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480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年华工经济法学随堂练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下列关于经济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经济法是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的之法 B.经济法作为一种危机对策之法,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 C.现代经济法从早期克服“市场失灵”的职能,发展为克服 “政府失灵”的职能 D.经济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萌芽,从18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干预经济的需要,逐渐制定了一些专门规制经济活动的单行法规2. 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经济法律规范的产生 B.经济法律体系的形成 C.单行法律法令形式的经济法的产生 D.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产生3. 1890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世界上第一

2、部反垄断法:(A )。 A.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简称谢尔曼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卡特尔规章法 D.煤炭经济法4. 我国经济法学界对国外有关经济法概念的学说借鉴的所形成的观点是(C )。 A综合说 B、企业经营关系说 C、政府干预论 D、国家和经济关系说5. 对于经济法的概念,下列表述准确是(D )。 A.经济法是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经济法是调整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

3、经济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 对于摩莱里提出“经济法”一词,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C )。 A.他于1755年1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了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的 B.他在书中运用了以唯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法思想 C.摩莱里给经济法下定了一个确立的定义 D.他在书中设计了一种符合“自然”和“理性”的制度以及保证这种制度得以实现的“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7. 经济法在调整经济规制关系时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包括(A )。 A.消极方式 B.积极的义务方式 C.允许的方式 D.禁止的方式8. 以下不属于经济法的规范方式体系的是(C )。 A.授权性和提倡性规范方式 B.任意性和义务性规范方式 C.权

4、利性和义务性规范方式 D.授权性和禁止性规范方式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经济关系,又称宏观调控关系,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均衡增长,依法调整对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和经济结构进行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B.任意性规范,是指经济法对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确认,指明行为主体可以拥有何种权利或取得何种资源 C.经济法的法律制裁,是指当人们的行为违反了经济法所规定的义务所应当付出的代价 D.经济法调整的仅仅是特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即政府在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规制关系,简称经济规制关系10. 经济法的根本特征是(C )。 A.主体之

5、间的平等性 B.行政隶属性 C.社会公共性 D.国家强制性11. 不属于经济法特征的是(B )。 A.社会公共性 B.政治性 C.平衡协调性 D.多层次性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A.经济法的历史使命在于预防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B.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本质的派生物 C.经济法的历史使命,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带来的影响经济稳健发展的消极因素 D.经济法不仅是“弥补市场失灵之法”,更是“预防和弥补市场失灵之法”13. 经济法的体系是指(D )。 A.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B.由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和法

6、规所构成的内容一致、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C.由各个经济法部门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经济法系统 D.由经济法的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一个统一的部门法体系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 法的渊源包括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我国经济法的形式渊源通常指的是经济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宪法、习惯法和判例法等。 B. 经济法体系是由国家制定的、以宪法为主导的、由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和法规所构成的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 C.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D.经济法的实质渊源是指经济法体现谁的意志,也就是经济法所体现的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15. 下列说法中,

7、错误的是(A )。 A.宏观经济法,是指认可和规范政府直接管理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干预或协调市场生产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微观经济法,是指认可和规范政府直接管理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干预或协调市场生产经济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宏观经济法,又称“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在政府运用宏观政策调节社会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计划指导法是宏观调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审批与监督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责权

8、利效相统一原则,是指经济管理机关在各种经济法律关系中,都必须责权利效一致,不允许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的现象存在,不允许有纯粹的义务主体,也不允许有纯粹的权利主体 B.政府适度干预原则是体现经济法本质特征的一项纲领性原则,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必须把国家干预作为基本原则之一。 C.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原则,是由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和公私交融性所决定的一项重要原则 D.经济法的经济实质公平的原则,是市场经济内在理念和经济社会化的要求所决定的一项基础性原则1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我国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经济法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迫切需要的是防止行政垄断,建立开放、自由的市场

9、经济机制 B. 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在经济法体系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在竞争法律制度中,通过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平衡市场各主体的利益,协调竞争秩序,恢复和发扬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C.经济法的最根本特征,是指经济法具有根本不同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社会公共性”。 D.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经济实质公平的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和政府适度干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1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把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各种权益作为其基本原则,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之一。 B. 平衡协调原则经济法体系中得到

10、良好的体现。在竞争法律制度中,通过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平衡市场各主体的利益,协调竞争秩序,恢复和发扬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C.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目标 D.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清晰地反映经济法的最基本属性和根本特征的,成为其效力贯穿经济法的立法、司法、守法始终的根本性规则19. 下列选项中不够确切体现经济法重要性的是(D )。 A.经济法确认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B.经济法促进我国与国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C.经济法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D.经济法为我国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规范20. 关于经济法与刑法之间的区别不正确的是(

11、D )。 A.调整对象不同 B.强制性不同 C.法律任务不同 D.立法目的不同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21.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体现在( )。 A.调整对象不同 B.强制性不同 C.法律任务不同 D.立法目的不同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2. 经济法制定的涵义,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的制定是国家的特有活动 B.经济法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 C.经济法的制定包括新法律的制定和对现行法律的修订活动 D.经济法的制定应遵循法定的程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3.

12、关于经济法的制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的制定是国家的特有活动 B.制定的行为主体具有广泛性 C.包括对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以及对现实社会规范的法律确认活动 D.应遵循法定的程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4. 关于经济法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指经济法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社会生活中的施行 B.包括经济法的守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 C.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现的过程 D.经济法的实施就是经济法的实现过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5. 经济法责任

13、产生的前提则是作为私人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各级政府及其经济规制职能部门在追究相关企业和个人经济法责任时发生违反了法律规定或侵害了( )。 A.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B.政府利益 C.公权力 D.社会公共利益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6. 而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在于行政机关或行政相对人有违反( )的行为的发生,可见,经济法责任与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明显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的产生前提构成了两者之间其它区别的基础。 A法律 B.行政法 C.经济法 D.公共利益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7. 经济法责任主体

14、的一方是政府及其( ),另一方是企业和个人。政府是依法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加以规制的市场规制主体,是经济法的执法者。 A.行政职能部门 B.经济规制职能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机关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8. 享有经济职权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 )。 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事业单位 D.企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9. 市场规制主体的特征不包括( )。 A.地位的法定性 B.相互之间的行政隶属性 C.职权与职责的一致性 D.不对等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15、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调整对象而言,市场主体规制法调整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 B.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主体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经济法主体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 C.泛市场规制主体是指在市场规制主体之外、事实上行使着规制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各类组织 D.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是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认可和规范政府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组织和与组织有关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1. 在法律上,最早定义不正当竞争的是

16、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不正当竞争”一词是1850年首先出现在(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2. 被各国法学界公认为现代竞争法形成的标志性法律的是( )。 A.匈牙利反不正当竞争法 B.美国的谢尔曼法 C.德国的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 D.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 A.不正当竞争行为 B.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部分限制竞争行为 C.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 D.限制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答题: A. B.

17、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4.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 )。 A.作出真实的说明 B.作出明确的警示 C.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 D.说明和标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5. 下列主体中,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消费者”的是( )。 A.购买办公用品的某公司 B.在某汽车维修站维修公务用车的某市公安局 C.购买化肥的农民 D.为自己开办的个人独资企业购买原料的自然人刘某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6. 依照价格法,当

18、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可以( )。 A.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等干预措施 B.对部分价格采取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C.可以对部分商品实行保护价格,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 D.在全国范围内或者部分区域内采取临时集中定价权限,部分或者全面冻结价格的紧急措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7.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了从事粮食收购经营的法定条件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但不包括( )。 A.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 B.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 C.具备相应

19、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 D.其他条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烟草专卖法所称烟叶是指生产烟草制品所需的烤烟和名晾烟,名晾烟的名录由国务院规定 B.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C.盐业管理条例规定,盐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D.对粮食的收购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对粮食的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则实行登记管理管理制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的烟草种植业渊源于明初 B.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实行持证检查制度

20、C.公安部门在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主要工作责任是查处无照经营行为 D.储备粮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0. 各国的电力(业)法一般不包括以下的内容( )。 A.维护用户利益 B.防止行业垄断 C.保证电业合理发展 D.保证公共安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6题。 41. 我国从多方面加强电力市场的法律规制,但不包括( )。 A.电力建设 B.

21、电价与电费的规定 C.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制度 D.电线管理制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2.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不属于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原则的是( )。 A.统一规划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技术法定原则 D.信息管制原则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3. 法律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一样,具有服务业的特征,其中不包括( )。 A.有偿性 B.契约性 C.竞争性 D.地域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4. 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括( )。 A.有自己的名称、住

22、所和章程 B.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C.有十万元以上人民币的资产 D.有符合本法规定的律师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不必取得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 B.法律服务属于商业服务中的专业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C.法律服务通常是由受过专门的法律教育、具备法律规定的任职条件的主体,专门开展法律业务,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专业服务的活动,属于法律职业的范畴 D.服务市场开放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行为规则和市场管理规则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6

23、. 房地产的特征不包括( )。 A.稀缺性 B.固定性 C.耐用性 D.时效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7. 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额是人民币( )。 A.5亿元 B.10亿元 C.15亿元 D.20亿元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B.动态的存款是指存留在金融机构存款账户上的属客户所有并随时或按约定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C.贷款是金融机构依法把一定数量

24、的货币资金按一定的利率提供给借款人使用,并约定期限偿还的一种信用活动 D.银行业监管,是指一国金融管理当局或银行业专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组织主体和业务经营行为进行的监督和管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9. 财政法是调整发生在政府与公民之间为满足( )而取得、使用、管理资财所发生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国家需要 B.政府需要 C.社会需要 D.公共需要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0. 根据预算法,全国人大的预算职权不包括( )。 A. 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5、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 B. 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 加强对地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1. 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预算收入不包括(A )。 A. 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财政转移支付52. 据报道,丹麦征收与环境相关的税收在增加国家收入和纠正市场失灵方面正日显重要。如根据丹麦法律规定,使用普通灯泡照明一律要收取一定的环境税,但是节能灯可以免税。你认为,此种调整方法属于(D

26、)。 A.强制性法律规范 B.提倡性规范方式 C.任意性规范方式 D.强制性法律规范与提倡性规范方式相结合53. 下列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D )。 A.个人工资、薪金所得 B.拥有公司股权分到的红利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拥有国债所得的利息54. 某军人获稿酬5000元,依据税法他应当(B )。 A.不必纳税 B.缴纳个人所得税 C.可申请减税 D.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5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最高权力机构和分支机构 B.与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法不同,中国人民银行法未规定内部机构的设置 C.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设立、参股或保证的,

27、体现政府经济政策取向,专门在特定领域从事非盈利性货币信用业务的政策金融机构 D.中央银行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所产生的货币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货币政策法是指调整在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货币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又包括中央银行法和政策性银行法 B.银监会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C.中央银行是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调节和规制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提供公共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D.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分为三层次57. 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

28、错误的是(C )。 A.货币的发行是为了流通。货币流通一般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现金流通,一种是非现金流通 B.现金流通形成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直接影响着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实效 C.非现金流通,是指当事人以人民币先进进行的货币收支活动;现金流通则指当事人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的活动 D.人民币只能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58. 国民收入分配法是调整发生在国家与国民之间收入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涵义不包括(D )。 A调整对象是国家与国民关系 B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 C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依法进行 D政府应加强执

29、法的力度59. 国民收入的分配一般涉及到三个层次的分配,但不包括(C )。 A. 因合意、有偿而产生的分配 B. 因强制、直接无偿而产生的分配 C. 因履行事权而进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配 D. 因自愿、合意而不求任何补偿的公益捐赠60.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各种因素,但不考虑(D )。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男女同工同酬61. 从性质上论,产业政策法具有经济法的一般特征,但不包括(D )。 A. 政策性 B. 综合性产业 C. 社会本位性 D.实践性62. 国家投资程序是指政府进行投资时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等过程中所应经

30、过的基本环节,但不包括(C )。 A项目建议 B可行性研究 C项目施工、竣工验收 D结项报告63. 环境政策法的特征不包括 (D )。 A.环境政策法是科技与法的结合 B.环境政策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法律规范 C.环境政策法是综合性的部门法 D.环境政策法是以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的法律部门64. 区域经济协调法的原则是指区域经济协调法在调整区域经济关系时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但不包括(A )。 A.缩小地区差距、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公平原则的实现 B.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稳定性原则65.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不包括(B )。 A.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 B.依靠财政投

31、资的政策 C.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 D.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6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区域经济协调法是指调整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B.国家下达的各项扶贫资金,全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 C.区域经济协调法与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也就是区域经济政策内容的反映 D.区域经济协调法的调整方法,主要以运用经济的和行政的法律规范为特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经济关系进行调整67. 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不包括(D )。 A.组织、协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统计调查、

32、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搜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 B.对本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C.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制度,并会同有关机构或者人员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D.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6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统计调查应当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基础,以周期性普查为主体 B.计划指导法是宏观调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国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审批与监督进行的必要规范,对于指导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计划和市场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经

33、济调控工具,即使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普遍重视计划的调控作用 D.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相对计划来说,具有事后性和微观性特点6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 唯有统计机构才是统计活动的主体 B.计划法是调整计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范畴,在宏观调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计划实体法律制度由计划实体法律规范组成,是计划法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计划法的基本原则、计划的内容和形式、计划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 D.在计划活动中,如果计划主体违反了计划法上的相应义务,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70. 经

34、济法是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的之法。()71. 经济法作为一种危机对策之法,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2. 现代经济法从早期克服“市场失灵”的职能,发展为克服 “政府失灵”的职能。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3. 经济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萌芽,从18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干预经济的需要,逐渐制定了一些专门规制经济活动的单行法规。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4. “经济法”一词,最初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泰德萨米提出来的。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

35、考答案:问题解析:75. 泰德萨米认为应当重视运用法律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最好的分配方式是按比例的平等分配”。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6. 经济法调整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规制关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7. 1865年,法国无政府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蒲鲁东在他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指出,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8.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经济关系,又称宏观调控关系,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均衡增长,依法对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和经济结

36、构进行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9. 任意性规范,是指经济法对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确认,指明行为主体可以拥有何种权利或取得何种资源。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0. 经济法的法律制裁,是指当人们的行为违反了经济法所规定的义务所应当付出的代价。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1. 经济法调整的仅仅是特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即政府在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规制关系,简称经济规制关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2. 经济法的历史使命在于预防与弥补“市场失灵”和

37、“政府失灵”。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3. 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本质的派生物。 可以将经济法的本质确定为“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或“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4. 经济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承担起预防与弥补“市场失灵”的历史重任,这意味着新兴的经济法开始弥补民法、行政法无法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足。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5. 经济法体系是由政府制定的、以宪法为主导的、由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和法规所构成的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

38、机整体。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6. 微观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直接管理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干预或协调市场生产经济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7. 经济法的形式渊源,指的是经济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经济法的实质渊源决定的。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8.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9. 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是指经济管理机关在各种经济法律关系中,都必须责权利效一致,不允许

39、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的现象存在,不允许有纯粹的义务主体,也不允许有纯粹的权利主体。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0. 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把经济形式公平作为其基本原则,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之一。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1. 我国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经济法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迫切需要的是防止行政垄断,建立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机制。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2. 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把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各种权益作为其基本原则,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之一。答题

40、: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3. 宪法对经济法予以明确确认,经济法是宪法的具体化。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4. 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重叠和交叉。 经济法的独立性也表现在它具有统一的调整方法。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5.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6. 经济法立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活动,但不需要技术性。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7. 经济法制定的目的是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关系,为社会

41、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8. 我国经济法的制定活动开展的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9. 经济法的制定是有权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才能从事的活动,这就排除了行为主体的广泛性。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0. 经济法的法律制裁,由法定的国家机关强制违反经济法义务的行为人履行法律责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1. 所谓经济法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它民事义务,由此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权益

42、,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依法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2. 当人们违反或遵守任意性规范时,会产生否定式或肯定式的法律后果,但不会引起任何的法律责任追究或法律制裁。因为任意性规范规定了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而决定为或不为。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3. 所谓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民事责任的归属与承担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准则,即以何种基本准则来确认和追究违约或侵权或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4. 从调整对象而言,市场主体规制法调整的是发

43、生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5.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主体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经济法主体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6. 泛市场规制主体是指在市场规制主体之外、事实上行使着规制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各类组织。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7. 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是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认可和规范政府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组织和与组织有关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