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477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一、郑和下西洋,材料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材料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1)明朝国力雄厚。,2.条件,(2)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材料二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按明代官尺的1尺=31.1米,换算成现代单位,长超过 130 米,宽度超过 50 米,排水量将超过万吨。相比之下,哥伦布“圣玛利亚”船长度不

2、足30米,排水量约233吨,仅达郑和宝船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小得就像个救生艇。,3.概况,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海船长约150米,宽约60米。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约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3.概况,刘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红 海,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今肯尼亚蒙巴萨,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黄,河,江,大,亚,洲,洲,非,洋,

3、度,印,东,海,海,南,太,平,洋,榜葛剌,孟加拉,印,度,越,南,占,城,暹罗,泰国,吕,宋,锡兰,孟加拉湾,湾,斯,波,苏,门,答,腊,浡,泥,文莱,南,洋,群,岛,苏,禄,伊,朗,阿拉伯半岛,南京,占城,撒地港,吉大港,柯枝,古里,忽鲁谟斯,霍尔本兹,阿丹,天方,麦加,木骨都束,三宝垄,新村,刘家港,满刺加,马六甲,哇,爪,科泽科德,阿拉伯海,斯里兰卡,摩加迪沙,亚丁,郑和的航海路线,郑和航海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华侨的主要聚居区,文莱,郑和下西洋,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根据图片,结合教材,用一个词形容郑和下西洋与所到之处的交往方式。,和平友好,郑和墓,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

4、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三宝庙(泰国),三宝庙(马来西亚),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00余艘,27800 人,时间最早,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数最多,船只最大,设备最先进,范围最大,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比较结果,从比较结果看,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地位和意义,(1)地位:(2) 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的远航

5、,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

6、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材料四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明成祖的大力支持。,造船技术的高;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进步。,郑和个人的能力和品质。,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没有再出现8次

7、、9次、10次呢?,历史的追问,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倭寇,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材料三,根据材料和教材,小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二、戚继光抗倭,台州,登州,福建,广东,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九战九捷,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3)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通过这些诗句,说说你对戚继光的评价。,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交往,冲突,国力强盛,国力日渐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