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526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学习目标】1 .概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2 .探讨怎样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比较区分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及联系。2 .社会责任:如何科学理性评述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搜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说明书,以了解有关信息。【学习过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1 .概念:由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 .优点: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3 .类型(1)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2)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4.作用(1)提高

2、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眼。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2)能减轻人工劳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1 .注意事项(1)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3)对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2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托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杆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2)常用方法浸泡法:所给生长素溶液的浓度

3、较低时。沾蘸法:所给生长素溶液的浓度较高时。(3)变量分析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小。无关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的其他可控制因素都可以成为无关变量,如处理时间、光照、温度等。3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1)乙烯利的性质液体。当溶液pHV3.5时,比较稳定。(2)乙烯利的作用对水果具有催塾作用。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正误判断】(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一定类似()(2) 赤霉素能诱导大麦种子在不发芽的情况下产生-淀粉酶()(3) 膨大素会使果实加快吸水个头变大,促进体积增大()(4)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

4、5) 植物激素乙烯利对水果有催熟作用()答案:(1)X(6) (7) (8) (9) X【核心知识突破】知识点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深化拓展】1.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别项目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源植物一定部位产生人工化学合成生理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作用后去向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残留在植物体内继续发挥作用作用效果短暂,只发挥一次作用持久稳定实例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乙烯利、生长素类似物、青鲜素、膨大素2.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图解比较爵哆来自植物体本身zg一是人工合成的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应的物质总庭长7/一是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5、发展素养】1 .试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比植物激素更稳定的原因。(科学思维)提示:原因是在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2 .催熟的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科学思维)提示:不会。儿童性早熟是受性激素调节的,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类似性激素的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典题通关】1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AA矮壮素等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B.青鲜素能抑制马铃薯、大蒜等发芽C.生长素类似物可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D.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能促进西瓜、草莓的成熟答案:A2.研究人员为探窕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

6、4-D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B.赤霉素比2,4-D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C.赤霉素和2,4-D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D.赤霉素、2,4-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答案:B知识点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深化拓展】1 .实验操作流程2 .有关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几个关键点(1)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需要温度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2)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

7、地方进行。(3)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杆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成活率高,但芽和叶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发展素养】1 .在进行实验前,要进行预实验,其目的是什么?(科学探究)提示: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可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2 .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托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相同吗?(科学思维)提示:不同。促进托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典题通关】1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8、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蒸储水处理作为对照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答案:A解析:选A。用蒸储水处理杆插枝条的对照组,可以知道某一浓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但不是必需的,所以可以不考虑蒸储水处理作为对照,A符合题意;由于要探究最适浓度,所以要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以确定最适浓度范围,B不符合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C不符合题意;实验前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D不符合题意。2 .实验证明2,4

9、-D对杨树托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某研窕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不同浓度2,4-D溶液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以确定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按照下表设置了浓度梯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ABC2,4-D浓度(molL1)IO-1410,0IO-6A.图示2,4-D促进杆插枝条生根的实验表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其实验结果能够确定2,4-D促进杆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该实验中用2,4D溶液对插枝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D.用2,4-D处理杆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托插枝条的上端答案:C解析:选C。根据2,4-D对杨树托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曲线可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设置的浓度梯

10、度都是起促进杨树托插枝条生根作用的组别,没有设置起抑制作用的组别,故不能表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错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设置的浓度梯度过大,不能根据其实验结果确定2,4-D促进杆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用2,4-D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C正确;用2,4-D处理杆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杆插枝条的下端,D错误。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答题必备1 .由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3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

11、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4 .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 .适当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可以促进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高浓度的2,4-D甚至会杀死双子叶植物。6 .乙烯利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以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随堂检测】1 .种植葡萄时,在杆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施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B.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C.施用膨大素,能提高葡萄的储存时间D.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

12、的花蕾,可得到无子葡萄答案:D2 .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3 蔡乙酸生长素2,4-D细胞分裂素乙烯A.B.C.D.答案:D解析:选D。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在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乙烯的催熟作用,使果实成熟。蔡乙酸和2,4-D为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正常发育的植物体内是不存在的。3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下列关于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B.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合成都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C.与乙烯利相

13、比,生长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D.生长素和乙烯利都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答案:C解析:选C。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化学物质,A正确。生长素(化学本质是阿噪乙酸)不属于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其合成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也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正确。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C错误。生长素和乙烯利都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D正确。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诱导大麦产生淀粉酶能降低成本B. a蔡乙酸等调节剂的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C.乙烯利在pH400mg

14、/kg将各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各组幼苗雌花数量和坐果率,计算平均值雌花数量和坐果率最高解析:(1)植物激素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烯利浓度在低于45Omgzkg时,促进黄瓜增产,而在浓度为450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抑制黄瓜增产,因此乙烯利在促进黄瓜增产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表中设计的乙烯利的浓度梯度过大,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只能确定促进黄瓜增产的乙烯利浓度范围在150450mg/kg之间,不能确定最适浓度为300mg/kg。(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促进黄瓜增产的乙烯利浓度范围在150450mg/kg之间,为

15、进一步确定促进黄瓜增产的乙烯利最适浓度,在上述预实验的基础上,将乙烯利的浓度梯度进一步细化,梯度细化为50,然后在150450mg/kg之间设计梯度浓度进行实验,实验中自变量仍然是乙烯利的不同浓度,因变量为雌花数量和坐果率,其他均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实验的原则,实验步骤如下:选取生长良好,生长状况一致的1心1叶黄瓜幼苗50株,均分为5组并编号为A、B、C、D、Eo配置浓度分别为200mg/kg、250mg/kg.30Omg/kg、35Omg/kg、400mg/kg的乙烯利溶液。取第二步配置的乙烯利溶液各150mL,分别均匀喷洒到A、B、C、D、E组幼苗上,将各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各组幼苗雌花数量和坐果率,计算平均值。实验结论:分析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其中雌花数量和坐果率最高的一组使用的乙烯利浓度为促进黄瓜增产的乙烯利最适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