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道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干道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区主干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11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述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承办单位11.1.3项目建设地点11.1.4建设性质11.1.5项目负责人11.1.6建设规模11.1.8资金构成11.1.9资金筹措21.1.11建设期21.1.12编制单位2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3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41.5主要建设内容51.6项目建设背景61.6.1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1.6.2本项目的建设是*县和*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表现。71.6.3本项目的建设是*社会经
2、济发展的需要。71.7下一步工作的建议81.7.1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力度和深度81.7.2强化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81.7.3加快推进投融资制体改革81.7.4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8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第二章 道路规划与交通量预测102.1*镇区道路规划102.1.1现状分析102.1.2存在的问题102.1.3道路系统规划102.2交通量预测112.2.1公路交通的调查与分析122.2.2交通量的发展预测14第三章 建设的必要性173.1是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需要173.2是树立良好城镇形象的需要173.3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求173.4提高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需要
3、183.5*环境保护及改善的需求183.6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需要193.7满足城市景观与城市发展的需要19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214.1场址现状214.1.1地点与地理位置214.1.2土地权属类别214.2建设条件214.2.1建设区概况214.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34.2.3其他条件264.3结论建议26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标准275.1建设规模275.2建设标准27第六章 工程技术实施方案296.1技术原则、依据、标准296.1.1工程技术原则296.1.2设计依据296.1.3设计标准306.2道路工程316.2.1道路平面布置316.2.2道路纵断设计316
4、.2.3路基设计326.2.4垫层设计336.2.5基层设计336.2.6面层设计346.2.7施工要求356.2.8道路工程量表386.3排水工程386.3.1工程概况386.3.2设计依据396.3.3技术标准396.3.4技术要求396.3.5施工要求406.3.6排水工程量表416.4桥梁工程416.4.1设计原则416.4.2设计标准426.4.3执行的规范、标准426.4.2桥梁结构436.4.3桥梁工程量表436.5其他工程446.5.1交通安全工程446.5.2照明工程456.5.3绿化景观工程476.6工程量总表48第七章 节水节能措施497.1燃油节能工程497.1.1施工
5、期节能技术措施497.1.2营运期节能技术措施507.2排水节能工程50第八章 环境影响及保护518.1设计标准518.2城镇道路环境保护518.2.1城镇道路环境保护内容518.2.2城镇道路环境问题528.2.3城镇道路环保功能528.2.4城镇道路环保措施538.3排水工程环境保护598.3.1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598.3.2污染物控制措施59第九章 劳动安全防护措施619.1标准及依据619.2安全措施61第十章 管理机构及劳动定员62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6311.1项目建设工期63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311.3项目实施进度横道表64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6512.1相关规定6
6、512.1.1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6512.1.2招标依据6512.1.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6512.1.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内容6612.2本建设项目招标方案67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13.1投资估算6813.2编制依据6813.2.1资料依据6813.2.2工程费用编制依据6813.2.3工程其他费用编制依据6813.2.4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6913.2.5定额依据6913.2.6其他依据6913.3项目总投资6913.3.1工程费用6913.3.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13.3.3预备费7013.4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70第十四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7114.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7、的意义7114.1.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7114.1.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7114.1.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7214.1.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7214.2风险评估7314.2.1合法性分析7314.2.2合理性分析7414.2.3可行性分析7514.2.4可控性分析7614.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77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7815.1结论7815.2建议78附表80总投资估算表80工程费用估算表81设备购置及安装估算表8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83分年投资计划表84附图85*镇区主干道建设项目示意图85*镇区主干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1.1
8、项目名称*镇区主干道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人民政府1.1.3项目建设地点*1.1.4建设性质新建1.1.5项目负责人*1.1.6建设规模*镇区主干道起止点为庙大线矿区路口,公路总长为1200m,按照镇区主干道标准进行建设,道路红线宽30m。设计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建设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1.1.8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784.88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1.1.9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84.88万元,全部自筹。1.1.11建设期项目工期为12个月,2012年11月2013年10月。1.1.12编制单位*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本);2
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03);3.城镇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5.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05月11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09月01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2008年01月01日);13.城镇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4.公路工
10、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1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1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9.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CJJ1-2008);21.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3-2006);2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1、GB89782000);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7.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 (93)建城技字第42号;2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2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30.国家其他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安全施工。环保、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3.将节能减排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
12、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4.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受*人民政府的委托,*会同企业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项目建设的背景;道路规划与交通量预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及标准;工程技术实施方案;节水节能措施;环境影响及保护;劳动安全防护措施;管理机构及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结论与建议。1.5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镇区主干道
13、1200m,设计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建设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工程量总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一道路施工全部含机工、人工费及取费1挖方(含外运)m3195842填方m397923无筛分碎石垫层m214400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m34325水泥混凝土面层m32880钢筋接缝6花岗岩侧石m2350二排水工程11250砖砌雨水检查井个472收水井个47310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个24三桥梁工程1预应力简支梁m232钢筋混凝土m32503桥台个124柱式桥墩个125桥面铺装m2200钢筋混凝土6人行道m2100含花板栏杆7支座个28板式橡胶支座8伸缩缝m16桥面连续1.
14、6项目建设背景1.6.1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中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走集中集聚、城乡协调的发展路子,是必然选择。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十一五”以来,*以年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城镇化,但目前仍低于全区、全国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建议提出,一是要优化城镇发展布局,解决好城镇吸引力不足、带动力不强的问题;二是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好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好进城人口就业住房等现实保障问题和土地、草牧
15、场流转等后顾之忧问题。建议重点从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和县城两级城镇体系,搞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同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进行了统筹安排,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城市反哺农村等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而公路建设作为最基础的基础设施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1.6.2本项目的建设是*县和*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表现。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立足点,统筹协调三大产业发展。以城镇扩容提质为目的,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扩大小城镇规模。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超前谋划,论证和储备
16、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效益显著地大项目。在城乡发展结构中,小城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依托,还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城镇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示、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纯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小康目标得以实现。道路基础设施是城镇化进程中最基础的条件、也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1.6.3本项目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处于狭长平底,镇区西部为山体。现状建成区面积为
17、64.0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61.27平方米,用地相对分散。镇区主要依托庙大公路发展,缺乏道路系统,建成区沿街布置配套设施,各项用地比较分散。当前*存在如下问题:1. 城镇布局分散,建设不集中。2. 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结构不明显,建设无序,道路用地不足。3. 缺少公共绿地与活动空间,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4. 道路系统不完善,没形成镇区的道路骨架,缺少主体镇区交通网。本项目的建成,在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层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道路整体效益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对保障和促进“西部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7下一步工作的建议1.7.1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
18、作的力度和深度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建设项目的申报机会。1.7.2强化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项目的筹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实施阶段的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尽可能提前解决,在组织协调方面齐驱并进,加快项目实施的进度。1.7.3加快推进投融资制体改革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加强投资项目在投资主体、融资渠道、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挖掘社会投资潜能,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减轻政府投资的压力。1.7.4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认真执行国家、自治区、盟的各项法规,坚持量力而行,规范管理,保证竣工,保证续建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加强投资控
19、制和概算约束,以确保建设项目早日竣工使用发挥效益。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1.1道路总长度米12001.3道路总面积(含人行道)平方米144001.4桥梁长度米251.5雨水管网长度米23501.6污水管网长度11752总投资万元784.882.1工程建设投资万元722.95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9.072.3预备费万元22.86第二章 道路规划与交通量预测2.1*镇区道路规划2.1.1现状分析目前*对外交通为公路交通,庙大线县道为镇区主要对外联系公路。2.1.2存在的问题1.交通联系单一,没有形成合理的道路骨架,道路系统不健全。2.缺少广场
20、、停车场和供人流、车流集散的场所。3.道路建设标准低,多为砂石路和土路,且道路凹凸不平,通行能力差。4缺少必要的交通设施,如车辆维修站、清洗站等。5由于现状地形高差大,对道路交通的布置有一定的难度。2.1.3道路系统规划1.规划目标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顺应现代小城镇交通发展的趋势,结合本次规划确定的城镇用地布局,建成结构完善、功能明确、等级划分合理、路形因地制宜的城镇道路网络结构,合理引导城镇开发建设。2.道路等级划分城镇道路分三个等级,及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主干道是引导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红线控制为30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次干道是联系镇区内各个功能区的道路,与主干道共同构成城镇
21、基本道路框架,红线控制为20米,断面形式均为一块板。支路是方便各个功能区内部生产生活的生活性道路,是主次干道的辅助道路,红线控制为14米。3.道路系统规划城镇道路网根据地形采用棋盘式道路系统。主干道“一横一纵”,次干道“两横一纵”,形成三横四纵干道骨架。2.2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为*镇区主干道建设项目,因此只针对镇区主干道进行交通量预测。1.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交通量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快慢将决定交通量的增长快慢,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此,在预测过程中,将从未来影响区域的确社会性经济发展规划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历年区域内社会经济指标与社会交通运输量之间的
22、关系,直接以交通量为对象,预测未来交通量,即直接预测法。2.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本次交通量预测将采用间接预测法,即:假设在研究基年,拟建项目已经存在,并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和路网状况合理确定拟建项目基年交通量,然后通过研究地区经济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采有相关分析、弹性系数等多种科学手段确定拟建项目交通量的增长率,最后根据确定的基年交通量和未来年交通量的增长率进行预测。2.2.1公路交通的调查与分析1.人流量测算:区内常住人口4184人,按日出行人数75%测算,其常住人口日流量为3138人;区内流动人口日流量按12000人测算(含日过境及旅游人员)。区内日平均人流量为123138人。2.车流量
23、测算:区内固有车辆按常住人口的20%测算,为837辆,按日出行车辆1.8倍测算其日固有车辆日流量为1506辆次;过境车辆按日均过往流量3500辆次测算;旅游车辆,按区内全年旅游旺季日流量360辆次测算。区内日均车流量为5366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关于车型分类及车辆折算系数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镇区主干道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小客车为标准车型进行交通量换算结果如下:82年平均日交通量一览表项目机动车非机动车合计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客车大客车拖挂车摩托车自行车自然车型数量687842802012934165902045366自然车型数量比()12.8
24、015.701.5037.5017.400.3011.003.80100标准车型折算系数11.5211.5340.2标准车型数量687126416120121401482361417975标准轴载比例()8.6115.852.0225.2317.560.6129.610.511002.2.2交通量的发展预测针对前述的项目影响区内的公路客货及公路交通量进行综合分析,公路客货运输量的统计口径难以确定,其增长情况很难实地反映其客观实际要求,因此,通过影响区域内的客货运输量及客货汽车的拥有量来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量将欠妥当,所以结合区域内历年主要经济指标,从现有公路(庙大线、矿区公路)历年交通量的观测资料
25、,采用定基法对未来交通量及运输量进行预测是较为合理的。1回归分析根据现有原路交通量与*县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当分析,发现客运交通量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相关性最好,而货车交通量则与工农业总产值的关系密切,就此,按交通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货车交通量与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都按直线模型变化,关系式如下:y=ax+b式中y机动车交通量;X国内生产总值或工农业总产值a、b分别为模型回归参数,由交通量统计资料确定。2弹性分析对*县大林镇交通量不同时期的增长率进行弹性分析发现,客货车交通增长系数有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弹性分析指数表2010-20112011-201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6、53006750同比增长率8.80%12.40%人均工农业总产值42005680同比增长率11.30%16.70%客车弹性指数0.511.012货车弹性指数0.9051.608注:客车弹性系数指客车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货车弹性系数指货车增长率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3.交通量、运输量的增长率利用上述模型,结合*县社会经济预测资料可基本预测出未来各年段交通量的增长率如下:*交通量增长率年段2014-20192020-20242025-2030增长率8.90%6.47%3.11%4、交通量、运输量发展预测综上所述,采用定基预测法进行交通量、运输量的发展预测,其数学模型为:ym=yn(1
27、+a)m-n式中: a增长率yn已知第n年的交通量(一般为基年)ym求并第m年的交通量镇区主干道交通量预测表项目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客车大客车拖挂车摩托车自行车日均车流量(辆)增长率标准车型比例(折算)8.61%15.85%2.02%25.23%17.56%0.61%29.61%0.51%100.00%标准车型数量(折算)68712641612012140148236141797520147481376175219115255325714486858.90%20158151499191238616615728004894578.90%201688716322082599180962304
28、953102998.90%201796617772262830197068332157112168.90%2018105219362473082214574361662122148.90%2019114621082693356233681393868133018.90%2020122022442863574248786419372141626.47%2021129923893043805264891446477150786.47%2022138325443244051282097475382160546.47%20231472270934543133002104506187170936.47%
29、20241568288436745923196110538893181996.47%20251616297437947353296114555696187653.11%20261667306639148823398117572999193493.11%202717183162403503435041215907102199513.11%202817723260415519136131256091105205713.11%202918273361428535237251286280108212113.11%203018843466442551938411326475112218703.11%合计
30、2372543650556169507483771668815541409275450第三章 建设的必要性3.1是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需要*镇域内油路较少,公路多为自然路,晴通雨阻、凹凸不平,通行能力差,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城镇发展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在改善*交通状况,道路配套桥涵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改善出行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3.2是树立良好城镇形象的需要一个城镇的形象及总体建设风格和品位决定其未来的发展。随着近年本地区经济发展之迅速,结合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项目
31、建成后,将在完善本地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城镇品味,树立城市良好的形象。为本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3.3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求由于本项目道路工程链接庙大线与矿区路口,项目区内无交通流,因此道路建成通车后,道路交通将为诱增型交通和转移型交通。本地居民对外交通联系也将更加便利。随着道路两侧行政区,居民区的兴建,交通量也将随之增长。通过前期周密的交通预测,结合未来经济的增长及文化交流活动的提高而带动的交通增长,得出最后结论;本工程的交通通行至少能满足到2030年的交通增长。3.4提高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需要作为*规划发展的一条主要发展轴,镇区主干道的建成通车将揭开*全
32、面建设的序幕,*将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便利的交通将加速周边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增强对外联系,带动三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大幅提高镇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促进社会医疗卫生、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发展都将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道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带来征集土地,造成建设区劳动力重新安置的社会问题。对于道路沿线的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将征用一定的农田,由此将给他们的生活来源造成影响。不过随着建设发展,规划区内农田耕地变成城镇,农民也可能由务农为主转变为以务工、务商为主,这样原本使农民推动失去的社会矛盾将会下降到社会可承受范
33、围。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市发展。3.5*环境保护及改善的需求镇区道路主要以石路、土路为主,风天扬土、雨天飞泥的景象对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当地居民及企业对本项目的建设都表示极大支持。道路交通空气污染主要为扬尘和汽车尾气。本工程道路建设后,将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减少扬尘。并应设立监测点,禁止排污严重的车辆上路;道路两侧植树绿化。道路施工期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所以要求切实制定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3.6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区内交通与区外便利的交通有序的结合,形成联通镇区内外的便利交通网络,这也将为区内外物流运输机商业往
34、来提供了有理的条件。*以农牧业发展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开发,矿山旅游和商贸流通为主导,通过本项目的建立对本地区主导经营商品的销出去、引进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良好的投资及居住环境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交通便利、运输通畅的道路系统能够提升*的城市形象及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并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高效的运输系统将给进驻集镇的生产企业带来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的便利,这将成为吸引企业来此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因素。通畅的交通也将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加之分布道路两侧的各类公共、金融、服务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项目的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3.
35、7满足城市景观与城市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现状道路景观极差,本路段的修建,将着重塑造城市道路景观带,以此带动两侧建筑的景观发展,同时也将带动道路两侧用地的合理调整,使部分土地增值。因此完成*镇区主干道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路网,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与区域的整体长远的发展方面考虑,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4.1场址现状4.1.1地点与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4.1.2土地权属类别国有建设用地。4.2建设条件4.2.1建设区概况1.地理位置*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173811837,北纬43144415之间,北依大兴安岭,与锡林郭
36、勒盟相连,南隔西拉沐沦河与翁牛特旗相望,西与克什克腾旗毗邻,东与巴林右旗接壤。全县总面积3933平方千米,县城*镇位于县城中部,距*210千米。集(宁)通(辽)铁路、305国道、303省道交汇于此,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塞北重镇”之誉。*位于*县中东部,距县城2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86-11818,北纬4341-4345。东与官地镇以山岭为界,南与隆平乡、大川乡接壤。全境东西长17.5公里,南北宽5.6公里,总面积为98.9平方公里。2.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沙干旱严重,雨热同季,降水少而集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2日照2900小时,降水量360-380毫米,无霜
37、期120天。3.水资源丰富*县境内河流属西辽河水系,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儿汰河。共有小型沼泽11个,水域面积0.4平方公里,径流总量1.37亿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区贫乏,沿河两岸较丰富,总储量约为0.76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适合羊群发展。4.土地资源*位于*县中东部,距县城22公里。东与官地镇以山岭为界,南与隆平乡、大川乡接壤。全境东西长17.5公里,南北宽5.6公里,总面积为98.9平方公里。5.矿产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富集。*矿区为一个铜、铅、锌、锡、银等多金属共伴生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根据不同的工程控制程度及矿化类型将其划分为六个区段)即:老区、
38、北区,东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区、控制面积为7.62平方公里,且有进一步外展的可能性。查明各类矿体500余条,其中规模较大,并参与储量计算的矿体150余条,累计探明CD级矿石储量2285.81万吨,其中CuSn类矿石1071.25万吨,Pb一Zn类矿石121456万吨,金属含量Cu:178386吨,Sn:41156吨,Zn:362023吨,Pb:66004吨,Ag:1332吨。该矿区有大井银铜矿、中兴铅锌矿、富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能力达22万吨年;年产铜3200吨、锡450吨、铅750吨、锌1600吨、。银15吨,产值近亿元,己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撑产业。7.经济发展*始
39、建于1993年7月,前身为大井经济开发区。镇区有大井银铜矿、赤峰有色金属公司中兴铅锌矿、*富源公司、成达公司、鑫昌矿业有限公司、风驰铜锌有限公司、中兴锡选厂、小城子铝锌矿。富鑫碎石厂、大井玉田碎石厂等有色金属企业。大井地区是*工矿业发展最早的地区,镇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储量集中,富存铜、铅、锌、锡、银等多种贵金属。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已成为*县中东部周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金融、商品流通的交汇点,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8.交通电信*地处303国道和庙大线公路交汇处,集通铁路由西向东在镇南而过。该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水电充足,与周围地区联系紧密,大井地区为带
40、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起来越重要作用。4.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条件*县位于辽河上游的堆积阶地之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岩性稳定,按成因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区:分布于河流两岸及汇合处,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或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210m;下部为砾卵石,粒径27cm,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等,分选及磨圆较好,厚度为3080m。(2)坡积洪积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围的山前地段,形坡度较大,地表岩性为粉土或粉质粘土,厚度大于10m,在靠近南部黄土丘陵区为具、级非自重湿陷性土;下部为砂砾卵石或砂石层,一般分选、磨圆不好,呈半棱角状。(3)风积区:城区东部等地有风积沙丘
41、,岩性为灰白色粉细砂,成份以石英、云母等为主,一般厚度36m,下部为粉土、粉质粘土或圆砾、卵石层;粉土层在南山一带发育较好,厚度为1027m,孔隙较大,多具湿陷性。(4)堆积构造阶地:在锡伯河北岸八里庄附近基岩埋藏较浅,约2-7m,表层为粉土或粉质粘土,中间为第三系棕红色粘土层(局部基岩埋藏浅处无此层分布),底层为黑色、深灰色气孔状、致密块状玄武岩(其中加有红色泥岩)。2.水文地质条件*县境内河流属西辽河水系,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儿汰河。共有小型沼泽11个,水域面积0.4平方公里,径流总量1.37亿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区贫乏,沿河两岸较丰富,总储量约为0.75亿立方米。*所在的河谷平原地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含水层为下部的砾卵石层,含水量极丰富。周围丘陵区或含水层较薄地区,富水性相对较差。在河谷区水位埋深较小,一般78m,向河床两侧埋深逐渐加大,一般在10m以上。该地区地下水因受地质、地貌的制约而形成不同化学类型,在丘陵区为NaHco3Ca(HCO3)2型水;河谷区为HCO3Ca型水。PH值在78.8之间,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水、土的侵蚀性指标低于有关规范规定的限值,一般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较适宜作为一般的工业、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仅个别组分不符合标准,需进行处理。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上游河谷的地下径流补给。总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