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826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培训手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手册1、 安全术语1、安全生产: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2、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3、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3、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

2、失。4、事故隐患: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5、不安全行为:作业人员在作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6、违章指挥:强迫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7、违章操作: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8、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9、安全生产“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10、工作服装“三紧”:是指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11、建筑施工的“三宝”:是指安全

3、帽、安全带、安全网。12、施工中“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帮助他人不受伤害。13、施工设备(车辆)管理的“二定”:是指定人员、定设备。14、施工设备管理的“三包”:是指包使用、包保养、包管理。15、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16、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或潜在的状态。17、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18、重大危险源:是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19、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

4、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20、应急管理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1、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

5、、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22、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23、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2、 基本权利与义务1、 您的安全生产权利(1) 上岗前接受安全知识培训的权利(2) 安全生产知情权与建议权(3) 对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4)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5) 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与撤离权(6) 享受工伤保险与伤亡补偿权2、 您的安全生产义务(1) 遵章守纪,服从管理(2)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 参加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4) 及时报告事故隐患3、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 我

6、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 员工安全生产的主要职责:(1)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2)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3) 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4)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织或有关部门汇报;(5) 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6)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8)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

7、人安全生产负责。4、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好安全帽,扣好帽扣,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 二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佩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3) 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面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4)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5) 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6) 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把杆下方不准站人。5、 安全生产十不准:(1) 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2) 高空作业不挂安全网、不系安全带,不准施工。(3) 穿高跟鞋、拖鞋、赤脚不准作业。(4) 工作时间不准喝酒,酒后不准作

8、业。(5) 高空作业所用物料不准随便抛下。(6) 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7) 机械设备不准带病运行。(8)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不准使用。(9) 吊车无人指挥、看不清起落点不准吊装。(10) 防火禁区不准吸烟。6、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包括:忽视和违规安全规程的行为、身体上有缺陷、错误的动作、疲劳、注意力不集中。(2) 物的不安全状态 包括: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当;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存在;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劳动保护用品(具)缺乏或有缺陷;作业方法不

9、安全;工作环境,如照明、温度、噪声、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3) 环境不良因素(4) 管理上的缺陷 包括:技术缺陷或工艺流程及操作程序有问题;对操作者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7、 事故灾害发生怎样预防:(1) 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2) 加强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3) 掌握紧急应急知识,避免减少灾害损失。8、 设备事故灾害怎样预防:维护、检测、检修、保养。4、 安全色及安全标志1、 我国规定了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四种为安全色,其含义:(1) 红色:表示禁止,停

10、止、危险的意思;(2)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3)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4)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2、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1) 禁止标志:带斜杠的圆形为禁止标志的几何图形。圆形环与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为白色。禁止标志是表示禁止或制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标志。(2) 警告标志:“”是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的边框和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为有警告意义的黄色。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事故的图形标志。(3) 指令标志:“”是指令标志的

11、几何图形。其背景为具有指令含义的蓝色,图形符号为白色。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遵守并作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4) 提示标志:“”是提示标志的几何图形,其背景为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提示标志是提供目标所在位置与方向或其他信息的图形标志。5、 安全生产技术5.1机械安全技术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一般机械装置由电气元件实现自动控制。很多机械装置采用电力拖动。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

12、温等非机械危害。5.1.1机械产品的主要类别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5.1.2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5.1.2.1机械伤害类型(1)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2) 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3) 机械在完成预定功能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存在着不可避免但却是执行预定功能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要素,有可能造成伤害。(4) 机械装置的非正常工作状态是指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

13、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5) 机械装置的非工作状态是机械停止运转时的静止状态。5.1.2.2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机械危害风险的大小除取决于机器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等因素外,还与人们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得避免的措施有关。正确判断什么是危险和什么时候会发生危险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方面的对策。5.1.2.2.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1) 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2) 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3) 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4) 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给出的,

14、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5.1.2.2.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1) 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2) 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3) 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4) 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5.2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危险因素是由于电能非正常状态形成的,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静电危险、雷电危险、射频电磁辐射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等。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5.2.1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

15、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5.2.2.1电击的类型:(1) 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两类。直接接触电击。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人体直接触及了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所形成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2)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单相电击、两相电击

16、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单相电击。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单相电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因此,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应将单相电击作为重点。两相电击。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此情况下,人体所承受的电压为线路电压,因其电压相对较高,其危险性也较大。跨步电压电击。指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5.2.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往往在机体表面留下伤痕。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电伤的危

17、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1) 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成分。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2) 电流灼伤。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3) 电弧烧伤。指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电弧发生在带电体与人体之间,有电流通过人体的烧伤称为直接电弧烧伤;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形成的烧伤以及被熔化金属溅落的烫伤称为间接电弧烧伤。弧光放电时电流很大,能量也很大,电弧温度高达数千度,可造成大面积的深度烧伤。严重时能将机体组织烘干、烧焦。

18、电弧烧伤既可以发生在高压系统,也可以发生在低压系统。(4) 电烙印。指电流通过人体后,在皮肤表面接触部位留下与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斑痕,如同烙印。斑痕处皮肤呈现硬变,表层坏死,失去知觉。(5) 皮肤金属化。是由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内部所造成的。受伤部位呈现粗糙、张紧,可致局部坏死。(6) 机械损伤。多数是由于电流作用于人体,使肌肉产生非自主的剧烈收缩所造成的。其损伤包括肌腱、皮肤、血管、神经组织断裂以及关节脱位乃至骨折等。(7) 电光性眼炎。其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弧光放电时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会损伤眼睛。在短暂照射的情况下,引起电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5.

19、2.3触电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5.2.3.1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良好的绝缘也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5.2.3.2屏护和间距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1) 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挡、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2) 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是为了保证其有效性,须满足如下的条件:

20、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可靠连接保护线。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遮拦、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3) 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在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人一机功效学的要求。不同电

21、压等级、不同设备类型、不同安装方式、不同的周围环境所要求的间距不同。6、 安全生产法规6.1 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劳动保护的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劳动保护的规定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2)“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法第21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

22、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50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施工队(班组)教育。对新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主要进行本工种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学习,介绍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和施工环境,使之达到正确使用安全用具,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重新上岗、转岗应再次接受安全教育。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

23、岗人员,必须重新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允许上岗工作。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时,应当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气候变化和重大节假日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3)特种作业安全生产法第3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特种作业是指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建筑施工中的电气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爆破作业、锅炉与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操作、中小型机械操作及场内机动车驾驶等为

24、特种作业。4)发生事故(隐患)要立即报告安全生产法第51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第70条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施工队、项目部领导)报告,在按照应急预案程序组织救援、保护现场的同时,由领导向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9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

25、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第一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可以立即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5)自我保护安全生产法第46条规定:“从业人

26、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安全生产法第47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建筑法规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的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有权检举和控告”。6)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法第49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 “三不伤害”。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

27、劳动保护的规定A、建立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等。建筑施工单位一般与新工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28、为期限”的劳动合同。B、女工保护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规定:女员工由于生理原因不宜从事某些危险性较大或者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具体为:不宜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在月经期间不宜从事高温、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夜间劳动,在哺乳期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延长工作时间和夜间劳动。8)其他法律法规对劳动保护的规定A、必须佩戴上岗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胸前都必须佩戴安全上岗证,证明已经受过安全生产教育,考试合格。B、杜绝“三违”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是对事故教训的经验总结。统计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

29、造成的。“三违”行为是违法的,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意外伤害保险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由工人所在的企业办理,并支付保险费;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止。但是不在建设工程范围内或者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醉酒导致伤亡及自残或自杀的不在保险范围之列。7、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7.1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30、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伤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2)处于休克状态伤员要立即让其安静、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担架或硬板上,以免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搬运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固定受伤位,使短端不在位移或刺伤肌肉、神经、血管等。(5)遇有

31、创伤性出血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7.2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立即组织抢救,观察受伤人员情况,如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保持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救治。(2)出现颅脑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及时止血,送往就近医院治疗。7.3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为有效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32、损失,机械设备事故处置措施如下:(1)出现事故征兆时处置措施切断电源,停机检查,待排除故障后再行开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停止机械的操作,天气好转后,恢复机械操作。(2)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停机、断电,迅速撤离所有作业人员,确保安全。进行机械设备抢修维护;待机械故障排除后再进行操作。(3)有遇险人员时的处置措施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携带相关救援机具、物资(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3)注意事项(1)抢救受伤人员(特别是重伤人员),定要在现场或附近就地进行,切忌长途护送

33、到医院,以免延误抢救时间。(2)克服麻痹思想,把握重点,把机械设备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7.4起重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一旦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立即停止作业,向周围人员呼救,并报告部门领导,及时与120联系,说明受伤人数、受伤部位及受伤情况和现场联系电话;(2)对现场进行警戒,保护事故现场;(3)对于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4)人员被压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开重物或使用起重工具、机械吊起重物,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5)发生断手、断指等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

34、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有条件时,在袋周围放些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将伤者送医院抢救;(6)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7)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排除隐患,避免事故扩大;(8)事故无法有效处置时,要立即报单位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请求外部支援。7.5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脱离电源(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绝缘良好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

35、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 网电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立即通知网电变电站停电。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令克棒拉开高压保险。(3)注意事项: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二)急救措施(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

36、护。(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务员处理或送往医院。(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时,要速请医务员处理并送往医院。(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路途应注意心跳或呼吸如突然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7.6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措施夏季,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人吃了有毒食物后,多数在

37、几小时内发病,一般以急性胃肠炎最为多见。食物中毒的人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引起休克或死亡。 1、食物中毒现场处理(1)首先要了解中毒原因,中毒人数,引起中毒的食物,病人症状等情况。(2)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 (3)安排和抢救病人。 (4)收集各种化验样品,如吃剩下的有毒食物、病人吐泻物、食具化验等。 (5)防止病情蔓延,找出中毒食物和原因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抢救越早效果越好。急救的原则是尽快清洗和排出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毒物被吸收,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重的应住院治疗。 催吐:让病人呕吐是排出胃内有毒食物的最重要

38、的方法,而且简单易行。一般在食后4至6小时内部应及时进行催吐,但对肝硬变、胃溃殇患者禁忌催吐。3、食物中毒的预防食物中毒往往是吃同一种食物的数人甚至数百人同时发病,这不仅给中毒者带来痛苦,而且直接影响生产、工作和学习,严重的还可造成死亡。因此,做好食物中毒预防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是做到生熟食品分开,食物和用具充分消毒并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7.8 淹溺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淹溺亦称溺水,指人体淹没于水中,多引起反射性喉头痉挛、声门闭锁,亦可因大量水分吸入肺内而发生窒息、缺氧,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多出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冰冷,口鼻充满泡沫或淤泥杂草,偶见上

39、腹膨隆,多先见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还可合并外伤,尤其要注意颈椎损伤。淹溺的急救措施包括1、迅速将患者从水中救出,上岸后取仰卧位。如有可能,在水中边向岸边靠扰,边进行口对口吹气。2、立即清除口鼻内泥沙、杂草、呕吐物、假牙等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3、呼吸、心跳已停止者无须控水(如为海水溺水则应迅速控水),以免贻误抢救时机,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徒手操作。四、同时,高声呼救,并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转运淹溺病人要注意:(1)自主心跳已恢复,无致命性心律失常。(2)血压尽量维持在安全范围内。(3)确保呼吸道通畅。如自主呼吸仍未恢复,必须确保人工通气。(4)神志清楚者应注意保暖。(5)吸氧。(6)保持静

40、脉通道通畅。(7)必要时心电监护,严密监控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的变化。7.9烧伤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火焰、开水、蒸汽、热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引起的烧伤,都属于热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热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1、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分钟,如不方便浸泡,可用湿毛巾或布单盖住在患部,然后浇冷水,以上伤口尽快冷却降温,减轻热力引起的损伤。穿着衣服的部位烧伤严重,不要先脱衣服,否则易使烧伤处的水泡皮一同撕脱,造成伤口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而应立即朝衣服上面浇冷水,等衣服局部温度快速下降后,再轻轻脱去衣服

41、或用剪刀剪开脱去衣服。最好用干净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2、火灾引起烧伤时,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可让伤员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3、重要部位烧伤后,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如头面部烧伤后,常极度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容易被漏诊因而延误抢救。因此要密切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治疗。7.10突发性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发生突发性的意外伤害事故时,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伤者,根据

42、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2、对轻伤者要立即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处理,然后立即派专人专车送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8、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8.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1)各工班安全责任制制度工班长的安全职责:1)贯彻企业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施工区域)的安全生产。2)组织班组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企业、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员工遵章守纪;负责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教育。3)组织并参加安全活动,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总结安全。负责搞好生产设备、安全防护和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

43、;督促教育员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消防器材。4)结合工程特点,根据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操作要求,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5)组织班组安全检查,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提出建议;检查操作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制止违章冒险行为。6)发生事故按规定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操作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服从现场行政、技术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正确指挥和劝告,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有责任劝阻和纠正共同作业者的错误操作。2)积极参

44、加各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各种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上岗时必须按规定着装,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精心操作,及时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及应急救援器材。按要求做好各项记录,落实交接班制度。4)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生事故,及时、如实报告,并保护现场,参与救援和配合调查。5)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可越级或直接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反映情况。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特殊工种作业又称特种作业,它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其中,国家标准局明确指出了十种作业,即:

45、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操作、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另外指出符合基本定义的其它作业。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在履行操作岗位人员职责的情况下,还必须履行以下安全职责:1)自觉接受专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和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安全技术,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工种的“IC”卡、操作证,持证上岗。2)了解熟悉本工种所操作的设备、器具、器材性能,并能熟练操作。3)正确使用和爱护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工具及安全标志。4)服从分配,坚守岗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工作岗

46、位的环节及使用工具的性能,正确保养维护所使用的机具,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安全状态,做到文明生产。5)对操作岗位的事故隐患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出合理化治理建议;抵制违章指挥。机加工车间的安全职责:1)按照开展安全标准车间建设的要求,搞好车间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2)保证加工机具、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可靠;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条件。3)搞好尘毒、辐射等方面的防护,控制噪声,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4)完善排污、排废措施,保护环境资源。(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程规范、行业标准及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对安全生产、工人职业健康进行有效预控,提高施工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技能,努力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应制定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安全交底和班前活动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每道施工工序作业前,都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讲解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讲解后,由施工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三方签字。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听讲并在作业中严格执行。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G227线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段公路TJ-SG2标项目经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