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413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简介题目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ICTs)总体报告作者Gurumurthy, A. 出版日期2004年9月出版商BRIDGE, 发展研究机构捐助者多方简介 信息和通信领域的新兴技术,尤其是因特网,一直被认为是引领人们进入新时代的动力。但是,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获取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梦想还远未成为现实。由于存在一系列的障碍,例如缺乏基础设施、还未证明信息通信技术能解决初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南半球的国家,尤其是农村人口被排斥在信息革命之外。而由于妇女是文盲、不懂英语的可能性更大,再加上妇女缺乏计算机技能方面的培训,这些障碍给妇女带来了更大的问题。虽然信息通信技术给很多妇女带来了就业机会,但是

2、在信息经济中,性别隔离的模式又在重演:男性占据大部分高技能的职位,而妇女则集中在低技能的工作上。显而易见,我们需要解决信息社会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尤其是要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到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政策和策略中来,促进妇女从经济层面上参与信息社会。使信息通信技术社会性别主流化并不仅仅是让妇女更多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而是要变革整个信息通信技术体系。本报告是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文件包的一部分。南半球的组织可以免费获得该文件包的打印版本。请与BRIDGE联系,联系方式bridgeids.ac.uk 。全文View MS Word Document现节选本报告的部分内容翻译成中文,与读者共享。备注:1

3、本篇文章摘自www.bridge.ids.ac.uk、www.siyanda.org2 您可以在www.bridge.ids.ac.uk、www.siyanda.org上浏览更多社会性别与发展的英文资料。也可以直接与BRIDGE联系获取更多信息。联系方式为:BRIDG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 BN1 9RE, United Kingdom Tel: +44 (0) 1273 606261, Fax: +44 (0) 1273 621202 Email: bridgeids.ac.uk3

4、 本篇文章的翻译由BRIDGE批准,但译文未经BRIDGE审查。4 如果您想在www.siyanda.org 发表您与社会性别相关的论文或推荐相关材料,请使用中文或英文,并发送到s.jollyids.ac.uk。第一章1.4 信息通信技术论述中的社会性别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了与新兴信息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社会性别问题。本部分详细列出了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它记载了围绕该问题的一些倡导行动,表明了国际社会仍然未能就继续推动社会性别平等达成一致意见。1.4.1社会性别与信息

5、通信技术论述中的重要议题与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社会性别问题讨论部分起源于早期对妇女与技术、妇女与媒体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通信与媒体方面的社会性别问题集中在三大问题上:妇女与妇女组织公平获得公共表达的方式;妇女获得传统由男性把持的职业与决策职位;以及强化或改变妇女角色刻板印象的描述。近来出现了一种转变,不再将妇女单纯地作为信息的客体加以强调,而是将关注点转移到妇女作为信息的控制者换句话说,不仅改变谈论妇女的方式,也要帮助推动更多的妇女,尤其是边缘化的妇女,创造自己的信息,并通过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传播自己的信息(伯奇和刘恩,Burch and Leon 2000)。在1995年进步通信协会

6、(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APC)的一份文件(伯奇和刘恩,Burch and Leon 2000)中,社会性别与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内容首次扮演了显著的角色。这份文件强调:在互联网浪潮下,需要扩大对媒体和通信的支持,以发挥其作用。工业大国的政府和跨国通信公司正在就通信产业的前景等问题进行谈判,其中包括网络空间的国际分配(即,将对计算机网络运行起决定作用的基础设施与法规)。这些谈判将影响国家与国际法规,进而影响每个人获取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渠道,但这些谈判中却没有妇女与公民团体的声音。因此,必须尽快为这些团体建立相关机制,阐明并维护其需求

7、与利益。信息社会中的社会性别问题涵盖了诸多层面:将社会性别观点融入国家的信息通信技术政策;帮助社会性别的倡导者意识到国家信息通信技术计划对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性;促进关注社会性别问题的电子管理;妇女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和对相关内容的需求;推动妇女在经济层面上参与信息经济;推动民主媒体以及与利用互联网延续对妇女施加暴力的行为作斗争。由于宣传得力,在最近关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辩论,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的预备阶段中,这些问题令人瞩目(见表2所列的部分里程碑事件)。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社会性别倡导者呼吁在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并呼吁有助于在社会性别关系中促成积极转变的信息通信技

8、术传播。若要实现这一点,将社会性别问题纳入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主流是不够的。需有的是对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进行改造,而不仅仅是将妇女纳入未经改造的这一行业(马赛勒,Marcelle 2000)。表2:新兴信息通信技术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倡导部分关键里程碑进步通信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APC)妇女网络局(Womens Networking Bureau)1992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建立。来自于APC各成员组织的妇女汇聚一堂,讨论在国际妇女环境与发展运动中各组织对网联与倡导的需求。APC妇女网络支持计划(The APC Wo

9、mens Networking Support Programme, APC WNSP)1993在1993年5月的维也纳人权大会上,形成了针对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信息与通信战略的各种看法。WNSP成立于北京大会的预备阶段,旨在解决全球联网需求问题。APC WNSP得到了来自欠发达地区区域合作组织和基于社区妇女团体的支持,通过电子网络成功地动员了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妇女的参与。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1995北京行动纲领明确提出,计算机技术、人造卫星和有线电视为妇女参与通信领域提供了机遇。世界电讯发展大会,由马耳他瓦莱塔的ITU组织, 1998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UNIFEM)、联合国新技术大学研究

10、会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是主要支持机构。政府负责提出了与政策有关的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文件,并成立了ITU社会性别工作小组。回顾北京行动纲领的状况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UNGASS)2000联合国网络门户妇女观察网组织了一个在线妇女媒体咨询网,协调者为妇女行动(WomenAction)。从该网产生的观点被纳入到媒体和通信问题方面的提议中来。但是,北京5中的国家职能部门却抵制该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议程,一些国家甚至也拒绝提及规范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民主形式。社会性别与数字鸿沟系列研讨会2000 该系列研讨会由世界银行的社会性别与发展及女童教育主题组和通过教育跨越数字鸿沟工作组赞助。该系列着眼

11、于信息通信技术对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和现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克服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数字鸿沟的创新方式。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区域信息通信技术政策框架与立法环境研究2001研究显示了:社会性别平等目标以及妇女在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框架和战略方面的进步缺乏关注。联合国/联合国妇女发展研究与培训所(INSTRAW)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虚拟研讨会系列2002围绕关键专题文件进行了讨论,这些文件是“信息通信技术是社会性别中立的吗”,“妇女和信息通信技术:有利与不利环境”,“社会性别化管理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规范”,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沟通社会性别数字鸿沟与妇女赋权的工具”。联合国妇女发展署

12、(UNDAW),部长级圆桌会议,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2002这是一次题为“建设对社会性别敏感的信息社会”的泛欧区域部长级会议联合国妇女发展署(UNDAW),关于社会性别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专家组会议,韩国汉城2002该会议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对妇女进步和赋权的影响,以及其作为妇女进步和赋权的一种工具。2002年7月17日至7月19日举办了一次在线会议,作为专家组会议的过渡论坛。联合国妇女发展署(UNDAW),关于社会性别与媒体的专家组会议,黎巴嫩贝鲁特2002会议集中讨论了“妇女参与和使用媒体,媒体对妇女进步和赋权的影响及其作为妇女进步和赋权的一种工具”。 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社会性别核心小

13、组会议2002WSIS 非洲区域筹备会议于2002年5月25日至30日在马里召开,其间形成了WSIS社会性别核心小组会议。这是一个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团体,由来自于各国政府、公民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联合国系统的妇女及男性组成。该核心小组会议力图协助妇女参与WSIS过程,并确保社会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在WSIS及其成果过程中得到体现。非政府组织社会性别战略工作组(NGO Gender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GSWG)2002作为公民社会协调组织的分委会之一,NGO GSWG于2002年7月在日内瓦第一次WSIS筹备会上形成。参加NGO GSWG的团体有:非洲妇

14、女发展和通信网络(FEMNET)、进步通信妇女网络支持计划(APC WNSP)、ISIS国际-马尼拉和拉丁美洲信息机构(Agencia Latino Americana de Informacin)。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47届会议,美国纽约2003这次大会讨论了“妇女参与并使用媒体,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其对妇女进步和赋权的影响和其作为妇女进步和赋权的一种工具”。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2003行动原则与计划宣言得到了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采纳。宣言并未重申北京宣言中定义的社会性别平等。行动计划零碎提及了妇女和女童。为妇女获取、使用和塑造信息通信技术创造平等机会的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辩论,基本的看

15、法是妇女通过提升能力,得到更多选择,进而拥有不受歧视、参与通信、发展和摆脱贫穷的权利。在1995年9月15日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北京行动纲领获得通过。北京行动纲领是首次论及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社会性别问题的国际政策框架。随着计算机技术、人造卫星和有线电视的发展,全球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继续增长扩展,为妇女参与通信和大众传媒以及分发妇女相关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新机遇。另一方面,全球通信网络出于狭隘的商业和消费主义目的,被用于传播陈腐而带贬抑性质的妇女形象。如果妇女不能同时实现平等地参与通信和包括艺术在内的大众传媒的技术领域和决策领域,她们就会继续遭到歪曲报道,缺乏对妇女生活现状了解的情形也会

16、继续下去。 参见 http:/www1.umn.edu/humanrts/instree/e5dplw.htm。 但是,WSIS宣言和行动纲领并未建立在北京行动纲领的基础之上。在WSIS文件中,包括社会性别问题之事受到了很多质疑(见下框2)。框2: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中的社会性别问题有两个社会性别倡导组织参加了WSIS的筹备过程,它们是由多元利益相关者组成的WSIS社会性别核心小组会议(GC, http:/www.genderwsis.org)和NGO社会性别战略工作组(NGO GSWG, http:/www.genderit.org)。这两个组织能够调动一些积极参与了WSIS的公民社

17、会团体的力量,通过对社会性别平等的定向干预,将鲜明的社会性别视角引介到WSIS宣言中来这是由北京行动纲领认可的一种策略。但是,这些在WSIS宣言的最终版中并未得到认可。实际上,WSIS之前分析WSIS进程的文献指出了这一淡化问题:“大部分代表,无论其来自政府、公民社会还是商界,都倾向于在社会性别主流化方面,应尽量少提对代表女童和妇女在有限情况下进行定向干预的做法”(晋森,Jenson 2003)。尽管社会性别倡导者进行了积极的游说,文件草案在其基本框架内并未纳入社会性别平等问题(这一特点在WSIS宣言最终版中仍然保留)。例如,2003年7月,在峰会之前的准备期间,文件草案中的所有有关妇女方面的

18、内容忽然不见了。由于受到了来自社会性别倡导者的抗议,这些内容之后得到了恢复。但是,信息社会争论中社会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自此已丧失了。随后,就社会性别问题的讨论仅局限于字句的调整。事实上,加拿大代表团提出了关于社会性别的一段文字,力求将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和定向干预结合起来。尽管这段话得到了社会性别倡导者的大力支持,但后来并未纳入。2003年9月,即峰会的前3个月,宣言中关于社会性别的段落读起来颇为软弱无力。GC和NGO GSWG的积极游说最终促使宣言中加入了有关社会性别的政治视角;现在,WSIS原则宣言最终版中论及社会性别的段落叙述如下:“我们宣称,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大量机会。妇女应

19、当成为信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重要的行动者。我们致力于确保信息社会能够实现妇女赋权,以及在社会所有领域平等和所有决策过程平等的基础上妇女能够充分参与。为此,我们应当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发展为主流,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实现该目的的工具。”日内瓦,第一阶段,WSIS,原则宣言,第12段 参见 http:/www.itu.int/dms_pub/itu-s/md/03/wsis/doc/S03-WSIS-DOC-0004!MSW-E.doc。 在倡导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方面,WSIS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其结果却未能为建设一个社会性别公平的信息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行动计划。在公

20、民社会提交给信息社会全球峰会的题为“改造信息社会,满足人类需求” 的宣言中,出现了引用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和北京宣言的有所进步的语言: 公正、公开、包容性强的信息与通信社会必须基于社会性别公正,尤其应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EDAW)中所含的对社会性别平等、非歧视和妇女赋权原则的解释为指导。 参见http:/www.wsis2005.org/wsis/documents/summit/WSIS-CS-Decl-08-12-03-en.pdf。 社会性别平等倡导者有义务动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致力于实现此远景。第二章2.2信

21、息社会中的社会性别问题:面临的挑战 在前面的章节中描述了在全球信息社会中支配着行动者的相关职位和特权的权力关系。本章节来看一下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性别不平等在这些权利关系中是如何发挥核心作用的,详细讨论社会性别公正面临的三项主要挑战:影响妇女获得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结构性障碍,妇女作为工人在信息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新信息通信技术和性暴力。2.2.1妇女使用因特网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女性比男性少,这一现象显示了数字鸿沟中的社会性别差距。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使用因特网的妇女人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妇女不使用因特网,她们被排除在万维网之外。各个国家的数字鸿沟普遍反映了社会性别的差异。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2、,妇女使用因特网的人数都占少数(见图4)。这种使用因特网的分化趋势很早就开始了,这可以从美国的情况中看到。在美国,男孩可能会花五倍于女孩的时间在家里使用电脑,父母为儿子花在信息通信技术产品上的钱是为女儿花的两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999:62)。在发展中国家要获得不同性别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数据是极其困难的(哈夫金和塔嘎塔,Hafkin and Taggart, 2001)。此外,在解释因特网使用的统计数据时要慎重。即使在妇女使用者比例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所有使用者在总人口中也仅占很小的部分。以下的图表4说明了这点显示在一些情况下妇女在使用者中占的比例较高,但使用因特网的总人数非常地少,比如在墨

23、西哥、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图表4:因特网使用者总数和使用因特网的女性人数资料来源:胡尔和米特,Huyer 和 Mitter, 2003. 2.2.2 妇女使用因特网在社会-文化方面的障碍妇女获取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机会较少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和文化中,对妇女接触技术(或缺少和技术的接触)等方面存在着既定的态度和偏见;存在着资源方面的局限。对大多数妇女来说,具体的障碍包括不识字、不熟悉因特网上主要使用的语言,缺少电脑技术的培训,家庭的负担较重,同时还包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信息通信技术所传递的信息对妇女没有多少价值。基础设施本身也存在社会性别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

24、地区,而更多的妇女住在农村地区(哈夫金,Hafkin 2002a)。此外,公共信息通信技术设施也倾向于成为男子独领的场所,实际上阻止了妇女的使用(见框5)。框5: 网吧中的色情现在很多商业性的公开上网场所出现在了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样的因特网设施通常都是声名狼藉的娱乐场所,在那里男子经常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很多时候,网吧的经理,通常是年轻男子,自己就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而他的网吧也就成了他的男伙伴们聚集的场所。这种情况甚至发生在一些印度非盈利组织建立的社区计算机中心。妇女和女孩去那样的地方上网显然要小心。此外,在许多对社会性别不敏感的商业性上网场所的管理方式对妇女

25、和女孩造成威胁,她们的个人电子邮箱地址会被男子和男孩获取,并被用来对她们进行骚扰以下是妨碍妇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l 歧视妇女获取技术和接受技术教育的文化态度。l 妇女较不可能拥有通信资产,如收音机和手机。l 贫困家庭的妇女没有收入来使用公共设施。l 信息中心坐落在妇女可能不太愿意去的地方。l 妇女的多重角色和繁重的家庭负担使她们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等妇女有时间的时候这些技术中心可能已经关门了。l 妇女如在晚上使用设备并很晚才回家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如果想获得通信网络拓展和信息范围扩大所带来的预期好处,就应当针对这些文化背景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扫除妇女

26、使用信息通信技术障碍。(Marcelle,玛塞尔 2000)。2.2.3信息经济中的社会性别相对来说,妇女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较少。尽管缺乏这方面的数据,但很明显的是,妇女在信息技术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定政策和法规的机构、制定技术标准的组织、工业和专业机构以及在政府的相关部门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代表。妇女作为雇员参与这一领域的情况则更为复杂。新经济依靠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动力。外包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战略并且引发了新的全球劳动分工。从国际上来说,外包工作,比如医嘱录入和软件服务,给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工作机遇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软件行业,妇女享有的机会是她们在其它工程和科学领域

27、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见框6)。但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妇女在网络、操作系统或软件部门中的管理、维护和设计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根据联合国妇女妇女发展基金的报告,妇女在工程领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中高层职位中只占9%,在电脑程序员中占28.5%,在系统分析员中占26.9%。妇女只有在数据录入人员中占大多数,达到了85%。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胡尔和米特2003)框6:知识经济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已经开始从事高技能的信息技术工作。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国家政策鼓励科学技术教育的国家,以及很多年轻妇女进入科技领域的国家,在很多情况下,妇女进入这些行业的百分比甚至比发达国家还高出许多(法梯玛哲尼盖欧,Fatima

28、 Janine Gaio,1995,Ng 1999)。妇女在诸如软件程序员和电脑分析员之类的高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的国家包括巴西、印度和马来西亚。在印度,妇女从事软件产业专业工作的人数占到了20%,在加尔各达和班加洛的比例还要高(米特2000)。但是在任何地方,从事这些工作的妇女人数在妇女就业大军中还占不到多数,而且在这些职业中妇女也不占多数。在这些领域工作的妇女形成了一个受过教育的精英小团体。资料来源:哈夫金和塔嘎塔 2001信息技术已经给妇女带来了就业收益,但各种趋势也突出了许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它的“2001年新经济下的工作报告”中对信息技术部门提出以下观点:l 社会性别分化的模式正在

29、信息经济中重演,男子占据了其中大部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作,而妇女集中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工作(框7将详细讨论此点)。l 当以前雇用妇女的传统制造业正逐渐消失时,在新的通常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行业中找工作的妇女很少是那些在传统行业中失业的妇女。因此在具有与信息通信相关的工作技能的妇女和没有技能的妇女之间出现了新的不平等。l 一方面信息技术工作肯定为妇女创造了就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妇女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她们并未在家庭责任和有偿工作之间找到平衡,而是家庭工作一担挑;因此妇女最后是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任务。框7:在信息通信工作中的社会性别观念 在研究信息通信技术部门工作中的

30、社会性别现象时,将“低技能”一词作为问题提出来对理解社会性别观念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如何发生作用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传统上由妇女完成的有些工作被称之为“无技能的”(因而低报酬的)。括斯坦扎乔克(Costanza-Chock) (2003) 使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现象的形成上。l 有效的呼叫服务工作要求服务人员具有相当的表演才能和情感上的付出,但这种工作被归为妇女“与生俱来”就适合的,因此其价值被低估。 l 最近对在爱尔兰和欧洲呼叫中心工作的妇女的研究发现,与雇主鼓吹的能够培养技能和具有灵活的事业发展前景的说法相反,妇女从事的信息工作是程序化的、被视为低技能和低价值的。l 在这些中心工作的妇女很难被提

31、升到高于“组长”的管理位置(贝尔特,理查生和韦伯斯特2000;布里斯纳奇2002)(Belt, Richardson, and Webster 2000, Breathnach 2002)。l 在信息和通信部门也存在着在其它部门常见的对低技能女工的剥削(男性经理的骚扰、糟糕的卫生环境以及工资被家庭中的男性家长控制等)。l 要特别关注呼叫服务部门中新型的性别不平等,在那里每四个女性呼叫中心工作人员中有三人报告遭到不断的电话性骚扰(国际劳工组织2001b) http:/lists.village.virginia.edu/lists_archive/Humanist/v15/0212.html.l

32、 资料来源:括斯坦扎乔克(Costanza-Chock) 2003: 1112.妇女已经跨入了信息通信技术部门,获得了新技术所创造的工作。但是,正如哈夫金和塔嘎塔(2001)所论证的,为了保持和获得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就业利益,妇女需要进入技术要求更高或层次更高、报酬更丰厚的工作。为此,她们需要获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以使自己能应对技术要求迅速变化的情况。政策应当鼓励妇女和女孩在教育的早期就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并从事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更高层次的研究和技术生涯,如科学家、研究员、管理者和教育家。妇女也需要面对基于社会性别的障碍:在照顾家庭方面对她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在所有社会中妇女在工作环境中所

33、受到的歧视。除了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企业一级制定确保社会性别平等的政策外,国家应该在职业安全、保险、产假以及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方面起监管作用,这对信息经济中的社会性别平等是至关重要的。2.2.4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和性暴力依靠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全球娱乐业超越了法律法规制约的范围。性产业实际上是在兜售女权主义者努力要从街道、工作场所和卧室里消除的暴力和压迫(杰弗瑞,Jeffreys 1997)。色情内容在因特网上占有巨大的比例(见框8)。因特网使得对妇女和儿童的性剥削和暴力变得更加普遍,这是很让人担心的事。犯罪集团利用将服务器安在没有很多法律限制的国家来避免法规的制约,从而逃避禁止性剥削和

34、暴力的法律。 新的技术可以使网上建立的社区不受干涉和标准约束,在网上社区中各种性暴力猖獗,并且对妇女仇视也很常见。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 The Internet and the Sex Industry, 见 http:/cyber.law.harvard.edu/vaw02/.框8:因特网和性产业因特网作为暴力的场所 因特网使得儿童色情业复活,这在八十年代的发达国家已或多或少被根除了。今天,有理由说是成人和儿童色情的生意支撑着因特网。人们常说色情是因特网上唯一有利可图的项目。Wall Street Meets Pornograph

35、y,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3, 2000, 在过去十年中,因特网发展成为国际性产业的主要市场,并使对妇女和女孩的性剥削变得容易、变本加厉并正常化。新信息通信技术将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起来,使性剥削在全球逐步升级。 http:/cyber.law.harvard.edu/vaw02/module2.html因特网作为反抗的场所当成千上万的因特网使用者抗议雅虎出售色情的决定时,因特网曾经作为一种将活动家联合起来的手段。在2000年12月,雅虎建立了一家网上商店出售色情录像和DVD。仅仅几个月之后,雅虎就接到因特网使用者的十万份电子邮件,于是决定将它出售

36、色情的网站部分删除并停止接受黄色网站的广告。 2001年5月,雅虎决定制定更多的限制,使网民更难寻找露骨的性聊天室和网上性俱乐部。(http:/cyber.law.harvard.edu/vaw02/module4.html).很多国家都强烈反对关心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变性人的少数人群权利的网站,但并没有将因特网上的性暴力看作是一个需要规范管理的重要领域。如何权衡一个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和监督审查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了,而新信息通信技术对关注这一领域的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此章节审视了在新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权力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关系中有关社会性别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联系本章节中讨论的挑

37、战和危险来审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景。此外,旨在解决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的战略干预也需要置于这个更大的背景之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积极变化,这些变化将使我们朝社会性别平等的目标迈进。第三章3.3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挑战社会性别不平等,推动妇女的赋权的工具妇女组织使用新兴信息通信技术来挑战社会性别不平等,并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赋权于妇女。下面就此进行讨论。3.3.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网络和倡导新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全球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建立网络和合作。当地和全球之间的联盟已经建立起来了。对男女个人来说,因特网是一个能让她们/他们不公开姓名并团结在一起,表达

38、自己的观点和建立联系的场所。信息通信技术还促进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大的公共场所允许老年人、残疾人和其它受歧视的人沟通、建立网络并可以同决策者联系。尤其对性少数派而言,因特网为他们提供了颠覆传统观念的场所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并为他们的人权进行游说。 建立网络还可以使妇女组织争取国际公众的支持来反对地区性的歧视和不公正的行动。 例如,亚洲人权委员会利用因特网就亚洲的陪葬问题向许多进步的妇女权利组织发邮件并在他们的网站上发布相关的报告。对全球妇女运动来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一个分水岭。活跃在大会上的主要机构如:进步通信协会亚太妇女网络支持项目(APC WNSP)、非洲妇女发展和通信网络、东欧和中欧的东

39、-西方妇女网络、La Neta、拉丁美洲的信息交流机构和亚洲妇女资源交流中心等从那以后一直率先在各地区通过策略性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推动妇女的权利(伍德2000:哈夫金和塔嘎塔2001)(Wood 2000:Hafkin and Taggart2001)。南北方妇女之间和南方妇女之间的信息分享和邮寄名单、网上简报以及服务名单使全球规模的合作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社会性别平等的进程。社会性别平等事业中值得一提的一些男性组织的倡导工作。由一些男性发起的加拿大白丝带运动就使用因特网、光盘和印刷材料等策略来动员男性来谴责针对妇女的暴力(http:/www.whiteribbon.ca)。3.3.2电子政

40、务和妇女获取公共信息在公共管理方面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得公共管理更加透明并且有更多公民参与进来。 电子政务是用来描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与公民互动的一个术语。 电子政务有望成为使公民更多地获得公众信息和服务这一转变的标志,在发展中国家,公民可以获得有关发展项目和专门为边缘化群体设计的方案等信息。各国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来加强选举和立法系统,改进人们获得公正的渠道、改善公开管理并提高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在发达国家,运用因特网来提供公众服务已经相当普及。通信联络条件差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探讨以社区为基础来提供公众服务的方法。在个别的案例中,妇女的参与是电子政务设计的组成部分。例如在中美洲,有一个与哥

41、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的妇女组织合作进行的行动研究项目;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帮助下,妇女组织能力加强并开始参与公众政策。研究指出妇女可能难以理解为公共管理目的提供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到公民的需求(马丁内兹和瑞利,Martinez and Reilly 2002)。E-seva, 一家在印度南部创办的电子政务网站,是少数几个也将妇女合作社作为社区信息中介的组织,妇女接受培训成为e-seva中心的管理人员,她们参与公众生活也加强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但是,妇女,尤其是贫困妇女,可能会发现很难克服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并从电子政务的倡议中得到好处(阿卡亚,Acharya 2003)。 而且许多电子

42、政务的倡议也仅仅只注重管理效率而没有作为一个公民和国家之间积极互动的平台。这意味着最好的结果是将妇女作为信息的消费者而不是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而最坏的结果是妇女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和项目实施的需求被完全忽略。3.3.3 妇女的能力建设一些机构正在对妇女和女孩进行能力建设从而使她们可以使用新信息通信技术并从中获益。 一方面,妇女和女孩正在接受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相关工作所需的一般培训,另一方面,商界妇女、女企业家和职业妇女正在为提高技术、发展事业和提高工作效率而接受系统的培训。把获取信息通信技术机会有限的妇女作为项目的目标群体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这样能确保她们也能平等地从技术中受益。在阿富汗,联合国发展

43、署与该国妇女事务部合作开办了第一个针对妇女的电脑培训中心,根据计划还将建立一系列这样的中心。 中心提供的最初的课程是向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雇员教授基本的会计学和文字处理技术(阿比拉斐,Abirafeh 2003)。无线电项目WIRES (http:/www.ceewauwires.org) 是针对在乌干达三个地区小型企业的女企业家而制定的,主要致力于将企业的信息用当地的语言重新组合成为简单易懂、便于使用的形式。通过此项目,妇女可以学会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并获取有关市场、价格、信用贷款服务和交易支持服务。 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帮助下,在决策层,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妇女的能力建设可以为妇女带来前所未有的

44、收获。 稳定协议社会性别工作组(SP GTF)的一个举措是建立了女市长联盟,这是在东南欧永久条约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中发展起来的一个项目。建立起了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交流的网络来加强女市长的领导能力,促进女市长和当地妇女网络之间共同合作,设计改进社区妇女和儿童生活质量的项目,并促进地区和国际间类似经验的交流。 这些举措应当在其它地方推广。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也能帮助同妇女一起工作的非政府组织提高工作效率。自从1999年以来,进步通信协会妇女网络支持项目就一直在推动妇女电子网络培训坊项目,并致力于为亚太地区的妇女组织提供更好的设备,以便她们在工作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这种“使赋权者赋权”的战略使得地

45、区一级的非政府组织效率更高,并且还使网上空间更民主、更具多样性。联合国妇女基金的阿拉伯国家区域办公室也同约旦政府、思科基金会和思科系统公司合作来提高妇女的技术和专业能力,让妇女在男子占主导地位的信息通信市场有足够的优势进行有力的竞争,并使她们能够获得稳定和报酬丰厚的工作。合作的目的是培训妇女来设计、建立和维护电脑网络并使她们具有一定的技术,以便在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上进入主流。3.3.4向妇女传播有关权利的信息社会性别平等的倡导者在全世界都使用新兴信息通信技术来传播有关权利的信息。从联合国妇女基金这样的多边机构到地区级的女权积极分子以及各个层面的活动家都参与建立、整理和散发有关权利的材料法律权利、

46、性和生殖权利以及妇女的人权。这些都是通过网站、电子杂志和电子邮件完成的。在许多发达国家,网站为遭受家庭暴力而寻求帮助的妇女提供援助。例如http:/www.ndvh.org网站为美国各州提供关于家庭暴力的热线电话服务信息。女性移民网站(世界各地的许多非政府组织都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传播信息并进行关于社会性别平等和权利的辩论。但是,人们能否获取形成权利对话和有关材料的网上平台取决于许多因素。正如在以上章节中提到的因为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和语言等的原因,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妇女还不能够使用新兴信息通信技术。虽然由一小群先进精英传播信息是必要的,但真正的信息民主化取决于能够使新信息通信技术和大多数人相关并

47、且使每个妇女都有机会使用它。今天,印刷媒体和广播被女权主义机构广泛用来传播信息。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强化这些媒体的战略。像计算机中心这样的社区使用场所可以用作向妇女传达支持其社会和政治赋权信息的简单工具。计算机中心应当被用作战略性的空间,在那可以获得关于法律(如暴力和宗教法)、工人的权利(如最低工资)和公民权利等的信息。教育机构,尤其是在连接和电脑设备都不成问题的城市地区,应当使人们可以脱机或联机获得有关权利的信息。在普及获取关于权利信息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得起带头作用。3.3.5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妇女声音和观点的放大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为多样的、自下而上的低成本的交流提供空间。 它们可以放大妇女的声音,帮助宣传妇女的经验和观点。社会性别公正项目要求在主流空间中注入新的来自妇女自己的经验,并挑战、解释和扩展普遍接受的想法。在印度南部的德干发展学会,社会上的弱势妇女利用收音机和录像机来记录和传播传统农业技术,影响政策制定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