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00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8.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二一三年三月71目 录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2(一)项目建设目标2(二)项目建设内容3(三)建设项目资金预算13(四)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16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17(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17(二)项目资金完成情况20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21(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举措21(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成效44四、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贡献53(一)为宁夏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2、的人才支撑53(二)积极面向企业开展各种培训、技术改造,成效显著55(三)承办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促学,实现成果共享56五、示范与辐射成效57(一)发挥技术培训中心的服务功能,面向院校、企业开展服务57(二)举办中短期职业技能专项培训班,突出培训功能58(三)主动开展与区内中高职院校对口交流帮扶,实现建设成果共享58(四)积极投身社区服务59六、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亮点总结60(一)实施了“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显著60(二)建成了“倒流反馈,三用一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61(三)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成效突出63(四)校内实训基地及其内涵建设成效显

3、著65(五)形成了两先两后,逐层递进的教师培养模式66(六)技术服务成绩突出66(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突破66(八)校中厂建设成效好67(九)利用优势资源,承办全区技能大赛67(十)院校间交流合作成效显著68七、项目建设体会与展望68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2005年升格为高职层次,并于当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是伴随着宁夏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紧缺型高职专业之一,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突出。2007年,该专业被确定为学院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国家两部委批准为全国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属于

4、地方资金重点建设专业。在教育部领导和专家、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在行业、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遵照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2号)、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对我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批复的

5、内容和要求,经过三年建设,全面完成了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确定的各项指标,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服务于宁夏地区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需求,以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为引领,创新“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领域开发为核心,推动和完善“倒流反馈、“三用一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两先两后,逐层递进、校企共育”的师资培养思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教学内容工学融合,教学人员校企互聘,教学质量双向考核,技术服务相互合作、成果共享的“双主体,双责任”校企合作

6、育人的运行机制。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带动宁夏及周边省区同类专业改革发展的骨干专业,为宁夏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人力资源支撑。(二)项目建设内容1.创新“双主体、双责任”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改革目前由学校单一办学的模式,充分体现“行业、企业、院校”三方合作办学的特色。建立由行业、企业、系部三方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师聘任与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组织调研,开展研讨论证,制定了专业指导委员

7、会工作职责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度等配套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双主体、双责任”校企合作育人、评价机制运行顺畅,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专业特点,细化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考核、校企人员互聘、教师流动中心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冠名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运行与管理、“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与山东星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合作成立4个区内外教师流动中心,作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生产实践锻炼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有效平台,形成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鼓励专业教师

8、定期下企业锻炼,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通过有效手段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规律,对有条件的要帮助他们申报教师资格证,参加职称的评定,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形成“校企融通,互惠双赢”的良性机制。2.创新“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1)结合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我区企业产业结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自治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导向,依托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瞄准宁夏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

9、会专题研讨会,对宁夏地区机电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把培养服务于宁夏装备制造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且具有跨职业发展能力的专门人才确定为该专业培养目标。2)根据培养目标创新“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教育资源,遵循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利用院内外实训基地先进的设备和“校中厂”、“厂中校”等便利的实训条件,对在校学生(前两年)采取“课堂-校内实训车间-课堂-校中厂”反复交替的工学模式,采用“学做一体”和“任务引领”等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10、,注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高,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最后一学年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厂中校)兼职教师为主体实施顶岗实习,接受校企双重管理和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全方位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坚持把企业文化与学生思想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机电行业从业基本要求,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顶岗实习相融通。通过岗位轮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形成互相理解、相互合作与支持的和谐气氛。顶岗历练结束后,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鉴定,对技能合格学生

11、颁发“顶岗工作鉴定证书”,争取合格率100%,优良率80%。3.采用“倒流反馈”的思路,构建“三用一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和编写特色教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教、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

12、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反馈、采用“倒流反馈”的方法,构建“三用一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1)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研讨机电一体化人才成长规律,梳理典型工作任务,探讨开发专业学习领域;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对机电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技术能手和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探讨机电一体化人才成长规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徒阶段 独立完成简单操作 独立操作 技术能手。梳理出8个典型工作任务-机电设备的认识、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的加工与装配、机电设备维护

13、与保养、班组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技术交流与共享、工艺流程制定、机电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依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参考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证考核鉴定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出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研讨论证,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制定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围绕11个学习领域对应开发编写11门工学结合教材,每门课程不是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机电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

14、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3)采用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境设计课业,科学系统地组织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改变传统的课程与工作缺乏联系的状况。教师是参与课程开发工作的生力军,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学习情境、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编写以“工作页”和“引导文”为代表的课业文本,包括任务描写、学习目标、内容说明、时间要求和评价标准等,为任务引领式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4)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工学结合课程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具有职教特色的行动导向教学方式,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在校内生产性

15、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完成教学。体现“行动过程完整”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三个教学层次实施教学。5)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促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确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室内、外电气布线的计划和实施、典型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典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机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制定6门课程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其中,机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典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二门课程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并出版工学结合教材,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计划

16、和实施室内、外电气布线、典型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四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并编写校本教材。机电设备认识、常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机电新技术的综合运用3门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编写生产组织与指导、技术培训与指导、机械加工生产实训、电气设备生产实训、职业技能考证训练5本特色讲义。6)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优势,不断完善专业资源库建设。以专兼职教师团队为主做好专业资源库建设。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深入教育、人力资源等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及兄弟职业院校进行广泛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信息中心的技术协助下,围绕11门学习领域课程和3门生产性实训课程建设、

17、教材开发、讲义编写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学习资源库建设。专业资源库主要完成包括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多媒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试卷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专业信息文献库等子库的主要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资源库建设,为教师进行课程学习领域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和在职人员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7)坚持以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机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典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等6门核心课程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以此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4.按照“两先、两后,逐层递进,校企共育”的模式培养双师队伍制定出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师资

18、队伍建设规划,细化和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选拔实施方案、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实施细则、专兼职教师外出培训选拔管理实施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兼职教师聘任与考核实施方案、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工作流程等措施,以此为载体形成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4个企业教师流动中心的培训功能,通过技能培训、生产实践、产品研发和教学交流等形式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经过3年的建设,使本专业专任教师达到21人,其中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12名和专业教师6人。建成40余人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聘用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为主的兼职教师22名以上

19、,使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1,专业教师队伍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20名以上,比例达到10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达到50%。团队中有院级教学名师、技术专家、培训专家,整体水平达到院级优级教学团队要求。1)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体现其引领作用。引进1名在区内本行业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立足本系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安排其到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1个月的学习培训,拓展视野,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能力;通过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参加行业技术学会、国内外学术会议,跟踪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推广、应用能力。

20、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突出其核心作用。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分批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的职业院校进修,到企业实践锻炼,主持或参加教研课题、精品课程建设,参与技术攻关项目。经过3年的培养,建成一支视野开阔、掌握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并使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力量。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到国内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或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安排6名青年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机械加工、电工、钳工、数控加工、数控维修等工种的实践能力。4)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由企业推荐

21、,校企共同选拔建立40余人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制定企业兼职教师培训计划,针对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理念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5.按照“围绕生产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1)利用自治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机械加工中心和电工电子及自动化中心建设两个“校中厂”区域。根据专业教学和顶岗实习特点,在2011年2012年以“筑巢引凤、合作投资共建”的形式,引进银川新长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制造及维修改造生产线一条,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材料周转)500万元,进行机械加工,数控机床装配与技术改造生产;为学生提供机械加工、电气设备生产、组装、调试顶岗实训岗位

22、20-30个,同时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岗位。2)新建11个机械制造、电气及自动化控制实训车间,构建起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围绕“校中厂”的教学与生产需求,在校内实训基地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设施设备,在机械加工、数控加工与设备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方面新建11个实训室或实习车间,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学,并为“校中厂”的生产进行配套加工。实训车间均按照“学做练”一体化形式布局,配备桌椅、实训设备和信息化教学媒体等。3)依托我院担任宁夏机电五金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的优势,加强与行业内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即“厂中校”的建设。以“厂中校”的形式安排学生到

23、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到2012年共建成32个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内校外实训互补,形成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培养的机制。届时可承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100的生产性实习实训任务。6.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参加,多元评价”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成立由系主任、书记、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对日常教学、顶岗实习、教学安全、学生学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审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工作情况,针对督导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系部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依据学院

2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框架,制定教学质量督导考核实施细则、教学质量监控流程、实训基地管理细则、实训教学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环保责任细则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实施细则、校中厂履行实训教学责任协议等教学质量督导措施,由教学质量督导工作组负责督导检查。3)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架,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建设团队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标准、实践技能训练标准、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并作为教学质量督导检查的主要依据,通过实施、检查和反馈不断加以

25、完善。4)落实教学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流程,建立由系教学督导组、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学生等三方独立评价的质量监控工作机制。以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师听课、校企交流座谈、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评比、校内技能训练及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考核评价等形式和载体,切实落实各类教学质量监控措施。5)建立“顶岗就业实习”学生的质量保障机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环境下,成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系书记任副组长,系副主任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系秘书担任成员,与学院招生就业处紧密配合负责本系学生顶岗实习的联系与组织落实工作。实习前

26、,先要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到学院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安全生产以及企业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岗前培训,邀请知名合作企业召开顶岗实习双选会,遵循学生意愿与企业需求,学院制度相结合原则,确定到每个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数,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选定企业与学院参与顶岗实习指导的教师,发放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手册,最后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性到企业检查和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实习学生各项权益落实到位,形成了学院、企业共同管理,教师、师傅共同指导,学习、生产相互衔接的顺畅机制。7.充分发挥骨干专业示范作用,提升服务于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发挥校企合作技术开发和服务功能。与浙江亚龙科技集团、武汉华中数控股份公司等合作

27、建立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宁夏地区企业、职业院校开展电子、数控、自动化教学设备技术培训,参与企业设备升级改造。组织企业专家和学院专业教师制定相关岗位能力标准,编写培训教材,面向企业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举办专项技能或职业技能培训,尽快提升他们就业层次,实现与用人市场基本对接。充分利用自治区政府实施南部山区生态移民工程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长短期技能培训。在大学生创业园成立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服务中心和电气焊、机械设备维修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开展电机、家用电器维修、电气焊修和汽车维修、机电设备装调等技术服务。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窗口作用,鼓励大学生成立“水电维护

28、中心”、“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站”等,到社区宣传安全知识、维护咨询、排忧解难,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和谐社会做贡献。8.以机电一体化技术骨干专业建设推动专业群的同步发展利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实训条件等资源平台,实现专业群成果共享,促进整个专业群协调发展。1)专业群学习领域开发、课程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组织企业专家、骨干教师深入社会进行广泛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开发、课程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及人培方案制定。将机电设备液压系统的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维护2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29、,同时配套编写特色校本教材2部。编写4门工学结合特色讲义;完成3门课程专业资源库建设。为专业群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专业教师4名,企业兼职教师4名。其中为数控技术专业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为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骨干教师各2名,培养专业教师各2名,兼职教师各2名。2)重点建设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实训室。由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关联度较大,专业群其他实训室建设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实现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建设项目资金预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属于地方财政支持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350万元,

30、其中自治区财政投入1307万元,学院自筹43万元。其中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建设投入39万元;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投入145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100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955万元;教学质量保障建设投入6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投入5万元;专业群建设投入100万元。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主要用于企业调研、校企、校校交流,相关制度制定、企业专家研讨费用以及牌匾制作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费用主要用于企业社会调研,课程、教材、资源库开发,专业论证会;师资队伍建设费用主要用于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与培训,教师能力提升等;校内实训建设费用主要用于电工电子中心360万,数控技术中心340万,机械

31、加工中心255万。见表1。表1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总预算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合计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投入学院自筹投入合计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总 计2808497221.519.51350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1.国外调研费用64102.国内调研费用22153.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2244.论证研讨费2245.校企合作机制建设57126院校、校企之间交流合作224小计2191839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调研、专家论证1010202.人才培养方案建设3253.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学习领域开发1218304.精品

32、课程建设018185.专业资源库1413276.出版教材、校本教材、特色讲义1225377 .教学质量、毕业生跟踪调查448小计5590145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146202骨干教师2020403其他教师培训55104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51530小计5446100实验实训设备购置1.钳工实训车间200202焊工实训车间300303.普通车工实训车间10001004机械产品综合生产实训车间01101105.数控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车间3403406. 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室400407.机电技术综合仿真实训室500508高低压电器安装与维修实训车间200209 维修电工综合实训室2502510 电

33、子产品生产维修实训室0303011.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实训室0190190小计625330955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336小计33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企业职工新技术培训112院校交流112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服务11小计235专业群建设1. 核心课程领域开发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1270102. 精品课程、特色教材、课程资源库建设005.519.5253. 师资队伍建设6090154. 工业产品设计及仿真训练室50000050小计507221.519.5100(四)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机电一体化骨干专业项目能够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要求顺利实施,依据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

34、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骨干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我区机电行业专家和机电工程系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负责项目的落实、协调和检查,机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行三级管理,任务到位,责任明确。具体如下图1和表2所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创新二级项目负责人施卫保专业群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秦萍学院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领导小组学院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项目办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一级项目责任人 施卫保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张海洋师资队伍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施卫保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杜戈校外实训基地、校中厂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施卫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二级项目负责人杜戈教学

35、质量保障二级项目负责人张嘉宁图一 机电一体化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职能示意图表2 机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行三级管理说明表一级项目负责人二级项目负责人职务督办人、主要参与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施卫保(系主任)陈庆成(宁夏五金机电行业协会会长)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施卫保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施卫保、韩四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张海洋副主任张海洋、李春菊、秦萍、张晋、王立华、张喜平课程及资源建设张源淳专业带头人张源淳、李春菊、秦萍、张晋、王立华、张喜平师资队伍培养施卫保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张海洋、韩四满实训基地建设杜戈副主任施卫保、杜戈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杜戈副主任施卫保、杜戈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张嘉宁系书记

36、张嘉宁、张海洋、杜戈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任务书要求,分月度,年度逐步推进,半年进行中期检查,年终进行总结,并把骨干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人,与系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挂钩,集全系之力抓专业建设,确保了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1.完善了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重点,聘请知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骨干教师12人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也根据需要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宁夏力成电气集团公司,宁夏新瑞长城机床公司,山东星科智能技术公司、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等区内外知

37、名企业合作建立了4个教师流动中心。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会议制度,教师流动中心工作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十几个制度,保障了校企合作高效有序运作。如下表3所示。 表3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情况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1个专业3个专业300%校企合作制度建设5个8个160%教学质量保障建设99100%教师流动中心44100%2.创新了“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下,深入数10家其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生产流程,岗位能力分析等方面的调研,本着 “德能并重”培养企

38、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职业能力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创新了“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人才成长规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立了“三用一突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完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完成了8门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校本教材和讲义18本,课程资源库9门。如下表4所示。表4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3个专业3个专业100%人才培养方案33100%精品课程88100%校本教材912133%特色讲

39、义99100%课程资源库99100%3.创新了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按照 “两先两后,逐层递进”的师资模式,进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先后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通过选送到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外培训,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参加学术会议,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技能竞赛和技能训练鉴定等多种方式进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其中三名教师被评为学院专业带头人,9名教师确定为骨干教师,一名教师成长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达到了100%。同时利用4个教师流动中心选拔企业素质高,能力强,负责任的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

40、或担任专业教学或担任顶岗实习指导。对企业兼职教师,主要采取教育学、教学方法等培训。专兼职教师培训率达到103%。如下表5所示。表5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说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2100%培养施卫保,张源淳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引进和聘请专业带头人12200%聘请宁夏力成电气集团乔清博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引进秦萍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1014140%专业教师培养68133%培养兼职教师2224109%双师型教师1218150%4.新建、改造相结合,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围绕“校中厂、厂中校”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宁夏新瑞长城机床公

41、司、宁夏力成电气集团公司、山东星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协议,共完成了电工电子电气自动化、机械加工、钳焊等实训车间或实训室11个,新建立了高质量的17个校外实训基地,引进宁夏新长机数控机械设备公司进驻实训基地,建立了校中厂,校企合作成立了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技术2个技术服务中心,并制定和完善了实训基地相关制度,提升了实训基地文化和内涵建设。积极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联系进行技术培训和鉴定,完成校企合作横向科研课题2项,年培训人数800余人,实现收入15万元。为宁夏本区14中职学校进行中职示范校建设提供培训。如下表6所示。表6 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说明实训基地建

42、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527108%其中新建11个,改扩建16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117154%校中厂建设2150%电器设备生产线,场地不足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技术服务中心22100%年培训人数230600260%不算学生和重复培训对口交流支援兄弟院校416400%其中高职2所,中职14所(二)项目资金完成情况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团队严格按照学院骨干校建设管理办法与骨干校建设项目办的要求,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要求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在进行实训设备采购时,严格执行政府公开采购,在学院采购办的指导下认真实施;每项经费的使用都履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无滥用情况。各主要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如下表6所示。表6

43、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单位:万元支出项目预算投入金额(万元)实际投入金额(万元)完成率(%)总额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其他投入总额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其他投入小计1,3501,307431,3781,179.4198.61021基本建设2设备购置95595510408501901093制度建设393939391004师资建设其中(外聘兼职教师)100100106.9106.9106.95课程建设145145115.5115.579.66专业群100574365.6578.665.67其他方面11111111100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举措1.建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框架下组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2个专业群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委员会讨论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