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470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9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念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们的行为宗旨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超越、超越、再超越。,学习管理心理学 塑造健康行为,学习一种心理,播下一种行为,播下一种习惯,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你在这个课堂上的心理,好奇任务打发时间挑战自我愿意提高自我,在这个课堂上你将如何表现,你想当运动员观众还是裁判?你获得与投入程度成正比?,1、以810名同学自愿组成一组,并选出一名组长;2、由组长组织本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你们希望这门课讲些什么?(课程内容) 你们希望这门课怎么讲?怎么考?3、组长认真作好讨论记录。讨论5分钟后,由组长代表本小组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4、教学目的: 教师

2、了解学生的需求 学生了解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同学的要求 实施参与教学,双向教学。,第一堂课,绪 论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及组织的对策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谁成了大饭店的老板,一天,四位开饭店的小老板在一起聚餐。饭后,大家都借着酒劲开始吹嘘自己的绝活。甲老板说:“我烧得一手好菜.”乙老板说:“我最善于理财”。丙老板说:“我擅长招呼客人”。丁老板说:“我没有什么特长,我只是会激励员工而已。”10年后,谁成了大饭店的老板,,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管理人力资源的科学,10年后,只有丁老板成了大饭店的老板,而甲老板成了大饭店的厨师长,乙老板成了大饭店的财务经理,丙老板成了大饭店的营销经理。这个故事

3、与现代管理学理论十分吻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擅长管理人力资源的人才往往会脱颖 而出,成为杰出人才。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管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其主要内涵包括:相信一种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情感管理研究一套系统人-人系统传播一套放方法如何激励员工。管理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经历许多挫折与磨难,为现代企业崛起立下不朽的汗马功劳,使企业界与学术界刮目相看。现在几乎在所有的管理学院,管理心理学都被列为必修课。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已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广泛推广应用。,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含义 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和心理学交叉互融构成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心理科学的应用心理学科。它是

4、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原则,通过研究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从而有效地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学科。,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心理学的跨学科性,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所谓管理心理学,就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可见,管理心理学侧重于: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研

5、究目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在于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 组织目标。,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管理的概念面面观,所谓的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管理管理就是不管不理。管理就是理管先理顺,后管理,心理主要研究哪些内容?,心理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其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和丰富多采的,为了便于研究,常把心理现象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人的心理现象

6、:感知、知觉 认识过程思维心理过程记忆、想象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一、当代人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 (一)心理退化 退化原指有机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结构变小,机能减退以至消失。 退化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 心理退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由积极变消极。 (二)心理逆反 心理逆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与常态性质完全相反的心理现象。,案例与思考-断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

7、,郑重地对儿子说 : “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心理退化,意志轰然坍塌。结果很显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温馨提示 : 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永远记住 : 好心态决定好命运,自己才是一枝宝箭。 (意志力),(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疑惧心理,对立情绪和成见。 (四

8、)心理嫉妒 心理嫉妒是对品德、才能等各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不满和怨恨的不良心理。这种怨恨心理一旦产生,轻则对对方猜疑、不满,进而疏远,甚至不予理睬;严重者失去理智而给对方以诽谤,使其受挫、失败而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过去的友谊变成仇恨。,案例-嫉妒心理恶性膨胀而实施的犯罪类型有下列几种:,再次,嫉妒者个体心理品质较差。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具有较好心理品质人,往往通过比较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鞭策自己奋斗。但嫉妒者却自欺欺人极力否认他人长处,既使内心羡慕他人的长处,但情感上仍持敌视态度,其核心是自私观念作祟。嫉妒作为消极社会心理和不良意识状态,是被人们唾弃与鄙视的。由于嫉妒心理和行为与

9、社会公德相悖,既使具有强烈嫉妒感的人也会竭力否认其行为是由嫉妒目的,又担心被别人抓住把柄,他们往往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制造事端,实施犯罪行为。但麒麟皮下终会露出马脚,反溯剖析犯罪心理原因,可以挖掘出真正的犯罪动机。一般由嫉妒心理恶性膨胀而实施的犯罪类型有下列几种:,1、诬告陷害型(即曲折迂回式),嫉妒者为避免与被嫉妒者公开冲突,于是私下秘密地进行活动,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向组织诬告他人,企盼组织上对被嫉妒者的错误处理或降低其威望。 所谓:一张邮票八角钱,让你组织查半年。正是嫉妒者叵测之心所在。例如:有的犯罪人捏造一些莫须有的事实,向上一级组织提供有关罪证,从而达到搞垮被嫉妒者的目的。更有甚者,

10、为满足其扭曲的嫉妒心理,制造桃色新闻,表面对被害人佯装亲和,以欣赏被害人在舆论压力下那种痛不欲生的状态为快事。众所周知,轰动一时的新疆石河子农场发生的蒋受珍案件,就是一些以制造男女关系的桃色新闻来压抑蒋受珍,最终酿成蒋持枪伤害桃色新闻制造者为结局的案件,这里虽说蒋持抢杀人,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被害人利用桃色新闻来抵毁他人不能不说是引发案件的导火线。,2、诽谤型(即公然挑衅式),这种嫉妒者不回避与被嫉妒者的正面公开冲突, 肆无忌惮地制造流言蜚语,造谣中伤他人,以借用舆论的压力来搞臭被嫉妒者。例如,有的嫉妒者在群体中对特定的嫉妒对象任意制造谣言,挑拨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无中生有地制造事端,以借刀杀

11、人使上级和群体成员对被诬告对象的不满和怨恨。,3、侮辱型(即公开羞辱式),这种嫉妒者寻机制造事端,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卑鄙手段羞辱初嫉妒者,以损害其身心健康来渲泄自己的嫉妒心理。例如:有的犯罪人,难以压抑对被嫉妒者的仇恨,特别是对女性被害人常常公然羞辱,甚至大庭广众之下扯烂衣服,任意的殴打。,4、暴力型(即伤害杀人式),嫉妒者将被嫉妒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在我不好也叫你完蛋的极其否定情绪驱使下以暴力手段伤害或剥夺他人的性命。例如:有的犯罪人在以其它手段方式无法对被嫉妒者达到攻击时,便以暴力手段加害被嫉妒者。一个修理家电的个体业者,眼见邻居操持同样维修家电的生意兴隆,便怀嫉妒之心,将装有

12、自制炸药的电视机放置在邻居维修部门前,当邻居维修者打开电视机后盖时引起爆炸,致使被害人受伤。又如,有的犯罪人趁机将人家男孩抱走,投到村里水塘中溺死。,综上所述,四种由嫉妒,四种由嫉妒导致的犯罪类型大体有由金钱财产欲引起的嫉妒,权力,地位欲引起的嫉妒;嘉奖荣誉欲引起的嫉妒,情感纠葛引起的嫉妒等;当嫉妒者某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一旦欲望长期不到满足,自我又无法解脱,于是醋意大发,妒火中烧,由此分析,嫉妒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嫉妒萌发阶段(担心他人超越自己)嫉妒压抑阶段(憎恨他们感情的积蓄)嫉妒迸发阶段(强烈的嫉妒报复心理)实施某种违法犯罪行为。嫉妒犯罪心理是以嫉妒迸发阶段为

13、主要特征,而嫉妒萌发阶段与嫉妒压抑阶段应视为准备阶段,虽然这个准备阶段为迸发阶段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但如果在此准备阶段,若能自我省悟或别人劝导等主客观因素作用下,嫉妒心理将会消退或减弱,不会必然导致嫉妒心理恶化,自然也就不会发生犯罪行为。,案例与思考-乐观者和悲观者, 从前,有一对夫妇养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卖煤为生,小儿子则卖雨伞。每到下雨,母亲心理就产生障碍,就唉声叹气说大儿子的煤要卖不出去了,天晴时,母亲又惆怅抱怨小儿子的伞没人要。但父亲则和母亲恰恰相反,下雨天,他为小儿子高兴,天晴时,他为大儿子叫好。 温馨提示 : 克服心理障碍,乐观心理的人会在逆境中找到快乐,悲观心理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

14、希望,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案例与思考-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心理非常恐惧,她说 :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疑惧心理,对立情绪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 :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是一种有意想象。,案例与思考-飞

15、翔的蜘蛛,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温馨提示 :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

16、成功。 (信念、价值观、毅力),案例与思考-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2006年,一个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学术权威,还有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创业艰辛过分地夸大了。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进行了研究。 2009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 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这本书后来鼓舞了很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

17、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必有收获。 温馨提示 :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兴趣与激励),二、当代人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 1、传统教育方法 典型的传统教育方法是回忆对比,忆苦思甜。 实质:“思维方式”的变化 计划经济封闭纵向思维;满足感; 市场经济开放横向思维;不满足感。 传统教育方式适应了“纵向思维”的需要,但却满足不了“横向思维”的需求。,2、物质刺

18、激方法 物质刺激的方法即用物质诱因,去驱动人的积极性。 物质刺激的方法并非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物质诱因与人的积极性并非直接因果关系。,3、硬的教育方法 硬的教育方法即惩罚的方法。 惩罚有两种: 精神惩罚纪律处分 物质惩罚罚款 4、软的教育方法 软的教育方法即做思想政治工作、学文件、谈心,过支部生活,作报告 由于客观的种种变化,以上方式方法满足不了职工的要求。因此,必须研究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三、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一)对职工的评价 现在职工听话不听话?结论: 现在的人不是不听话,关键是听谁的话; 现在的人不是不听话,关键是听什么话。,讲理想,让有理想的讲理想;讲纪律,让有

19、纪律的讲纪律;讲道德,让有道德的讲道德。否则: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二)当代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结 论: 对现代员工进行教育与管理,必须在原来一些有效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心理学等现代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及其规律,并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去做好人的工作。用心管理,得人心者得天下。,酸葡萄心理也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

20、,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酸葡萄心理也称之为“阿Q 精神”。,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时,往往在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

21、定的这样一种适应性的倾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也即人们所谓的“阿Q 精神”。调节心态。,再试一次,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就随口应道 : “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

22、仍然同上次一样 : “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 5 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温馨提示 : 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导论,何谓管理心理学其性质与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何谓组织,何谓行为,管理心理学的由来管理心理学中“组织”的含义管理心理学中“组织”的特点管理心理学中“行为”的含义管理心理学中“行为”的特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管理心理学的由来,管理心理学是个舶来品,其原文是:O

23、RGNAZITIONAL BEHAVIOR,简称OB。翻译过来应该是“组织行为”,为体现它是一门学科,故在组织行为后面加上了一个“学” 字,因而形成了 “管理心理学”。,2管理心理学中“组织”的含义,组织的一般意义 静态的角度:组织是指社会集团,即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的系统。 动态的角度: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管理者把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知识等因素,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联系起来而创造的一个有机整体。,2. 管理心理学中“组织”的含义(续),管理心理学中的“组织”的含义 管理心理学中的“组织”不是指所有的社会组织,而是指工作组织,如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

24、医院等。,3管理心理学中“组织”的特点,组织能形成一种新的合力,即实现“1+12”有效的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效果组织能满足人的多种需求,4管理心理学中“行为”的含义,行为是一个极具普遍意义的概念管理心理学中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一般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器官和机体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所发生的反应形式。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人的行为是由需要支配的。,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所谓管理心理学,就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25、。可见,管理心理学侧重于: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运用有关知识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其目的在于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 组织目标。,关于管理心理学,管理者工作在组织之中,而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人作为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体行为,同时组织作为对人的一种系统性安排,也有群体行为。解释、预测、影响和管理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对于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实现组织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心理学(organization behavior)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态度、个性、知觉、学习和动机等。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 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规范、角色、团队建设和

26、冲突。主要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贡献。.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与组织效率,效果效益效能=目标效率。,组织行为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成和发展,“组织像一座冰山”,有看见的部分:战略、目标、政策与程序、结构、技术、权威与指挥链等;也有隐藏的部分:态度、知觉、群体规范、人际关系等。管理组织行为 1、管理的本质是影响员工行为 2、组织行为管理模式 专制模式 监护模式 支持模式 联盟模式,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个人因素),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有选择地反映或组织加工的过程。,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解选择性保留,框架技术,战略目标策略,态度、潜意识,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心

27、理学的跨学科性,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知觉、态度 个性 知觉 学习价值观、动机、挫折,群体行为、 类型、角色 规模、决策、工作团队,管理者心理与行为指挥与激励别人工作,解释、预测、影响和管理行为,管理心理学的层次性,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从组织角度研究成员的行为,包括领导、权力、沟通、冲突、组织结构组织发展与变革、组织与环境、组织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管理心理学的三层次,个体行为模式 :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 ;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

28、理过程:知觉,归因群体行为模式 :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 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个体行为模式 :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 ;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程:知觉,归因群体行为模式 :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 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1、多学科性2、管理的两重性,协调与指挥-

29、自然属性,监督劳动-社会属性,什么是管理?你有怎样的理解?,案例 擦玻璃的学问与管理的两重性,有一个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在一家清扫公司打工。上班第一天,老板问他会不会擦玻璃?他心想:真是小看人,我从小学到中学,每次周六大扫除都要擦玻璃。于是回答:会。老板说:那你把这个窗户的玻璃擦擦给我看。他用了半个小时时间把这个窗户的玻璃擦干净了。老板说:你再看我给你擦玻璃。她只用了10分钟就把另一个窗户的玻璃擦干净了。原来他们擦玻璃的方法不同。留学生是先把抹布洗干净捏成一团去擦玻璃,抹布脏了就到桶里洗,中间洗了七八次,最后桶里的水都脏了,抹布也干净不到哪去,好不容易才把玻璃擦干净。而老板只洗了两次抹布:第一

30、次洗干净后将抹布叠成手掌大的一块,这面擦了再擦另一面,然后再把抹布重新叠一下,再用干净的一面去擦,直到所有玻璃都擦干净了,最后再洗一次抹布。老板说,以后就这样擦。后来留学生发现,这里的很多工作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不可以随便更改的,而按着这些模式去干,确实可以节省时间。,擦玻璃的故事说明,管理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社会化的生产需要“指挥劳动”,这样才能彼此协调提高效率,这是自然属性;另一个是怕你干活偷懒,老板需要“监督劳动”,这是社会属性。,管理的概念,所谓的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

31、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从行为学的角度看管理管理就是不管不理,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霍桑实验与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组织行为作为一门学科,1、组织行为的学科起源 :霍桑研究 2、组织行为研究的历史进程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组织文化 数字管理 组织学习,管理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早期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特点是凭经验管理;古典管理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前后)。特点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即物本管理;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人本管理;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60年代7

32、0年代)。特点是从多个角度对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众说纷纭;形成众多学派;新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点是反思传统,进行再造。,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思想(19世纪末)管理的存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对管理进行正式的、科学地研究还是近百年的事情。自从有了人类活动、有了组织就有管理活动。那时,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与国家。因此,管理活动也主要是同家庭、教会活动、指挥军事战役和治国执政联系在一起。关于管理产生的原因人们是这样认识的:凡是有共同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的存在。埃及金字塔 / 中国的长城。 罗马天主教公元2世纪的5个层次的权力等级结构亚当斯密(Adam Smit

33、h)在 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著作中提出,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光辉论断。,对管理产生最重要影响的还是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机械动力+劳动分工=工业革命(18-19世纪),美国国内战争后又传入英国:机械力的出现,大量生产,扩展的铁路系统使运输成本大大下降,没有任何政府法律的限制,促进了大公司的发展。 大型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分工日益复杂需要正规化的管理,对于规范化管理理论的需求应运而生。但直到20世纪初叶,建立正式管理的尝试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制针厂:

34、单独一人做10道工序:20根/天、人; 10人分工:4万8千根/天、人。,案例 做针的学问,18世纪时,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用制针业的例子来说明分工协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理。没有分工协作时,一个工人既要把钢丝截成段,又要把一头磨尖,还要把另一头穿眼,不断转换工作和工具,耽误时间,所以一天只能生产20枚针。把工人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协作后,有人专门把钢丝截成段,有人专门把一头磨尖,还有人专门给另一头穿眼,效率大大提高,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针。他认为分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增加了每一个专业工人的熟练灵巧程度;第二,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的损失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便

35、于工作和节省劳动的机器,使得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其次,通过组织能够把力量整合起来,同时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前半期 四大流派: 科学管理学派 一般行政管理学派 管理心理学派 定量管理学派(方法),1科学管理学派,美国的泰罗(F.W.Taylor)是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诞生,泰罗也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思想:(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3)实行标准化管理。(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6)实行计划职

36、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泰勒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1根据工作要素开发科学方法,替代以往的经验管理 科学挑选员工,并加以培训 根据形成的科学原则,协调员工的工作 管理者与操作者的职责划分开,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m Steel Company)(1)搬运生铁块试验75名工人,30米,80多斤重12.5T/天人47 .5T/天人$1.15/天人$1.85/天人(2)铁锹试验21磅 铲铁16T/天人59T/天人 400-600人140人 $1.15/天人$1.85/天人,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

37、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泰勒的追随者: 亨利甘特,1901(Henry LGantt)(1861-1919):对完成定额的领班实行奖金制度;用甘特图等手段激励工人和进行计划、成本的控制与考核。 吉尔布雷斯夫妇,1900(Frank and Lillian MGi

38、lbreth)(1868-1924 and 1878-1972):曾是一位建筑承包商,进行砌墙的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 and time study,economical);率先采用动作摄影:记录1/2000秒;砌砖动作:外墙:18个动作减为4个动作;内墙:18个动作减为2个动作;并开始注意“管理咨询”和“人的因素”在提高生产率中的作用。,2一般行政管理学派,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是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组织管理理论集中在他于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书中。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

39、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技术性的活动-生产、制造。商业性的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财务性的活动-资金的取得与控制。会计性的活动-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安全性的活动-商品及人员的保护。管理性的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他认为管理活动在企业的六项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关系到其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他明确提出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他提出关于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管理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联系原则确立和遵守纪律原则命令的统一性原则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公平支付报酬原则权力适度集中原则管理划分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管理原则保持组织成

40、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人员团结原则,他提出关于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管理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联系原则确立和遵守纪律原则命令的统一性原则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公平支付报酬原则权力适度集中原则管理划分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管理原则保持组织成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人员团结原则,法约尔一般管理的局限性: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的贡献: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勒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后人根据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法约尔提出

41、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至今仍然是正确的,这些原则曾经给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法约尔一般管理的局限性: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的贡献: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勒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后人根据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至今仍然是正确的,这些原则曾经给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

42、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管理的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思想和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学派,霍桑实验与管理心理学的产生,霍桑实验是指在1927年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最初的目的是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几次著名的霍桑实验主要有: 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7年4月); 访谈计划实验(1928年9月1930年5月); 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1931

43、年11月1932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 Elton Mayo 1880-1949) ,1924年1932年间他在西方电气公司设在伊利诺伊州的霍桑工厂的研究-霍桑研究(Hawthorne studied, 1924-1927-1932)使人际关系研究真正走上管理学的舞台。,霍桑试验: 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 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霍桑试验的结论1 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 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

44、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从而 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 Elton Mayo 1880-1949) ,1924年1932年间他在西方电气公司设在伊利诺伊州的霍桑工厂的研究-霍桑研究(Hawthorne studied, 1924-1927-1932)使人际关系研究真正走上管理学的舞台。,霍桑试验: 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 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3. 霍桑实验的四个发现,传统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是错误的。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

45、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霍桑实验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三个因素:生产条件、个人情绪和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传统管理理论只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霍桑实验提出,企业中除有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它也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这是不容忽视的。传统管理理论只重视领导方法问题,霍桑实验提出,新型企业的领导能力在于使正式组织满足员工经济需求的功能与非正式组织中满足员工社会心理需求的功能之间保持平衡,并通过提高员工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组织行为作为一门学科,1、组织行为的学科起源 :霍桑研究 2、组织行为研究的历史进程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组织文化 数字管理 组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