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160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6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 明浙江省面积10.18万km2,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208.17万ha,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水域面积约6500km2,其中平原地区水域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山区水域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造成了大量的水域被无序占用。据2003年统计,近5年来,全省约有2000ha的水域面积被占用,其中未经审批占用的近1000ha。水域被无序占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河道和湖泊被填埋,导致排涝调蓄能力降低,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河道断面缩窄,降低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城乡周边和平原

2、地区占用河道,造成水流不畅,使水环境恶化,影响自然景观;对于有航运功能的河道,由于河床抬高等原因,降低了水运能力等等。为遏制对水域的无序占用,维持合理的水域面积,充分发挥水域的原有功能,迫切需要对全省各行政区域、各河流水系中水域面积的确切数据进行调查,为科学、合理地管理水域提供基础资料,充分发挥我省水域在行洪、排涝、水量调蓄、环境美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功能。2004年上半年起开展对浙江省水域调查的试点工作,地点选在德清、永康、镇海等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全省水域调查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出全省水域调查的建议意见,编写完成了浙江省水域调查试点报告。2004年8

3、月,浙江省水利厅对浙江省水域试点调查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审查。在试点调查基础上,2004年10月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完成技术导则(讨论稿),确定了总体框架和主要技术要求等原则性内容。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2004年12月16日浙江省水利厅组织了“技术导则”(送审稿)的审查会,编制单位又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文稿,提供大会讨论。本技术导则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0)编写,分为正文、条文说明和两个附录。目 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水系13.2河网23.3河道23.4水域23.5计算水位23.6水域面积23.7水域容积23.8水域范围23.9水域

4、保护范围23.10河网水面率24、总则24.1总体要求24.2调查对象34.3调查内容34.4调查方法34.5成果分类45、一般技术要求45.1统计口径45.2高程基准55.3平面坐标系55.4比例和精度控制55.5计算水位55.6细度控制65.7水域定界65.8水域名称66、详查66.1河网水系水域调查66.2湖泊水域调查86.3水库山塘水域调查86.4其它水工程水域调查86.5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计算8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97、普查97.1一般说明97.2普查基本资料97.3纸质图数字化9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107.5水域面积量算107.6野外校核108、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108.1

5、调查成果108.2详查资料整理118.3普查资料整理129、组织实施139.1调查组织139.2调查实施139.3资料归档14条文说明151、范围152、规范性引用文件153、术语和定义153.1水系153.2河网153.3河道153.4水域153.5计算水位163.6水域面积163.7水域容积163.8水域范围163.9水域保护范围173.10河网水面率174、总则184.1总体要求184.2调查对象194.3调查内容204.4调查方法204.5成果分类215、一般技术要求215.1统计口径215.2高程基准215.3平面坐标系215.4比例和精度控制225.5计算水位225.6调查范围细度

6、控制225.7水域定界235.8水域名称236、详查236.1河网水系水域调查236.2湖泊池塘水域调查256.3水库山塘水域调查256.4其它水工程水域调查266.5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计算26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267、普查267.1一般说明267.2详查基本资料267.3纸质图数字化26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277.5水域面积量算277.6野外校核278、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288.1调查成果288.2详查资料整理288.3普查资料整理299、组织实施299.1调查组织299.2调查实施299.3资料归档29附录A 调查成果整理要求30附录B 缺测河道水面面积和水体容积的推算431、范

7、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开展浙江省水域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浙江省各类水域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导则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成果整编方法、测量成果信息编码规则、图件处理方法应按照以下规程规范执行。本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内容与以下规程规范有矛盾的,均采用以下规程规范执行。GB5017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L58-93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104-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修订)SL171-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97-97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GB50286-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L26

8、1-98 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13-98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249-99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259-2000 中国水库名称代码JTJ203-2001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2003年 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试行)3、术语和定义3.1水系流域内由干流和若干级支流相互连接构成枝杈结构的河流体系。3.2河网平原地区由多条河流相互连接构成网状结构的河流体系。3.3河道水系和河网的河流统称。3.4水域水域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洼淀、水塘及其管理范围。3.5计算水位在水域调查中所采用的水位值。3.6水域面积水域面积是计算水位对应的水面面积。3.7水域容积水域容积是计算水位

9、对应的水体体积。3.8水域范围按照水域定义确定的范围。3.9水域保护范围水域保护范围是指为实现水域基本功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的水域周边区域。3.10河网水面率河网区域内的水域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4、总则4.1总体要求水域调查应在浙江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本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进行。水域调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料,注意收集与水域调查相关的规划、水工程设计资料、历史测量资料、现有的地形图、电子地图、遥感及航测图片等,并注重资料的对比分析。水域调查的重点是平原河网、入海河流的河口段、城市河段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水域资源占用比较严重地区。水域调查要从保护水域、发挥水域功能

10、、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出发,确保调查成果质量。4.2调查对象调查的对象是全省范围内河道、湖泊、水库、山塘、以及其它通过水利工程形成的水域、其它零星分散分布的水域。4.3调查内容全省水域调查的内容包括:河道长度、河道水域面积、河道水域容积。对于河网,还包括河网水面率。湖泊和池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水库和山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其它水工程形成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上述各类水域的水域功能和使用情况。4.4调查方法4.4.1调查方式调查方式包括详查和普查。详查由各县(市、区)水利单位组织实施,调查的内容包括:4.3项规定的全部内容。普查由省水利厅委托有关单位统一进行,调查的内容是河道的长度和水域面积

11、。全省水域调查宜采用普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地也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水域调查。4.4.2水域详查河道水域详查采用现有图件量测和断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湖泊和池塘的水域详查采用现有图件量测和水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库和山塘的水域详查主要利用水库山塘设计资料和水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它水工程的水域详查主要利用水工程设计资料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4.4.3水域普查水域普查采用电子地图量算和卫星遥感图片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4.5成果分类成果分类应满足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域管理,发挥水域功能的要求进行。全省水域调查的成果分类:全省11个市,63个县(市、区)统计汇总成果;全省八大水系和七

12、大河网统计汇总成果;全省省级河道、市级河道、县级河道、县级以下河道水域统计汇总成果;全省水库山塘水域统计汇总成果;全省湖泊、池塘水域统计汇总成果;全省其它水工程水域统计汇总成果。各县(市、区)水域调查成果应根据本地水域的实际和调查内容,形成相应的水域统计汇总成果。5、一般技术要求5.1统计口径水域调查应按照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中规定的调查基准年收集数据。行政分区按照调查基准年的浙江统计年鉴和各地同期的年鉴资料。水库名称按照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浙江省大中型水库基本资料。河流名称按照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浙江省河流手册。遥感影像图片数据和电子地图数据按照调查基准年对应的时间基准进行控制。河流、河段、断面

13、编号参照浙江省全省水利工程数据库设计报告。5.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应用其它高程系的历史数据应进行高程基准的数据转换。5.3平面坐标系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国家坐标系。电子地图应按照平面坐标系配准。5.4比例和精度控制全省水域调查应采用1:10000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江河测量的断面测量比例应采用1:1000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水库、湖泊、山塘等测量的平面测量应采用1:10000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卫星遥感图片应按照SPOT-5的2.5m分辨率控制。5.5计算水位入海河流的下游段采用平均高潮位;其余河道采用相当于2年一遇的水位;水库、山塘、湖泊和其它水工程形成的水域采用正

14、常蓄水位。5.6细度控制5.6.1详查测量细度控制河网河段的测量控制河宽为5m,河宽小于5m的河道不进行测量。按照河段的断流天数控制山区河流河段的测量河宽,断流天数占全年1/3以上河段不测量。按照正常蓄水位下的容积控制山塘和池塘的测量范围,容积小于5000m3的山塘和小于1000m3的池塘不进行测量。各地也可根据水域实际使用情况适当调整测量调查范围控制细度,但均不应低于上述标准。5.6.2普查细度控制电子地图数字化应按照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490)对精度控制要求执行,遥感影像图片应按照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对精度控制要求执行。5.7水域定

15、界对有疑问、有争议或定界不明确的跨县(市、区)水域范围划定,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单位协商,由省水利厅认定。5.8水域名称水域名称应使用现有约定俗称的名称,如有其它名称应注明。若水域名称有矛盾或与其它行业名称不统一时,宜采用本地水利规划中使用的水域名称。6、详查6.1河网水系水域调查6.1.1一般要求河网水系河道测量应根据省水利厅水域调查统一部署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对河道水域调查的需要,根据已有资料的可用程度,确定河道水域测量的范围。对采用历史测量数据作为详查成果数据,应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对水域面积或水体容积变化幅度大于10、原测量数据不完整等情况,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形成完整统一的测量成果。

16、河网水系河道测量一般采用河道断面测量,有滩槽分布的局部过宽河段,需要进行河道水下地形测量。河道测量的重点应包括本地区的骨干河道,重要河道,在汛期起行洪作用、在旱期起蓄水作用、且与骨干河道或重要河道相连的河道;以及本地区水域管理需要重点控制的其它河道水域。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对水域管理的需要,增加水域保护范围的测量。6.1.2河道测量断面间距参照有关测量规范和本地河道实际情况确定。河道顺直且河宽变化不大的河段,断面测量间距宜控制在300-800m;弯曲河段或河宽变化较大的河道,测量断面应适当加密,每个河段应至少有2个测量断面。断面测量的测点密度按测量比尺进行控制,断面测量的测点分布应能代表河道断面

17、水下部分和滩面部分的轮廓,断面最深点应布设测点,测点应包括堤防、水域保护范围的地面高程、河岸线的转折点等特征点。6.1.3河口测量入海河流的河口段测量应考虑河口冲淤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并结合历史测量资料对测量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入海河流的河口段的下边界参照5.7执行。6.1.4山区性河道测量山区性河流上边界为常年有连续水面的最上界,范围可参照5.6.1执行。上边界以上河段按照缺测河段处理,计算按照6.1.5进行。6.1.5未测河道河宽小于测量控制河宽的河段,应测量河段的长度,或通过图件量测河道长度,并按照河段长度和河段的平均河宽估算水面面积。也可采用附录所列的类比法、参数法、均匀流法进

18、行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的推算。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办法对缺测河段的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进行推算。6.2湖泊水域调查湖泊等水面的水深测量测点数,应按照1:10000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布置测点。6.3水库山塘水域调查水库的面积和库容可直接采用水库现有的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得到,对于淤积严重或水域范围变化较大的水库,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6.4其它水工程水域调查人工开挖的水域应单独进行统计,包括人工湖,围涂形成的平地水库,常年水深大于1.0m,容积大于1000m3的其它水面。引水渠道应计算渠道的长度、宽度、高度。6.5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计算详查应计算河道长度、计算水域面积、水域容积。有堤防或规划堤防的河道应增加

19、堤线之间的水面面积计算。计算某一河网的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应事先划定河网的范围,在测量计算成果基础上,补充通过详查或用其他资料得到的未测河道和其它未测水域数据,得到河网完整的统计结果。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测量和成果整理提出建立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的要求。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在进行详查的过程中,应对各类水域功能、水域的主导功能、目前使用状况、水域使用的历史沿革、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和记录。水域的功能包括:行洪排涝、水量调蓄、航运交通、环境美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使用的状况包括:水域管理、水域保护、水域水质等。存在的问题包括:水域污染、水域破坏、水域占用等。7、普查

20、7.1一般说明全省水域普查采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判读和电子地图量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省水域普查主要量算和对比河道长度和水域面积。全省水域遥感调查宜由全省统一进行。7.2普查基本资料全省水域遥感数据应采用调查基准年前3年内的SPOT-5遥感影像图片,时相应尽量一致。全省水域电子地图量算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包括:浙江省测绘部门已经完成的1:10000比尺的电子地图,或者用1:10000比尺的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后得到的电子地图。7.3纸质图数字化在纸质图数字化的扫描时应保持原先图件的大小,图层设置前应首先进行地理坐标的配准,按照水域分类进行图层设置,对统计面积的水域应按照面状数据进行数字化,应在河道图层的

21、基础上在设置河道长度层,以便统计河道长度。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应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将遥感影像图片与电子地图套合判读水域。判读按照“取新弃旧”的原则,参考历史图件和其它资料,提取水域信息,形成水域属性。 7.5水域面积量算水库、山塘、湖泊、池塘等水域的水面面积应通过对水域范围量算得到,河道的水面面积可以通过面状河道信息或双线河道范围内面积量算得到,对于单线河道可按照6.1.5条处理。对于调查基准年3年以前的电子地图或由纸质图数字化得到的电子地图,应利用调查基准年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新建调整图层,然后进行水域统计。7.6野外校核对于能基本确定水域并与电子地图重合的卫星遥

22、感图片得到的水域信息,宜进行典型区域的实地验证性校核抽查,作为判读结果精度评定的依据。对于能基本确定水域但与电子地图不重合的水域信息,在内业阶段,宜会同当地水利专家进行确认,如有必要,应进行实地核实,确定水域是否发生变化,记录水域变更情况。8、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8.1调查成果水域调查成果包括:报告、图件、数据成果和数据库。8.1.1调查报告全省水域调查的调查报告包括: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报告;浙江省水域调查工作报告。各地区水域调查的调查报告主要是详查工作报告。8.1.2图件全省水域调查的成果图件成果包括:浙江省1:50000水域现状图和浙江省1:10000主要河网水系分区水域现状图。各地区水域调

23、查的成果图件成果是本地1:10000水域现状图。8.1.3数据成果全省水域调查的数据成果包括:浙江省各市县水域统计成果;浙江省各市县分类水域统计成果;浙江省水资源分区水域统计成果;浙江省水系水域统计成果;浙江省河网水域统计成果;浙江省不同水面类型水域统计成果。各地区水域调查的数据成果主要是本地区水域综合统计成果。8.1.4数据库全省水域调查数据统一进入浙江省水域调查数据库,建立全省水域管理信息系统,对水域数据进行管理。8.2详查资料整理8.2.1测量成果形式测量成果包括:测量报告、测量整编资料。应提供相同内容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测量报告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测量要求、测量组织实施、测量成果组成等

24、进行说明。测量整编资料包括:水域测量平面图、测量数据整编成果。表明测量位置的数据应和图件标明的位置一一对应。8.2.2测量成果文档格式测量数据整编成果应采用EXCEL软件格式、测量报告应采用WORD软件格式、测量平面图绘制应采用AutoCAD软件、电子地图采用Mapinfo软件、遥感影像图片的处理采用ENVI软件、山区河道水面线计算采用HEC-RAS软件、数据库管理采用Windows SQL Server软件。使用上述软件涉及的文件格式、报告章节设置、图层设置、属性数据文件规定、编码规则、计算软件处理和计算的要求、数据库库表结构参见附录A。8.2.3测量成果的校核河网地区的河道测量,通过计算得

25、到的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需要进行成果校核。对于周边有水库的河网地区,应采用周边水库放水后水位变化校核水体容积。对于同时采用电子地图量测和遥感手段的河网,应通过数据相互对比进行成果校核。8.3普查资料整理8.3.1普查成果形式纸质图数字化成果包括:纸质图扫描过程得到的位图文件、数字化过程得到的矢量图文件、经过处理得到的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和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关联的属性数据文件。透过其它方式得到的电子地图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成果包括:原电子地图文件、调整处理后形成的新的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和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关联的属性数据文件。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成果包括: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判读处理过程得到的位图文件、计算水域

26、面积的数据文件。8.3.2普查成果文档格式位图文件采用TIF格式,其它文档格式参见8.2.2要求执行。9、组织实施9.1调查组织全省水域调查由省水利厅统一部署。普查一般每5年进行一次,详查每10年进行一次,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自行组织详查。水域调查的详查工作主要由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负责,省级科研、设计、测量、教学等单位配合协助,以县(市、区)域为基本调查单元,进行全省汇总。水域调查的普查主要由省统一进行,由省级科研、设计、测量、教学等单位承担,各县(市、区)水利部门配合。全省水域调查资料汇总和成果汇编由省水利厅组织有关单位进行。9.2调查实施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应按照省水利厅水域调查部署和

27、要求,组织落实本地区水域调查的内容、重点、组织、进度等,确定需要进行水域测量的详查范围;外业测量完成后,完成本地区的水域调查资料整编及成果汇总,完成水域调查报告,成果审查后上报省水利厅。 承担水域调查的省属科研设计单位应按照省水利厅水域调查的部署和要求,收集全省卫星遥感影像图片和电子地图,进行全省范围水域面积和河道长度的量算和对比;对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上报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整理;调查成果上报省水利厅,经专家评审后,统一进入全省水域调查数据库,建立全省水域管理信息系统,并按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库设计要求,将数据转入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库。9.3资料归档水域调查工作的成果资料,应按照水利工程资料归

28、档的要求及时归档。各地调查成果,由各地水利部门管理,全省调查汇总成果统一提交浙江省水利厅管理。14条文说明1、范围全省水域调查由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本技术导则规定了浙江省水域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导则参照标准化要求编制,导则涉及的规程规范是技术导则编制的主要技术参考。凡在规程规范明确的内容,原则上按照规程规范执行;规程规范未定的,也应该参照规程规范的原则精神,结合本技术导则的条款执行。3、术语和定义3.1水系我省水系主要指:苕溪、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八大水系。3.2河网我省河网主要指:杭嘉湖平原、萧绍平原、宁绍平原、温黄平原、温瑞平原、瑞平平

29、原、椒北平原等滨海平原。3.3河道河道指具体的河流段。因此河道既可以用来表示钱塘江水系的某一支流,也可以用来表示杭嘉湖平原的某一条河流。将河道进一步细分得到河段。3.4水域水域是陆域范围内由一定边界约束所形成并发挥一定水功能作用的水体容纳范围。按照上述定义,水域涉及边界约束和水体功能二个方面。水域的边界约束是水域的自然属性,包括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固壁边界和由于容纳水体而产生的水面。水域功能是水域的社会属性,包括行洪排涝、水量调蓄、航运交通、环境美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功能。水域调查应该包含水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内容。为了和浙江省水域占用管理办法(草案)一致,定义采用了浙江省水域占用管理

30、办法(草案)使用的定义。3.5计算水位表征水面的高低是水位,不同的水位就有不同的水面面积和水体容积,本技术导则对全省不同的水域类型规定了不同的水位。3.6水域面积本条规定了水域调查所指的水域面积的定义。3.7水域容积本条规定了水域调查所指的水域容积的定义。3.8水域范围本条规定了水域调查所指的水域范围。对于河道水域,分为有堤防(包括规划堤防)和无堤防(尚未规划堤防或者不设置堤防)两类情况。对于有堤防控制的河道水域是指堤防控制范围内的区域;对于明确河道规划堤线的无堤防河道水域可暂时用规划堤线位置之间的区域作为河道水域。无堤防的河道又分两种情况:对于计算水位比两侧地面高程低或者齐平的河道水域,是指

31、计算水位下的河道水边线之间的区域;对于计算水位比两侧地面高的河道水域是指两侧地面和河道断面转折点(河岸线)之间的区域。其它水域范围一般指计算水位下水水面与约束边界形成水边线所包围的区域。3.9水域保护范围水域保护范围指水域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这一区域是发挥水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河道管理、行洪蓄洪、河道景观等。对于有堤防(包括规划堤防)的水域,可以按照现有的水工程的工程管理范围和工程保护范围确定。对于周边没有堤防的水域,水域保护范围可参考有堤防的水域保护范围,从发挥水域功能和满足对水域管理的两方面要求确定。3.10河网水面率河网水面率是控制河网地区水域面积的重要指标。对于有大江大河穿过

32、的河网地区,河网水面率应扣除大江大河的水域面积。例如,计算温黄平原的河网水面率时,应扣除椒江的水域面积。对于有圩区的河网地区,应区分圩内河网水面率和圩外水面率。图 1 双侧有堤防河道水域示意图图 2 无堤防有规划堤线河道水域示意图图 3 尚未规划的无堤防河道水域示意图1图 4 尚未规划的无堤防河道水域示意图24、总则4.1总体要求本条从四个方面对水域调查提出基本的要求。水域调查由省水利厅统一部署,由于不同时期省水利厅工作重点会有所侧重,因此,调查内容、调查要求、调查范围等会有所不同。例如,可以采取各个县(市、区)全面进行的详细调查,也可以采取由省级科研设计单位承担的重点调查。但是,在水域调查过

33、程中,应按照本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执行。除了部分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外,全省水域一般变动不会很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调查费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对于现有资料应进行分析,如果水域变动比较大,则应有选择的使用现有资料,并对变化大的水域采取补充测量的方法,补全资料。为了控制水域占用,必须对水域占用问题比较多的区域进行重点调查。为水域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调查成果用于水域管理,因此本技术导则强调水域调查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注重调查掌握水域使用功能和存在问题,充分考虑调查成果的实用性。4.2调查对象将调查对象按照河道、湖泊、水库、山塘、以及其它通过水利工程形成的水域类型进行划分。河道是水域调查的重点。水库数

34、据可以利用现有的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和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得到。湖泊和山塘资料不多,需要在调查中给与必要的关注,如杭州的西湖、宁波的东钱湖、绍兴的鉴湖等。其它通过水利工程形成的水域包括城区新建的人工湖、引水渠、围垦形成的平地水库等。其它零星分散分布的水域包括:河网地区的分布比较广的池塘。对于位于河网地区内有称谓的湿地和湖荡,如杭州的西溪湿地、温州的三垟湿地,也可以在调查中对这部分水域进行单独统计。4.3调查内容本条规定了调查的内容。各类水域调查最基本的内容是水域面积。为了发挥水域水资源利用功能,需要调查水域的水体容积。需要强调的是在调查水域中,需要进行水域功能、使用情况和目前存在问题等的调查。 对于不

35、同的调查要求和不同调查对象的调查重点,调查的内容会有所增减。例如,在某次水域调查布置中只调查水域面积,或者在某次调查布置中只对部分水域的水域容积进行重点调查。4.4调查方法4.4.1调查方式水域调查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调查深度要求不同,涉及的技术要求也不同。因此,本条提出了两类调查规模:详查和普查。详查主要通过测量手段进行,由地方水利单位组织实施,普查主要由省水利厅委托有关单位统一进行。详查需要当地水利部门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水域利用的实际情况,按照本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进行。各地自行组织的普查,也应按照本技术导则规定进行。普查承担单位,应结合本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编制实施大纲,由省水

36、利厅组织审查,然后实施普查。4.4.2水域详查水域详查以本地区为调查单元,主要利用现有的图件结合水域测量方法进行。4.4.3水域普查水域普查以全省为调查单元,主要利用全省范围的卫星遥感图片判读和电子地图量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4.5成果分类各地详查的资料统一汇总到省水利厅,由省水利厅委派有关单位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到相应的成果。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和调查对象的不同,调查成果内容也就不同,如山区没有滨海河网水域调查内容,但是分类统计的内容,全省应该统一。全省分类统计应按照水域类型对上报数据进行适当的归并和划分。例如整合滨海河网水系、划分入海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河段。水域分界按省水利厅规定执

37、行。5、一般技术要求5.1统计口径本条规定了水域调查涉及的最基本的技术规定。调查基准年是资料收集、数据对比、成果分析必须明确的,按省水利厅规定执行。5.2高程基准浙江省水利系统在历史上使用的高程基准一般为吴淞基面,目前统一按照省水利厅要求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各地高程基准的转换采用的数值由浙江省水文勘测局统一发布。5.3平面坐标系对于部分采用1980国家坐标系有困难的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进行成果整理,由省水利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统一转换。为了避免电子地图制作不必要的返工,水域调查强调电子地图必须要按照平面坐标系配准,以便全省电子地图数据的拼接,也便于其它电子地图整合使用。

38、5.4比例和精度控制水域调查进度控制涉及工作量、工作经费、最终成果。根据使用要求,统一按照1:10000比例精度进行平面控制。误差控制、成图要求可按照这一控制精度参照测量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执行。最后成果应按照统一的比例反映在图件中。各县(市、区)可按照需要和可能,对县(市、区)范围内的骨干河道以及需要强化管理的河道采用1:2000比尺进行测图控制。5.5计算水位入海河流下游河段因受潮汐控制,所以采用平均高潮位作为计算水位。河道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统一按照计算水位下的水面面积和容积计算。为了和本技术导则对水域的定义一致,对于有堤线或有规划堤防位置的河道应增加堤顶之间范围的水面面积计算。山塘和池塘的

39、正常蓄水位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6调查范围细度控制5.6.1详查测量细度控制由于全省河网水系差异很大,本条规定了平原河网河段的测量控制河宽。一些城市景观河道尽管河宽很小,对城市景观、城市排洪作用很大,对于这样的河段,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测量。详查测量细度控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为了全省调查数据的统一,不宜降低测量细度控制要求。5.6.2普查细度控制采用纸质图配准的电子地图和对遥感影像图片的处理,采用国家标准进行精度控制。5.7水域定界由于种种原因,我省部分河网范围确定、水系的河段划分,会存在不确定因素,本条规定了定界的处置办法。5.8水域名称浙江省很多地方由于历

40、史和自然变化,水域名称不统一。本条规定了水域调查必须规范水域的名称,并提出了同一水域不同名称的处理办法。6、详查6.1河网水系水域调查6.1.1一般要求河道测量是河网水系水域调查的基本手段。由于采用测量的方法投入较大,因此,需要从三个方面确定测量的范围:首先是省水利厅对水域调查的总体要求,其次是本地水域管理的需要,最后是现有资料是否满足前述的两个要求,然后确定本地区河网水系测量范围。如果现有资料比较全,河道水域变化不大,能够满足省水利厅和本地水域管理的要求,则可以进行局部小范围的补测;反之,需要测量的范围应该大些。对于距离调查基准年2-3年,且变化不大的水域的测量资料,可以作为详查的测量成果,

41、但是对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分析。水域情况发生变化,原有测量数据收集不完整,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人员、测量水位等资料缺乏,需要进行补充测量,以形成完整统一的测量成果。对于距调查基准年比较远的数据,原则上只能作为历史数据,用于对比分析使用。如果替代详查成果,需要事先进行论证。局部河段边滩范围比较大,且起到行洪滞洪作用,需要保护和管理,对这样的河段需要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本项规定了河道水域测量的重点。可根据当地水域管理的需要,确定是否对水域保护范围实施测量,以及对哪些水域实施水域保护范围的测量。6.1.2河道测量河道测量的断面间距按照有关测量规范并结合本地河道实际情况确定。断面测量的测点密度按测量比尺的精

42、度要求和断面形态确定。为了加强河道管理,本技术导则强调断面测量应包括堤防、水域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6.1.3河口测量我省入海河流的河口段冲淤变化很大,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时段实施水下地形测量,枯水期严重淤积或者汛期河道容积变大,都对入海河流的河口段水域测量带来影响,在成果分析时需要使用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入海河流的河口段下边界定界涉及地方、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权限,故在本技术导则不作明确规定,将由浙江省水利厅下达水域调查任务时确定。6.1.4山区性河道测量本条规定了山区性河流测量上边界确定。山区性河流水位暴涨暴落,部分河段河床枯水期几乎断流,对于这样的河段没有必要实施测量,但是从数据的完整性考虑需要有

43、这部分数据,故采用未测河段处理。6.1.5未测河道本条规定了测量实施有困难或用测量方法意义不大的河段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的推算方法。在成果汇总时,应包括这部分的成果。附录的计算方法是建议采用的方法,采用其它的计算方法在成果中应作必要的说明。6.1.6测量成果组成在表示河道测量成果的电子文档中,要求包含完整的数据信息。对于河道采砂、取水口、排污口、航运等对水域使用和破坏等情况,宜在成果中说明。在表示河道测量成果的电子地图上,除了要求正确表达成果的空间位置,还要求正确表示对应的属性数据。电子地图图层示例文件将在省水利网站下载。6.1.7河道编码规则河流水系的信息组织是水域调查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利用的

44、重要方面。按照河流(河道)、河段、断面三个层次组织数据,以河流交汇点、行政分区交界点、水资源分区交界点划分河段,将河段作为河网水系数据整理关键环节之一,主要是便于水域调查信息的分类。本条同时规定了测量和资料整编的数据整理顺序,即按照河流(河道)、河段、断面的层次,先上游后下游、先左岸后右岸,同时要求河流(河道)、河段、断面名称相互关联,避免河道测量信息失去关联而无法使用的问题。6.2湖泊池塘水域调查本条规定了湖泊等水面的水深测量的要求。湖泊等水面周边陆上部分测量至最高水位时水边线与陆地的交界线。6.3水库山塘水域调查水库水域调查的测量仅对于淤积严重或水域范围变化较大的情况进行,一般使用水库水位

45、面积容积曲线对面积和容积进行计算。6.4其它水工程水域调查本条规定了其它水域调查的要求。6.5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计算本条规定了详查计算的内容和要求。河道按照计算水位计算水体面积和水体容积。有堤防或有规划堤防的再按照河道水域的定义计算堤防之间的水面面积。由于河网地区的测量不可能包含全部河道,需要用其它资料补充未测部分水域数据,以便得到整个河网的水域计算数据。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本条规定了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的要求。7、普查7.1一般说明本条规定了全省水域普查采用的方法和普查得到的成果以及普查采用的方式。全省电子地图出图的时间有先后,给水域量算数据的同步性带来困难,因此,需要结合遥感方法,对

46、电子地图数据进行修正。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同步性好,但是需要参考对应电子地图进行判读。因此,普查应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进行。7.2详查基本资料本条规定了全省水域普查使用的数据。7.3纸质图数字化对于尚未有电子地图的区域,需要用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后得到电子地图,然后和其它电子地图拼合使用。纸质图的比例应与电子地图比例一致。本条对纸质图数字化前的扫描和地理坐标的配准提出了要求。在建立电子地图图层前必须对扫描的位图进行地理坐标配准,否则会造成返工。为了统计水域面积,水域数据数字化原则上应按照面数据处理。在计算河道长度时,可以在面状数据的基础上,再套叠上线数据,便于进行长度统计。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用经过预处理的遥感影像图片判别水域信息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不能简单的利用计算机自动执行,需要结合电子地图信息,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取。遥感影像图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