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与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与分析10.1 人口资源核算一、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人口变动(一)人口数量核算1.人口总量(人口数):时点指标我国十年一次人口普查,五年一次1%的人口抽样调查。普查标准时点:6月30日20:00、7月1日0:00。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数129533万人,标准时点北京时间2000年11月1日0时。2.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5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年,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初步下降的人口死亡率,人口快速增长。1952-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快速发展,这期间年人口出生率30以上,死亡率10.08,人口自然增长率20以上,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2、第二阶段1958-1961年,非正常的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1960年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而负增长的年份。第三阶段1962-1970年,恢复性的高水平出生率和持续下降的死亡率,人口快速增长,出现一个补偿性的生育高峰。最高出生率1963年43.37。第四阶段1971-1979年,迅速下降的出生率和趋于稳定的低死亡率,较高速度又呈下降式的人口增长。第五阶段1980至今,低位缓慢而持续下降的出生率和趋于稳定的死亡率,人口缓慢而持续的增长。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低于10。3.户籍人口4.现住人口:调查时点上实际居住于某国或某地区的全部人口5.常住人口:调查时点在某地区实际居住
3、一定时间的全部人口具体范畴包括:(1)常住户籍人口: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2)外来人口:居住半年以上(3)持有“口袋户口”的人口:调查时在本地居住且在任何地方还没有登记常住户口者与户籍人口差别体现在“外来人口”、“外出人口”和“口袋人口”的调整上,户籍人口总是小于或等于常住人口。我国人口统计分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经常性行政记录),前者提供“常住人口”数据,后者提供“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数据。常住人口与现住人口的差别:常住人口=现住人口+暂时流出人口-暂时流入人口现住人口=常住人口-暂时流出人口+暂时流入人口农村家庭常住人口的具体统计规定:(1)户籍常住人口(2)外
4、出从业人员6个月以上,收入主要带回家中,(3)在家居住,生活与本户连为一体的(4)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在校学生(走读除外),常年在外且有稳定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包括外出探亲、就医等),不计入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应遵循“常住属性”“口袋户口”现象起因: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口袋户口”比较多,一是有些人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就业后,户口不愿意迁过去;二是因为毕业时没有找到正式单位。问题:就业不稳定,缺少安全保障,住房困难,社会保障缺失,等等。而从2003年8月1日起,厦门市户籍管理若干规定施行后,优先引进高素质人才,引导人才集聚,凡是愿意到我市工作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
5、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管是否落实好接收单位,都准许其将户口先迁入本市。这样,一般不会再产生新的“口袋户口”问题。中国人口网(二)人口结构核算1.性别结构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一般认为,总人口性别比96106之间是正常的)现状:2006年我国04岁性别比120.72。性别比失衡表现: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东部、中部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差异明显,且差异在继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归为四类:一是对出生女婴的瞒报、漏报、谎报;二是各种方式的性别选择性流产;三是溺婴和弃婴现象的发生;四是女婴死亡率的上升。2.年龄构成年龄构成(人口老龄化)劳动适
6、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现在国际通行的劳动年龄界限为15-65周岁育龄妇女人口组为15-49岁的妇女3. 经济和社会结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农转非)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雇主、雇员、自营劳动者文盲、半文盲、非文盲等4.人口的区域分布和城乡分布什么是人口老龄化?联合国 1956年 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14岁及以下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下老少人口比例(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在30以上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1964年全国65岁以上老年
7、人口比重3.54%,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达到4.91%,1990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至5.5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为接近老龄社会门槛的6.96%,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进一步变化。人口老龄化的成因直接原因 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下降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根本原因
8、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人口老龄化最先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欧洲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正如早先所指的,首先取决于生育率或出生率,其次取决于死亡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史1950年以前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年龄结构年轻1950年以后从年轻型经过成年型,向老年型人口结构过渡计划生育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起步晚、速度快、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世界第一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已达3%左右我国人口总量占世界的1/4,世界老龄人口中每4位就有一个是中国老人。2.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未富先老”发达国
9、家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渐进的步伐。如日本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人均GDP分别为1967美元;我国的人均GDP较低,2000年“五普”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时人均GDP只有84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25%,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双层压力。3.地区差异较大,城乡倒置“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2000年高达11.46%,其中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五普”时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农村老龄化程度相对加快,而且相对速度在一定地区已超过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已成
10、为中国人口老龄的特征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带来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使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很不利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离退休人员逐渐增多,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支出相应的加大,用于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支出也在增加,用于消费的基金增加,因而积累的基金则会减少;养老保险制度受到挑战;社会问题:家庭结构小型化,“四二一”家庭,“空巢家庭”(三)人口变动核算1.自然变动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不包括死产数):时期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单位均为)2.迁移(机械)变动迁入数-迁出数=净迁入量 迁入数+迁出数=总迁移量迁入率-迁出率=净迁入率 迁入率+迁出率=总迁
11、移率 (反映人口数量变化) (反映人口迁移总规模) 对比基数:年平均人口数迁移人口与流动人口:现状、存在问题、统计口径4.人口平衡表年初人口数+(出生数+迁入数)-(死亡数+迁出数)=年末人口数现 状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7亿人 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 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主体 多数从事建筑装修制造业。 经济因素成为人口流动的主因,以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经济原因为主的流动的比例超过七成。 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为我国人口流入大省,聚集了流动人口总数的近七成。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湖北为人口流出大省,流出人口占流动人口的五成。
12、 流动人口多以简单劳动为主,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五个行业集中了流动就业人口的八成。按产业构成分,从事第二产业的占64.1%,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1.7%。 半数以上外出时间不长 56%的流动人口外出时间不超过3年,外出时间在5年以内的达到72%。存 在 问 题称谓上的多样性:非户籍迁移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盲流、民工潮等。统计时有的部门用暂住人口,有的部门用流动人口,有的部门用外来人口;时间限定不一致:国际上,对构成“流动”行为的时间限定为离开原居住地半年以上,而国内较为混乱。如公安部门的暂时人口统计,划分为居住三天以上一个月以下、一年以下 和一年以上三项,
13、计生委3个月,人口普查也不确定;空间界定不统一:流动人口统计对跨越行政区的大小界定也不一致;统计指标不完善:公安部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流动人口和全国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均不统一人口迁移主要是指以改变居住地为目的,跨越一定地区(地界) 的人口移动行为;人口流动则是指不以改变常居住地为目的的跨越一定地区的人口移动行为。从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看,有国际迁移、国内迁移;省内、省外迁移;城乡迁移等;从时间上看,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迁移问题:什么是永久? 多长时期算永久?有时把户口迁移视为永久性迁移,非户口迁移视为暂时性迁移。但从人口学上讲,居住超过1 年(或半年) 就算永久迁移
14、。可实际中又有大量的人口已在某一地区居住1 年以上(甚至5 年、10 年以上) ,由于没有迁移户口而仍被视为暂住人口的。有些文献中所说的流动人口也就是指这部分人口(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 。但流动人口的含义又不仅限于此,有时甚至把出差、开会、旅游、探亲访友等外出人口也看做为流动人口。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流动人口统计口径变动1982、1990 年人口普查: “跨县”、“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表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的流动人口资料来源:周广胜,户口登记在中国1982 年人口普查中的作用,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十亿人口的普查。1982 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为657 万人。存在两
15、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只能识别跨县(市、区) 的流动人口,而不能反映在一个县(市、区) 范围以内跨乡(镇、街道) 的流动人口;第二,以一年为时间判别标准,又使大量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一年的流动人口不能从普查数据中得到识别。1995年1 %人口抽样调查:进一步识别“县内”、“半年以上”流动人口1995 年的流动人口即“常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和“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合计达7073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6 %。2000年人口普查:“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的甄别在前面几次的调查中,在一个城市市区范围内因为搬迁等原因而形成居住地与户口登记
16、地相分离的人,也认为是流动人口,实际为城市内部人户分离人口,应将其与流动人口区分开,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对此进行了区分,包括(1)县(市) 内流动人口, (2) 省内跨县(市) 流动人口, (3) 跨省流动人口。10.2 人力资源核算一、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一) 经济活动人口与劳动力经济活动人口: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从事或正在寻求有报酬工作的人口数(SNA和SSDS)我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经济活动人口是在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非经济活动人口: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没有也不要求从事有报酬工作的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关
17、系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可供社会实际利用的人口数。比较 劳动力资源 经济活动人口 (1)年龄限制 无限制 有下限(2)劳动能力 有 有 (3)活动领域 非军事 军事和非军事(4)其他条件 可供社会实际利用 有就业意愿(二) 劳动力就业与失业核算1. 就业人口:为工资或利润等报酬而从事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2. 失业人口:指具有劳动能力和从事有报酬工作的意愿而又未能如愿的那部分人口。按失业类型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按失业形式分:显性失业,隐性失业中国的就业(失业)核算目前主要限于城镇范围,所用指标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人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
18、力、物业而要求就业,并已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3. 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统计分析 就业(失业)率=就业(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 就业率+失业率=100%我国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了保持指标的分子、分母可比性,定义(1)隐性失业包括就业不足,这源于企业的开工不足,如因原材料缺乏或因供电供水跟不上而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等低效率和冗员,也就是所谓的“在职失业”,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量存在农业隐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2)隐性失业人口的统计方法比较分析法一是在不同产业产值比重相当或人均GDP接近的国家或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的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用某一个具体国家或地区实际的劳动力比
19、重与此标准对比,超出的部分就是隐性失业。二是从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结合上同国际标准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公式为:某产业(部门)隐性失业率=(某产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重-人均CNP相当的国际标准结构)-某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比重-人均GNP相当的国际标准结构)供求差量法按照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参与率之乘积确定劳动力供给量,然后根据相对于GDP增长的就业需求弹性来估计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差就是劳动力过剩量,再从中扣除显性失业人数,剩余部分就是隐性失业人数。计量模型法选择劳动人数、GDP、劳动者的工资、资产规模、R&D投入、总产出、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社会总利润等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二是从
20、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结合上同国际标准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公式为:某产业(部门)隐性失业率=(某产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重-人均CNP相当的国际标准结构)-某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比重-人均GNP相当的国际标准结构)供求差量法按照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参与率之乘积确定劳动力供给量,然后根据相对于GDP增长的就业需求弹性来估计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差就是劳动力过剩量,再从中扣除显性失业人数,剩余部分就是隐性失业人数。计量模型法选择劳动人数、GDP、劳动者的工资、资产规模、R&D投入、总产出、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社会总利润等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家庭联产
21、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放松了对农民迁居的限制,进城就业;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1988年,国家开始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乡村企业发展速度随之放慢,在城镇建筑行业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回到农村;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乡村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进入发展“黄金期”,1991年到1996年,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从20.7%上升到28.8%;1996年一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1998年一2004年劳动力转移新阶段。讨 论概念界定(1)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
22、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传统定义)(2)那些不离开农村的、未得到充分就业的劳动力,称为“隐性”失业者;那些离开农村或必将离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计算方法很多,目前理论界估算的数值从4000多万到2亿多。公认的有:(1)喻德坚根据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进行总结,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数量一农村实际就业量农村实际就业量=农村农业实际就业量+农村非农业实际就业量(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的同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一农业劳动力需要量二、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价值量核算(一)相关概念人力资本
23、:通过投资于人的营养和保健、教育和培训,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等费用而逐渐形成的,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价值,且具有一些类似于无形资产的性质;人力资源:包含人力资本和未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初级劳动力的价值。(二)测算方法人力资本的存量取决于历年积累下来的教育、培训、营养和保健等投资费用扣除人力资本消耗(折旧)之后的余额;人力资源的存量则通常体现为它在未来若干时期所能提供的累计经济收益的贴现额。人力资源存量价值测算:最早由世界银行进行,方法为未来收入现值余额法。(见书P416-417)(三)存在问题人力资源的价值核算模型难以确定,人力资源潜存于劳动者体内,只有通过生产活动才能体现其价值
24、;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可变的,它不仅受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劳动者个体的能力、性格,对群体的适应性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增值部分难以核算,作为无形资产,每个人的资产总值无法估算,而对于其对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即其增值部分更是难以核算三、人力资本存量估计方法综述(一)成本基础法Engel较早运用成本基础法(Cost-based Approach)测量人力资本。思路:将单个人力资本看成是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抚养成一个年龄25岁的成年人所需的成本。舒尔茨(1961)以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累计值作为人力资本的近似估计值。张帆(2000)从投入角度度量人力资本存量,将每年
25、净投资进行累计加总。他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狭义(人力资本投资教育资金、文艺支出、卫生支出等),广义(人力资本投资 、, 是把儿童抚养到15岁所花费的消费支出)缺点:资本的价值应该有需求决定,而不是由供给方的花费所决定;对形成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它们的价格难以确定。(二)替代法思路:用人力资本某一重要的变量指标替代人力资本整体指标。如成人识字率、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Barro&Lee(1993)用一个国家的成年人口(25岁以上)的受教育水平测量了129个国家人力资本状况。沈利生和朱运法(1999)通过计量教育投入的方法测定,认为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等于各种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数与获得该教育程度所需
26、的教育投资之积的和。缺点:人力资本形成是一复杂过程,不可能仅仅通过教育这一个途径来完成,仅用几个指标来表示太过笼统,偏差很大。(三)实现法李维华和曾宪林(2000)强调人力资本价值是通过市场能够实现的价值,不仅考虑了投入的成本,还考虑影响该存量真实价值的因素如地域、企业和行业。思路:将人力资本分类为体力人力资本、脑力人力资本、品性人力资本;分别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不同职业中起作用的权数进行赋值,权数之和为1。该方法主要是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估计,不是针对人力资本存量进行的估计。(四)收入基础法(Income-Based Approach)该方法根本点是按最终劳动收入的多少来反推人力资本的含量
27、。Jorgenson和Fraumeni(1989)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就等于一个人的一生劳动收入的限制。Mulligan和Sala-i-Martin(1995)构建了劳动收入基础法的方法用于测量美国的人力资本。缺点:收入所得在所有的人群中都可能大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由收入反推人力资本可能会造成人力资本的过量估计。(五)综合法Tao和Stinson(1997)设计了结合成本和收入基础法的综合法(六)形成基础法侯风云,范玉波,孙国梁以人力资本投入为基础,综合考察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充分考虑了几种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教育投入、文化投入、科研投入、健康保健投入、“干中学”和就业迁移等。
28、考虑个人投入,还考虑社会投入即政府和企业投入考虑人力资本投入的直接成本,还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10.3 可持续发展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一、引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其意义何在?首先,把“局”改成“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决策体系内可施展的空间大不一样。国家环保总局只是国务院的直属单位,而环保部则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可以更多地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而且,把环境问题纳入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中,也更方便、更有力量。这意味着,环保部门将能更全面的参与到中国的最高综合决策中。在一些关系到环境问题的决策中,特别
29、是当一些发展经济的举措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在国家层面的决策中,环保部门可以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与其他部门协调更便利。对于与其他部门协调这一关键问题上, “局”升“部”也将带来帮助。再次,更有利于执法。提高了环保机构的权威性,有利于更好地执法。此前,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能,简单地说就是“只管节能减排和排污收费”,在立法、生态建设,尤其是大的生态建设方面作用有限。但成立了环境保护部后,这些现象将得到改变。环保部门可以自由制定、实施环保政策。最重要的是,环境保护部的组建将从根本上理顺环境部门、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太湖蓝藻 新闻链接(200753
30、1)据扬子晚报报道,29日上午,不少无锡市民反映,一夜之间,他们家水管里流出的水如同下水道的水一般臭。记者来到震泽二村54号303室宗清波家,他打开厨房的水龙头盛了一碗水送到记者鼻子边,一股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宗清波告诉记者,早晨起床后,他拿毛巾洗脸时就闻到有股臭味。宗清波随后装了一盆自来水放在厨房里,不一会儿整个厨房里飘散着一阵阵臭味。自来水为何一夜间臭味难挡?记者从自来水公司得到的解释是: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导致水源水质恶化,最终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昨日记者从无锡市水利局获悉,该局已制定加大“引江济太”力度、加强境内城区入湖河道管理、启动梅梁湖泵站调水
31、等紧急措施,全力以赴化解当前太湖水源地供水矛盾。据了解,目前继续在实施的引长江水入太湖,有效地补充了太湖水量,缓解了太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记者从无锡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了解到,纯净水因此销量猛增,到29日晚上已被抢购一空。无锡家乐福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起就开始有市民大批量购买纯净水,5升装纯净水上午就卖完了,柜台上只剩下了小瓶纯净水。绿色GDP核算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表示:有些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的省份,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这方面成本的话,实际GDP很可能就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曾联合公布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
32、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在已完成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中,约有2/3的省区市GDP扣减比重超过1.8%。其中,中部8省市的该项指数为2.14%,西部12省市的该项指数更高达3.16%。二、可持续发展及指标体系(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核心问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统计的要求: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对于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全面衡量人类发展的现实能力和国民财富水平(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指
33、标群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指标体系1996年,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联合国政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部牵头, 联合统计局等机构,以压力状态反应模式为蓝本。这套指标覆盖了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的各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分为驱动力、状态、反应三类指标,通过一个有机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特征。社会和经济类指标的分类方法不能较好地反映预期的因果关系,指标数目庞大 2.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反映经济的指标有经济增长、存款率、收支平衡、国家债务。反映社会的指标有失业指数、贫困指数、居住指数、人力资本。反映环境的指标有资源净消耗、混合污染、生态系统风险/生命支持、对人类福
34、利影响等四个方面共17个指标;每一个方面都由几个具体指标的数值加权得到。在权重的确定上,是根据各个指标的当前值和今后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差距小则权重大。 3.英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四大目标,设置了21个专题,共有120多个指标。反映经济健康发展、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指标:经济、运输等反映不可再生资源优化利用的指标:能源和土地反映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水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反映人类对环境危害最小化的指标:如气候变化等4.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家科技部基于国家统计资料,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基准层和指标层,在指标层上分别设置了描述性指
35、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有100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制定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采用208个指标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素。地方和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三、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通过指标体系的无量纲化和加权计算得到相应的综合平均值(带有一定主观性)通过选择或制定几个具有高度代表性和重要关联性的核心指标,根据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核算关系构造一个新的概括性指标:经济净福利(NEW,诺德豪斯、托宾)新国民财富(世界银行)EDP(SEEA)(一)经济净福利(NEW)该指标是一个衡量效用水平的指标。它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不
36、能只依据最终产品的多少,还要考虑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劳动与闲暇的关系。它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影响人们福利的因素,可以较好地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净福利 = 国内生产总值 + 为改善环境资源质量的投入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产出 + 虚拟的闲暇时间内的活动价值美国经济学家诺德豪斯(W.Nordhaus)和托宾(J.Tobin)曾对美国1929年-1965年的经济经福利进行估算。结果显示经济净福利的绝对值远大于国民生产净值,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3倍,但前者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后者的增长速度。(二)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以人均收入、人类资源发展和基本需求等作为人类进步的度量基础
37、。与传统用人均GDP反映一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方法不同,HDI包含三个方面变量:人口寿命、教育、人均GDP。HDI包含三项基础指标: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成人综合识字率和三级教育入学率、以PPP法测算的现价人均GDP。功效系数公式HDI0.8高发展水平,0.80.79中等发展水平,0.5低发展水平(三)新国民财富概念及核算1.国民财富概念的演进实物资产实物资产对外债权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对外债权 (SNA)非金融资产非经济自然资产对外债权(SEEA)对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存在不适应性:没有充分反映诸资源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没有适当估量资源条件以外“制度”因素的巨大作用2. 基本理念:可持续
38、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创造并保持财富的过程。世界银行重新厘定的国民财富计算方法从全部国民财富变化的角度展开关于可持续发展测度问题的探索。世界银行提出的“国民财富”概念 国民财富:生产资产(Produced Assets)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据世行专家测算:多数国家的实际国民财富中,产品资产只占20左右,明显低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所占的比例(这与人们通常以人造资产作为衡量财富主要标准的作法相抵触);越是富有的国家,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就越多,人力资源在财富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越大。这几乎成了区
39、分穷国与富国的一个重要标志。3. 新国民财富核算(1)生产资产的测算(2)自然资源的测算:收益还原法和净价法(3)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测算(步骤)测算“绿色国民净收入”确定社会人口的“平均剩余生产年限(n) ”利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在社会人口平均剩余生产年限(n) 之内的“未来经济收益之贴现值(Y) ”利用“剩余法”测算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存量参看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的储蓄与财富核算问题 统计研究 2001.11一般储蓄与“真实储蓄”为了对创造财富的过程(广义国民财富的变动)进行核算和分析,还需要引入新的储蓄概念。一般储蓄:全部经常性收支的结余,即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非金融投资(净借入资本
40、转移净获得)真实储蓄(Genuine Saving): 国民总储蓄固定资产折旧经常性教育经费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 (国民净储蓄经常性教育经费)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这意味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降级是负的储蓄或财富积累;而经常性教育经费则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得到如下的广义投资指标:广义总投资非金融总投资经常性教育经费广义净投资非金融净投资经常性教育经费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国民核算原有的财富、储蓄、投资等范畴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四)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1. 基本框架原有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SNA):对于产品资产的消耗或损耗,将其作为“中间消耗”或“资本
41、消耗”从社会生产最终成果中加以扣除;而自然资源的使用或消耗却被当成无代价的,也不考虑经济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进方法(SEEA):扩展“资产”范围,将生态环境作为“非经济资产”引入核算框架扩充消耗概念,将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降级”作为社会生产成果的“减项”加以扣除。2. 关键指标(EDP)讨论(1)EDP指标的设计原理在计算国民经济最终生产成果时不仅要扣除对生产资产的中间消耗和资本消耗,还要扣除对全部非生产资产(包括经济性非生产资产和非经济资产)的使用(耗减和降级),这相当于将SNA的资本消耗概念从“生产资产”的范围扩展到“非生产资产”。(2)EDP的计算为 资源耗减和环境
42、降级资源耗减:即各种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如地下资产、森林等在本期生产过程的消耗量,可认为是自然环境向经济过程提供的货物资源降级:即经济过程对环境的利用使环境质量遭到了损害,如土地用于农业种植,或大气、水等容纳了经济过程的废弃物,可认为是环境向经济过程提供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发生了磨损。估计问题1.资源耗减的估算:对资源耗减成本的确定,一是要统计资源耗减数量,二是要确定资源估价方法。由于大多数自然资源尚不具备完备的市场价格,因此在实际估算中需要应用一些间接方法来确定资源耗减的价值,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所谓净价格法。该方法的逻辑思路是,资源价格是通过开采资源形成的产品的出售来实现的,已经包含在
43、该产品(简称为资源产品)的价格中;而目前的经济核算只核算了资源的开采成本,没有核算资源本身的成本。因此,如果从资源产品的价格中扣除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剩余部分就是资源价格。这样,某一时期的资源耗减成本就是资源耗减数量与该资源价格的乘积。2.环境退化价值的估算思路之一是,假定要防止和恢复所有环境退化,使其保持初始质量水平不变,应该付出多少,这是基于成本的估算方法,表示“应该做什么”;(维护成本法指通过经济活动使环境质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不下降所需支付的费用,具体包括防护费用和恢复费用。)思路之二是,环境退化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是什么,其损害的价值是多少,这是基于损害的估算方法,表示“引起了多大问题”
44、。比如用下降的产量和市场价格计算土地质量退化价值;用损失劳动时间的价值、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支出计算人体健康损害价值等。环境价值估算方法的研究1、市场估算法市场估算法,其估算原理是首先观察环境的实际变化,然后估计此种变化对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影响,最后反过来估计环境变化的经济价值。适用条件其一,环境变化直接引起了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增减,而这种产品或服务是市场上已有的,或者是有市场前景的,或者市场上有相似的替代品;其二,环境变化的影响明显,并可观察得到,或可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其三,市场功能完善,市场价格能准确反映经济价值。几种常用的市场估算法生产率变动法:在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产生显著影响的
45、情况下(如化工厂的污水对周围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观测产品产量与价格的变化,可以直接估算出环境变化的影响值。疾病成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是通过计算所有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疾病的成本,例如医疗成本和缺勤造成的收入损失,来估算环境损害或环境治理的效益。人力资本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是一种用收入损失估价因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成本的环境估算方法预防性支出法是以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作出的预防性支出,来作为估算环境危害的依据。隐含假定是:人们有足够的信息了解环境变化的危害性,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是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资源保护成本的一种统计估算方法 。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approach)是一种用因受环境危害而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统计估算方法。2、意愿调查法(CVM)基本思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询问被调查者对维护某一环境或改善某一环境变化的意愿支付水平,来估算该项环境的存在价值或变化的影响价值。常用于估算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