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395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 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 一、比较利益理论 二、规模经济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 一、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第四节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和贸易摩擦 一、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 二、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与摩擦,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精选pp,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上一页,下一页,国际分工是跨国界的劳动分工。形成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劳动的技术差异、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需求和供给多方面的结构变化都会成为国际分工借

2、以形成的基础,并推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扩展。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会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发展。,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上一页下一页,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分工,是指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按照工艺流程的特点,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将生产或劳动过程分成若干个工序或阶段,由不同的人员或机械完成。因此分工有时被称为“劳动分工”. 这种劳动分工还意味着,各种产品的生产专门由各部分社会成员来完成,从而形成该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间的分工。国际分工是劳动或生产分工跨国界进行的表现。,上一

3、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上一页下,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一、古典国际分工论,1. 技术差异论 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技术差异论分成绝对技术差异和相对技术差异两种类型。 (1) 绝对技术差异论。这是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 (2) 相对技术差异论。这是指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1,一、古典国际分工论,2 . 生产要素禀赋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

4、,是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解释国际分工的原因和结构的理论。 各种产品的生产是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各种产品的生产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不同产品时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量及其比例是不同的。这种生产要素量的配比就是生产该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2 . 生产要素禀赋论上一页下,一、古典国际分工论,2. 生产要素禀赋论 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性产品,结果形成了建立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基础上的国际分工

5、。 生产要素禀赋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1919年提出的,之后其学生勃蒂尔奥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要素禀赋论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2. 生产要素禀赋论上一页下一,一、古典国际分工论,2. 生产要素禀赋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这种理论仍然假定各国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素质没有差别,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存在的;其次,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国可以通过不断地积累资金,由一个资本稀缺的国家逐步成为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至少也会使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发生某种结构性的变化,从而引起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6、,进而引起国际分工的调整。因此生产要素的禀赋不是固定不变的.,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2. 生产要素禀赋论上一页下一,一、古典国际分工论,3.自然资源禀赋论 自然资源禀赋论,是指由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自然资源禀赋论非常直观。 各国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自然资源的“有与无”产生分工。第二是“多与少”产生分工。第三种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一些国家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并采自己的自然资源不如使用别国资源更容易、代价更小,因此它愿意使用别国生产的资源产品。第四是战略上的原因

7、。,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一、古典国际分工论 3.自然资源禀赋论上一页下一页,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用来解释国际分工原因的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从生产要素丰裕度的转移、规模经济、技术扩散和需求变动等方面来解释现代国际分工的原因。 1.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理论 3. 协议分工理论 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是2,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1.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是指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引起各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使国际

8、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的理论。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是指在某个生产部门需要增加产品生产的条件下,如果一国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一定,就意味着该部门生产要素的增加就是其他部门生产要素的减少,从而意味着其他部门产品生产规模的减小。经济学将这种因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生产的结果概括为“机会成本”。,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1.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1. 国际分工不完全理论 实际上生产要素的转移会受到机会成本变化的影响。因为: (1)生产要素的性质或素质是不同的,适合在一个部门工作的劳动力不一定适合在另一个部门工作;资本也是如此。 (2)生产

9、要素的转移是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总是适应能力较强的生产要素先转移,面适应能力较差的后转移,一些生产要素甚至不能转移。 国际分工是指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产品,一国侧重于生产某种产品,另一国侧重于生产另一种产品。,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1. 国际分工不完全理论上一页下一页,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1. 国际分工不完全理论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国际分工的程度,并且阐述了这种不完全专业化分工的原因在于,随着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流入生产要素部门的该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递减。 建立在机会成本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高特哈伯勒提出的。这一理论揭

10、示了现实中多数国家处于不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之中。然而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某些部门生产要素的流入可能使国际分工趋于完全专业化。,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1. 国际分工不完全理论上,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或生产部门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扩大生产规模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节约或单位生产要素产出量的增加。 规模经济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规模经济,即一个企业的生产会由于外部的经济条件导致的生产要素的节约或单位要素产出量的增加;二是内部规模经济,即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之后带来的要素节约。我们一般所谓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内部规模经济

11、。,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生产规模较大的产品要素生产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排斥其他国家从事该产品的生产。面且该国的生产规模越大,效率就越高,越是排斥其他国家从事该产品的生产。因此每个生产者都希望,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占据优势地位。 与规模经济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差异产品问题。所谓差异产品是在同一行业中由产品在设计、品种、档次等方面形成的差别。生产和消费差异产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

12、异产品分工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趋向于消费不同于他人消费的产品,以强化自己的个性。这种消费需求向生产者提出了多样化生产的要求. 然而无论是生产者的追求,还是消费者的欲望,都与社会化大生产追求的目标相矛盾。因为社会化大生产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而多样化生产则需要小型化、差异化,这必然带来效率的下降。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的矛盾可以通过一个重要的方式加以解决,这就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追求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必然选择。,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

13、工论 各国在追求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时,其国际分工的形式是不同的。传统的国际分工是建立在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之上的,因而是比较确定的。 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是难以固定的。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各国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根据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仅在于各国在同一部门中生产规模的差异。而一国在某一特定生产部门的生产规模可以是放弃另外一个部门的生产得到,也可以在本国政府支持下扩大生产规模、超越别国,实现较高劳动生产率。,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而差异产品的

14、意义在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在追求差异的消费者看来,是可以超出单纯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限制的。差异产品贸易的基础是:只要各国生产的产品有差异,就可以开展贸易,即使出口某种产品的国家在销售该产品时制订了比国内类似产品还要高的价格,贸易的基础仍然是存在的。,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3. 协议分工理论 所谓协议分工,是指两国在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效率相近的情况下,通过相互达成协议分别专门生产其中的一种产品,实现规模经济,造成国际分工。所谓生产率比较接近是指要素的生产率比较接近。从直观的意义上看,如果两国的生产率比较接近,就很难实

15、现国际分工,如果通过达成协议,两国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3. 协议分工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3. 协议分工理论 协议分工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他指出,即使两国不存在比较优势差异的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协议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有两个特点。 第一,从表面看,有关国家并不存在明显的技术差异或要素生产率差异; 第二、通过达成协议实现国际分工、获得规模经济。从根本上看,这种国际分工既不是建立在天然禀赋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技术差异的基础上,而是借助人为的协议引发的国际分工。,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

16、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3. 协议分工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 重叠需求分工论,是指用各国需求的相似性解释国际分工原因的理论。 (1)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一般而言,个人的收人水平决定其需求水平,收入水平越高,需求商品的档次也越高。在一国范围内,由于每个人或家庭的收人水平不同,其需求水平也是分层次的。从而在一国范围内,不同的消费者其消费的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形成一个阶梯。 (2)代表性需求和重叠需求。一个国家,从总体上有一个代表其一般或平均消费水平的需求水平。我们将这种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称为代表性需求.,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

17、分工理论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 (3)重叠需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能够给各国的非代表性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价格较低的产品.因为每个国家的代表性需求并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代表性需求产品的生产上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其他国家可以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上形成规模经济,各国生产的规模经济可以使不同层次产品的生产实现高效率,从而达到相互满足非代表性需求的产品需要。各国之间这种相互满足需要所实现的高效率,形成了国际分工的新基础。,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

18、论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是:它表明了国际分工不仅由各国间的生产分工造成,也由需求决定。因而,需求也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4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上一页下,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实际上,各国参加分工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利益,即国际分工必须以交换作为必要的补充,因为交换可以实现经济利益。这种交换利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利益.本节主要阐述这两种利益,以便说明国际分工的动力。 一、比较利益理论 二、规模经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

19、一、比较利益理论 假设条件:(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 (2)他们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3)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4)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5)商品的交换在各国之间没有障碍;(6)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外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商品交换的价格不是原来促成这种分工形成时的价格,既不是美国的国内交换比价,也不是中国的国内交换比价。中美两国最终的商品成交价格

20、是应该在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价之间,从而使“差价”的利益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使两国都获得经济利益。,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同种产品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2)专业化(国际)分工是产生生产效率和贸易利益的根本。,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二、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扩大产生的单位成本降低的情况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成本节约或

21、成本下降。 这种规模经济效果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规模经济;二是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外部生产条件的有利或不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性或不经济。例如养蜂人总是寻找花圃附近放养蜜蜂,以获得更多的蜂蜜。花粉是养蜂人在花圃附近所得到的外部经济效果。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生的成本降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 二、规模经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二、规模经济 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差异是形成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一国生产该产品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其生产的规模越小、

22、单位产品的成本越高,竞争力越弱。这种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能够给参加国带来较多利润.这种利润会使企业和有关的部门愿意追求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从而形成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是这种国际分工不可缺少的方面。,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 二、规模经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二、规模经济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能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果的。只有那些固定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商品生产部门才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果。一般看来,重化工业部门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总之,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高效率,从而使各国获得某种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规模经济产生的超额利润推动企业努力

23、节约或降低生产成本。,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 二、规模经济上一页下一页精选,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战后,世界经济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各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倾向日益强烈。新国际贸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的国际分工的反映。本节将要阐述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的格局: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战以后,

24、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 产业内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2多层次的产业内分工日趋明显 3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迅速发展 4企业内分工和国际分工相结合 5国际分工结构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6各国生产的不完全专业化日趋明显,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1. 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 (1)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和不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依然存在。 (2)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生产与初级产品生产的分工也比较明确。 (3)发

25、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生产的分工继续深化。,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1. 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 (4)按照国际分工类型看,可以区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前者表现为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的分工;后者表现为两种相同密集度产业之间的分工。,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2. 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

26、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大,国际分工今后必将向纵深发展。总起来说,将从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分工,向着传统工业产品与高技术产品发展;从产品生产的分工向劳务分工方向发展。 首先,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趋势看,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2. 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 其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未来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中,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可能上升,一些部门可能走向水平分工。但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未来的分工中仍将处在不利的地位,继续保持着垂直分工。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中国家原有的传统优势将进一步丧失。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继续存在扩大的趋势,后者将更加依赖于发达国家。 (3) 各国在农业部门的国际分工日益模糊。 (4)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部门将成为激烈争夺的领域.,上一页,下一页,精选ppt,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2. 国际分工,本章结束谢谢大家!,上一页,精选ppt,本章结束上一页精选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