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9915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仁不让于师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遇到”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遇到”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选文1,【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评析】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

2、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评析】 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选文7,【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3、:“割鸡焉用牛刀?,【评析】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一、知错即改。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台阶。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到了哪里都不忘训人。三种理解可以综合起来看。表现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融洽关系。,【评析】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一、知错即改。,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选文8,【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的地方

4、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还有谁去信它呢?,【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文9,【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子曰:“贤哉

5、,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评析】,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选文11,【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评析】 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

6、师生情谊的深重。,【评析】,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选文12、13,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人说:“您太悲痛了!”孔子说:“真的很悲痛吗?不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选文12、131,【评析】 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叨着:“唉!老天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 孔子最推崇的颜渊死了。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呢?”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评析】,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受弟子们的敬爱,但他总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从学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感受他的伟大!感受夫子的关爱!,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