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592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创新,1,问题:,1、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农村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是什么? 2、农业现代化目标确立后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2,讲座提纲,一、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 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例三、国内外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践:以合作社为例,3,一、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 几个 关键问题,4,1、现代农业特征与关键要素,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和现代农民,管理在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农业的经营形式是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因此,把管理上的革命作为新的农业革命的内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2.现

2、代农业经营的关键要素与环节:,资金科技现代农民产业化(规模化)管理 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营主体,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一号文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 作组织。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8,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目标培育四个主体,构建四个化:主体: 大户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9,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

3、四化: 集约化 专业化 组织化 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 作组织。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11,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实践,12,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系统:,经营体系,特色产业政策体系: 基础设施、土地、科技、劳力、项目,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大户 农场 合作社 农工商企业,13,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解决下列问题,生产什么? 怎么生产? 怎 么 卖? (长期以来,云南农业没有找到好的答案 高原特色农业战略是科学的选

4、择),14,生产什么?“六大内容”:努力夯实高原粮仓,大力发展特色经作, 积极发展山地牧业,加快发展淡水渔业,全力推进高效林业,着力打造开放农业;,15,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首先,云南特色农业必须立足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各地区特色农业的地域与生态性特征,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要求其产品在营养、口感、外观、健康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无法健康发展。,16,生产什么?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选择:,精心打造基础好、带动力强、特色鲜明、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粮食、畜牧、烟草、蔗糖、茶叶、橡胶、

5、果类、蔬菜、咖啡、蚕桑、淡水渔业、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 (具体到各县又有不同),17,2. 怎么生产:,18,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特色农业必须具有规模效应。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 特色农业一个系统的农业产业工程,特色农业必须依托龙头企业,融入第三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开放性型农业。,19,怎么生产:,“八大行动”: 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

6、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20,生产与经营组织模式创新: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如何生产的关键:,21,特色农业产品怎么卖?,22,特色农业产品怎么卖?,优质优价特有的营销网络与渠道特色的消费群体特色品牌(明显的差异性),23,怎么卖:,“八大行动”: 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24,怎么卖?安全、生态、有机品牌建设,“四张名片”: “丰富多样”显特色 “生态环保”出效益 “安全优质”作保障 “四季飘香”强竞争 一家一户能否做到?,25,省委政府:特色

7、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1、种植(养殖)大户2、家庭农场3、农民专业合作社4、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农业庄园6、龙头企业(加工、贸易、品牌),26,三、主体创新: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27,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目标: 从2010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加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28,西安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原小汤山现

8、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北京蟹岛三点钟农业园武汉市武湖生态农业园太仓现代农业园区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内著名的农业现代产业园,29,全国现代农业园区分布图,30,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区 2012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云南红河农业科技园区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命名第一批现代农业园的决定(云农计201221号),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75个现代农业园,31,国内现有园区规划建设模式:,一园多区 集中建设,园内具有多个功能区一区多园 相对集中,由多个特色园区构成的农业园区,32,现代农业园区的构成要素与发展方向,(1)现代的都市农业:产业

9、支撑,规模与品质(2)科技引领发展: 科技支撑,进步与发展(3)突出旅游主题: 开发核心,特色与创意(4)优美的乡村环境:环境基础,视觉与韵味(5)多元的项目产品:吸引亮点,参与与体验(6)深度的文化体验:特色内涵,新奇与品位(7)舒适的休闲设施:品质提升,舒适与便利(8)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社会与民生 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33,今后特色农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社联社,主体创新实践的主要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34,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建立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供给、农业设施合作使用、农村信贷与保险等多项内容的综合

10、性合作经济组织。,35,3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37,38,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08年底依法新设立登记合作社.9万家成员1.万人(户)其中农民成员1.万人(户),占成员总数的9.%。山西、江苏、山东、浙江、河南、辽宁、四川、江西、河北、重庆等10省名列前茅,山西最多达多家。,39,据国家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4万家,比2008增长一倍多;入社农户约2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2%,入社农户数量也比2008翻了一番。,40,据国家工商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1.17万家,实有

11、入社成员2600万左右,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4%。山东、江苏、山西、浙江、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四川等名列前茅(山东31109家,江苏25785家,山西24936家,浙江22497家,河南19101家)。,41,据国家工商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2.8万家,约是2007年底的32倍;实有成员达654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2%。上述专业合作社覆盖产业涉及种养、加工和服务业,其中种植业约占45.9%,养殖业占27.7%,服务业占18.6%,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产品生产,并逐步扩展到农机、植保、民间工艺、旅游休闲农业等多领域。,42,农民

12、专业合作社领办主体:以山东为例,43,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分布:以山东为例,44,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点,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同步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局限,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较低级水平。,45,1、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带动能力不强 2、社会认识不足,合作人才缺乏,46,3、合作内容层次低,发展潜力大,47,合作内容层次低,发展潜力大,执行农产品质量生产标准的合作组织仅占 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合作组织占 2%, 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组织占6.3%,合作组织创办了加工实体: 3%组织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及风险金:6.2%组织实行可分配盈

13、余按交易量(额)返还。近5.4%(以上为调查数据)2009年,全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36户,48,国外经营主体实践: 韩国农民合作为例,49,政策基础,1961 综合农协成立 按经济发展5年 计划 为了农村地区活性化 需要支援农业融为了解决高利贷, 确立信用事业为主的事业结构 引进相互融 (1969),1960年代,核心政策,外部原因,农协 课题,消除农村高利贷,农业融,制度融圈的不完备,综合农协信用事业为主,为了解决高利贷问题,增产粮食为基础,实行 政府政策 为了实现色革命, 主要目标是 供应化学肥料, 农药 正式开始农资材事业, 生活用品事业通过里洞组合合并, 确立邑面单位农协体系

14、 引进连锁店 (1970),增产粮食,开发新品种,低工资政策,实践组织 新农村运动 实现 绿色革命扩大购买事业,1970年代,韩国农协 时期别 特点和课题,50,为了农产品流通的 现代化 , 设立法定 批发市场 (85)为了克服面单位组合的界限, 议论合并而提起专门组合的培养按照民主化气氛, 引进组合长直接选举 制度 农产品销售事业 活性化的 要求,1980年代,商业农的进展,农产品 现代化流通,市场开放,民主化农协研究 培养专门/品目农协销售 , 共济事业,UR妥結以后, 展开农业结构改善事业为了打破 小农结构, 实施培养专业农 的 政策 因流通服务市场 开放 而消费地流通变化农协销售事业体系的 全面改善要求展开农协改革议论,价格 /质量竞争力,專業農 育成,WTO/FTA等贸易自由化,农业構造改善销售农协,1990年代 以后,政策基础,核心政策,外部原因,农协 课题,51,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与流通,52,52,谢 谢!,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