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531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课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习任务,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史实;了解秦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春秋战国时期 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 一名取自于鲁国史官编纂的春秋一书。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

2、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阅读子目“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各国纷纷变法,不同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政治:废分封、行县制;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魏国的李悝变法(公元前396年)政治:削弱世卿世禄制度,提倡选贤任能;经济:尽地利之效;军事:建立

3、武卒制度;,通过变法,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公元前256年,楚灭鲁;,国家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各国兼并战争实现局部统一,为秦的大统一奠定基础,各国纷纷变法不同程度加强中央集权,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政治和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治: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经济: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文化:百家争鸣;文化下移;社会:贵族逐渐衰落,平民逐渐崛起;总体:处于一个动荡、变革是时代;,秦帝国(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中央集权制度

4、的确立,秦统一以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全国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文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军事: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社会生活:实行避讳制度;皇帝有排它性特权;,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措施,秦强化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实现皇权的工具,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授爵授田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秦律,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君主专制主义下的中央集权,皇帝制度起因:嬴政灭六国以后,真正成为天下的共主。为了显示这一地位的变化和强

5、化对全中国的统治,王的名号显然已经不符合要求(万王之王),嬴政决定另选君主名号,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包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二字作为君主的名号。,具体内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权威:唯我独尊,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皇帝在政治和日常的生活中具有排他性的特权,皇位世袭,皇位继承制度:嫡长子嫡长孙继承制,积极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礼仪制度,1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A继承了秦国王位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D修建万里长城2秦统一后,“朕”掌握了中华民族、国家、政府的最高权力。“朕”是指A皇帝

6、B王朝C丞相D御史大夫3下列关于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的倾向,(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说明了秦朝A.国家大事由上天决定 B.君主对臣子严密控制C.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那么他的权力该如何实现呢?这显然需要其他制度来保障皇权的实现。这些制度包括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上图所示的什么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这一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三

7、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最高行政长官);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长期空缺);御史大夫:掌管图籍、律令,负责监察百官(兼职监察);,各级官员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带有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阅读左图,指出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并说出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的主要区别。,郡县制,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郡县制的渊源,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A,材料表明,早在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便开始逐渐瓦解,

8、并出现了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双轨制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原有土地实行分封制,新征服的土地实行郡县制。,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废分封、行县制”,秦国成为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在全国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国家。,郡县制在秦朝的实施,“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

9、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思考: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王绾主张在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分封制;燕、齐、荆地离政治中心较远,只有分封子弟才能维护统治;,实质:传统的贵族势力和新型的官僚势力的斗争;皇权和贵族权力的争夺;,李斯主张在新征服的地区实行郡县制;分封制易导致内部纷争,郡县制能有效的加强中央集权;,选官制度军功授爵授田制,起因:出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中央要掌握用人权);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国家对军事人才的需要;作用: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权益,强化了中央集

10、权;扶持了地主和小农经济,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物质基础;选官依据逐渐从血缘向才能过渡,推动了社会公平;,监察制度御史大夫,思考:说出御史大夫的职责并归纳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职责:掌管图籍、律令;监察百官;,特点:兼职监察;行政、监察机构合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监察体系(主要监察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欠缺);,法律制度秦律,目的:维护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制;特点:“轻罪重刑”;重刑法、轻民法;以管理和惩罚为主;实体法、程序法合一;维护皇权的工具;作用: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对中央集权制的认识,中央集权制的概念及经济根源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对中央集权制的认

11、识,中央集权即地方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内容)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分散性客观上要求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法家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提供理论(原因)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易导致管理的僵化、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影响),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关系,农耕经济,庄园经济(西欧),小农经济(中国),小农经济,类型,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封闭性,小农和皇帝结成了牢固的政治经济同盟,皇帝依靠强大的皇权为小农提供庇护,小农则为皇帝提供赋税和兵源。,抵御天灾人祸

12、的能力较差,客观上需要强大的王权保护,历史意义,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是打破而非取代其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官制的基本原则(分权)、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收权)、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一统),全球通史中提到,秦朝确立了一项制度,“它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该结构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训练有素的官僚机构”。这项制度是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C.三公九卿制 D.军功爵制,4秦朝丞相为“百官之

13、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5秦朝中央官职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7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了地方势力8集中体现秦朝中央对地方集权的基本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皇帝制度D三公九卿制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10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ABCD11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12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