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755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营运资金人事管理培训.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营运资金管理培训第一节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熟悉)一、营运资金的含义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二、营运资金的特点(1)流动资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流动性强、并存性和波动性。(2)流动负债的特点:速度快、弹性高、成本低和风险大。第二节现金一、现金的持有动机(1)交易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一般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2)预防动机: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3)

2、投机动机: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准备的现金需要。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4)其他动机二、现金的成本及其与持有额之间的关系(1)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2)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3)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1.成本分析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

3、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转换成本。2.存货模式: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1) 假设条件(2) 基本公式例8-2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存货模式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400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8%,则: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其中:转换成本=(4000000200000)400=8000(元)持有机会成本=(2000002)8%=8000(元)有价证券交易次数(T/Q)=4000000200000=20(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20=18(天)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

4、,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要求:(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答案:(1)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2)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3

5、)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四、现金日常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一)现金回收管理为了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加速现金周转,企业应尽量加速账款的收回。1.邮政信箱法2.银行业务集中法例题某企业若采用银行集中法,增设收款中心,可使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由现在的400万元减至300万元。企业年综合资金成本率为12%,因增设收款中心,每年将增加相关费用8万元,则该企业分散收款收益净额为( )万元。A.4B.8C.12D.16【答案】A【解析】该企业分散收款收益净额=(400-30

6、0)12%-8=4(万元)(二)现金支出管理延期支付账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合理利用浮游量。2.推迟支付应付款。3.采用汇票付款。4.改进工资支付方式。例题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利用的现金浮游量是指()。(2002年)A.企业账户所记存款余额B.银行账户所记企业存款余额C.企业账户与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D.企业实际现金余额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之差答案:C(三)闲置现金投资管理既要提高资产的收益水平也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第三节应收账款一、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1.功能:促销、降低存货2.信用成本:(1)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机会成本率=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日

7、赊销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例8-3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0000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则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000060%=300000(元)(2)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3)管理成本: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二、信用政策构成:1.信用标准:(1)含义: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2)影响因素(3)5C系统评估法: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4)定量分析的主要内容2.信用条件:是企业评

8、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率等。基本表现方式为2/10,N/30。3.收帐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帐策略与措施。三、信用政策的确定方法:计算公式:信用成本前的收益=赊销净额-变动成本-有变化的固定成本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方案。例8-6信用条件决策某企业预测的2002年赊销额为36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

9、宽到n/60C.信用条件放宽到n/90为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下表。信用条件备选方案表 A B C n/30 n/60 n/90 年赊销额 3600 3960 4200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30 60 90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60036030=300 396036060=660 420036090=1050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30060%=180 66060%=396 105060%=630 坏账损失/年赊销额 2% 3% 6% 坏账损失 36002%=72 39603%=118.8 42006%=252 坏账损失收账费用 36 60 144 收账

10、分析评价表 A B C n/30 n/60 n/90 年赊销额 3600.0 3960.0 4200.0 变动成本 2160.0 2376.0 2520.0 信用成本前收益 1440.0 1584.0 1680.0 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8010%=18.0 39610%=39.6 63010%=63.0 坏账损失 72.0 118.8 252.0 收账费用 36.0 60.0 144.0 小计 126.0 218.4 450.0 信用成本后收益 1314.0 1365.6 1221.0 例8-7信用条件决策仍以例8-6所列资料为例,如果企业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在B方案的基础

11、上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1.5%,收账费用降为4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有关指标可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10+15%20+(1-60%-15%)60=24(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96036024=264(万元)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26460%=158.4(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58.410%=15.84(万元)坏账损失=39601.5%=59.4(万元)现金折扣=3960(2%60%+1%15%)=53.46(万元) B D N/60 2/1

12、0,1/20,n/60 年赊销额 3960.00 3960.00 减:现金折扣 - 53.46 年赊销净额 3960.00 3906.54 减:变动成本 2376.00 2376.00 信用成本前收益 1584.00 1530.54 减: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39.60 15.84 坏账损失 118.80 59.40 收账费用 60.00 42.00 小计 218.40 117.24 信用成本后收益 1365.60 1413.30 例8-8收账政策的确定已知某企业应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表8-8。假设资金利润率10%,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两种方案的收账总成本如表8-9。

13、表8-8 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 项目 现行收账政策 拟改变的收账政策 年收账费用(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天)坏账损失占赊销额的百分比(%)赊销额(万元)变动成本率% 90603720060 150302720060 表8-9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 项目 现行收账政策 拟改变的收账政策 赊销额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 720060720036060=1200120060%=720 720030720036030=60060060%=360 收账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年收账费用 72010%=7272003%=21690 36010%=3672002%=1

14、44150 收账总成本 378 330 例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

15、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要求及计算:(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变动成本总额;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解: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 100% =60%(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成本; 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解: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400/360)52 =780(万元)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16、78060%=468(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 =195.44(万元)(3)计算以下指标:甲方案的现金折扣;乙方案的现金折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解: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万元)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5000(1-60%)-5400(1-60%)-43.2 = -116.8(万元)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116.8-(140-195.44)=-61.36(

17、万元)(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解:因为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所以企业应选用乙方案例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天,坏账损下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答案: 项目 原方案 新方案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 (720/360)60=120 (720/360)50=100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18、 120506=3.6 100506=3 坏账成本=赊销额坏账损失率 72010=72 7207%=50.4 收账费用 5 X 信用成本合计 80.6 53.4+X 收账费用X=80.6-53.4=27.2新增收账费用上限=27.2-5=22.2(万元)故采取新收账措施而增加的收账费用,不应超过22.2万元。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例8-9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已知某企业的账龄分析表如表8-10所示表8-1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应收账款 账龄账户数量 金额(万元) 比重(%) 信用期内(设平均为3个月)超过信用期个月内超过信用期个月内超过信用期个月内超过信用期

19、个月内超过信用期个月内超过信用期个月内超过信用期个月以上 1005020101512816 6010647526 6010647526 应收账款余额总计 - 100 100 表8-10表明,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中,有60万元尚在信用期内,占全部应收账款的60%。过期数额40万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40%,其中逾期在1、2、3、4、5、6个月内的,分别为10%、6%、4%、7%、5%、2%。另有6%的应收账款已经逾期半年以上。此时,企业应分析预期帐款具体属于那些客户,这些客户是否经常发生拖欠情况,发生拖欠的原因何在。一般而言,账款的逾期时间越短,收回的可能性越大,亦即发生坏账损失的程度相对越小;反之

20、,收账的难度及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对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需提前有所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管理与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例某公司预计2002年应收账款的总计金额为3000万元,必要的现金支付为2100万元,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为600万元,则该公司2002年的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为

21、()。(2002年)A.70B.20.75C.50D.28.57答案:C解析: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2100-600)3000=50%第四节存货一、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二、存货控制经济批量的概念:存货决策中财务部门要做的是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能够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叫作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一)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以如下假设为前提:(1)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2)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3)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

22、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4)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5)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6)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2.相关成本变动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A/Q)B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C3.最佳采购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经济订货量(Q*)基本公式:基本公式演变式:存货总成本(TC(Q*)公式: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公式: N*=年需用量/经济订货量=A/Q*最佳定货周期(t*)公式:t*=360/N*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I*)公式:I*=年平均库存单价

23、=(Q*/2)P例题8-4: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要求:(1)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答案: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2)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答案: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答案: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3002)200=30000(元)(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2001年)答案:计算本

24、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36000300=120(次)(二)数量折扣(相关成本、计算)相关成本进价成本=年需要量单价=AP变动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A/Q)B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CP345例8-11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某企业甲材料的年需要为16000千克,每千克标准价为2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千克的,按照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1000千克以上,2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量20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批进货费用60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30元。则按经济进货批量基本

25、模式确定的经济进货批量为:每次进货8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16000/800600+800/230=344000(元)每次进货1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1-2%)+16000/1000600+1000/230=338200(元)每次进货2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1-3%)+16000/2000600+2000/230=345200(元)通过比较发现,每次进货为1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此时最佳经济进货批量为1000千克。例题8-5某公司每年需用某种材料8000吨

26、,每次订货成本400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40元,该种材料买价为1500元/吨。要求:(1)每次购入多少吨,可使全年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达到最低?此时相关总成本为多少?答案:若不享受折扣(1)年相关总成本(2)若一次订购量在500吨以上时可获2%的折扣,在1000吨件以上时可获3%折扣 ,要求填写下表,并判断公司最经济订货量为多少?答案: 订购量 平均库存 储存成本 订货次数 进货费用 进价成本 相关总成本 400 200 20040 8000/400 20400 15008000 12016000 500 250 10000 16 6400 11760000 1176400 1000

27、500 20000 8 3200 11640000 11663200 (三)考虑缺货(相关成本、公式)三、存货日常管理(一)存货储存期控制:1.存货费用分类:2.基本公式批进批出存货的盈利(或亏损)的计算= 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进批出存货的盈利(或亏损)的计算= 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教材P348例13【例8-13】存货储存期控制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甲商品2000件,单位进价(不含增值税)100元,单位售价120元(不含增值税),经销该批商品的一次费用为20000元,若货款均来自银行贷款,年利率10.8%,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3,销售税金及附加160

28、0元。要求: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期;计算如下: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购进单价日变动储存费率=2000100(10.8%/360+3/30)=80(元)若企业要求获得3%的投资利润率,计算保利期;计算如下: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利润率=20001003%=6000(元)若该批存货实际储存了200天,问能否实现3%的目标投资利润率,差额多少;计算如下:批进批出经销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80(230-200)=2400(元)利润=实际利润-目标利润=2400-6000=-3600(元)利润率=实际利润率-目标利润率若该批存货亏损了4000元,求实际储存天数

29、因为: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80(230-200)=2400(元)故:3.批进零出存货的盈利与亏损的计算:批进零出存货的盈利(或亏损)=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天数-(零散售完天数+1)/2教材P351例8-14批进零售的存货控制模式企业购进H型存货2000件,购进单价1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款项均来自银行贷款,月利率12,企业月存货保管费用13500元,存货购销的固定储存费200000元。据市场调研反馈信息表明,该存货日均销量约12件,需167天左右的时间方能全部售出,单位售价(不含增值税)1250元。销

30、售税金及附加125000元。(1)保本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 每日变动储存费=(1250-1000)2000-200000-125000/1250=140(天)H存货平均实际储存天数=1/2(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1/2(实际零散售完天数+1)=1/2(167+1)=84(天)经销H存货预计可获利润=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1250(140-84)=70000(元)例8-6某批发公司购进商品3000件,单位进价7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售价100元(不含税),经销该商品的固定性费用25000元。若货款来自银行借款,年利率9%,该

31、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2%,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0000元要求:(1)计算该批存货保本储存期(2)计算在投资利润率为4%时的保利储存期(3)计算实际储存期为200天时的实际利润。(4)若该批存货平均每天销售30件,计算经销该批货物的利润。答案:(1)每日变动储存费=3000709%/360+3000702%/30=192.5(元) 保本储存期=3000(100-70)-25000-10000/192.5=286(天)(2)保利储存期 =3000(100-70)-25000-10000-3000704%/192.5=242(天)(3)实际利润=(286-200)192.5=16555(元)(4)零散售完天数=3000/30=100(天) 实际利润=286-(100+1)/2 192.5=45333.75(元)(二)存货ABC分类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采用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分类标准:一是金额标准;另一个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