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18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 乙肝两对半检查也称乙肝五项检查, 是用来检测身体是否带有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活动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来检测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抗HBe或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两对半各项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2、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HBsAg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对乙肝有免疫力。这可能是之前感染过乙肝,但现在已经痊愈,或者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结果。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滴度大于10就具有足够的免疫力,如果小于10就要及时打疫苗加强针。 乙肝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乙肝e抗体

3、:E抗体表示病毒是否被抑制。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乙肝核心抗体: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验单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 2.HBsAb(乙肝表面抗体) 3.HBeAg(乙肝E抗原) 4.HBeAb(乙肝E抗体) 5.HBcAB(乙肝核心抗体)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

4、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2、4、5阳性 急性乙肝感染后康复。 两对半化检结果解读对照表 两对半化检单的意义: 下面加号代表阳性,减号代表阴性,从左到右分别是1.HBsAg(乙肝表面抗原) 2.HBsAb(乙肝表面抗体) 3.HBeAg(乙肝E抗原) 4.HBeAb(乙肝E抗体) 5.HBcAB(乙肝核心抗体) 。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5、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2)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感染已过;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

6、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乙肝病毒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乙肝病毒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乙肝病毒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乙肝病毒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乙肝病毒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

7、,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假阳性。 5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

8、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乙肝病毒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早期,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 (2)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早期,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

9、;(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中期。 22 - + - + - 乙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 25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 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