直通管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侧通道接引流袋,20,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3. ICP传感器的护理要妥善固定在头部,不能打折,否则ICP测量不准确。妥善固定连接处,防止因重力过度牵拉而意外脱出,避免晃动患者头部,防止光纤探头移位,避免损伤硬膜或致硬脑膜血肿的发生。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浸湿,否则ICP测量不准确。,21,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4.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扭 曲、脱出。遵医嘱固定引流管的高度。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22,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5. 体位的护理术后应去枕平卧,如无特殊禁忌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床头抬高30度,利于脑部

10、静脉回流,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3,索菲萨颅内压力&温度监护仪,24,颅内压监护仪探条,25,1 种脑室内探条,螺栓型脑实质探条,隧道型脑实质探条,脑实质颅内压力监测: 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以在床旁完成探条的植入。,脑室内颅内压力监测: 在颅内压监测的同时可以进行脑脊液外引流。, 可以提供颅压单参探条或颅压,颅温多参探条,隧道型脑室内探条,颅内压监护仪探条,26,无菌包装内包含:脑实质探条开颅工具包: 2.7mm 开颅钻 开颅钻调节扳手 3.5mm 固定螺栓 硬膜穿刺针,螺栓型脑实质探条,27,隧道型脑实质探条,无菌包装内包含:脑实质探条开颅工具包: 3.5mm 开颅钻 开颅钻调节扳手 皮下隧道针 缝合固定翼,28,隧道型脑室内探条,无菌包装内包含:脑室内探条,内置: 外引流管 脑室穿刺引导针开颅工具包: 3.5mm 开颅钻 开颅钻调节扳手 皮下套管针 缝合固定翼,29,颅内压监护仪主机,30,连接单参探条,主机监测画面,连接多参探条,31,1 先调零,再植入2 避免接触探条尖端感受器 3 短暂负压出现 4 长期负压出现将探头植入在硬膜外或硬膜下5 异常高压出现血性脑脊液6 安全进行磁共振检查,临床使用注意事项,32,Thank You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