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部QC成果.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340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部QC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运输部QC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运输部QC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运输部QC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运输部QC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部QC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部QC成果.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降低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 单 位: 铁运处运输部小组名称: 运输部QC小组 发 布 人: 侯永斌 时 间: 2014年1月一、小组概况 QC小组概括表课题名称降低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小组名称运输部QC小组小组成立日期2013.3注册编号TQM教学时间人均30学时课题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13.4-2013.12活动次数平均每月两次出勤率100%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岗位职称组 内 分 工1王 峻男48大专主 任组 长2李 峰男40大学副主任副组长3满广建男50大学副主任技术指导3刘长忠男33大学室主任方案实施4侯永斌男28大学助 工方案实施5王丹丹女31大专安监员数据收集6袁广良男34大学安监员方案

2、实施7 冯殿春男33中专乘务员数据收集2、 选题理由2013年铁运处深入推进“节支降耗”,实行机车燃油考核管理办法,我们QC小组根据处燃油消耗总量考核目标:“按同等运量油耗消耗比2012年降低10%”的指令,选择“降低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为本次课题。3、 现状调查(一)数据调查 从2012年8月到12月的总油量和总运量来看,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0.78吨。2012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燃油量(吨)5.3746.39.512.5运量(万吨)6.94.18.810.418通过上表计算:燃油消耗量:37.67吨总 运 量:48.2万吨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37.67/48.2=0.78吨(2) 目

3、标可行性分析小组对2010年、2011年数据进行了调查,并做出对比图:由上图计算得出:2011年比2010年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降低了5.5%。 2012年比2011年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降低了9.3%。运输部现有两台DF4DD型内燃机车,车况不一样,每台机车的耗油量也不同,通过以上数据的调查分析,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降低率曾达到了9.3%。从人的因素、机车保养、机车修理质量等多个因素调查,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降低10%是完全可行的。五、原因分析新司机业务培训力度不够机车操作不熟人员自检自修技术欠佳燃油消耗大运用保养质量不高待机时未制定有效节油措施待机消耗大机车采购的零配件精度差配件机车零配件质量差现

4、有检修工具对喷油器及电子零件等不能检测检修检修设备不齐制度检修及保养制度不完善柴油进气质量差焦化厂内环境差,灰尘、煤尘多。环境机车附带的油量表不精确测量有误差测量6、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1新司机培训力度不够考核成绩业务考核优秀率达80%以上刘长忠2013.4.52维修人员经验不足考核成绩业务考核优秀率达80%以上刘长忠2013.4.63待机时未制定有效节油措措施制定查看相关规定当待机超过20分时及时停机袁广良2013.4.104采购的零配件精度差供货质量现场调查符合机车配件标准刘长忠2013.4.105现有检修工具对喷油器及电子零件等不能检测检

5、修检修周期现场调查检修周期符合定期检修规定侯永斌2013.4.156检修及保养制度不完善机车完好率制度分析机车完好率达85%以上侯永斌2013.4.207焦化厂内环境差,灰尘、煤尘多外部环境现场调查空气质量符合柴油机燃烧环境王丹丹2013.4.258机车附带的油量表不精确油表计量现场调查燃油消耗量和加油量误差不大冯殿春2013.4.29确认1:新司机培训力度不够确认内容:考核成绩确认标准:优秀率达80%以上确认过程:为了更真实的反应现有16名乘务员对业务的整体水平高低,我们对乘务员进行了业务水平进行了考试(理论知识60%+实际操作40%)。机车司机业务考试成绩表姓名分数姓名分数姓名分数姓名分数

6、张良98时圣林77尤言顺92张汝川75徐磊96石刚91梁军75欧阳金国90崔鹏96顾兴灿79沈东扬93张延胜78金贵新92弈庆刚94张守元74刘其生79从考试成绩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优秀率仅为60%。我们小组深入现场调查后发现,成绩80分以下的均为驾驶年龄短的内燃司机。结论:是要因 确认2:维修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欠佳确认内容:考核成绩确认标准:优秀率达80%以上确认过程:我们对乘务员人员运用保养及自检自修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了考试。(理论知识60%+实际操作40%)。考核成绩表姓名分数姓名分数姓名分数姓名分数张良98时圣林79尤言顺91张汝川72徐磊96石刚95梁军73欧阳金国92崔鹏

7、96顾兴灿72沈东扬94张延胜71金贵新97弈庆刚71张守元74刘其生70 我部从2010年起每年都乘务人员运用保养及自检自修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考核,优秀率虽从45%升至56%,但还是没能充分掌握。结论:是要因 确认1:确认内容:确认标准:优秀率达80%以上确认过程:确认3:待机时未制定有效节油措施确认内容:措施制定确认标准:当待机超过20分时及时停机确认过程:经小组调查确认,由于受到国铁给车和焦化厂装车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机车待机时间,小组成员查看相关规定以及措施,在进一步加强机车燃油消耗管理的通知中做出了明确规定。结论:非要因 确认4:采购的零配件精度差确认内容:供货质量确

8、认标准:符合机车配件标准确认过程:经过小组调查确认,所有配件都由物资部统一提供的,不存在配件精度差的我问题。结论:非要因 确认5:现有检修工具对喷油器及电子零件等不能检测检修确认内容:检修周期确认标准:检修周期符合定期检修规定确认过程:经过小组调查确认,虽然缺少必要的检修设备,但可以通过定期机务段和路局检修解决。结论:非要因 确认6:检修及保养制度不完善确认内容:机车完好率确认标准:机车完好率达85%以上确认过程:我部现有机车2台,每台机车定期都要进行一次小辅修,其中各滤清器,注油部位都应由乘务员自己处理,但厂内站环境质量差,在对于处理柴油机的进气系统节油问题上,没有依据季节的变化,科学制定不

9、同的空气滤清器清洗计划,已达到能够及时滤清器内杂物的目的,需要注油的部位没有及时注油,出现长时间后就造成机车燃烧状态差,故障率也相应提高的情况。月份 八月 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总台时(小时)744720 744720744故障台时(小时)105102 101 96116完好率85.9%85.8%86.4%86.6%84.4% 完好率=(总台时-故障台时)/总台时x100%从表中可以看出机车故障作业时间比较多,不仅使油耗增加还损坏机车。结论:是要因 确认7:焦化厂内环境差,灰尘、煤尘多确认内容:外部环境确认标准:空气质量符合柴油机燃烧条件确认过程:经小组现场调查,环境近期无法改变。结论:非要因

10、确认8:机车附带的油量表不精确确认内容:油表计量确认标准:燃油消耗量和加油量误差不大确认过程:经小组现场调查,由于线路两侧不平,势必会影响读取数据,但可以读取两侧数据取平均值来减少数据误差。结论:非要因 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7、 制定对策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1新司机业务水平欠佳加强学习,实行“师带徒”优秀率达80%以上1.开展“传帮带”活动;2.建立激励机制2013年7月9日2维修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欠佳走出去,请进来优秀率达80%以上1.请机务检修小组人员现场指导;2.机车外委修理时尽可能的多派出人员学习;3.争创“学习型班组”2013年7月10日3检修及保养制度不完善制定作业

11、指导书机车完好率达95%以上1.制定奖罚制度;2.明确乘务员工作范围2013年7月12日8、 对策实施对策一 (一)实施:让实操水平高的乘务员现场讲课,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考核。1、 机车乘务员要熟悉并充分利用线路纵断面的特点,科学、合理地操纵机车,充分利用机车动能 ,增长列车惰性的走行距离。2、 正确使用制动机调整列车运行速度或停车,做到一次停稳。3、 树立燃油消耗节约的目标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驾驶员自觉苦练操纵水平,降低机车燃料消耗。(二)实施后效果检查:经过1个月的系统培训,在7月份我们再次对乘务人员业务水平进行了考核,从下表可以看出效果还是显著的: 对策二(一)实施:在7月份月请机

12、务检修小组现场讲解。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修理质量,我们有针对性的实施了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强乘务班组自我学习制度,做好业务考核。按创建学习型班组实施方案坚持业务学习。2.制定作业指导书完善修理工艺,要求:(1)每月对使用中的机车进行喷油泵、喷油器、气门间隙实施状态检测及调整。(2)定期对机车燃油管路滴漏点进行检查。 (二)实施后效果检查:过人员的培训和工艺的规范,7月份我们对修理人员也进行了考核,从下表可以看出效果显著的提高:对策三 (一)实施: 1、完善内燃机操作规程内燃机维护规程乘务员必须根据季节制定不同的空气滤清器的清洗周期,定期检查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根据状态及时更换滤清器,定检定

13、修时对乘务员自检自修范围进行严格考核并制定了检修考核制度 2.根据乘务员的职责范围,加大考核力度,明确每项工作责任人。 (二)实施后效果检查: 对两台机车2013年8月到12月完好率进行分析: 完好率=(总台时-故障台时)/总台时x100%月份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总台时(小时)744720744720744故障台时(小时)4236403236完好率94.3%95%94.6%95.5%95.2%经过改善完好率达到了95%左右,取得良好效果。九、效果检查 (一)实现小组目标 对策实施后经过6.7月份的完善从8-12月以来,我们用数据进行了同期比较:2013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燃油量(吨

14、)13.615.112.314.516.8运量(万吨)19.221.718.020.922.0 通过上表计算: 燃油消耗量:72.3吨 总 运 量:101.8万吨 每万吨运量平均消耗:72.3/101.8=0.71吨 计算得出万吨运量平均燃油消耗在0.71吨,比09年的0.78吨,下降0.07吨,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的5%以上的目标。(2) 社会效益 1、本活动有效的将集团公司提出的“深挖内潜、管理创效”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切实达到了节约降耗的目的,也为我处树立了良好形象。2、通过本次活动,实现降低机车燃油消耗并且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机车的运用质量,为运输安全生产提供动力保障,

15、同时也增强了职工节约思想。(三)经济效益根据2013年市场调查,平均价格为7720元/吨,运量按2013年8月到12月运量(101.8万吨),可以计算出以下数据:活动前:101.8万吨0.78=79.4吨(燃油)。活动后:101.8万吨0.71=72.28吨(燃油)。相比节约:79.4-72.28=7.12吨。所以一年我们可以节约7.127720=5.5余万元。扣除用于活动而支出的费用:4000元。因此,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为:节约成本5.5-0.4=5.1万元。十、巩固措施 从实施到效果的呈现,此次我们降低燃油消耗的目标值还有提高的空间,我QC小组相信在对相关制度及工艺进行完善,形成制度化后,我

16、们的燃油可在2013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2%。此次我们所涉及到的制度及工艺我们已写入岗位操作规程,以便继续保持。为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我们还制定了运输部机车燃油考核管理办法和运输部机车节油措施,为今后节油工作奠定基础。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一)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的QC课题的锻炼,我们刚成立的QC小组成员不仅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为今后更好的维护保养好机车增加了信心。从雷达图可以看出和活动前相比,小组有5点变化:(1)小组个人的QC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3)在团队精神、成员个人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二)下一步打算 我们QC小组下次准备对“降低机车热电保障装置系统故障率”课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做好机车冬季打温节油措施。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