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803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肝炎的日常保健,提纲,认识乙肝,药物治疗,日常保健,肝炎的概念、分类,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化学性、中毒性肝炎 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肝炎的类型:,病毒性肝炎,概念: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表现,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能异常可有黄疸,甲型病毒性肝炎(HAV)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丙型病毒性肝炎(HCV) 丁型病毒性肝炎(HDV) 戊型病毒性肝炎(HEV),病毒性肝炎:,HFV 已型肝炎病毒HGV 庚型肝炎病毒TTV TT型肝炎病毒,甲型和戊型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多表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潜

2、伏期70-80天,可转为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肝痛,症状较重,黄疸、肝病面容,乙肝流行广泛乙肝危害严重如何知道自己得了乙肝,认识乙肝,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HBV感染的现状,全球HBV感染者3.54.0亿其中75%分布在亚太地区全球每年有100万死于HBV感染的相关疾病 占疾病死亡原因的第9位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国内慢肝患者3000万以上,乙肝的发病数、 死亡数均居传染病前列,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强100倍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造成乙肝慢性化

3、,后者继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乙型肝炎是世界上第九大致死原因。,乙肝病毒是怎么损伤肝脏的,乙肝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脏损伤肝细胞的破坏实际上由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所造成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免疫应答持续存在、肝细胞就持续受到破坏,乙肝的疾病进展过程,乙肝,肝硬化,肝癌,急性乙肝约60%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疲劳、食欲降低、恶心和黄疸 慢性乙肝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后6个月内仍无法清除病毒,将成为慢性感染,慢性乙肝进展,肝细胞不断坏死,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导致肝硬化,肝脏疾病不断进展,乙肝病毒持续复制,绝大多数肝癌都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正确的诊断方法,

4、我得了乙肝吗?,如何确定是否患了乙肝,如何确定是否患了乙肝,诊断乙肝的原则,测定乙肝病毒标志,肝生化功能、临床检查,肝生化功能、临床检查、肝活检,测定其他肝炎病毒标志,作好鉴别诊断,乙肝是否存在,肝脏是否有病,肝脏疾病发展趋势如何,是否合并其它病毒性肝炎,是否同其他疾病混淆,乙肝病人检查指标,肝功能检查ALT、AST、血清蛋白、胆红素、PT、血氨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其他实验及辅助诊断,乙肝病毒学检测:乙肝病毒DNA,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直接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原,表面抗原 (HBsAg)最先出现的血清

5、学标志持续时间 6 个月 = 慢性感染,e 抗原(HBeAg) 病毒复制的标志 阴性不一定表示无病毒复制,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体,在HBsAg 转阴后恢复的标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出现免疫力的标志同时存在HBeAg阴转则提示预后良好若同时存在HBV DNA 阳性则提示HBV基因突变提示现正或继往感染与病情恢复或免疫力无关提示急性感染,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抗-HBc IgM,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两对半),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 HBeAg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决定患者病情轻

6、重的因素大三阳,表面抗原 HBsAgE抗体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E抗原为阴性)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有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产生了突变,不能表达E抗原如果病毒DNA阳性,病毒血症存在,具有传染性,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因素小三阳,肝功能查什么?,主要血清酶测定,ALT/AST:肝脏转氨酶,在肝细胞受损时从肝脏进入血液而被测出,是反映肝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检测意义:升高表明肝脏正在发生炎症或坏死病变,提示应积极治疗,通过显微镜可准确判断慢性肝炎患者所处的病变阶段及预后可确定乙肝病毒复制状态,肝脏活组织

7、怎么查?,肝脏活组织怎么查?,成人急性乙肝患者95%可恢复,成人急性乙肝患者经过充分休息、适当的营养和护肝药后,多在6个月内恢复。一旦感染时间超过6个月,大多数便转为慢性感染。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而转为慢性感染的患者,便是通常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传染源,各种急性、慢性乙肝病人以及HBsAg携带者均为传染源。HBV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在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含量很微,故仍以经血传播为主。HBsAg携带者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的复制状态有关。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AN阳性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8、(输血、血制品、医疗器械等),日常生活(伤口、共用刀具、消化道粘膜破损或溃疡等),母婴 传播,性传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澄清对传播途径认识的误区,HBV并不经口途径传播。依据是:HBV不随粪便排出,除非有消化道出血者。试验证明:污染HBsAg阳性血液的粪便保存数日后HBsAg即转阴。未见有经水、食物污染而引起的乙肝暴发流行。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高危人群,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监狱犯人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医护人员,治疗的必要性治疗总目标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治疗的必要性,慢性乙肝如果没有及时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每年大约有

9、3%的病人发展为肝硬化5年大约有16%的病人发展为肝硬化一旦诊断乙肝,要及时、规范治疗,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罪魁祸首,因此,国际和国内的乙肝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长期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乙肝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抗病毒治疗抗炎保肝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乙肝治疗方案,乙肝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症状,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

10、却“无能为力”,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乙肝病毒复制,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等,80年代,90年代后期,2005年后,乙肝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 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的现状,拉米夫定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拉米夫定+L-dTL-dT+L-dC拉米夫定胸腺肽a1(L-dC)特比夫定、 (L-dT)替比夫定,注射给药 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疗效相对持久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适用的人群窄,传统药物-干扰素,注射给药 疗效略优于普通干扰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适用患者群窄 价格较高,新一代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口服给药第一个核苷类似物,快速、持久抑制病

11、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乙肝疾病进展安全性良好适合广泛的患者群,且用药经验丰富已被列入2000和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价格易于患者接受,且列入200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基础用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口服给药长期治疗耐药发生率低,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疗效持续增加 治疗对拉米夫定等其它口服抗病毒耐药的患者的疗效出色安全耐受价格易于患者接受原研产品和国内仿制产品由于晶型和生产工艺不同,在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恩替卡韦,口服给药抗病毒作用强,治疗未接受过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耐药率低动物实验发现致癌性,对其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正在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价格较高

12、,替比夫定,口服给药抗病毒作用较强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被中止,其他新药,泰诺福韦(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 依曲西他平(emtricitatine,FTC)恩曲他滨 克拉夫定(clevudine) -L-核苷酸L-核苷类似物 LB80380韩国 磷酸化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2,3-双脱氧-3-含氟鸟嘌呤核苷酸(FLG) -L-Fd4C(elvucitabine,ACH-126,443),其他药物,抗炎保肝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代谢。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抗炎和保肝药物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

13、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基础免疫调节药物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清除乙肝病毒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目前尚未观察到清除病毒的确切疗效,长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要达到足够的治疗疗程,防止随意停药导致乙肝病毒重新活跃,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监测(化学、血清学标志、HBV DNA):前3月每月查,此后每3月查 疗程:完成1年基本疗程后进行评价,如达到完全应答进入巩固阶段,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对口服抗病毒治疗疗程的建议,完全应答者最短疗程:HBeAg阳性患者24月 HBeAg阴性患者30月,心理调养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休息避免过度的脑力或体

14、力劳动饮食调养饮食应适口、清淡、新鲜、易消化卫生习惯不吸烟、禁酒、适量饮茶,日常保健,乙肝病人的饮食调养,健康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选择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少吃油炸/油腻食品减少肝脏脂代谢的负担多吃新鲜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忌食辣椒肝炎病人有消化道不适症状,而辣椒会刺激胃肠道,因此不宜食用,总结,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造成肝脏疾病进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一旦诊断乙肝,应积极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控制乙肝非常重要此外,乙肝病人还应注意日常保健,以促进病情康复,急性乙肝的治疗原则,目前无特效药物,乙肝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应强调隔离、休息、合理饮食、

15、适当营养、注意对症用药要保肝不伤肝应因地制宜,结合有效的治疗经验,选择12种中西药物,以促进肝细胞修复病初消化道症状较重,尿量减少,兼有黄疸者可适当静注葡萄糖黄疸迅速加剧者可用茵栀黄注射液和胰岛素,警惕向重症肝炎发展一般情况下对急性乙肝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饮食要合理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出现黄疸或转氨酶显著上升时要卧床休息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动静结合用药切忌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选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要有医生指导注意配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慢性乙肝的治疗原

16、则,急性乙肝病人须住院治疗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或HBV-DNA阳性者注意隔离绝对不能献血防止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茶杯、餐具、洗漱用具要与健康人分开,预防管理传染源,加强卫生宣教工作,食堂实行分食制防止医院内的感染,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手术器械和医疗器械等应进行严格消毒透析室应加强管理,注意消毒加强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管理用更加敏感的方法严格筛选献血员加强母婴传播的阻断工作,产前检查应包括HBsAg、HBeAg和核心抗体阳性产妇设专床分娩,严格消毒器械用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加以保护阳性产妇的婴儿,切断传播途径,人乙肝高效价免疫血清球蛋白 HBIG 预防效果好医务人员由于不慎事故而接触

17、到乙肝病毒阳性血液应注射HBIG输注了乙肝病毒阳性血液应注射HBIGHBIG对实验室和医院内偶然污染乙肝病毒阳性血的工作人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HBIG的抗HBs滴度要求在1:10万以上(PHA法)注射HBIG的有效期为23年,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能阻断病毒感染的孕妇引起的母婴传播对可能接触传染源的易感人群有免疫保护作用在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产生抗-HBs的水平高,保护力强有的不产生抗-HBs在注射乙肝疫苗第三剂后13个月检测抗-HBs如抗-HBs低于100 iu/l,间隔6个月进行第四次接种,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血浆目前使

18、用的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乙肝病毒亚型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包括:(1)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2)重组牛痘病毒疫苗,乙肝疫苗,母婴垂直感染是我国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约占60%以上新生儿感染有90%以上的机率转变为慢性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无法清除病毒,成为慢性携带者必须在其出生后12个小时以内注射疫苗新生儿有95%的机率获得保护,不受病毒感染如未能正确注射疫苗 ,可能终生受到慢性感染,防止母婴垂直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我国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及其

19、接种费用由家长支付 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 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支付接种费 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保肝原则-1.均衡饮食,以主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2.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以及没有腌制好的酸菜;3.少吃动物油和肥肉;4.不要酗酒,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更容易吸收乙醛;5.吃烧烤时不要吃直接与炭火接触的食物,其含有的致癌物比电烤和加铁板烧烤的要多;6.腌制食品容易微生物污染,会伤肝。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谷类食物。,保肝食品-荔枝: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有强肝健胰的效能,对增强精力、血液有卓越的效果。可是,食之过多会出鼻

20、血,或引起牙痛,容易上火。猪血: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血有解毒的作用,可用于中风、头眩、中满腹胀、交接阴毒、杖疮等。时常吃猪血汤,维持肝脏机能,非常必要的。乌梅:防止宿醉的方法,亦在于强化肝脏,早晨起来觉得痛苦时,宜用乌梅煎汤加入砂糖饮喝,此为速效性的方法。又用洋参煎服,亦有效果。,治肝脏病的食物 在我国蚬子汤,而在外国则为柠檬。菊花茶也有效果。从中药店购买金银花和甘草,煎汤后加入黑砂糖(乌糖)饮服亦可。此外,当归、生地、黄芩、山栀、淡竹叶、羚羊酒、丹皮等亦有解毒作用,枸杞也对肝脏有益。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也对肝有保健作用。

21、另外,如韭菜、大蒜、洋葱、芥菜、香菜、生姜、葱等。这类蔬菜既可以疏散风寒,又能够抑杀病菌。,病毒性肝炎防治,注意个人卫生,食品、饮水安全;,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酒、毒品、过度劳累等;,注意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接触保持适当;,输血、献血保持警惕;,接种疫苗和及时处理可疑感染;,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如何调整心态,接受疾病-正常现象,长期准备不盲目恐惧-疾病、传染、药物、失眠不道听途说-相信科学,系统工程不盲目比较-听从医生指导,个体差异接受现实-理解别人,正确对待失去树立人生观-乐观生活,提高免疫力,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指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如果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转氨

22、酶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并且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都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乙肝患者是指肝功能检查异常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分类,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分为3类:1.患过肝炎而本人全然不知。因其临床症状和肝脏损害轻微且很快痊愈,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2.健康携带者,经多次反复化验肝功能均属正常,无任何症状体征 ,甚至作肝活检时亦未见病理损害,肝组织结构完整。3.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处理,第一类无症状HBsAg携带者应进行医学跟踪,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有无肝损害,若

23、有肝损则应及时治疗。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不予治疗,而任由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第二类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可以照工作、学习和劳动,大部分人预后良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的改善可以自然转阴。 第三类无症状HBsAg携带者经证实肝脏有病理损害后,应按现症病人对待,及时进行治疗。,医学处理原则,1.保护肝脏:绝对 戒酒,避免过劳,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营养,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C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加强肝脏营养,忌盲目用药。2.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如选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以及中成药等。3.家庭个人卫生处理:家庭其他成员可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感染。餐具分离使用。,防止母婴传播,由于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将乙肝疫苗按0、1、6方案(即出生时、1个月、6个月各注射一次)完成全程共三次的接种,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95%以上的新生儿避免感染乙肝病毒,不至于变成新一代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蜘蛛痣,The end,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