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8119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护理技术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急救护理技术,1,如果灾害发生 你准备好了吗?,2,内容提要,4,3,创伤急救护理技术,止 血,包 扎,固 定,搬 运,通气,创伤急救护理技术,4,止血概述,1.成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2.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3.出血量达总血量的30(1200 2000ml )时,就有生命危险。,5,出血分类,出血是创伤中的创建并发症外出血 血液从损伤处向外流出,从体表可以看见出血情况内出血 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出血。,6,出血性质的判断,7,常

2、用现场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3、填塞止血法4、钳夹止血法5、止血带止血法,8,全身主要动脉分布部位,9,1.、指压动脉止血法,(1)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 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10,1、指压动脉止血法,( 2 ).颜面部出血:压迫面动脉 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双侧面动脉搏动处。面动脉在下颌角前方约1cm的凹陷处。,11,1、指压动脉止血法,(3)一侧头面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先在颈根部,同侧气管与胸锁乳头肌之间摸到颈总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将其压向第五颈椎横突。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以防严重脑缺血。,12,

3、1、指压动脉止血法,(4)头后部出血:压迫枕动脉一侧后枕部出血,一只手四指压迫枕动脉,另一手固定头部。,13,1、指压动脉止血法,(5)肩腋部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 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14,6.腋动脉压迫法,15,1、指压动脉止血法,(7)前臂出血:压迫肱动脉 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肱动脉搏动点。,16,1、指压动脉止血法,(8)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 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胸襟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桡动脉)各有一搏动点。,17,1、指压动脉止血法,(9)大腿以下出血:压迫股动脉 用双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

4、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18,10.腘动脉压迫法,19,二、指压动脉止血法,11.足部出血:压迫足背动脉、胫后动脉 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20,二、指压动脉止血法,12.手指(脚趾)出血:压迫指(趾)动脉 用拇指、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21,2、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22,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出血,腋窝、肩部、大腿根部,用指压及加压包扎难以止血时使用。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纱布条(

5、油纱)或绷带等充填其中,外面再用绷带、三角巾加压包扎。缺点是止血不彻底,且增加感染的机会。,23,4.钳夹法在直视下用止血钳直接钳夹出血点,同时妥善固定止血钳,是最有效、最彻底、损伤最小的方法。,24,5.、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用其他止血方法暂不能控制的四肢动脉出血。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2).充气带止血法 (3).勒紧止血法,25,5、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 充气止血带 布带止血带,26,5、止血带止血法,(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抬高患肢,在肢体的恰当部位如股部的中下1/3、上臂的上1/3,用纱布、棉布或毛巾、衣

6、服等物作为衬垫后再上止血带。 扎止血带时一手掌心向上,手背贴紧肢体,止血带的一端用虎口夹住,留出长约10cm的一段,另一手拉较长的一端,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前一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系成一个活结。,27,5、止血带止血法,(2)充气止血法: 用血压计袖带,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 用空气止血带时,上肢压力不能超41kPa(308mmHg),下肢压力不能超过68kPa(512mmHg)。,28,5、止血带止血法,(3)勒紧止血法:用物: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头有的布料方法:在伤口上部将叠成带状的

7、三角巾绕伤肢一圈为衬垫,第二圈压在第一圈上面勒紧打结。,29,注意事项,(1)有骨折或异物存在时,不宜行敷料加压包扎,以防加重病情(2)采用指压止血法时,救护人员必须熟悉人体各部位出血的止血 点。(3)预防止血带止血的并发症。止血带止血法是止血的应急措施,过紧会压迫损伤神经或软组织,过松起不到止血作用,反而加重出血,过久(5h)会引起肌肉坏死、厌氧菌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用于暂时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并注意以下事项部位要准确:上肢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上臂中下13处有桡神经紧贴骨面,不宜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出血应扎在大腿中下13交界处;前臂和小腿不宜扎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动脉行

8、走于两骨之间,使血流阻断不全。衬垫要垫平: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必须先用棉垫、三角巾、毛中或衣服等平整地垫好,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切忌用绳索或铁丝直接虬在皮肤上。压力要适当:止血带的标准压力,上肢为333400kPa(250300 mmhg);下肢为400667kPa(300500mmHg)。无压力表时以刚好使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11,30,内容提要,4,31,二、包扎,(一)包扎用物纱布、绷带、三角巾(二)包扎种类及方法1.绷带卷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32,常用包扎器材,绷带(纱布)三角巾四头带多头带丁字带,33,1.角巾各部位包扎法,头部包扎法上肢包扎法胸

9、背部包扎法腹、会阴、臀部包扎法下肢包扎法,34,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1、三角巾包扎法,35,(2)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将顶角结放在额前,底边角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然后将底边两端拉紧向外反折再绕向前将下颌包住,最后绕到枕后打结。,1.、三角巾包扎法,36,(3)三角巾面具式包扎,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

10、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1、三角巾包扎法,37,头部包扎法,38,头部包扎法,39,上肢包扎法,40,上肢包扎法,41,单肩包扎,42,腹、会阴、臀部包扎法,43,膝部包扎,44,下肢包扎法,45,三、四头带包扎法,46,2、绷带卷包扎法,用途最广、最方便的包扎方法(1).环形包扎法(2).螺旋包扎法(3).螺旋反折包扎法(4).8字形包扎法(5).回反包扎法,47,(1).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颈、胸腹、手腕等。操作方法: 1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 2 第一圈呈斜形,第二圈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 3 最后环绕数周用胶布或别针固

11、定。,2、绷带卷包扎法,48,(2).螺旋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部,如肢体、躯干。操作方法: 1 第一圈与第二圈同环形法; 2 从第三圈开始将绷带作螺旋形向上缠绕,每绕一圈重迭1/21/3,绕成螺旋状。,2、绷带卷包扎法,49,(3).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操作方法: 1 用绷带作螺旋形缠绕; 2 到渐粗部位每绕一圈在同一部位反折一下,盖住前一圈的1/32/3; 3 由下而上缠绕。,2、绷带卷包扎法,50,(4). 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肩、肘、膝、髁等关节。操作方法: 1 将绷带一圈向上,一圈向下; 2 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交叉,并压住前一圈的1/2。,一、绷

12、带卷包扎法,51,(5).回反包扎法,用于头和断肢残端的包扎操作方法: 1 术者将绷带作多次来回反折; 2 助手在绷带反折时按压其反折端; 3 第一圈从中部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扎住; 4 再作环形缠绕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一、绷带卷包扎法,52,绷带使用法,手部包扎,1,2,3,4,53,尼龙网套包扎,54,3.特殊伤员的包扎方法(1)腹部内脏脱出,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立即用大块敷料覆盖伤口,三角巾做环行圈,环套脱出物,饭碗或茶缸将环行圈一并扣住三角巾,伤病人平卧,双腿屈曲。,55,腹部内脏脱出,56,肢体离断伤的处理创面止血;确切包扎止血;离断肢体用清洁布料包好,外

13、面套一层塑料袋,放于另一装满冰块容器中保存;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不能随意丢弃。,57,包扎注意事项,(1)包扎前尽可能先对伤口消毒清创,覆盖无菌敷料,再进行包扎。(2)包扎材料尽量无菌,敷料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以免感染(3)包扎时保持伤员体位舒适,皮肤皱褶处与骨隆突处要用棉垫或纱布作衬垫。需要抬高肢体时,应给予适当的扶托物,包扎后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4)从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包扎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5)包扎松紧适宜,过松容易使敷料脱落或移动,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包扎完毕后检查指(趾)末端血运情况。(6)打结位

14、置应在肢体外侧,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7)包扎动作要“轻、快、准、牢”,避免造成二次损伤。,58,内容提要,4,59,现场骨折固定,现场骨折固定 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动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60,三、固定,简易固定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61,颈椎部位固定 颈托:为颈部固定器。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62,颈椎骨折固定,(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

15、 (2)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部、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 (3)用木板放置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63,颈椎骨折固定,64,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65,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66,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67,胸、腰脊骨折固定,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上,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

16、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68,充气式固定,69,固定注意事项,(1)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若骨折伴有伤口,一定先止血后固定。开放性骨折外露的骨折断端,未经清创时不可直接还纳,以免造成感染(2)下肢及脊柱骨折应原地固定,禁忌搬动。(3)现场尽量不要复位,以防止损伤扩大。但闭合性骨折,如有明显成角、扭曲等崎形或压迫血管、神经时,可沿肢体纵轴行手法牵引做初步矫正后再固定;如骨折尖锐端顶于皮下或即将穿破皮肤时,可同样行手法牵引纠正成角或使骨折端回缩少许减轻张力,避免形成开放性骨折,并予以固定。(4)固定器材不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其间应用棉垫或其他软织物衬垫,尤其在骨隆突处及悬空部位应

17、加厚衬垫,防止局部组织受压或固定不稳。(5)上肢骨折固定的顺序为:腕、骨折上端、骨折下端:下肢骨折固定的顺序为:踝、膝、骨折上端、骨折下端。(6)固定松紧应适度、牢固可靠。固定后应检查血液循环情况,防止肢体缺血坏死。同时也要检查手(足)部感觉,指(趾)活动能力。如发现指(趾)端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或青紫时,说明血液循环不良,应立即松开检查并重新固定。(7)如现场无固定材料,且为双下肢骨折时,原则上不能把两伤肢捆绑在一起,此时只需观察般情况及生命体征,禁忌盲目固定。(8)固定后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不可强制伤员进行各种活动。四、搬运,70,内容提要,4,71,搬运的目的:1.使受伤病人脱离

18、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2.尽快使伤病人获得专业医疗;3.防止损伤加重;4.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72,搬运护送原则,5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病人。6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7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8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1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2做好伤病人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3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4伤病人体位要适宜。,搬运护送原则,73,搬运的基本技巧,搬运前评估患者情况;搬运时尽量接近患者身体,用肩部支持重量,抬起患者时,腰背颈部要保持平直,多屈膝、少弯腰;患者保持水平,沿长轴行进,74,平地行进或下楼梯、下坡时患者脚在前,头

19、在后,上楼梯、上坡及进救护车时应头在前,脚在后。,搬运的基本技巧,75,搬运的基本方法,徒手搬运法单人搬运法两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多人搬运法,器材搬运法毛毯搬运法门板搬运法椅子搬运法担架搬运法,76,搬运法,搬运方法: 1.徒手搬运法用于伤势较轻且运送距离较近者。2.担架搬运适用于伤势较重,不宜徒手搬运,且需转运距离较远的伤者。,77,徒手搬运,救护人员不使用工具,而只运用技巧徒手搬运伤病员。单人搀扶法拖行法抱持法、背驮、手托肩爬行法双人杠桥法,78,徒手搬运,1.单人搀扶法: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够站立行走的伤病员。,79,徒手搬运,2.拖行法:腋下拖行,衣服拖行,80,徒手搬运,3.抱持法:用于

20、运送受伤儿童和体重较轻的伤病员,81,4 .背驮: 禁忌胸部创伤、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徒手搬运,82,5.手托肩,徒手搬运,83,徒手搬运,6.爬行法: 用于在空间狭小及火灾烟雾现场伤病员的搬运。,84,徒手搬运,7.双人搬运法:用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等。,双人协调合作,步调一致,85,徒手搬运双人杠桥法,双人搭椅 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面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86,

21、拉车式,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作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伤病员抬起。,徒手搬运,87,器械搬运,1. 担架搬运;2.床单搬运;3.椅子搬运,88,器械搬运,担架:1.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走廊、楼梯搬运2.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专业担架,两侧均可以打开,常用于脊柱损伤病人的现场搬运,89,铝合金铲式担架,两端有铰链式分离装置,可使担架分离成左右两部份。在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迅速将病人置于担架内,担架载病人后可直接移置救护车担架上。,铲式担架,器械搬运,90,器械搬运,91,毛毯拖行,器械搬

22、运,92,器械搬运 床单搬运,93,特殊伤员的搬运,最佳体位咯血、呕血、昏迷而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中风、心脏病呼吸困难者,采取头高脚低位;休克病人采取头低脚高位;肢体出血包扎后抬高。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应用木板或门板搬运,方法是平起平放或水平翻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94,颈椎损伤 四人搬运法,牵引颈部,抬起伤员,轴向旋转,95,搬运注意事项(1)搬运前,评估伤情,对伤员的伤口、骨折及脱位进行妥善的止血、包扎和固定,控制出血及避免骨折断端刺伤周围血管、神经、组织及防止引起剧烈疼痛。(2)根据不同的伤情和环境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搬运不当造成再次损伤。(3)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稳、敏捷、协调一致,避免震动,确保伤员安全、舒适。(4)担架搬运时一般伤员足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意识、面色、呼吸等病情变化。(5)尽量减少严重创伤患者不必要的搬动,在骨盆骨折中,一次不必要的搬动可致胶体额外损失8002000ml,甚至更多。,96,感谢聆听,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