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673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薄铸栋:从“背水一战”到开拓奋进坐落于惠山区洛社镇的无锡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成立于199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由从无 锡市国有企业下海的薄铸栋带领相关人员以6万元起家 成立,从为上汽大众桑塔纳轿车国产化进行零部件配套 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光集团已从当初的小作坊 发展成为布局全国的集团公司,拥有1900多名员工、7 个生产基地,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成为我国三大轿车 基地的轿车金属部件生产定点配套企业。薄铸栋生于1949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989年, 他辞去国有企业无锡纺织机械厂设备科长的职务下海, 在几十年的创业过程中全力拼搏、稳扎稳打,带领华光 一步步由小做大。 “

2、背水一战”勇闯难关“当初感觉从国企出来搞乡镇企业丢人,现在证明, 依靠好的政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J薄铸栋讲起自己创 业史的时候,声音里透露着坚定。当年他靠着四五个人、 6万元启动资金,并凭借着胆略和在国有企业积累的管理 技术走上创业之路。“下海”后很快遇到了创业之路上的第一个生存“挑 战他借用无锡县杨市“无锡县电动推杆厂”的名义, 获得了试制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车顶落水槽的机会,可 这个业务并不容易完成。当时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相关工 艺更是无从得知。如果从德国引进生产设备,需要850多 万元人民币,这对薄铸栋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困难, 他带领人员硬着头皮自主研发。没有资金和场地,一切都 要自

3、力更生。为此,他废寝忘食、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功 夫不负有心人”,因为看中汽配产品良好前景,无锡市江 南实业公司最终被成功说服,出资6万元并提供生产场 地。1990年3月6日,来自江南实业的第一笔资金2万元 到账,他决定大干一场。邀请了两位懂技术的退休工人周 春和与王静华,加上“赞助商”一一江南公司派出的会计 人员,在一处破旧场所内,四个人开始了产品试制。经过 日夜奋战,当年8月,利用仅有的6万元以及简陋的场地, 基本完成了铝型材轧制成型、表面喷塑和不干胶注入三大工艺的完善和工装的研发,克服了诸多技术难关,终于 迎来了 “交作业”、等待大众公司“验收”的紧张时刻。1990年12月26日,时令已

4、进入“头九二阴沉沉的 天空开始下的是小雨,继而又飘起雪花,寒气袭人。那一 天,薄铸栋的“草台班子”研发完成的桑塔纳轿车车顶落 水槽,最终通过大众产品认证,成为桑塔纳车顶落水槽国 内唯一的供应商。由此,无锡华光轿车附件厂正式成立, 开始迈入国内欧系轿车配套商行列。薄铸栋说,那一次的验收,如同“背水一战”,充满着 悲壮与惊喜。12月26日这一天是决定薄铸栋一生的转折 点,也是华光的起始点,这个日子成了后来华光的“厂庆 日二通过上海大众工装样件认可后,工厂克难前行,转入 小批量生产。而后,工厂在杨市工业总公司的支持下,相 继解决了资金缺口和工厂用地的困难。此后,工厂又陆 续完成了前盖撑杆、玻璃托架等

5、零部件的研制生产。 “连下三城”内拓外引在站稳脚跟后,薄铸栋心里的底气足了。他随即将 配套目标从上海大众拓展到一汽大众。在此过程中,薄 铸栋没有因为吃“闭门羹”而气馁,他始终用“四千四 万”精神不断激励着自己,并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换来了 一汽大众捷达的订单。攻下一汽大众后,薄铸栋决心进军二汽神龙。1996 年1月和5月,薄铸栋两次前往十堰二汽、武汉神龙洽 谈。精诚所至,神龙公司派出代表到华光实地踏看,并 于10月23日正式确定华光为神龙富康的车门导轨开发 商。至此,华光成为了上汽大众桑塔纳、一汽大众捷达 和二汽神龙富康等三大欧系品牌轿车配套件的定点供应 商,这在当时国内同行中独领风骚。浦东开发后

6、,苏南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对外合 作合资。为了借助国际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水平,薄 铸栋开始将眼光投向国外。1994年10月,他率团赴日本 考察了丸三金属株式会社和井上株式会社,从井上麾下 樱井工厂看到能够生产落水槽的先进技术后,便在交流 中表达了合作合资的诚意。不久,井上副社长来锡访问, 主动提出与华光合资,双方一拍即合,并于1995年5月 成立无锡井上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先后引进日方多 条生产线和工艺技术,投产后不仅为一汽大众捷达车配 套生产车顶落水槽等产品,还陆续为上汽大众、上汽通 用、天津一广州丰田、东风日产等轿车配套生产产品。连下三城不裹足,内拓外引天地宽。1997年12月, 工

7、厂改制为无锡华光轿车附件有限责任公司后,薄铸栋 继续扩大合资合作。 “创业日记”记录奋斗历程薄铸栋属牛,有股牛劲,他在深耕产业的同时,还 不忘笔耕。现在的他已经是退休的状态,但每天依然有 记日记的习惯。薄铸栋记日记的习惯从华光1990年起步时开始,至 今已经超过30年了,起初是想记录创业中的重要事情, 后来成了习惯,日积月累,已经记了大大小小二十九本, 里面记录了他的创业奋斗史。大大小小的日记本记录了薄铸栋创业的艰辛:大众 “交作业”的紧张时刻;从上海回来胆囊炎发作,他躺 在火车站的长椅上,半天回不了家;2006年去安徽芜湖拓展业务遭遇生死之劫当然,日记本里记录的也有喜悦。1991年3月27日

8、, 第一批产品像“嫁女儿一样”发往上海,一个多月后, 1991年5月10日收到第一笔货款40950元。那天,薄铸 栋请全厂13位员工到无锡中国饭店开怀畅饮。时隔多年 忆起那一幕,他依然感慨万千。就这样,从学别人的技术到自主创新,经过三十余 年的栉风沐雨,华光逐步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 集团公司,成为了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的领跑者。薄铸栋之子薄可晨留学回来进厂后,于2015年担任 公司总经理,他从父亲的日记中汲取养分,带着新理念 拓展创新。两代人在产业报国的追梦路上,发扬“四千 四万”精神与时俱进。2019年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后,华 光集团抓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疆拓土。同时,华光集 团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并投入巨资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 改造升级。不仅如此,华光集团还到上海设厂,就近为特斯拉 上海工厂配套。2020年7月,华光智能网联汽车部件项 目签约入驻临港智造园,随后上海铸昱汽车部件有限公 司宣告成立。2021年9月,上海铸昱汽车临港新片区产 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