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105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锚泊操纵教材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锚泊操纵,锚泊操纵,一、锚地的选择二、锚泊方式的选择三、锚泊操纵方法四、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及缓解偏荡的措施五、走锚及防止六、绞缠锚链的清解,一、锚地的选择,在选择锚地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几方面的因素:1适当的水深 适当的水深至少应考虑到船舶吃水,图标的锚地水深潮高、波高及船舶的摇摆状况综合加以确定。 在无浪涌侵入、遮蔽良好的锚地,当短时间锚泊且需自力操船时,所选锚地的水深应确实保证在低潮时具备相当于吃水20%的富余水深,否则便难于自力操纵;即使有拖轮协助操纵,该富余水深至少也应高于吃水的10%。 有浪涌侵入,或锚地对风浪遮蔽不良时,考虑到船舶摇摆、垂荡时可能出现的船舶礅底(striking

2、 the bottom)现象,低潮时的水深Hlow与吃水d和最大波高Hmax的关系应满足 Hlow 1.5d+2 Hmax/3,一、锚地的选择,普通万吨级货船锚地水深约为1520m。 深水区域选择锚地,应考虑锚机的额定起锚能力和锚的稳定抓力两方面因素。锚地水深一般不得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4,否则将会影响锚的抓力,老旧船舶甚至可能出现起锚困难。2良好的底质和海底地形 锚抓底之后能否发挥出较大的抓力与底质的关系极为密切。软硬适度的沙底和粘土质海底抓力均好,泥沙混合底次之,硬泥、软泥底质较差,石底、珊瑚礁底不宜抛锚。 锚地的海底地形以平坦为好,若坡度较陡(等深线较密)则将影响锚的抓力,容易出现走锚。

3、,一、锚地的选择,3具有符合水深要求的足够旋回余地 旋回余地应依锚地底质、锚泊时间长短、附近有无障碍物及水文气象等条件综合考虑加以确定。通常根据经验可按以下两种情况来考虑。 在港区锚地内,由于锚泊船密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很难给出宽阔的旋回余地,其锚泊所需水域可按如下方式估计:单锚泊时取旋回半径为:船长十(6090)m八字锚泊时旋回半径为:船长十45m 大风浪中在港外抛锚时,虽也有采用八字锚泊方式的船舶,但多为单锚泊。此时由于船舶距岸较远,因此在确定锚位、船位时必然会由于定位标的远近造成误差。如将锚位、船位误差均记为r,而且是用雷达测物标的(距离为D)误差,则锚泊所需水域如图432所示。,一、锚地

4、的选择,图51 单锚泊所需水域(大风浪中) 单锚泊时旋回半径为:船长十实际出链长度十2r(r=0.02D)锚泊船与其他锚泊船之间的距离Dss 如按各船舶的船首向指向同一方向计,如图52所示应为:Dss=船长+2(实际出链长+2r)此外,按照实际经验,大风浪中锚泊,至少距下风方向10m等深线2n mile,条件许可时,最好有35n mile。,一、锚地的选择,图52锚泊中的船舶间距离(大风浪中)4良好的避风浪的条件 水域周围的地形应能成为船舶躲避风浪的屏障,以保证锚泊水域海面的平静。尤以可防浪涌袭扰的为最好。 当根据当地气象预报、海浪预报和所处海区盛行的季风选择锚地时、应以免受强风袭扰,靠上风水

5、域一侧为原则(避风水域内)。5其它方面 所选锚地附近还应远离航道或水道等船舶交通较密集地区,还应是无海底电缆等水中障碍物的水域,水流宜缓而方向稳定。,二、锚泊方式的选择,不同的锚泊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水域和条件,各有自身的优点及缺点。锚泊 方式一般分为四种1单锚泊(riding at single anchor) 船舶抛一只锚进行锚泊的方式称为单锚泊,是应用最为普遍的锚泊方式。大风浪中为抑制船舶偏荡运动,也将另一锚抛出,呈短链拖动状态;但由于该锚并不在系留方面起主要作用,仅仅是一个止荡锚,因此,仍将该锚泊方式列在单锚泊方式中。单锚泊方式,作业容易,抛起锚方便,适用水域较广;不足之处是偏荡严重,总的

6、来看锚泊力较弱。,二、锚泊方式的选择,2八字锚泊(open mooring) 船舶先后抛出左右二锚,使双链保持一定夹角(一般为60左右 )的锚泊方式称为八字锚泊。港内锚泊水域受限时,单锚泊不足以抵御风力时均可采用此种锚泊方式。 八字锚泊方式,锚泊力和抑制偏荡的作用随二链交角不同而不同;若以60夹角的八字锚泊论,较单锚泊在上述两方面均有明显的增强。其缺点是作业较为复杂,当风流方向多次改变后锚链常出现绞缠。,二、锚泊方式的选择,3一字锚泊(f1ying moor或ordinary moor) 狭窄水域内,船舶沿水域纵长方向(一般沿流向)先后抛出二锚,使双链交角保持在近于180的锚泊方式称为一字锚泊

7、。多用于狭水道或内陆江河。在风流影响下,受外力作用较大的锚称为力锚(riding anchor);另一锚则称为惰锚(1ee anchor)。锚链相应地称之为力链和惰链。通常力链长度为4节,惰链长度为3节。 一字锚泊方式具有最大程度地限制锚泊船运动范围的优点;但作业也较为复杂,风流方向变化后缠链也较频繁。该法适用于回旋余地较窄的江河中或港内锚泊。,二、锚泊方式的选择,4平行锚泊(riding to both anchors) 船舶同时抛下左右二锚,使双链等长并保持平行,即夹角为零的锚泊方式称为平行锚泊,也称为一点锚。 该锚泊方式可抵御强烈的风浪,也可在江河中抵御湍急的水流,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双

8、锚锚泊力的一种锚泊方式。合抓力约为二倍单锚抓力,且操作较为简单。我国南海海域常受台风袭扰,许多船长采用平行锚泊方式抗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缺点是由于二锚距离较近,偏荡现象尚难受到抑制,两锚链也可能出现绞缠,但清解较为容易。,三、锚泊操纵方法,在全面做好锚泊准备工作之后,即可实施锚泊操纵。按照锚泊方式,锚泊操纵可分为:1抛单锚操纵方法(riding at single anchor) 单锚泊操纵方法有前进抛锚法和后退抛锚法两种。军舰为求锚位之准确有时采用前进抛锚法,一般商船多采用后退抛锚法,具体操作要领如下:1)船身与风向、流向的交角宜小 通常,为使锚得以稳定人土,在空载、强风、流弱时,应以船首迎

9、风抛锚;重载、流强时,应以船首迎流抛锚。尤其是重载流急时,船首尾线与流向的交角越小越好,一般不大于15。,三、锚泊操纵方法,2)落锚时的余速宜小 为了减轻抛锚时锚链受到的张力,减少拖锚距离,保持锚的抓底稳定性,抛锚的最佳时机是船静止略有退势时。若进速较大,就不得不使用较多倒车,影响船首向与流向的夹角,影响锚位的准确性;若退速过大,就会出链过快而刹不住,即便刹紧,锚链也可能要断裂或拉损锚机;若静止不动,则描链会垂直松下与锚绞缠。 落锚时后退的对地船速,一般万吨级商船应控制在2kn以下,而VLCC因锚机刹车力的关系,则应小于0.5kn。,三、锚泊操纵方法,落锚时的船速除利用冲程资料估算之外,还可用

10、正横附近灵敏度较高(船标间距近,两标间距远)的串视物标之相对运动来判定。在流缓水域,也可用本船倒车排出流水花来判断。当倒车排出流水花达本船中部时,可判断为船舶已对水停止前冲,但必须注意:当流急时,此时船虽对水停止前冲,但对地却以与流近乎同速漂移,即对地已经有了退速。 夜间,如对流向、流速情况不太了解,当估计本船余速已经很微,但把握又不太大时, 可先抛出短链(如2倍水深)即刹住,根据锚链方向和松紧程度判断本船对地速度及流向, 然后再用车、舵调节之,到适宜时刻,再松链至锚泊需要长度,这种做法比较稳妥。,三、锚泊操纵方法,3)松链 抛锚时,船首指挥人员若估计船速尚较快,则先抛短链较为主动,此时因其抓

11、力较小,较易刹住并可拖锚制速,若出链较长,就难以刹住,可能会出现故障。落锚后,应随时将链的受力大小及方向报告驾驶台,以便及时用车舵配合进行调整。在重载、风流较强、锚地水面较小时,尤应注意。 一般在最初出链两倍水深时,即应刹住使链受力,迫使锚深抓海底。松链时;宜松出适当长度后,再紧一下锚链;不要一下子松出很多。否则,船身在风流作用下后退速度较高,刹链时将受到较大顿力,于设备不利。船的余速较高、锚链吃力很大时,除报告驾驶台用车舵配合外,松链时,只能稍松一下刹车带,让锚链在受到很大张力时缓缓松出,以便在必要时再度将链立即刹住。松链至预定长度的最后一节时,如船仍有一定退速,宜用短暂进车加以缓和,以稳定

12、锚的最终抓土态势,避免因锚链张力过大而拖动。,三、锚泊操纵方法,4)深水抛锚 大型船有时需在较深水域锚泊而锚及锚链的重量又都偏大偏重,此时锚从锚孔落下,松出速度较高,容易出现锚机刹车带失效或受损等情况。同时,由于水深过大,锚落底时的水中速度将远大于其投落实验时的速度,如果海底底质比较坚硬,则可能引起锚的变形及损伤。另外,有时在必须进行深水抛锚的地方,其海底多向洋面一侧出现急剧倾斜,甚或会遇到凹凸不平、底质甚差等情况。此时,应采用深水抛锚法。其要领如下: (1)水深大于25m时,不可直接由锚孔或水面备锚状态抛锚,应利用锚机将锚送出至接近海底的高度,而后使船在确保极小的退势下,用刹车带将锚抛出。,

13、三、锚泊操纵方法,(2)水深大于50m时,可利用锚机先将锚送达海底而后以极微的退势抛锚;或利用锚机将预定需抛出的锚链送出去,并使锚链横卧海底。在海底突然变深的海域抛锚时,首先按预定抛锚水深松出大致相同长度的锚链(用锚机送出),然后以极小的退速向岸边接近,当锚触到海底时,即可进行抛锚或继续用锚机送链至锚泊状态。但要注意,可以锚泊的水深是有限度的,它应以锚机的额定起锚能力,能把锚绞进的水深作为标准/深水抛锚时的最大水深,三、锚泊操纵方法,Hmax=(P-aWa)/c (52)式中, P锚机起锚能力(额定起锚能力); a 锚从海底拉起时的抓力系数,其值为1.52.0; Wa锚重; c单位长度的链重。

14、锚机的起锚能力P为 P=1.35(Wa +80c) (53)则 Hmax=108- Wa/c(a-1.35) (54)根据计算,按照一般船的排水量应配备的锚及链的标准来看,深水抛锚的水深极限可取85m左右。,三、锚泊操纵方法,2抛一字锚操纵方法 一字锚抛法有顶流前进抛与顶流后退抛两种,如图53所示。,三、锚泊操纵方法,利用船舶前进余速,先抛惰锚后抛力锚的方法称为顶流前进抛锚法,船舶及早停车淌航使船顶流前进,保持对地余速为1kn左右,至惰锚锚位抛出第一锚。如有侧风,为防止两锚链绞缠,第一锚应为上风舷锚。根据需要,可使用车舵以保向及调整惯性,使船仍沿锚位线前进,并徐徐松出锚链,松至预定的两舷出链长

15、度之和时,刹住。当船首到达力锚锚位附近时,在使船略有对地退速情况下,抛出力锚,(侧风时为下风舷锚)并逐渐松出力链,使之吃力;与此同时绞进惰链。候船首抵两锚位中点附近时,调整两链至预定长度为止。一般情况下各抛锚链3节甲板左右或力链4节甲板,惰链3节甲板。该法由于易于保向,锚位准确,风流作用下两锚均保持良好抓底状态,因而采用较多。,三、锚泊操纵方法,顶流后退抛锚法,是先抛出力锚,候力锚带力,渐渐后退松出力链,至惰锚锚位处在抛出惰锚;然后在送出惰链的同时绞进力链,最终将船首系留在两锚位中点附近。该法较有利于防止前进中惰链受力过大的缺点,但不利于保持船舶状态和航向,特别是受到较大外力影响时,如横风等,

16、很难有准确锚位和良好的锚泊状态。在涨、落流速相差较大时,迎向强流方向的链一般可出链4节,迎向较弱一方的链一般可出至3节。收链过紧对抵御横风影响造成的船位移动有利,但两锚因横向受力过大而易走锚;收链较松,则船位移向下风侧较远,所以应视需要进行调整。 总的来看,一字锚的优点在于限制了锚泊船的回旋范围,适用于狭窄水域内的锚泊。其缺点是,当几次转流后,如不适时妥善处理,两锚链容易绞缠,而且在横风较大时,也易走锚。,三、锚泊操纵方法,根据经验,为防止双链绞缠(foul hawse),当转流时应将惰链绞紧,并向惰链一舷作一舵角有较好的效果。链绞缠后,可于平流时,请拖轮顶尾进行清解(clearing haw

17、se),也较易行;若无拖轮,则只有自力清解。为此,抛锚后应将锚链节的连结卸扣留在甲板上,以备发生绞缠时便于清解。3抛八字锚操纵方法有强风、急流或底质较差时,必须增加锚的系留力以保证安全。如增加单锚的链长,虽然也能增强锚抓力,但它却加大了船的偏荡和断链的危险性,此时须抛双锚,将两舷锚链抛成颠倒的“八”字形,并使两锚连线与风向垂直,这种双锚泊方法称为八字锚(open mooring)。,三、锚泊操纵方法,图56顶风退抛八字锚 设八字锚两链张角为,若双锚出链长度相等,则合抓力为2倍的单锚抓力在首尾向的分力。即 Pa=2Pcos(/2) 由此可见,两锚链夹角越大,Pa就越小,但在=6090时, Pa虽

18、小却有助于减轻偏荡,从而缓解锚链所受的冲击张力;越小,Pa越大,但偏荡却反而剧烈。 根据经验,当两链的夹角为5060左右时,对减偏荡,使两锚的合抓力约为单锚拉力的1.71.8倍,权衡各方面情况均较有利。对于超大型船舶而言,从缓解偏荡角度出发,两链的夹角则以90左右为宜。八字锚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三、锚泊操纵方法,1)顶风后退抛八字锚(图5一6) 使船迎风、迎流或迎风流之合力方向缓速航进到位1,在略有退势时,抛下任一舷锚(风流不一致时,应先抛上风锚)。 倒车后退松链约2节左右,船退到位2。进车,向未抛锚舷施舵,控制已抛之锚的链长(此时等于两锚间距)达预定长度的0.51倍,即能保证夹角为306

19、0(位3时),用舵调整船身,并抛下另一锚。然后,随着风流作用船体后退,继续松链至预定长度,使两链均衡受力, 并保持有一舷的联接卸扣留在甲板上,船在位4停泊稳妥。2)单锚泊改抛八字锚 如已抛单锚锚泊的船舶需改抛八字锚,则应在强风来袭前进行。先将已抛锚链收短至仅足以系住船为止,一般为23节,如图5一6位2处。然后依照上述顶风流抛八字锚的方法进行锚泊操作。,三、锚泊操纵方法,3)横风流抛八字锚 横风条件下抛八字锚,分为前进抛锚法和后退抛描法二种。图4一37是采用横风流前进抛锚法。图57横风流抛八字锚 船横风流缓速航进至位1时,抛上风(流)描,进车松链,达位2时抛下风(流)锚,微倒车,让风流将船压向下

20、风流,同时相应松出两链至预定长度并调整使其受力均匀,在位3稳定锚泊。 若采用后退抛锚法,则应先抛下风流锚,后抛上风流锚。,三、锚泊操纵方法,4)抗台抛八字锚 抗台风抛八字锚,为了避免两链受力不均匀和发生绞缠,应特别注意两描抛下的先后顾序。在北半球,当判断本船处于台风右半圆时,由于风向顺时针方向变化,所以应先抛左锚,后抛右锚,出链长度则左长右短。左半圆风向逆时针变化,则应先抛右锚,后抛左锚,锚链右长左短。若在南半球则相反。如先后次序颠倒,当风向转变时,双锚链将发生绞缠。图58北半球右半圆抛八字锚抗台,三、锚泊操纵方法,(1)台风来临前,吹NNW一NNB风向时,抛出左锚至足够长度,然后再抛出12节

21、右锚链,如位1。(2)风向顺时针变化至NE时,可逐渐松出右锚链,尽量避免右锚拖动,如位2。(3)当风向转至E时,风力已增强,转至SE,风力最强。此时,右锚也松至足够长度,与左锚链长度相等,两链交叉成60夹角,八字口正好对着风向,如位3。4抛平行锚操纵方法 八字锚的张角向180变化而成一字锚,八字锚的张角若向0变化,即成为平行锚。 按照八字锚双锚抓力合力推算法,该合力对平行锚而言为单锚抓力之2倍。,三、锚泊操纵方法,平行锚在抛法上,只要顶风流略有退势时,将两锚同时抛出,然后松链至两锚出链长度相等为止,则较任何双锚泊方法都简便易行,又有最大的抓力输出;而且,只要做到两舷锚链等长,使船左右两舷所受外

22、力较之抛单锚更接近平衡,从风力形成偏荡的观点来看锚泊力也稳定得多。此外,由于双锚就近同时抛出,因底质不同而使两锚抓力相差过多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因而增加了锚泊的稳定度。 即令在台风中,不管是在可航半圆,还是在危险半圆之内,风向改变在整个台风过境中也仅为180左右,因此,即使出现链绞缠,也只左右交叉一次,而且随着风向渐次改变,海底双锚之拖动对于缓解这种链的绞缠又起着有利作用。按照实操经验看,台风过后,清解这种绞缠并不困难,而有时则根本不出现这种绞缠。 平行锚的缺点是与单锚泊一样回旋余地较大;其偏荡运动虽较单锚泊略小,但仍较八字锚的偏荡运动大得多。,四、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及缓解偏荡的措施,单锚泊船舶,

23、抛平行锚的船舶,抛八字锚的船舶在风向明显改变而未及时调整双链的出链长度时,都会因风、流、浪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偏荡现象(yawing、at alnchor)。 锚泊船因所受风作用力、水动力和锚链拉力周期性的变化而导致的首摇、纵荡和横荡相复合的周期性运动,称为偏荡运动,如图439所示,偏荡中,船舶的重心将描绘出一个与风向横交的“”字形轨迹,并且一般说来抛锚一侧的半个“”字形相应地短些。图5-9单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四、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及缓解偏荡的措施,1偏荡中锚链所受的张力偏荡中锚链张力的变化情况如图440所示。图510偏荡状态和锚链张力它可以分为定常张力和在定常张力基础上呈周期性变化的冲击张力两个

24、部分。在一个偏荡周期内,冲击张力出现于由左或右方偏荡极限位置向平衡位置偏荡的过程中,并处在风链角与风舷角相等(即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的略后时刻,所以在每个偏荡周期中冲击张力将出现两次。受风面积大或空载船舶,冲击张力在接近平衡位置处最大。定常张力亦称持续张力,由于锚链张力在偏荡过程中一直是变化的,这里所说的定常张力指的是冲击张力出现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锚链张力仍保持着较高的张力值。,四、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及缓解偏荡的措施,单锚泊船偏荡的模型试验表明,当外力及其所造成的偏荡运动越大,不仅冲击张力而且定常张力均有可能超过船舶的锚泊力,从而造成拖锚甚至走锚。单锚泊船大幅度偏荡时,小型船舶的锚链所受的

25、冲击张力为船舶正面受风风力的35倍;空载的VLCC为3倍左右;满载VLCC为2倍左右。,四、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及缓解偏荡的措施,防止偏荡的方法1) 打入压载水,增加吃水。一般宜保持达满载吃水的2/3以上。2) 把尾倾变为平吃水,使风力作用中心后移,水动力作用中心前移以缓和偏荡。3) 抛止荡锚。把另一只首锚在船首偏荡至止荡锚一舷极限位置向偏荡平衡位置开始荡动时抛下,出链长为1.52.5倍水深之间,即用短链使锚保持拖底状态,使船首经常保持更为接近风向之状态,以减轻偏荡。4) 当风速急剧增大,可能超过单锚泊的外力极限时,应不失时机地改抛八字锚,以增加抓力并抑制偏荡。5) 恰当地使用主机和灵巧地使用侧推

26、器。,五、走锚及防止,锚泊船因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风浪增加及偏荡严重等原因,使得锚泊船所受的力大于锚泊力时,锚在海底被拖动、自转乃至翻转出土,从而失去正常锚泊力,导致锚泊船连续移动的现象称之为走锚(dragging)。走锚是安全锚泊的大敌,应及早发现走锚并及时采取措施。走锚与拖锚(dredging)完全不同,拖锚是指出短链是锚在海底拖动同时产生一定的抓力以刹减船速或控制船首的助操方式,是人为的、有益的用锚助操方式。,五、走锚及防止,1及时发现走锚及时发现走锚的方法有:(1)观察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如船舶偏荡运动仍然持续,说明锚泊力仍足以抵御外力对船舶的作用及其造成的偏荡的影响,因而船舶未走锚

27、。如锚泊船周期性的偏荡运动消失,船舶变为单舷受风,锚链仅处于上风舷,则说明船舶已走锚。 (2)注意船舶首尾附近串视物标串视线的方位变化。因为大风浪中锚泊船多为接近横风的态势走锚。(3)勤测锚位。利用显著的物标进行陆标、雷达、GPS等定位及时发现走锚。(4)观察锚链的受力情况。正常锚泊中,锚链有规律性地拉紧和松弛。如锚链只张不弛或感觉到间歇性的急剧抖动,即有走锚可能。(5)根据与锚地的其它锚泊船特别是下风、流侧的船舶相对位置变化来判断是否走锚。,五、走锚及防止,2发现走锚后的措施 发现走锚后的措施有:1)立即加抛另一锚,这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松长锚链的方法应慎用。2)通知机舱备车,叫船长。3)悬挂

28、及鸣放“Y”信号,或用VHF等通讯手段及时警告他船。4)主机备妥后起锚重抛,或转移锚地。,六、绞缠锚链的清解,若双锚泊船随风、流向变化而总向一舷回转,则两锚链就会发生相互绞缠(foul hawse)。根据两锚链绞缠数目,将其状态作如下称呼:半个绞花(cross):船回转半圈(180),两锚链只交叉一次;一个绞花(elbow):船回转1圈(360),两锚链交叉两次;一个半绞花(round turn):船回转1圈半,两锚链交叉3次;二个绞花(round turn elbow):船回转2圈,两锚链交叉4次。清解锚链的方法如下:1锚链绞缠成半个绞花状态时,可以先绞进绞花下面的锚链,当一个锚绞起以后即可

29、以重新张开。2当绞花在一个以上时,若风流较弱,可用拖轮协助使船按绞花的方向转头进行清解。3远离港口或在港内无拖轮协助时,就须在风流较弱时自力清解。,六、绞缠锚链的清解,自力清解的方法有:1)切断惰链法。所用工具如下:清解挂缆(pendant rope):强度足够的钢丝绳,一端连一活钩或卸扣;保险缆(preventer):一根纤维大缆和钢丝缆,强度大于清解挂缆,系于清解挂缆附近作为保险用。引解索(dip rope):用钢丝绳或无挡链条,首端备一卸扣;松出绳(easing out line):一根白棕绳,系在拆开惰链的尾环上,锚链较小的可不用此绳;绑扎绳:25mm软钢丝绳一根,系绑扎之用。,六、绞

30、缠锚链的清解,(1)宜选择在风流较弱时进行,绞进受力的锚链(力链),使锚链绞花全部露出水面,在绞花处如有卸扣,最好松惰链,使绞花下移或上移,以免卸扣阻碍惰链和力链分开。为防绞花滑下,另可用绳索绑扎绞缠下部。但割断时,为防止双链弹开时伤人,须用25mm钢丝绳穿过绞花下方两条锚链的各自一条链环,钢丝绳的两端通过导缆孔收紧挽在缆桩上,以防止绞花滑下。待绞花解清后,可将该绑扎绳一端松掉,另一端收进使双链分开。,六、绞缠锚链的清解,(2)将清解挂缆系在松弛锚链(惰链)的水上部分并绞紧,使惰链的重量吃在此缆绳上,再用保险缆系在清解挂缆附近,收紧后固定在系缆桩上。(3)将引解索一端自惰链的链筒穿出,依惰链反

31、方向绕过力链,再回进惰链筒,系在要拆开的锚链联接卸扣的前面,另一端围绕在锚机绞揽筒上。(4)用制链器将惰锚链夹住,并用锚机将惰链松出若干,拆下联结卸扣,然后在其松出端系上引解索的一端和松出绳的一端。,六、绞缠锚链的清解,(5)打开制链器,绞进引解缆,相应放松出绳。有时出现引解缆绞不动,可略收紧挂缆,绞紧力链,使相互的链环变位松动。这样,将断开的惰链松出惰链筒,推出绞花,链端仍自惰链筒引回甲板。这种解法,每次只能解开两个绞花。如绞花多,须按上述方法,再行清解,直至解清为止。将完全解清了的惰链端与留在甲板上的惰链用联结卸扣相接,恢复原状,将保险缆、挂缆和绑扎绳去掉,便处于解清状态。 如为小船,则由

32、于锚链小,待绞花扎牢后,可将松懈的锚链放在舢舨内直接进行清解。,六、绞缠锚链的清解,2)切断力链法 如外力不强,也可绞收力链,使其一个联结卸扣位于绞花下方。然后,用一根强度足够大的钢丝绳由力链筒伸出,扣在力链的联结卸扣下方,用锚机绞收钢丝缆,使力链上端链条松弛,卸去力链卸扣,绞进力链即可解脱绞缠。 以上两种方法均须有足够多的人手,舷外作业的船员必须经验丰富并系好安全带,上面应有专人进行照料。上述方法在夜间和大风浪时进行比较危险。,六、绞缠锚链的清解,3)锚机操作法 本方法无须在甲板上切断锚链,而仅用锚机左右松绞以使绞花自行清解。其操作比较简便,清解作业要领如下(1)绞惰链(图中左锚链)、松力链(图中右锚链)(2)慢慢地绞入左锚链,左锚链变为力链,锚机仅承受左锚链施加的负荷,右锚链则变为惰链,绞花与原来方向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