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235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1、标准的定义(盖拉德定义、桑德斯定义、中国标准定义、国际标准定义) 重点:(1)中国标准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国际标准定义:与中国标准定义相似。2、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层级分类: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层级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六级; 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把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2)按标准法律约束性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3)按标准性质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2、工作标准;(4)按标准化对象和作用分类: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地方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5)其他标准释义:见P78 3、标准的特性: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可证实性。4、标准的作用:规范局部市场的产品生产和业务流程,还可以越出地域和国别的界限,成为人类社会所广泛遵守的规则。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5、规范性文件:是指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P9106、标准化的定义:(1)中国标准化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2)国际标准化定义:同中国标准化定义。7、标准化层次:国际标准化、区域标准化

3、、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化、地方标准化、企业标准化。8、标准化的形式: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9、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1)简化原理: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形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2)统一原理: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实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3)协调原理: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

4、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未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4)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10、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以便于技术协作,消除贸易壁垒。11、标准体系表的基本特征:目的性、协调性、层次性、成套性、发展性。12、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1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标准(ANSI)、日本标准(JIS)、德国标准(DIN)、英国标准(BS)、法国标准(NF)。14

5、、(1)标准化法律:我国第一部标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它是我国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 (2)标准化法规:只对标准化工作方面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作出规定。 (3)标准化规章:是指标准化工作方面的规则章程。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我国经济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和其他经济法规的关系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法制的力量,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标准。 (4)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15、标准代号及表示方法GB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 GB/T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SB国家实物标准表示方法:GB XXX

6、XX XXXX 16、标准化行政管理体制:中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7、中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划分九个阶段:预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废止。18、我国标准化研究服务体系(P6668/判断题)19、包装标准:是围绕着具体现实包装的科学化、合理化而制定的各类标准,是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安全可靠、性能不变,而对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方式所做的统一的技术规定。20、包装标准化(P69)21、(问答题)包装标准和包装标准化的关系:(1)保准标准化的基本任务是制定包装标准。包装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必须通过制定具体的产品标准来体现。(2)包装标准化的效果,要通

7、过包装标准的贯彻实施来体现。包装标准是一些具体量化的指标,它的贯彻实施也就体现了标准化的设想。因此,贯彻实施包装标准是一个关键环节。(3)包装标准化只是一个定性概念,也是人们对产品包装的一直追求,因此它是没有止境的。从以上三个关系可以看出,包装标准所包括的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包装标准化工作是包装工业的技术基础,包装标准是实现包装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22、(问答题)包装标准化的作用:(1)稳定和提高包装产品的质量; (2)明确责任与权限;(3)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有效地判断产品包装的适宜性;(5)避免个人因素的影响; (6)促进包装产品技术的提高。23、(问答题)提高包装企业标准质量

8、的对策:(1)加强产品标准化的意识;(2)积极制定或采用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3)加强标准化人员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4)发挥标准化在包装新产品研制中的作用;(5)加强与包装专业标准化管理部门和包装科研质检部门的合作;(6)运用标准化来提高包装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7)积极参与包装行业标准和包装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4、(问答题)我国包装体系表的作用:包装标准体系表是用图表的形式把包装专业所需要的各种标准项目,按照标准的性质、类别、通用面的大小以及标准间相互从属配套和协调关系等逐项列到图表上。编制包装标准体系表可以:(1)交接包装专业的标准概貌;(2)完善包装标准及其体系;(3)形成科学

9、管理的方法;(4)为制定和修订标准的项目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5、(问答题)包装尺寸标准化的作用:(1)便于包装自动化,节省了包装成本;(2)提高了包装容器的生产效率;(3)加速了货物的流通;(4)包装标准规格尺寸系列对改进商业经营具有特殊意义,可以简化商店的仓库管理。26、危险货物包装标志:(重点掌握)(1)爆炸品标志 (2)易燃气体标志 (3)不燃气体标志: (4)有毒气体标志 (5)易燃液(固)体标志 (6)自燃物品标志 (7)预湿危险品标志 (8)有机过氧化物标志 (9)氧化剂标志 (10)有毒品标志 (11)剧毒品标志 (12)有害品(忌近食品)标志 (13)感染性物品标志 (14

10、)放射性物品标志 (15)腐蚀性物品标志 (16)杂类物品标志 27、包装储运图示标志(重点掌握) 28、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1)强制标示的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的标示、制造者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储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品质等级)、辐照食品或转基因食品;(2)非强制标示的内容:批号、食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29、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每个最小包装(销售单元)都应有规定的标识内容;强制非强制标示内容。P14030、塑料制品的标识和标志 P14214631、(问答题)条码符号位置的选择原则:(1)基本原则:条码符号位置的选择应以符号位置相对统一、符号

11、不易变形、便于扫描操作和识读为准则;(2)首选位置:首选的条码符号位置宜在商品包装背面的右侧下半区域内;(3)其他的选择:商品包装背面不适宜放置条码符号是,可选择商品包装另一个适合的面的右侧下半区域放置条码符号。但是对于体积大的或笨重的商品,条码符号不应放置在商品包装的底面。(4)边缘原则:条码符号与商品包装临近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8mm或大于102mm;(5)方向原则:通则:商品包装上条码符号宜横向放置;曲面上的条码符号的线条平行于曲面的母线,放置时条码符号表面曲度不应大于30;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有穿孔、冲切口、开口、装订钉、接缝、折叠等纹理粗糙的地方;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转角处或表面曲率过

12、大的地方;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包装的这边或垂物的下边。32、(问答题)标准的制定程序:组成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组、编制工作方案; 调查研究、试验验证;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 编写标准送审稿、组织审查;编写标准报批稿、办理报批手续; 标准的批准和发布。33、组成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组、编制工作方案 P19434、(问答题)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1)统一性 (2)标准间的协调性 (3)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4)适用性 (5)计划性 (6)采用国际标准35、(问答题)标准编写的一般要求:(1)标准的范围力求完整、界限明确; (2)明确性和协调性; (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4)为未

13、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5)标准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便于理解和执行。36、要素:规定了标准的要求和必须遵守的条文。 规范性要素:是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分为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两种。 资料性要素:是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分为概述要素和补充要素两种。 条款:是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等形式。 条文:是标准中每一章、每一条中的文字。37、(问答题)标准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的区别 P204规范性要素是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也就是说当声明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某一项标准是,并不需要符合标准中的所有内容,而只要符合了标准

14、中的规范性要素的条款,即可认为符合该项标准。要遵守某一标准,就要遵守该标准中的所有规范性要素中所规定的内容。资料性要素是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也就是说在声明符合标准是无须遵守的要素。这些要素在标准中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标准使用者遵照执行,而只是要提供一些附加信息或资料。38、规范性要素的编写(重点)P215(1)必备要素:标准名称;范围;(2)可选要素: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及符号;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检验规则或质量评定程序;标志或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规范性附录。39、资料性要素的编写(重点)P235(1)必备要素:封面;前言;(2)可选要素:目

15、次;引言。40、(问答题)中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P242概述国家标准的计划立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的审批发布国家标准的复审41、标准情报管理:即标准化领域中的科技情报管理,就是对标准化活动中所产生的、记录标准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标准文献以及其他领域中与标准化相关的情报文献,有组织地、及时地进行收集、加工、储存、报道、分析、研究,并提供情报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42、标准文献的概念:狭义:主要是指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其他类似文件所组成的一种特种文献体系。 广义:除了各类标准外,还包括标准分类资料、标准检索工具、标准化期刊、标准化专著、标准化主管机关文件、会议文件、标准化手册、定型图册等。43、标准文献的分类方法:(1)标准文献分类法:字母分类法、数字分类法、字母数字混合分类法(2)国际标准分类法(ICS) (3)国际十进分类法(UDC)44、(问答题)标准文献的检索程序:分析检索课题; 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查途径;确定检索方法; 检索的实施; 索取原始文件45、第七、第八章 论述题 P2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