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9537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目录,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第四节 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价第五节 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第六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什么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选择有代表性的评价参数,有计划、有目的地作出科学调查和价值判断,考核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一、外貌模式,斯塔克描述+判断=全面、完整的课程评价前提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外貌模式的评价框架,书P179 清洁的牙齿,背景评价,输入评

2、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其基本框架是:,1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背景评价系对方案出台的背景及方案目标确定的依据的评价。,2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输入评价系对能够达成目标的几种可能的方案设计之优劣的评价。,3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过程评价系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的评价。,4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成果评价系对:个方案的成就所进行的测量、解释与判断。,二、CIPP模式,1966年,Stufflebeam斯塔费尔比姆提出了CIPP模式,1. 背景评价,评定客体的综合地位、鉴定客体的不足、集中并整理能

3、用来纠正其不足之处的因素,并诊断哪些方法能提高该客体的素质目的:检查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是否同学生的需要相协调,为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提供一个可靠依据方法:一系列客体兴趣的测量及各类型的分析组成,2、输入评价,对前后关系评价作出的改进计划能否实施作现状调查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作出估计修订改进计划避免盲目实施以避免失败和浪费时间、人力、物力,3、过程评价,向计划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提供实施改进计划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为不断修正改进计划提供信息定期评定改进计划实施的深度以及实施对象接受的程度详细描述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价值以及旁观者和参与者对总体实施质量的评判,4、成果评价,测量、判断改进计

4、划实施结果的目标达到程度改进计划是否确实弥补了客体的不足之处、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价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背景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为实施决策服务;结果评价:为再一次决策服务。,对该模式的评价,优点:将目标纳入到评价活动之内(决策导向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把评价看作学校工作的一部分缺点:评价缺乏价值判断评价人员的作用受到限制评价实施在适用性上的局限,困惑:教师 “突出兴趣的培养,是否还应教基本的动作技能?”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 走入的误区要兴趣,幼儿玩得开心就行了。有户外体育活动就行了,不必要规范的体育教学。(而部分幼儿园开展的是主题网络教学,体育往往无法融入其中

5、而被忽视了。)对兴趣的培养也走入误区,单纯地变化各种花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困惑:如何培养兴趣? 幼儿有获得他人认可的需要兴趣的激发=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吸引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成功感、快乐。,体育游戏,使用CIPP Mode?,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原则,一、按评价涉及的范围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一)宏观评价这是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整个领域或涉及宏观决策方面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问题为对象的教育评价。(二)中观评价这是以托幼机构健康教育的开展为对象进行的教育评价。(三)微观评价这是以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往往针对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二、按评

6、价的基准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一)相对评价这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总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其余评价对象与基准加以比较,也可以是用某种方法将所有被评价对象排列成先后顺序的评价。(二)绝对评价这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的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并做出价值判断。(三)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被评价者集合总体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将某一个对象的若干侧面相比较的评价方法。,三、按评价的功能及运行的时间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诊断性评价又称前期评价,是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的评价,或者对

7、于评价对象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加以测定。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问题。(二)形成性评价又称中期评价,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活动效果而进行的持续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育进程、方法、手段,以便达成教育目标。(三)总结性评价又称终期评价,是在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对其终极结果所进行的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判断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实际水平。总结性评价既是最终的评价结果,也是制定新的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四、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单项评价这是指对健康教育某一方面的评价。(二)综合评价这是指对健康教育的

8、全面评价。,五、按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定量评价这是指在学前健康教育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或数字描述的评价。(二)定性评价这是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六、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自我评价这是指评价者参照一定的指标,对自己的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的价值判断。(二)他人评价这是指评价主体不是被评价者自身的评价,也即来自外部的评价。,案例评析,从高处往下跳活动目标:1.学习寻找合适的地方,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2.尝试用椅子搭高跳,培养幼儿勇于挑战困难

9、的品质活动准备:不同高度的椅子、桌子若干,幼儿穿合脚的球鞋,垫子若干,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听音乐做热身运动二、尝试从椅子上往下跳引导幼儿想出多种跳的方法鼓励幼儿搭高椅子跳(1)鼓励幼儿从高凳子上往下跳(2)引导幼儿搭高往下跳三、结束活动放松运动挑战高度的感受谈谈保护的方法,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一、确定评价目的二、设计评价指标 P187-189(一)常用的学前儿童健康的评价指标(二)常用的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指标(三)常用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三、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案四、实施评价、收集资料五、分析整理资料六、形成评价结论七、及时反馈修订,第四节 学

10、前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价,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生物化学指标,(二)形态指标形态指标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视力、骨骼、牙齿等,(1)体重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重公式: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 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儿童 体重(kg)=年龄2+8(kg),3/(03月),1,3/(312月),2,3,3/(12岁),2kg/年,体格生长,体重的增长,1.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

11、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2.非匀速增长过程 :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体重增长的规律,体格生长,体格生长,体重增长的规律,3.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体重测量,(2)身长(高)反映体格特征与生长速度的重要指标,身长/高:头顶到足底的长度,-身高,-身长, 3岁,3岁,立位测,卧位测,2岁至青春前期 57cm/y,6162cm,1112cm /(03月),85cm,10 cm /(12岁),12

12、13cm /(312月),75cm,12月,体格生长,身高的增长,1.与体重增加规律平行:生后第一年为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体重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身高(长)增长规律,体格生长,2.身长生长为非匀速增长过程 :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身长增长后9个月身长增长。,1-10岁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 7cm+70cm,(3)头围 经眉弓上方突出部,绕经枕后结节一周的长度,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的增长Growth on head circumference,12月,46,3/(612月),24月,48,2,34,5354,15岁,5岁,50,2/(12岁),43,6月,9/(0

13、6月),头与身长比例,1. 2岁增长减慢 头围大小、头型与遗传、疾病等有关,头围增长规律,头围增长异常:头围过小头围增长过速,如: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如:脑积水、佝偻病等,(4)胸廓 胸廓反映胸腔容积、胸肌、背肌的发育和皮脂蓄积状况的重要指标,还能反映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头胸围生长曲线,cm,(5)坐高(顶臀长)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6)皮下脂肪营养指标(7)视力功能检查婴幼儿正常视力参考标准,(8)牙齿,乳牙发育程序表,2. 生理机能指标,(1)肺活量(2)脉搏 (3)血压,(1)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14、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2)脉搏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3)血压,3. 生物化学指标(1)红细胞计数(2)血红蛋白测定(3)尿液一般性状检查(4)粪便检查,(1)红细胞计数生后6个月,4.2104ml;1-2岁,4.3104ml;4-5岁,4.4104ml;8-14岁,4.5104ml。 (2)血红蛋白生后6个月约为12.3 gml;1-2岁约为11.8 gml ;4-5岁约为13.4gml ; 8-14岁约为13.9gml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生

15、长发育评价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它是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搜集大量的儿童集体生长发育正常值,用统计学方法,按性别、年龄计算出各种指标的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回归系数等,并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做出发育图、表。这些资料称为该地区近几年内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科学的标准是: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身高和体重。但仅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并不能反映儿童的体型是否匀称,因为匀称也是健康的标准。身高别体重是指相对于某一身高来说应有的体重。,1. 指数法,(

16、1)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克)/身高(厘米)100 又称“克托来指数”(Quitlet),表示1厘米身高的体重数,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状况。指数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一岁时约为120,二岁时约为138,六岁时约为160。指数大说明体重相对较大。,(2)身高胸围指数,胸围(厘米)/身高(厘米)100 它反映了儿童胸廓的发育状况以及胸围与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指数大说明胸围相对较大。 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对身高胸围指数有明显的影响,故每一个年龄-性别组都有参考值范围。新生儿平均为64左右;以后逐步下降,三岁时为54左右。,(3)身高坐高指数,坐高(厘米)/身高(厘米)100 该指数反映人体躯干和

17、下肢的比例关系,借以说明体型特点。 青春期前因随着年龄增长,下肢增长较快,故呈下降趋势,一岁时约为65.5,二岁时约为64,六岁时约为55。,4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乳儿用:体重(g)/身高(cm)*2 10 幼儿用:体重(g)/身高(cm)*2 104 该指数又称考泊(Kaup)指数,其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多用于学前儿童营养评价,反映儿童的体型和身体充实程度。在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时,以小于12提示营养不良,12-13.5为偏瘦,13.5-18正常,18-20为营养优良,大于20提示超重或肥胖。,2. 离差法,(1)等级评价法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

18、体重。 个体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值在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被认为正常,这个范围包括了大约95.4%的儿童。 我国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常用的统计学表示方法,评价结果表示,均值离差法:百分位法:,等级法,体格生长评价,(2) 百分位数法,常分为P3、P10、P25、P50、P75、P90、P97等7个百分位数值,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或分为P3、P25、P50、P75、P97等5个百分位数值,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3.曲线图法,9市0-7岁城区男童体重离差曲线图(1985年),9市0-7岁城区男童身高离差曲线图(1985年),4. 发育年龄评价法,( 1)形态年龄 是用某项形态指标(如身高、

19、体重等)制成标准年龄,表示个体儿童的发育程度。按年龄测身高(H/Y)、按年龄测体重(W/Y)和按身高测体重(W/H) (2)牙齿年龄 简称齿龄。齿龄是指按儿童牙齿发育的顺序制定标准年龄,用以反映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3)骨骼年龄 简称骨龄。骨龄是儿童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骨 龄 即骨发育的年龄。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制标准图谱。将儿童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谱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次级骨化中心出现的顺序(计算骨龄用),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

20、心发育的过程(左手无名指),8 yrs 7 ms,17 yrs,Greulich-Pyle Method,测定骨龄临床应用 骨龄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有关,据骨龄发育水平可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减、肾小管酸中毒等。,骨龄超前:,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 腺皮质增生症。,骨龄落后:,患病情况记录区喂养情况记录区身高与体重记录区能力发育提示记录区,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内容 1、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评价 2、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评价 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4、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1.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大肌肉动作能力,包括走、跑、跳

21、、坐、平衡、投掷、踢球及俯卧等。 二是小肌肉动作能力,也称为精细动作。主要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2、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评价,在心理测量学中,智力是指智力测验所反映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学界多数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智力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等。 目前比较新的智力理论主要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学前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越来越准确,错误率逐渐降低。,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4、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社会行为等

22、。,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谈话法 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筛选检查法 社会测量法,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本测验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属筛查性测验。 本测验方法适用于从出生到6岁的儿童。 本测验能够比较灵敏地提示在临床上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发育性问题,即能在早期发现儿童的智能发育问题。同时可以作为高危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严重黄疸史者和窒息史者等)的发育监测手段。但不能作为诊断和评价发育障碍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工具。它对儿童将来的发育也无任何提示作用。,它由105个项目构成全部测试内容,我国对该量表进行了修改,删去了量表中名词复数一项,因而只有10

23、4项。共涉及4个能区: 个人社会技能23项,主要检查儿童与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精细动作适应能30项,检查儿童手指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言语能20项,检查儿童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思想的表达能力; 粗动作能31项,检查儿童坐、立、走、跳及平衡能力。,绘人测验(Draw a Person Test),绘人测验适用于4-12岁儿童。 绘人智力测验是一种能在很短时间内提供有关非语言的儿童能力测量的工具。它主要以儿童对环境的不断认识和他们在绘画上所表现的有无细节和比例等的详尽程度为依据,通过儿童喜欢的绘画活动方式来测量智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较之韦

24、氏智力测验和比内量表,更少受语言因素的影响,尤其适合于那些对传统智力测验因紧张害怕而有抵触情绪的儿童,还可用于不同语言民族的少年儿童和有听觉障碍的、弱智的、语言障碍的或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开口说话的及一些在动作协调方面有障碍的等一些特殊群体的儿童。,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包括10个分测验,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类。 主要内容有:常识,共23题;动物家;词汇;图画补缺;算术题,共20题;迷宫,共10题;几何图形,10题;类同词,共16题;木块图案,共10题;理解,共15题。 测验按内容得出言语测验分数和操作测验分数,合成总量表分数,然后换算出该儿童的智商。 韦克斯勒智力

25、测验要求规范,每次测验时间较长,对4岁以下儿童不适宜。,三、学前儿童健康检查1岁以下的婴儿分别在3、6、9、12个月时各进行体检一次。 13岁的幼儿应每半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的学前儿童应每年体检一次。6周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二)健康检查的内容 1询问个人现况及既往史 2体格测量及评价 3全身体检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询问内容一般包括:(1)出生史、喂养史。(2)饮食、睡眠、户外活动情况。(3)日常生活习惯。(4)智能发展情况。(5)患病情况,尤其是传染病。,全身检查(1)头部:头颅大小,有无异常,囟门大小、张力 和闭合情况。(2)眼:眼睑形状、巩膜颜色、眼距、视力等是否正常。(3)

26、耳:外耳形状、耳道结构、听力等是否正常。(4)口腔:口唇颜色和形状、口腔粘膜、牙齿数目 是否正常,是否有龋齿等。(5)胸部:胸廓有无畸形,听诊肺部有无罗音,心 脏有无杂音等。(6)腹部:有无异常包块、膨隆,肝脾有无增大等。(7)外生殖器:有无畸形等。(8)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四肢肌张力有无异常等。(9)全身淋巴结:有无异常肿大等。,第五节 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一、生活作息制度二、健康检查制度三、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制度四、常见疾病管理制度五、传染病管理制度(预防预后)六、体弱儿健康管理制度七、日常消毒制度八、安全制度,第六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一、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评价二、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三、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所产生的近期影响的评价四、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评价,案例分析,跳竹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