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79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25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伟政治经济学.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篇概要和学习目标本章主要说明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价值理论,并且还将价值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石;说明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价值理论究竟要回答什么问题;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各种价值理论究竟要回答什么问题;价值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究竟什么原因使之逐渐产生转变并且产生严重的对立;我们的时代究竟要求经济学以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来建造价值论,或者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们时代的伟大实践之间究竟产生了多少历史局限,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历史观来对待并克服这种历史局限。本章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在于,读者能够系统地认识价值理论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演变,能够清晰地把握这种演变的历史逻辑和思想史逻辑,对于价值论在经济理论中的意义有明确

2、的认识,对于经济学中的价值论到底要回答怎样的命题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我们时代的实践所提出的历史性命题,要求以怎样的经济学价值论来予以解释,进而,我们如何根据实践的历史要求来构建价值论产生较深的认识。第一篇 价 值 论价值范畴首先并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但却在经济学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几乎每一种经济学说,每一位产生一定影响的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或始终恪守的价值论,并以此作为其全部学说的最后一块理论基石。价值论所蕴含的观念和追求,是相应的经济学说的灵魂和旗帜。第一章 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论说到底,价值理论所透现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学说,一个学者,一个学派的历史观的最本质的展现,经济学中不

3、同阵营的对立,重要的不在于其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的差异,而在于其分析背后的价值观的不同,一定的经济学分析不过是对一定历史价值观的经济学解释,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经济学真正具有历史的科学意义。第一节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一种抽象。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的对立,首先从关于价值的定义开始。“价值”这一概念,严格地说,首先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抽象,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而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范畴。从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来讲,价值表现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某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要领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然而,就是就这一

4、普遍概念而言,也包含着极大的分歧。首先,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人与外界物间的关系,那么是指人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的关系,还是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次,如果像马克思那样,把价值理解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那么,物质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有无作用?再次,如果像许多西方学者那样,把价值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价值概念还有多少历史内涵?即使归结为人与物的关系,价值究竟是指物对人的效用(客观效用论),还是指人对物效用的评价(主观效用论)?等等。这些分歧不仅直接导致对价值源泉的认识不同,而且直接体现不同学说的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尽管围绕什么是价值问题产生了许多分歧,由此产生了相

5、应的种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但归结起来,这种分歧和对立就其主流而言,可以归结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对立。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的创造,而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首创。早在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之前,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前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并且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上升为主流的价值论,支配西方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古典经济学家并未严格地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至少在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斯密那里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但斯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巨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使用价值代表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代表对他种物品的购买力。斯密明确提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取决

6、于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真实价格(即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量。不过,斯密所说的“劳动”,有时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有时又指在交换中所能够购买的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为矛盾的是,斯密在进一步讨论价值构成时,又背离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构成,因而,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斯密教条),并把工资、利润、地租称为商品价值的三个源泉。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克服了斯密关于价值源泉的二元论局限,把价值源泉归结为单一的劳动,进一步强调价值实体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只是一个,即一般的劳动。但是由于李嘉

7、图并未严格地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以至于他对于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交换价值(价格)的变化难以解释,至少交换价值的高低与其劳动耗费不一致的现象难以解释,如著名的新产葡萄酒与陈酿葡萄酒价格为何不一致等等,从而导致李嘉图学派的最终破产。效用价值论是尔后西方经济学对抗劳动价值论的主流。以“边际革命”为界(1871年),此前的效用论主要是客观效用论,此后则演变为主要是主观效用论。无论是哪种效用价值论,都是将价值归结为人的需要同商品效用之间的关系。客观效用价值论强调的是商品本身的效用(使用价值)。边际革命之后上升为西方经济学主流的主观效用价值论,强调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人的欲望及满足程度,并且将这种欲望满足程度

8、归结为个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的溶合,这一溶合的杰出代表便是马歇尔,马歇尔构建了新古典的经济学体系。在马歇尔的学说中,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等同的,因此,他的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价格论,是关于价格决定及其变动规律的理论。不同的是,他所说的价值或价格指的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即供求间的均衡,即包括静态的均衡,也包括动态的均衡,即包括暂时的和短期的均衡,也包括长期均衡。实际上,马歇尔的价值指的是均衡价格。1在分析方法上,马歇尔是典型的折衷主义,在价值(价格)的决定上,他既强调需求的作用,又强调供给的作用,既强调主观边际效用的作用,又强调

9、客观生产成本的作用,而且马歇尔尤其强调数学的边际分析。2 参见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文版)商务印书馆长1965年。自马歇尔经济学实现了价值论与价格论的合流以及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合流以后,原先意义上的独立于价格论的价值论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价格论的讨论代替了价值论,马歇尔的价值-价格论也就成为此后西方经济学价值-价格论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先后提出了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价值-价格决定的新理论,克服了马歇尔价值-价格论关于完全竞争条件假设的局限性,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价值-价格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马歇尔价值与价格论

10、、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论双重合流的趋势,形成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价格论的传统。总之,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西方学者关于价值论的认识是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的,即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主流,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支持西方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成为主流价值论;而后是效用价值论成为主流,以1871年边际革命为界,此前以客观效用价值论为主流,此后则以主观效用价值论为主;再而后是以马歇尔的价值价格论为主流,即在综合主观、客观效用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价格论对价值论的替代;此后便是当代学者在马歇尔价值价格论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第二节 为什么劳动价值论曾成为西方经济学

11、中的主流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关于价值论的演变和转换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现象,而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正是透过对这种历史原因的剖析,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价值论的意义,或者说,才能回答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价值论。之所以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100多年里,以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能够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价值论,之所以在那一时代,价值理论的讨论能够成为经济学中的热点,之所以那一时代稍有影响的经济学者都参与一定的价值论并恪守一定的价值论,最为根本的历史原因在于两方面。第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历史上新兴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在历史上的统治地

12、位尚未稳定,人类历史发展是否能够真正承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占据统治地位,或者说,资本主义制度应不应当替代封建制度,都还是有待证明的命题。因此,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表,包括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等在内,时代以及其所属阶级的利益,要求他们从各个方面,以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学术语言、逻辑,去证明同一个命题,即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那么,经济学家是如何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来证明这一命题的呢?由此,价值论便成为那一时代的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因为,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要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必须证明这种生产方式有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有价值才

13、有必然性。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要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与合理,必须证明这种生产方式是否公正,从经济学来看,如何证明这种公正性呢?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交换的市场社会(或称市民社会),它贯彻的是法权原则,而不是特权准则,这种法权准则在经济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它是通过在商品、价格、货币、买卖、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即通过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体现公平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社会是等价交换的社会,因而是公正的社会。但是,什么是等价交换,等价的价又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的,怎么衡量交换是等价的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价格决定问题,价格由什么决定,等价交换的基础是什么?由此,价值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发

14、现等价交换背后存在一种决定价格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本质上便是价值。即是说,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之所以关注价值问题,根本目的是要从经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未稳定地取得统治地位,还需要为其存在、发展的历史必要性加以论证。在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合理的,因为它公正;为什么说它公正呢?因为它平等;为什么说它平等呢?因为它贯彻等价交换的法权规则;为什么说它是等价交换呢?因为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等量的价值决定着交换中的价格相等。所以,价值论的讨论便与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那一时代的经济学的热点命题,证明资

15、本主义生产方式合理性的历史迫切需要,使得价值论在经济学中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二,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是自由竞争的时代,总体上资产阶级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资产阶级为取得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面临的最主要的敌对力量是封建地主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反而要联合无产阶级共同对抗封建地主阶级,这种联合实际上是以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去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因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价值论中就不能不对无产者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不对无产阶级活动的合理性给以部分的承认,这种承认的最为集中的体现便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正因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所以一切劳动,包括无产者的雇佣劳动都是有价

16、值的活动,因而是正义的。当然,当时资产阶级学者对无产者劳动的正义性的承认仍是有保留的,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性同样也体现在其价值论中,如斯密在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在进一步讨论价值构成时,又背离了劳动价值论,主张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构成,实际上这是收入价值论(斯密教条)。之所以在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中存在这一矛盾,是因为如果彻底贯彻劳动价值论,那么,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以及土地主所获得的地租便都是劳动创造的,因而资本和土地私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便会受到怀疑,资产阶级学者无论如何不会把无产者劳动的正义性、合理性置于资本占有的正义性、合理性之上的,所以在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又提出三种收

17、入决定价值论。但是,毕竟那一时代资产阶级的主要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承认地租的存在但又否定其正义性的同时(比如把地租视为地主对劳动者和资本的盘剥,视为是工资和平均利润之外的一项加价,是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获得的一部分超额利润等,都透现出他们对地主的鄙视),不能不对无产者的劳动给以更多的肯定,不能不对劳动的正义性给以更多的承认,这种肯定和承认集中体现在他们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中。可见,这一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提出劳动价值论,根本目的也在于为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的正义性、合理性加以证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目的包括对劳动的合理性、正义性的考虑

18、,但主要并不是证明这一点,而是要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公正性,只是为了说明等价交换,为说明等价交换所依赖的根据,才进一步提出劳动价值论。同样,也必须说明,劳动价值论在这一时期能够成为主流价值论,其中也的确包含了对劳动的正义性的相当程度的肯定,因为在此之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虽都有所萌芽,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包括整个中世纪,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思想萌芽一直共存,但古希腊的罗马,经济生活是从属于政治和美学利益的,研究经济问题不仅是粗糙的,而且是为了解决更重要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并无经济目的,就整个时代而言,当劳动主要是奴隶的活动时,是不可能被视作正义和

19、尊贵的,虽然当时就有思想家感觉到劳动与价值存在某种联系,但劳动本身并不被视为“高尚”的有价值的活动。至于中世纪神学家的认识,他们虽然对价值问题有所关注,但并不是也不可能建立专门的经济理论体系,他们只是要阐释据称是来自上帝安排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他们视财富的积累是一种罪恶,崇尚基于财产共有的经济制度,赞赏自然经济的农业,有保留地宽容制造业,严厉谴责商业,因而,对资本以及与资本和制造业大生产相联系的雇佣劳动的正义性是不可能真正予以承认的。而在古典经济学的倡导下,劳动价值论成为主流,这即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回应,也是对产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回应。1 参阅晏志杰劳动价

20、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102页。总之,西方古典经济学提出劳动价值论,并且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时期里,成为主流的价值论,根本原因是出于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公正性、正义性的需要,因为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为其取得稳定统治地位而进行申辩,资本主义在当时还尚未真正稳固。第三节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的价值论会由劳动价值论转向效用价值论,并进一步以价格论替代价值论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价值论的分歧,主要是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对立。这种对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种思想萌芽共生共存时期,在古希腊和罗马以及中

21、世纪大体如此;第二阶段是两者对立并相互排斥,最终是劳动价值论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这大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到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时期;第三阶段是两者综合,并实现了价值论同价格论的统一,以价格论取代价值论的时期,这大体上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达到顶峰并基本结束的时期;第四阶段是以价格论替代价值论之后,西方经济学者在20世纪对价格论不断深入研究并使之一般化,更具有一般解释力的时期,一方面对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价值规律做出深入考察,另一方面从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发展到一般均衡。1参阅晏志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我们先来考察西方经济学主流价值论为何从劳动价值论转向客观效用

22、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生产成本价值论等都可以归结为客观效用价值论。应当说,这种客观效用价值论发端于古典经济学家斯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斯密的价值论包括了社会生产成本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后来的资产阶级学者,正是循着这一思想逐渐发展出生产费用价值论。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同时又提出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论在斯密的学术体系中是如何统一的呢?在斯密看来,无论是劳动,还是利润、工资、地租三种收入,都是成本,正是这种成本决定并构成商品的价值。不同的是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如在原始阶段,构成商品价值的主要成本是劳动,因此说劳动创造价值,但在后来的资本发展阶段,构成商品价值的

23、成本则包括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因而这三种收入同时构成商品价值的源泉。他认为到资本发展的一定阶段,劳动价值论便要让位于收入决定价值论。斯密这种成本价值论当然存在一系列理论上的深刻矛盾,尤其是难以解释收入决定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矛盾,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同时,按其收入决定价值论,把全部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也就难以解释生产资料价值部分的客观存在(这也是斯密难以提出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在于,斯密的收入决定价值论包含了对资本和地租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论证,这是其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如果按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地租和利润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剥削,因而也就不存在公正性;如果根

24、据其收入价值论,则不仅体现了对地主阶级的妥协,承认地租存在的合理、合法性,而且特别论证了资本获得利润的正义性,因为利润、地租既然和工资一样,都构成价值的组成,都是价值的源泉,从价值论上看就都有其相同的公正性。显然,斯密的这种成本(收入)价值论之所以提出,根本目的是为资本的存在,为资本存在的合理性、正义性进行论证。劳动价值论的主流地位让位于生产费用(成本)价值论的直接动因,是李嘉图学派的破产。李嘉图继斯密之后,将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推到了资产阶级学者所能够达到的极致。李嘉图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劳动,效用和生产要素并不决定商品的价值,尤其是资本和土地等自然条件,只能影响使用价值的生产,但却不

25、影响价值创造,不构成价值源泉,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即人类劳动。李嘉图坚持一元的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地租不过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剥削,进而指出了工业资本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对立,为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学理论根据。但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中也同时包含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因为如果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那么,资本所获利润无疑也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剥削,显然,这不是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代表的李嘉图的本意,李嘉图不仅要反封建,更要为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必然性进行论证。这样,李嘉图学说便不能不面临一个根本矛盾:坚持劳动价值论固然有利于反封建,但同时意味着否定资本本身的合理性,承认资本获得利润的合理性,便意味着要放

26、弃或根本动摇劳动价值论。再加之,从理论本身来说,李嘉图把价值源泉归结为唯一的活劳动,但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中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实际现象,特别是对一些耗费活劳动大体相当,但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价格大相径庭的现象,李嘉图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至于李嘉图的追随者们,一方面出于为资本合理性论证的阶级本能,另一方面出于解释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理论需要,不得不将死劳动,尤其是作为劳动创造的价值的积累-资本,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甚至把自然力的作用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从而导致李嘉图学派的破产。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直接导致了主流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向生产成本价值论的转变。1 参阅晏志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

27、社2001年版,第137-149页。生产成本价值论自19世纪初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系统地提出,到19世纪40年代最终替代了劳动价值论的主流位置,后来约翰.穆勒又对生产成本价值论做出了完整的表述。萨伊的价值论是生产要素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和效用论的混合,但其基础是要素论和效用论。在萨伊看来,价值即效用,创造价值就是创造效用。而作为效用的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萨伊认为价值(效用)是劳动、资本、自然(土地)三要素共同的创造,就价值创造而言,资本和土地与劳动一样,都具有生产性。2 参见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北京商务印书馆中文版1964。后来约翰.穆勒对生产成本价值论又做出了完整表述。3 参

28、见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北京商务印书馆中文版1991。至此,在西方正统的经济学中便不再存在劳动价值论,而是由生产成本价值论取代了其主流地位。可见,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生产成本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替代,或者说,之所以发生主流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向客观效用价值论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论证资本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正义性的需要。下面我们再来考察为什么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客观效用价值论的主流位置又被主观效用价值论所替代。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的学者很多,各自的论证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在于,把价值归结为效用,但强调这种效用不是客观的物的效用,而是对人的欲望满足程度

29、的效用,而这种欲望及满足程度又被归结为人对物的效用的主观评价和感受,从而把商品价值的本质归结为人的主观评价,价值不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这样,不仅形成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而且形成与客观效用价值论的对立。主观效用价值论思想的最初提出,在理论背景上也是基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解体,不过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解体之后,首先发展并且较完善起来的是客观效用价值论,主观效用价值论尚处于提出阶段,1871年边际革命之后主观效用价值论上升为主流,替代了客观效用价值论的位置。主观效用价值论的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即是边际分析,也就是说,价值是由人在主观上对满足其欲望程度的评价决定,但随着人的欲望不断的满足

30、,同样的物带给人的满足程度,在主观感受上是不同的,存在一个满足效用程度递减的规律,因此,决定价值大小的主观评价不是一般的主观感受,而是边际效用,即最后一个增加量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为什么会发生主观效用价值论对客观效用价值论主流地位的取代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客观效用价值论难以解释并支持19世纪后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已经较为稳固,而且资本主义方式本身固有的种种制度矛盾也已开始尖锐,特别是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并非是和谐的,大量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反复出现,使得人们不仅怀疑客观效用价值论所主张的生产自然创造需求,因而供求会自然

31、均衡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怀疑资本主义制度是否是和谐的合宜的制度。这就要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必须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一种合宜和谐的制度,怎样才能使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均衡和谐?因此,他们对需求问题,对需求与供给的均衡问题便不能不给予特别的关注。相应地,在价值理论的研究上,自然便把人的欲望以及欲望的满足程度提到极为重要的位置,甚至归结为价值的本质。目的是要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价值的,是正义的合宜的,因为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的欲望,并通过满足人的欲望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达到和谐均衡的状态。可见,边际革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效用价值论对客观效用价值论主流地位的替代,根本动因也还是出于论证资本主义

32、制度合理性的需要。但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取得主流地位时间不长,很快其主流地位便被马歇尔的英国新古典综合价值论所取代。如前所述,马歇尔的价值论是对客观效用价值论和主观效用价值论的综合。这种综合之所以可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无论是资产阶级学者的劳动价值论,客观效用价值论,还是主观效用价值论,本质上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正义性申辩的,之所以发生主流地位转换,也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需要,更充分更有效地解释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这种学说的阶级性和使命,使之有可能被加以综合。当然,之所以能够被综合还包括它们在理论的某些共同点和分析方法上的某些共同处。马歇尔提出的综合价值论的本质是以价格论替代了价值论。可

33、以说,自马歇尔之后,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不再关注真正原来意义上的价值论,而是关注均衡价格论,马歇尔本人提出的是局部均衡价格,尔后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一般均衡价格问题,关注的热点是:什么是均衡价格,如何去发现均衡价格。1 参见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北京商务印书馆中文版1964。为什么有这种从价值论向价格论的转变呢?直接的理论原因当然源于马歇尔的综合分析,但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则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牢固地取得了统治地位,相比较而言,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正义性,进而为这种制度的确立并取得统治地位做理论上的争辩已无更大的意义,因为它的统治早已成为历史

34、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要论证如何运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运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才能够使经济资源配置更有效。因此,重要的问题不再是价值命题,不再是讨论资本主义有没有价值,不再是讨论资本主义社会哪些活动创造价值,资本存在的合理性,正义性不需要更多的理论证明,所以也就不需要特别阐释资本是否创造价值,不需要通过论证资本与价值源泉的关系去证明资本的正义和存在的必然。重要的是怎样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有效和谐地运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从而证明其制度的有效和优越,而这种有效和谐的运行状态,恰恰是被概括为均衡的状态,所以怎样去发现均衡的位置,怎样逼近均衡状态,便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根本任务,由此,均衡价格的讨论替代了价值

35、论的讨论。这种替代,实际上是从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向回答怎样运用资本主义制度的转换。可见,西方经济思想上,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从客观效用价值论到主观效用价值论,从效用价值论到综合的价值价格论,其主流地位演变根本逻辑线索,是遵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正义性、有效性、和谐性论证的需要。这便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论的根本使命所在。据此,我们可以说,一切经济学,一切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根本目的都在于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价值理论的深刻和对立之尖锐的根本原因源于此,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也源于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的

36、使命如此,马克思的价值论使命同样如此,我们创造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要求的价值论,同样应以承担这一使命为基本出发点。本章重要提示:l 研究价值论的根本目的何在?l 本节不是一般地描述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价值论的演变,而是着力揭示这一演变背后的根本动力因。揭示这一动因的目的在于分析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论,并由此得出研究价值论应当恪守的基本出发点。本章总结和提要:本节系统考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关于价值论研究的演变进程,分析了为什么会发生价值论主流位置的转换,讨论了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劳动价值论为何会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100多年里占据主流地位;考察了为什么随着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劳动价值论的主

37、流地位让位于效用价值论;为什么在边际革命之后,客观效用价值论的主流地位又让位于主观效用价值论;分析了为什么主观效用价值论获得主流地位不久,便被马歇尔综合价值-价格论所替代。本节力图通过上述分析,通过认识西方经济思想史价值论演进的逻辑,进一步把握经济学研究价值论的目的和价值论所肩负的基本使命。第二章 马克思的价值论究竟要说明什么广义地说,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包含两个基本部分,即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劳动价值论构成剩余价值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论则是对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科学证明。狭义地说,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价值论即指劳动价值论,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38、不同于一般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地看,价值论在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中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那么,马克思的价值论究竟揭示了什么,这是我们要在这重点讨论的。第一节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实质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并把这种社会关系视为社会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价值论最为深刻之处,也是马克思之所以建立价值论的根本目的,即通过价值理论的分析,来揭示人类社会制度,揭示人们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不是一般地讨论人与物的关系。那么,怎样说明价值是人们之间相互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这便是马克思价值论的科学之处,以往的劳动价值论也并未排除把价值作为人们

39、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李嘉图等人,但并未真正地科学地说明它,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恰恰在于科学地论证了这一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批判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时期,也正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解体,进而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的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向生产成本价值论转变的时期。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发展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对生产成本价值论(客观效用价值论)给以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的价值论正是在这种继承批判中形成的,而这种继承批判的基本出发点,在于马克思坚持价值是人与人的社会历史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效用关系。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看,他是怎样

40、论证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呢?首先,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认为商品虽然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但经济学只在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范围内关注使用价值,此外,经济学不研究使用价值,即不研究物的效用。这就在价值论中彻底排除了人与物的关系。这一点,古典经济学者已经提出,但远不如马克思彻底。其次,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这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发展。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包括斯密和李嘉图,都混淆了交换价值和价值,因此只关注相互交换的比例(交换价值)的高低,但却无从发现在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性的实体是什么,也就是说,回答不了为什么不同的使用价值可

41、以在数量上进行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那么,使不同效用可以共同比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仅仅从交换比例量的关系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探究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性实体才可以解释,混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便无以从交换价值的数量关系上深入揭示决定交换的本质关系。马克思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价值才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而这个价值的本质是人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一切使用价值所包含的共同性的实体,正是由于有这种共同,才使得不同物可以还原为同一性的实体并加以比较和交换,交换之所以可能,交换比例(交换价值)之所以得以确立,根本在于价值-抽象劳动的存在。而这种抽象劳动,体现的恰恰是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人的经

42、济关系是价值的实质,交换比例不过是这种价值运动的一定数量表现。其三,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价值的源泉,而这正是古典经济学所困惑的。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同时又是抽象的社会一般劳动,具体劳动与使用价值直接联系,生产具体的物品,而抽象的社会一般劳动直接与价值联系,构成价值的源泉和价格的决定性基础。古典经济学把劳动仅仅视为具体劳动,并没有从各种不同方式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抽象的社会一般劳动,因此,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并把劳动作为价值源泉时,难以区分劳动对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关系,从而难以把价

43、值源泉唯一地归结为劳动。更为重要的是,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关系,是人运用劳动工具作用劳动对象的具体过程,而社会一般的抽象劳动,才真正反映人们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形式。抽象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社会化的一般的还原,即去掉劳动的具体形式,还原为共同的抽象劳动,这一过程本身既是理论的抽象,也是现实的社会化的过程。把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抽象为社会一般劳动,这种还原和抽象本质上是人们彼此承认劳动,也是个别的劳动被社会承认的过程,具体劳动生产的物的效用,要具有价值,必须经过社会承认并经过社会将其劳动抽象为社会一般劳动的过程。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运动过程,这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

44、的要义。其四,马克思在抽象劳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范畴。价值量的决定既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也不是如李嘉图所说的最坏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平均和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这表明,在马克思价值论中,有无价值,有多少价值,不是个别劳动决定的,而是社会决定的,个别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被社会承认,个别劳动时间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都是社会的过程,因而价值本身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与具体物的个别的关系。1 马克思在讨论价值决定时,是假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相等的,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包括需求的约束,只是从生产条件上讨论的一

45、种平均化。进入总量分析之后,马克思又对“社会必要劳动”赋予了新的含义,指出社会必要包含社会总需求承认的含义。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当时和后来马克思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的大论战。2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其五,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及本质,而这一点也是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本质上,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及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历史的过程,是人们经济关系及经济制度历史变化的体现。人类的劳动之所以要表现为价值,价值之所以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类劳动产品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之所以取决于社会的承认,这种社会承认之所以表现为交换并通过交换证明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这种社会交换所采取的形式之所

46、以不断发展,由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到商品货币交换,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生产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之所以存在生产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制度上产生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两个基本条件。马克思价值形式和货币起源及本质的分析,正是从这种经济制度演变发展中揭示人们相互经济关系运动的变化,价值以及价值形式,交换以及货币等等,不过是人们经济关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特定的历史方式。马克思的逻辑线索是这样的:从商品这一最普遍的现象出发,什么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没有这一矛盾,就不存在商品,只存在产品,但经济学不研究使用价值,只研究价值

47、,因为价值才是人与人经济关系的体现;那么,为什么产品成为商品,成为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体呢?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有了历史的变化,劳动成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过程的这种矛盾的特殊性,使劳动结果成为商品,成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那么,为什么劳动具有了这样的历史性质,成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过程?因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生产的私人性和生产的社会性的对立统一,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生产的私人性质使得劳动总是具体的个别的过程,而生产的社会性又总是要求劳动具有社会一般必要劳动的性质,要求个别劳动必须经过社会化的承认,必

48、须被社会承认并从一开始就是为社会生产的;那么,为什么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以及由此规定的社会生产的性质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制度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社会分工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使得人们的生产总是私的并且是为私人利益进行的,但社会分工又要求人们必须相互提供产品,要求私人生产必须具有社会性,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具有了私人性质与社会性质的对立统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对上述矛盾运动的阐述,是对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采取的社会历史制度方式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经济关系矛盾运动的原因和规律。2但是,价值虽然是劳动创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在现象上

49、却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而且表现为物对人的支配,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取决于他们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能否实现私人产品向货币的转换,而这一转换过程又是自发的社会化的,而不是商品生产者本身主观可以预料和控制的。于是,商品货币在人的面前便有了神秘性,有了事先的不可预知性,人们不能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运动产生迷信,即产生商品货币拜物教。也就是说,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性,是通过自发的、偶然的、人们不可知的外在物与物的关系运动来实现。本来是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本来是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商品货币不过是人类经济关系在一就是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运动方式,但在商品货币拜物教面前,人类本身的活动却反过来受物与物关系的支配。这是一种异化,是一种扭曲。马克思商品货币拜物教学说正是对这种异化和扭曲的深刻批判,通过这种批判,马克思进一步深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及价值形式的运动实质,不过是人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