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83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参考答案1:两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通过感性的认识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

2、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参考答案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只是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特征,如不发展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就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的认识,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搀透。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

3、认识的因素(例如,表象所包含的一定程度的概括和抽象),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参考答案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对立统一: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

4、觉它”。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参考答案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

5、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