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040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备案号:XXXXXXXXXXX版 本 号:XXXXXXXXXX 201510第一次修订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编制单位: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颁布日期:2015年9月24日审批意见1、各部门、车间要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安委会要做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2、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安委会要组织人员及时对预案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各部门、车间要根据补充内容进行贯彻落实,安委会进行监督。3、要按照预案的要求组织综合预案或专项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对演练暴露的问题全面落实整改,并对预案进行补充完善。编 制: 二一五年九

2、月二十四日审 核: 二一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批 准: 二一五年九月二十四日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发布批准书各部门、车间: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组织各专业主要技术人员,结合本公司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日常生产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认真编制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版),现已编制完毕,予以颁布;各部门、车间要按照预案内容要求,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演练,熟练掌握各种应急管理知识,全面提高灾变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批准: 201

3、5年9月24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审委员会主编:XXX副主编:XXXX XXXX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目 录一、总则5二、生产经营危险性分析8三、组织机构与职责23四、预防与预警29五、应急响应36六、信息发布39七、后期处置39八、保障措施41九、培训与演练43十、奖惩46十一、附则47十二、附件48(一)公司生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50(二)公司应急物资装备清单52(三)厂区火灾逃生图53(四)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制度54(五)个人防护用具更换维护保养制度58(六)应急救援专项预案60(七)现场处置方案73(八)平面布局图107一 总则

4、1.1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的指挥、协调应急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1.2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令)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令)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令)1.2.4中华人

5、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令)1.2.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1.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2.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00917号令)1.2.8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01468号令)1.2.9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01574号令)1.2.1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2.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2.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

6、182014)1.2.1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200716号令)1.2.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青安监应急2010第115号令)1.2.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2.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2.17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1.2.1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1.2.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2015年8月19日)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

7、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公司进行突发性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由XXXXX公司法人/总经理发布命令,启动本预案。1.4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本应急救援预案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本公司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有: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火灾爆炸等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本公司的现场处置方案:中毒、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现场处置方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

8、安全第一。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5.3 职责明确,规范有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法人/总经理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各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1.5.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9、。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5.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1.5.6 落实“三项权利”。一是职工现场“紧急避险逃生权”,二是调度人员紧急情况下撤人的“调度指挥权”,三是现场管理干部紧急情况下撤人的“一线指挥权”。2

10、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2.1 公司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公司周边情况介绍: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西侧为XX路,北侧是XXXXX,南侧为XXX

14、XXXX厂,四周无重大危险源。2.1.1厂区火灾逃生图(见附件三)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危险源:公司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公司使用的天然气、乙醇、蒸汽锅炉压力均未超过重大危险源名录临界量,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天然气:内容节选自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2015年8月19日)序号品名别名英文名CAS号危险性类别2123天然气富含甲烷的沼气natural gas,with a high methane content8

15、006-14-2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天燃气供应:由燃气公司主管道接入厂区调压箱,进入锅炉房。每年使用量:53万立方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乙醇:内容节选自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2015年8月19

16、日)序号品名别名英文名CAS号危险性类别282887.乙醇溶液按体积含乙醇大于24%酒精溶液ethanol solution (more than 24% alcohol by volume)8006-14-2(1)闪点23和初沸点35:易燃液体,类别1(2)闪点23和初沸点35:易燃液体,类别2(3)23闪点60:易燃液体,类别3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需根据组分进行判断。每年使用量:450吨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本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郁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郁。急性中毒:多发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

17、、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公司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规定进行辨识,结果如下:企业主要危险源辨识名称临界量实际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备注天然气(甲烷)50吨不存储否易燃易爆气体6吨蒸汽锅炉2.5MPa1.25MPa否特种设备4吨蒸汽锅炉2.5MPa1.25MPa否特种设备乙醇500吨7.5吨否易燃液体危险因素:各工序

18、均有危险因素,公司在生产时涉及到前处理、制剂工序、锅炉房、库房和变电室均存在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危险。2.2.1 前处理工序的危险因素(1)投料口未有防护装置,人员在进行投料时,作业人员操作不慎,易发生肢体挤伤的危险;(2)前护理车间设备转动部分较多,作业人员特别是女工未戴工作帽、工作服,长发外露,作业人员触及设备转动部位,已造成长发或衣服卷入机械的危险。(3)原料药材粉碎时产生粉尘,作业人员长期作业未佩戴防尘口罩易发生职业尘肺病。(4)原料药材粉碎时产生粉尘未及时清扫,积聚过多,遇静电或明火极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5)提取车间提取用的提取罐的安全阀失灵或超压易发生提取罐

19、爆炸事故。(6)空压机维护使用不当或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易发生以下事故:储气罐未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或有安全阀、压力表但安全阀开气不灵敏或压力表数值显示不准确;使用了为检验的安全阀、压力表,使罐内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排气阀无法正常打开,导致罐内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易发生储罐爆炸事故;储气罐承压等级降低,未及时检测维修,仍按照原设计压力使用,导致储气罐超压爆炸。2.2.2制剂工序的危险因素 (1)在药材灭菌过程中乙醇作为消毒剂使用,乙醇属于易燃液体,使用不当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乙醇蒸汽与空气混合至一定限度,遇明火易形成爆炸事故。(3)乙醇提取液的输送、浓缩、蒸发过程中阀门、管道连接处发生泄漏,

20、遇明火、高热、静电火花易引发火灾事故。(4)生产车间涉及电气多、易燃物品多,受电气火花等原因,已发生火灾事故。(5)电气设施因接触不良、松动、电缆线龟裂裸露,极易发生触电事故。(6)乙醇蒸汽散发,作业人员长期吸入易发生中毒事故。2.2.3包装工序的危险 (1)包装机、输送机未设有即停、急刹、限位装置。(2)包装机、输送机传动部位未有防护措施。(3)未停稳处理机械故障。(4)专用设备的电气装置、联锁装置、电气限位装置安装不牢、绝缘失效,有触电伤害和机械伤害的危险。2.2.4仓库的危险因素 (1)仓库未设置禁止烟火标志和未执行禁火措施。(2)仓库未设置粘鼠板、挡鼠板,老鼠啃噬电缆,引发电线短路引发

21、火灾事故。(3)仓库未设置消防器材,未实施禁货措施。(4)产品堆放过高,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然强度极限,因结构或稳定性破坏,都易造成坍塌和伤亡事故的危险。(5)乙醇等危化品包装破损发生泄漏,遇电火花易发生火灾事故。2.2.5乙醇贮存的危险因素 (1)储罐不按规定定期检测,长期使用一旦腐蚀造成穿孔泄漏,阀门、管道、法兰、泵等连接处磨损或垫片撕裂、腐蚀、安装的缺陷、损伤等。 (2)储罐的安全附件不定期检验或安全附件失灵,指示错误、储罐报警装置失灵。 (3)储罐、管道、泵防爆、防静电接地装置失灵。 (4)储罐区的防爆灯、防爆电机失效,作业人员违反作业规程穿钉子鞋、携带火种等。 (5)酒精装卸、

22、输送、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酒精蒸气比空气重,可扩散到较低洼相当远的地方,易发生火种爆炸。 (6)酒精具有毒性和麻醉作用,一旦泄露,作业人员吸入或食入发生中毒。 (7)酒精罐清洗、维修、检查过程中,不按规程操作,易发生中毒;使用非防爆型工具,易发生火种爆炸。 (8)进料作业,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超装。 (9)装卸作业前,车辆未熄火,不按规定接地或接地线失效,酒精在管道内流速过快易产生静电聚集,造成燃烧爆炸;在雷雨天气和高温异常天气装卸作业和装卸皮管、接头发生火灾;槽罐车罐体、阀门未正常维护发生泄漏;酒精泵使用中过滤器未及时清理堵塞或回流阀、旁通阀失灵等;酒精泵输送时易发生机械伤害。2.2.6乙

23、醇装卸的危险因素 (1)装卸乙醇时快装装卸接头封闭不严,乙醇泄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火灾爆炸。 (2)装卸乙醇时,液位检测不及时易造成乙醇液体跑冒,乙醇液体溢出罐外遇到静电、摩擦、电火花等会发生爆炸。 (3)乙醇槽车装卸时,未及时连接防静电连接线、乙醇装卸平台未铺设橡胶垫,乙醇装卸时产生静电,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 (4)作业人员未穿防静电工作服现场作业,乙醇液体泄漏遇静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2.2.7 天然气锅炉房的危险因素(1)燃气管道如果没有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可能会由于静电、雷击导致火灾爆炸事故。防爆区域内电气设备、设施不防爆,设备、管道无静电接地,防爆区域内的电缆位穿钢管敷设,距离较近的穿电

24、缆钢管未跨接或不符合要求,在防爆区域内私自拉接临时线路,电气火花或静电积聚产生火花,即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如果缺乏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设施器材由于维护不当失效,或者员工缺乏灭火常识,一旦发生火灾束手无策,扑救不及时,可导致火灾事故扩大。(3)燃气锅炉、管道、阀门、防爆膜等存在质量问题或安装、防腐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燃气泄漏,遇火源或静电火花极易引起火灾、爆炸锅炉房所无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或未定期校验、失灵,泄漏煤气不能及时发现,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防爆区域内电气设备、设施不防爆,设备、管道无静电接地,或不符合要求,静电积聚产生火花,即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检修过程中

25、,如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有限空间内气体未进行充分的置换,贸然进入作业,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 (5)天然气管道、安全阀、压力表、密封维护不当,泄漏未及时发现。2.2.8 配电室的危险因素 (1)雷击对电气设备破坏引起火灾事故。 (2)配电室封堵的盖板、门挡封闭不严,因小动物进入电路相间形成短路着火。 (3)操作人员违章操作造成触电伤害。 (4)配电室因水浸或房屋漏水致相间短路或着火。2.3 风险分析:2.3.1火灾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助燃条件,因此,只要存在可燃物,在有点火源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1)燃气管道

26、如果没有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可能会由于静电、雷击导致火灾爆炸事故。防爆区域内电气设备、设施不防爆,设备、管道无静电接地,防爆区域内的电缆位穿钢管敷设,距离较近的穿电缆钢管未跨接或不符合要求,在防爆区域内私自拉接临时线路,电气火花或静电积聚产生火花,即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如果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随意使用明火、吸烟、违章作业,可能发生火灾事故。(3)如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纸箱、塑膜角料不按规定堆放,大量累积后会形成火灾隐患。(3)如果缺乏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设施器材由于维护不当失效,或者员工缺乏灭火常识,一旦发生火灾束手无策,扑救不及时,可导致火灾事故扩大。(4)电气线路由于地埋式

27、电线裸露或老化破旧,电线接头松动脱落发生短路;电线盖板没有盖好,或盖板设计的不合理,长时间移动摩擦,造成电源线破损,引起线路短路;由于现场工作环境不好,如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碎纸屑粘附在电器上,引起控制柜电器短路。电气线路短路可烧坏电机、电器零件,造成生产线停产,重则引发火灾和人员伤害。雷击有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雷击时雷电的电流强度可达数百千安,感应雷感应电压能达到300400千伏,直击雷的电压还要高。高压冲击波可毁坏输变电设备,引起停电,还可能引发近距离金属导体之间放电,产生电弧或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雷电流还可通过导体,在极短时间内转换出大量热量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8、5)燃气锅炉、管道、阀门、防爆膜等存在质量问题或安装、防腐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燃气泄漏,遇火源或静电火花极易引起火灾、爆炸锅炉房所无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或未定期校验、失灵,泄漏煤气不能及时发现,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防爆区域内电气设备、设施不防爆,设备、管道无静电接地,或不符合要求,静电积聚产生火花,即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3.2电气伤害电气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电缆具有阻燃性和抗静电性。电气设备由于现场使用或维修不当,使防爆性能下降或失爆,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气设备伤害。公司电气线路由市政电网10千伏接入配电

29、室,经过变压器变压,220伏380伏供应生产和照明。变电所、供电线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固定电气设备、移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或与带电体连通的金属导体等,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受到电击的可能。(1)伤害方式:电击伤害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2)伤害途径:电击常见的伤害途径有,人体触及带电体、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

30、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跨步电压。(3)产生电击的原因有: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措施失效;电器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2.3.3触电伤害(1)分布: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变电所、供电线路等地点。(2)伤害方式: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

31、、电光眼等。(3)伤害途径:直接烧伤: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产生电弧时,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间接烧伤: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包括融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的伤害。(4)产生触电的原因主要有:带负荷(特别是感应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误操作引起短路;近距离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2.3.4锅炉、压力容器锅炉压力容器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承压设备,国家将锅炉、压力容器、有机载热体炉和压力管道等定为特

32、种设备,即在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锅炉与压力容器的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三类(种)。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元件的失效,使锅炉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失控,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爆炸。所谓泄漏是指工作介质从承压元件内向外漏出或其他物质由外部进入承压元件内部的现象。如果漏出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不仅可以造成热(冷)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或环境污染。所谓破裂爆炸是承压元件出现裂缝、开裂或破碎现象。承压元件最常见的破裂形式有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

33、和蠕变破裂。产生锅炉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因有:锅炉安全阀阀杆卡死、安全阀排气孔堵塞、安全阀释放压力整定不合适、锅炉的供水系统不上水、水位计报警装置失灵引起满水、缺水事故、锅炉在高温(高压)下故障运行引起超压事故等。2.3.5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机械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和往复运动部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其致因因素有防护缺陷、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着装不当等,可能引发操作者个体伤亡。机电设备失控:如机电设备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机电设备事故,

34、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机电设备故障:某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元件的磨损、疲劳、老化、检查维修不及时或设备缺陷等原因,就会发生机电设备故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药品生产设备、破碎设备、通风设备、排水设备、支护设备及其他转动及传动设备。2.3.6提升事故提升发生事故的主要表现有:(1)升降机、绞车运转过程中发生机械伤害事故;(2)人员操作失误、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发生坠落事故;(3)提升过程中违章人、物混提,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2.3.7车辆伤害用于运输生产用料,产品、包装物以及其他辅助型材料的汽车等,因未按规定检修检验,使车辆本身缺陷如

35、:制动、灯光、喇叭失效或厂区道路不符合规定要求,超载、超速、无证驾驶、装卸不当、违反管理和操作规程等,均会引起车辆伤害事故。2.4 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 2.4.1 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事故。 2.4.2 由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中毒事故灾难等。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3.1 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是企业为应付或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所设置的一种机构,从各个职能部门抽取核心的管理骨干担当委员会的委员,定期召开会议,实施培训,建立规范的制度、程序等。应急组织体系如下图所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行动物资供应组应急救援现场保卫警戒组应急救援工作组应急行动协调

36、组3.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3.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负责应急救援全面工作,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组长不在时或授权时,行使组长权力。成员由行政部、生产部、财务部、设备部、物资部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下设应急中心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部。组 长:XXXXX,职务:总经理副组长:XXXXX,职务:生产副总 XXXXX,职务:生产部经理成 员:XXXX XXXXX XXXXX XXXXX3.2.2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响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

37、级别;(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3)批准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或现场预案);(4)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外部援助;(7)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8)决定救援人员、职工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应组织;(10)批准新闻发布;(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1

38、2)决定本公司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3.2.3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公司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工作职责包括:(1)承接公司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贯彻执行公司突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3)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指挥中心集合;(4)负责公司内突发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等日常工作;(5)了解、协调、督促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准备工作;(6)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7)按照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有关

39、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培训和演习;(8)应急响应时,负责收集情况并及时提出报告和建议。传达、执行公司领导和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各项决策、指令,并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报告;(9)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10)承办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中心决定的相关事宜。3.3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成员构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成员构成和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及成员成为一套班子两个机构。机构图:总指挥:XXX副总指挥:XXXX 应急行动协调工作组组长:XXX电话:XXXXXXXXX应急物资供应组组长:XXXXXXX,电话:XXXXXXX应急救援现场保卫警戒组组长:X

40、XXXXXX电话XXXXXXX应急救援工作组组长:XXXXXX电话XXXXXXXXXX3.4 指挥机构职责 职责: (1) 按照应急总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指挥。(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3)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和区应急办,汇报应急处置情况。(4)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命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5)负责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6)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部请示终止。(7)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协调组职责:(1)通过监控设备和事故发生地上报对应急突发事件事故地点进行地位监控。(2)及时通知各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救援。(3)向上级领导汇报

41、事态进展。抢救组职责:(1)抢救现场伤员。(2)抢救现场物资。(3)组建现场救援组。(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5)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支援。安全保卫组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2)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救物资及人员的畅通;(3)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协助组织人员安全疏散或转移。物资供应组职责:(1)及时采购公司突发事件所需物资,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2)保障应急行动时物资的供应和供给,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3)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四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的方法 4.1.1 重点加强对锅炉房、生产场

42、所等危险程度较高的、事故多发点设立专职人员定期检查并记录,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个部门及时整改。4.1.2应急中心办公室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XXXXXXX。4.1.3贯彻责任制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和现场监控,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部位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1.4落实巡回检查、定期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杜绝不安全生产因素。4.2 危险源监控4.2.1 危险源监控的方式 (1)技术设有摄像头安防监控系统,监控摄像头12个,可燃气体探测头24个,可燃气体报警仪2个,分布安装在锅炉房、办公区、各车间和异常储罐区。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主机2台,温感器93个,烟

43、感器183个,手报87个,报警系统完整可用。锅炉房安装电磁切断阀,系统完整可用。(2)管理建立隐患排查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2.2 危险源监控采取的预防措施 (1)预防设施设备设有排烟设施,由火灾报警主机强制启动,设施完整可用;设有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系统,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77个,系统完整可用;天燃气锅炉房设有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1套;设有灭火器169个,消防水池1个650立方米,水泵房1个,消防泵4台,增压罐一个,应急发电机1台,消防栓箱51个。污水池150立方米,冷却循环水池150立方米。排烟风机40台,风量1000立方米/小时。生产车

44、间设置烟感器159个,温感器82个。监控中心设在公司生产办公室。供电设施配电室1个。个人防护器具:橡胶手套、防滑鞋、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2)外部救援力量消防依托情况:XXXXXXXXXX消防站,位于XXXXXXXXXXX路北段8号,距我公司约5分钟车程;XXXXX城北区消防队,位于XXXXXXXXX路261号,距我公司约15分钟车程。医疗依托情况:XXXXXXX医院,位于XXXXXXXXX20号,距我公司5分钟车程。(3)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共设备检查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巡检记录制度,各工段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4)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强化落实安全生产教育。(5)对仪器、仪表、安全阀、报警器等安全装置定期进行检测并作好记录。(6)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使用。(7)工艺采用成熟的生产工艺。工艺成熟、安全可靠,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均采用此工艺。(8)锅炉房安装报警装置,危险气体一旦超标,立即报警并有自动切断装置和手动阀切断。(9)乙醇储罐区安装有酒精探测仪和防爆风机。4.3 预防预警4.3.1 预防与预警的方式、方法 (1)全厂必须一年一次防雷防静电检测;(2)安装附件:仪表、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3)天然气报警仪、报警探头与计算机联网并定期校正。(4)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