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863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味觉减退病例分析患者,女,45岁,就诊于2019年10月15日。主诉:口唇、舌体麻木,伴味觉丧失2年余。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月14日发生车祸,出现头晕头疼、一过性意识丧失,口鼻出血,于天津人民医院就诊,查颅脑CT示:(1)右侧小脑半球脑挫裂伤;(2)考虑双侧枕部硬膜外血肿;(3)蛛网膜下腔出血;(4)左侧筛窦及蝶窦密度增高。诊断为颅脑外伤,实施开颅手术清除硬膜外血肿。术后双上肢麻木,咽喉口腔内、口唇周围麻木冰凉感,舌体麻木,味觉丧失,舌体运动、发音、吞咽正常。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史,药物过敏史等。现症:神清,精神可,口唇周围麻木冰凉,舌体麻木,食不知味,口干,舌干红瘦小

2、,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失味症;证型: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味觉减退。治则:醒脑开窍,活血化瘀。治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配穴:百会、劳宫、涌泉、足三里、公孙、廉泉、口唇周围围刺,舌面散刺。内关、人中、三阴交采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劳宫、涌泉进针35mm,捻转泻法;足三里、公孙进针1015mm,平补平泻;廉泉向舌方向进针1015mm;口周常规操作,进针1015mm;舌面散刺以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留针25分钟,14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后口唇周围冰凉感消失,舌体麻木减轻;味觉改善,1周可尝出冬菜,2周尝出西红柿,4周尝出胡萝卜,随诊2个月,味觉仍在逐渐恢复。按语

3、:石学敏院士认为患者味觉丧失的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气滞血瘀所致。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舌又为心之苗。舌体敏感灵活,味觉正常取决于心气旺盛,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心之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舌,才能使舌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如果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就会影响到舌对味觉的辨别。患者脑外伤后心藏神及心主血脉功能异常,使得舌鉴别五味的功能受限。中医认为“百病之始,皆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故先采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即“大醒脑”。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穴善治心经各种疾病,从而使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舌体得荣,舌体麻木及

4、味觉障碍可得到改善。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阴阳之会,督脉上行入脑达颠,具有醒脑宁神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交会穴,有补肾滋阴生髓之效,三穴联用为醒脑开窍之方。劳宫穴为心包经荥穴,别名“五里”“鬼路”,可反映出气血的变化,具有益气养血、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脑血管意外有很好的疗效。针灸聚英中记载,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百会穴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能通达阴阳脉络,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标幽赋中记载涌泉乃“天地人”三才穴之地穴,与百会共用可引起调整升降、协调阴阳之功,针刺涌泉穴具有醒脑开窍、充养脑髓的作用。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的能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足太阴脾经在循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本病病位在舌,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故取足太阴之络穴公孙、施行基本针灸手法起到通行经脉气血的作用。廉泉位于颌下,喉结上,舌骨下,为任脉、阴维脉之会穴,具有滋阴生津、通调舌本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