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588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报告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评价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一二年十月十七日目 录一. 建设项目概况1(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项目地点12.项目背景7(二)建设项目概况81.建设内容82.生产工艺93.生产规模94.建设周期95.项目投资9(三)项目规划符合性及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101.产业政策符合性102.项目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03.项目选址与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15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6(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6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7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174.声环境

2、质量现状175.生态环境现状18(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8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82.环境影响评价重点18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9(一)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排放方式及其达标情况,生态影响途径、方式和范围19(二)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9(三)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251.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252.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27(四)环境敏感区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32(五)污染排放执行标准及达标情况32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达标情况322.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达标情况353.其他评价标准36(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36(七

3、)建设项目经济损益分析结果371.项目投资概况372.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7(八)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81.环境监测计划382.环境管理计划39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43一. 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项目地点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拟利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贷款2亿美元在辽宁、江西、湖南、重庆、新疆和甘肃6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34个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把农业生产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作为切入点进行项目设计,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探索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新途径和

4、新模式。世行贷款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所在省在全国的分布及各项目县的空间分布详见图1至图,各项目区的具体分布及其所在灌区情况详见表1。图1 项目省位置分布示意图图2 辽宁省项目县分布图3 重庆市项目区分布图4 江西省项目县分布图5 湖南省项目县分布图6 新疆自治区项目县分布图7 甘肃省项目县分布表1 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项目区分布省份地(市)县(市、区)涉及乡镇所在灌区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王纲街道、永乐街道、八一街道八一灌区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古榆树镇阜新市彰武县丰田乡、双庙乡、五峰镇锦州市小东种畜场小东种畜场朝阳市凌源市万元家店镇、小城子镇、四合当镇、三家子蒙古乡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乡、新

5、台门镇、钢屯镇、沙河营乡江西南昌市进贤县梅庄镇、白圩乡、衙前乡、钟陵乡赣江东干灌区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枫田镇、横龙镇、瓜畲乡、洋门乡、竹江乡吉泰盆地灌区宜春市高安市筠阳街办、黄沙岗镇、灰埠镇、蓝坊镇、新街镇、独城镇、荷岭镇肖江流域、锦惠灌区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埠头乡、长冈乡、龙口镇、古龙岗镇、江背镇、兴江乡、永丰乡、隆坪乡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良山镇袁河灌区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左坊镇、琉璃乡、合市镇抚河灌区湖南常德市津市市新洲、白衣长沙市宁乡县东湖塘、花明楼、道林、大屯营韶山灌区衡阳市衡东县三樟乡、大桥镇、石湾镇白莲灌区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许市镇、采桑湖镇华洪运河流域郴州

6、市资兴市波水、兰市、汤市、何家山、青腰青山垅灌区重庆南川区铁村乡、大观镇、白沙镇、南城街道土溪水库灌区、烟紫厂水库灌区涪陵区同乐镇、青羊镇、马武镇、龙潭镇联合水库、雪峰水库、双石桥水库、龙桥水库、红旗水库灌区潼南县桂林街道、崇龛镇、柏梓镇涪江及琼江流域大足县龙水镇、石马镇、万古镇、拾万镇、玉龙镇龙水湖灌区、怀远河灌区、跃进引水渠堰灌区永川区大安街道、金龙镇、来苏镇、宝峰镇、青峰镇、南大街街道青峰水库灌区、九龙河流域灌区开县长沙镇、南门镇浦里河灌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上户沟乡、滋泥泉子镇白杨河灌区、黄山河灌区、甘河子灌区奇台县半截沟镇、老奇台镇、坎尔孜乡、东湾镇井灌区;开垦河灌区巴音郭楞蒙古

7、自治州焉耆县永宁镇、北大渠乡、包儿海乡、查汗采开乡开都河灌区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查干诺尔乡、塔温觉肯乡、本布图镇开都河灌区,博斯腾湖灌区甘肃酒泉市敦煌市莫高镇、转渠口镇、郭家堡乡、肃州镇党河灌区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黑泉乡、新坝乡新坝灌区、友联灌区兰州市永登县柳树乡、大同镇、龙泉寺镇、红城镇庄浪河灌区、引大灌区定西市临洮县玉井镇、衙下集镇洮河灌区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洛门镇、鸳鸯镇、山丹乡、桦林乡榜沙河流域中型灌区、北顺灌区、南河灌区、车岸灌区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百里乡、梁原乡达溪河、黑河灌区2.项目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8、成就,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落后,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农业环境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正在并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预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将增加,产量波动将进一步增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一定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也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分布和利用也将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产生的

9、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趋于常态化,灾变规律变化,不可预见性增强,导致粮食生产风险越来越大,等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 年,我国要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二)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内容项目将围绕9.4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示范、推广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和林业措施以及机构发展与支持等方面的综

10、合投入,建设若干不同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体系样板。为实现世行项目适应和减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目标,项目主要分为三项内容:一是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按照因地制宜、旱涝兼治的要求配套建设田间水利、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排灌功能,加大有效灌溉面积,以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6省项目区共开挖疏浚沟渠4520km,防渗渠道2806km,修建渠系建筑物30911座,新建或维修机电排灌站281座、改建机井828眼,架设农电线路250.8km,修建小型蓄水工程914座,修建量水建筑物1092座,修建田间道路2245km、低压管道

11、828km、移动式地面软管198km,发展喷灌3186hm2、微滴灌8120hm2。二是示范、推广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和林业措施。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农田林网建设,推进适应现代化的种植方式,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6 省项目区共平整土地11346hm2,平衡施肥41435hm2,深松土壤26806hm2,秸秆还田21364hm2,田间有机肥堆肥设施1577座,田间病虫害防治面积58655hm2,发展温室大棚754500m2,建设农田林网和生态林网2361hm2,开展实用性课题研究12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431个。三是机构发展与

12、支持。开展针对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受益农户、镇村干部及技术人员等的培训和考察活动,配备项目必需的办公设备,增强项目参与者的适应和减缓意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6省项目区扶持农民专业协会4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2个,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65个,开展农民培训12383.5人月,开展技术援助782.5人月,项目管理人员赴国内外考察1184人月,国内培训1148.4人月,购置办公设备654台(套)等。2.生产工艺项目属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完全在原有农业耕地范围内进行,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项目建成后,运营期主要生产活动仍为农业生产,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

13、和棉花、花生、油菜及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具体生产工艺包括播种、作物生产期管护及收获等主要环节。3.生产规模本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94066h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5681.32hm2,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16875hm2,建设农田防护林及生态林2466.07hm2,属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具体建设规模如表2所示。表2 项目建设规模统计表(单位:hm2)省份辽宁江西湖南重庆新疆甘肃合计高标准农田面积16667155331553315733155331506794066节水灌溉覆盖面积140648450129137595.110636.221102364681.32无公害农产品面积81

14、61/593445014545绿色农产品面积1480200560/902330农田防护林及生态林面积180.3790124618430.773232466.074.建设周期建设项目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农业生产,不占农时。本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至2019年,项目分5年实施,各项目县一般有2-4个项目区,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年度项目实施计划逐步施工。5.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主要分为三部分:基本费、预备费和世行贷款先征费。其中,基本费包括土建工程费、设备及安装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格预备费。项目总投资:197277 万元。其中:基本费177440 万元;预备费19522 万元;世行

15、贷款先征费:315 万元。各省分类投资汇总情况见表3。表3 项目省分类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内容辽宁江西湖南重庆新疆甘肃国家农发办总计占总投资比例基本费32196287512904828721.629052.328182628176578.989.51%预备费2532373334363901.13432.23347020381.310.33%先征费53.653.653.647.353.6522315.70.16%总投资347823253832538326703253831581630197277100.00%(三)项目规划符合性及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

16、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从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项目建设加强了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田间配套工程,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以提高,项目还引进和推广示范作物新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对农民进行相关科技培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农民组织

17、化程度和科技素质得到提高。同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是切实落实意见精神和执行决定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令第9号),本项目建设内容属于“国家农林类项目鼓励:低产田综合治理与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和“水利类项目鼓励: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2.项目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国家规划符合性分析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规划要求农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

18、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开发活动。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国家层面优先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其中,辽中南地区“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地位,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环长株潭城市群“稳定农产品供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建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成

19、生态农业示范区”;成渝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兰州西宁地区“发展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特色优势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天山北坡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培育特色农牧产业,发展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养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中天水地区“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核心区,严禁任何生产建设活动;缓冲区,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活动外,严禁其他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实验区,除必要的科学实验以及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旅

20、游、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活动外,严禁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本项目区分布绝大部分位于国家优先开发区域,工程建设区位选择及工程内容符合“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湖南省君山区部分项目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工程在原有农田区域进行,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符合“主体功能区划”要求。与农业生产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安全基础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同时

21、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解决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根据经验,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面积是基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根本,强化基础设施是保障,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并且有所减少,因此,必须挖掘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单产。主要途径为:一是提高良种良法的粮食增产作用,二是提高农田基础产出能力,三是加强植物保护,四是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我国中低产田比重仍然很大,通过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和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保土、保水和保肥能力,可提高粮食等级,增加粮

22、食产量。目前我国除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外,水稻、玉米的机械化程度依然较低,有较大减损潜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等设施,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篇章对粮食建设规划提出了以下要求:(1) 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合理规划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开发时序和合理规模,开发

23、之前进行充分论证、深入分析当地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并制定详细的生态风险防范方案。(2) 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区域水量进行水资源综合平衡分析,确定合理的灌溉用水量和灌溉定额,避免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缺水地区,要降低增产任务 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禁止开垦占用和随意改变自然湿地用途。(3) 农业投入增加对环境的影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因需定施,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加大测土密度,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科学制定施肥配方,配合农艺措施,合理深施,逐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施肥习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抗品种或转基因品种,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24、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通过预测预警、统防统治、精准施药,发展生物农药,鼓励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降低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尽量减少农膜使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4) 粮食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增加秸秆还田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通过过腹还田、发展秸秆板材、开发秸秆生物质能等措施,降低废弃秸秆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不新开垦土地,在新疆、甘肃等干旱地区不新打机井,项目实施后采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秸秆还田和农膜回收等技术,完全符合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环境影响评价篇章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相关规

25、划要求。项目与水利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全国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要求: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到2015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在三江平原、长江流域等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在黄淮海地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通过水源置换退还挤占的农业用水,恢复部分有效灌溉面积;在西南盆地、平坝水源条件丰沛地区,结合新建水源工程配套发展一批中小灌区。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和农业大县,加强灌区田间灌排设施配套,注重工程建设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的结合,加强灌溉与排水、骨干与田

26、间的工程配套。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强化农业节水。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和重大战略来抓,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优先推进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争取5年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

27、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以上。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全国节水灌溉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节水灌溉工程将在有效灌溉面积内推广渠道防渗控制、低压管道输水及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其中,在大中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缺水严重的北方特别是西部地区),主要是推进输配水渠道及管网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而在农田水利重点县,北方地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重点,东北、西北地区大力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华北平原、黄淮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本项目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包括沟渠疏浚、渠道防渗衬砌和节水灌溉等工程,符合全国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

28、5)和全国节水灌溉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水利规划要求。项目与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 提高农村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包装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加强废弃农膜、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田沟渠清淤防渗、整修田间道路、补植防护林网,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工程措施及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农业管理措施,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2) 地方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

29、包括实施排渠清淤、灌渠衬砌,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灌渠进行改造和机井维修,田间机耕道路建设,农田林网更新及农民团体培训等。完全符合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年修订本)、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庆市水资源保护规划、重庆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维

30、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甘肃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甘肃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等地方相关规划要求。3.项目选址与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项目设置在辽宁、江西、湖南、重庆、新疆和甘肃六个省的34个县,现在从项目区水资源、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群众基础四个方面来分析项目区选址的合理性。(1)水资源保证性分析6个项目省中,新疆、甘肃两省位于干旱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项目在原有农田上实施,不新开垦土地,不增加农业用水定额,另外项目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抗旱品种推广、微滴灌技术推广及渠道防渗等工程内容实施,能够有效节约项目区农业用水量。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单位土地用水量将明

31、显降低,有利于缓解当地水土矛盾及用水紧张形势,减缓地下水下降趋势。项目所有区域的水资源量基本能够满足项目用水要求,并且通过推广节水措施,项目建成后用水量会有所降低,减小项目区供水压力。(2)环境保护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现有农田区域,项目选址区域不新占用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林保护区等敏感区,不影响水源保护区及其他国家和地方保护区域,项目选址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3)经济合理性分析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适宜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区周围骨干水利基础设施完备,防洪有保证,排水有出路,只要投入较少资金对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后,就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区土地等级,产生巨

32、大的经济效益,投资少,见效快。(4)群众基础合理性分析项目区所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要求迫切,积极性高,地方财政配套有保证。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健全,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等技术在农村区域的推广。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国家各项规划的要求,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项目选址区域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良好,有相当时间的农业开发历史,有利于农业开发,并且,项目用地不新占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林保护区等敏感区,不影响水源保护区及其他国家和

33、地方保护区域,总体来说,项目区选址合理。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06-2010中国环境质量报告,对辽宁、江西、湖南、重庆、新疆和甘肃等六省项目区所在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统计。辽宁省项目区所在市环境空气质量除沈阳市PM10指标稍有超标外,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较好。江西省项目区所在市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湖南省项目区所在市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重庆市项目区所在市空气质量PM10指标监测值

34、略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超标率达到14.8%),SO2和NO2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较好。新疆项目区所在市空气质量除库尔勒PM10超标外(PM10日均值超标率30.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较好。甘肃省项目区所在市的空气质量除兰州市外,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主要受颗粒物影响。而从日均值超标率来看,甘肃省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PM10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总体看各省项目县的环境空气质量

35、良好,基本可以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辽宁项目区地表水除苏家屯浑河大伙房水库断面达到水质标准、连山区女儿河水质达到标准和黑山县东沙河达到标准要求外,其他断面综合评价均为V类或者劣V类,项目区总体地表水质一般。江西省赣江南昌滁搓断面达到类水质标准,其他地表水监测结果均能达到地表水类水体相关水质标准要求,总体项目区地表水质良好。湖南省各项目区地表水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地表水质良好。重庆市地表水监测结果均能达到地表水类及以上水体相关水质标准要求,总体项目区地表水质良好。新疆四个项目县中阜康市和奇台县位于天山北侧,

36、属于北疆,主要地表水来源为天山冰雪融水,项目区地表水各指标除博斯腾湖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高于类标准外,其他地表水水体各指标监测值均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表水质较好。甘肃省除高台县山丹河为劣V类水体以后,其他断面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地表水水质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区地表水水质整体较好。总体看各省项目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除辽宁省外,其他省份基本可以达到相应水体功能区标准的要求。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收集了项目区地下水监测数据,调查水井主要为村庄或者城镇饮用水水井。除江西省等南方项目区存在大肠菌群等个别项目超标外,各项目区地下水水质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

37、限值,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良好。4.声环境质量现状各省项目区均地处农村地区,除个别地段靠近村镇、公路外,其余都远离噪声污染区,项目区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5.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周边以农耕地为主,为成熟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悠久,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环境现状一般。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林地、河流、坑塘、村庄为主。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及薯类、油菜、棉花、蔬菜、葡萄及其他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农区人工林中的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是整个农区的生物屏障。主要以新疆杨、俄罗斯杨、白毛杨、速生柳、国槐等树种为主。区域内的动物种类均为普通常见类型

38、,无珍稀保护物种。六省34个项目县中有个别县区临近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保护区内涉及部分珍稀植物和珍稀鸟类等。(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环境空气影响现状评价范围和预测评价范围均确定为项目区界外200m处。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区及附近主要地表水体,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区农田退水涉及的主要地表水体。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影响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在项目所涉及的地下水取水区域范围。生态环境:由于项目工程内容为在原为农田基础设施上进行改造和完善,工程量小,生态影响一般仅局限在项目实施区域范围内,项目生态影

39、响现状评价范围和影响评价范围均确定为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临近自然保护区的个别项目区,评价范围扩展到保护区区域。声环境:由于项目实施的声环境影响一般仅局限于项目区内,项目环境噪声影响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范围均确定为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区涉及范围。2.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及特点,评价重点确定为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水资源平衡分析、农药化肥施用等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土壤肥力状况及污染影响分析、土壤侵蚀和盐渍化影响分析、环境敏感区域生态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等。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建设项目污染

40、物排放、排放方式及其达标情况,生态影响途径、方式和范围项目建设性质为农田开发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特征污染物排放。项目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造成地表泾流流失和地下淋溶,可能对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农业生产还涉及少量温室气体排放、播种及收获过程产生噪声和扬尘等污染物排放,总体排放浓度较小,能够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由于项目在原有农田基础上进行,不新占荒地、湿地及林地等生态用地,生态影响范围一般局限在项目区范围内。(二)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根据项目区域范围,筛选项目实施可能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项目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内涉及主要环

41、境保护目标见表4和表5。表4 项目县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目标清单保护区名称项目行政区域保护级别面积(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方位与距离备注自然保护区付家樟子松辽宁昌图县县级640樟子松母树林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南5.6km肖家沟辽宁昌图县县级507兴安岭植物区系天然次生林项目区东南67.6km红山水库辽宁昌图县县级10500饮用水源地项目区东南54.6km白清寨辽宁苏家屯区市级4267森林及野生动物项目区东侧34.1km滑石台辽宁苏家屯区省级260“陨石”地质遗迹项目区东侧27km黑山饶阳河湿地辽宁黑山县市级8350湿地生态系统及迁徒鸟类项目区东南18.9km那木斯莱辽宁彰武县县级7103沙地

42、草原、湿地项目区东侧16.2km章古台辽宁彰武县省级19624沙地残存森林植被项目区东北27.8km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彰武高台山辽宁彰武县县级576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侧11.3km彰武千佛山辽宁彰武县县级860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侧44.4km虹螺山辽宁连山区省级10500森林及水曲柳、狼、黄羊等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侧0.8km青龙河辽宁凌源市省级69912野生动物及其生境项目区西侧7.1km鄱阳湖河蚌江西进贤县省级15533三角河蚌、皱纹蚌等野生动物项目区西北方向10.5 km大公岭江西进贤县县级3457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项目区西南15 km青岚湖江西进

43、贤县省级1000白鹳、小天鹅等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项目区西20 km香炉峰江西进贤县县级747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项目区东南5 km新余蒙山江西渝水区县级560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项目区东北30km猫牛岩江西安福县县级349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西侧30km明月山江西安福县县级2000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项目区西侧70km南坪江西安福县县级2200水源涵养林项目区西侧50km三天门江西安福县县级1100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西侧60km社上珍珠山江西安福县县级287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项目区西侧40km太源坑江西安福县县级435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西侧30km桃花洞江西安福县县级243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项

44、目区西侧30km铁丝岭江西安福县县级1694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项目区西侧85km马街江西金溪县县级2962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东侧10.2km东洞庭湖湖南岳阳市国家级190300珍稀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项目区位于保护区试验区内宁乡官山湖南宁乡县县级350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西侧50km衡东四方山湖南衡东县县级380森林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南侧35km金觉峰湖南衡东县县级1357森林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南侧26km灵山庙湖南衡东县县级5森林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东南侧46km天光山湖南衡东县省级95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项目区南侧48km顶辽银杉湖南资兴市省级953银杉群落及其生境项目区东北侧10km金佛山重庆南川区国家级41850 银杉、珙桐等常绿阔叶林南城街道项目区南4.8km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大木山重庆涪陵区省级14630常绿阔叶林马武镇项目区东约35.4km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江东桫椤重庆涪陵区县级2500桫椤及其生境马武镇项目区东北约14.5km西山桫椤重庆大足县县级988桫椤等珍稀植物龙水玉龙项目区西侧1.8km玉龙山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彭溪河湿地重庆开县市级3686湿地生态系统长沙镇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