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359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年数位学伴试办企划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錄壹、簡介1一、專案目的1二、專案範圍1貳、過去承辦相關計畫的經驗1一、專業技術及品質管理能力1二、近年營運現況簡介2三、承接類似專案能力9參、執行計畫建議說明10一、規劃的策略與方法對未來的願景10二、如何增加學童上課持續力、增加上課熱誠以及學習吸收等12三、數位學伴計畫效益分析規劃15肆、專案管理16一、專案組織成員16二、專案監督及控制技術19三、專案時程、交付項目及交付時程20四、技術支援移轉及保固維護21伍、推廣與服務規劃22一、推廣計畫22二、教育訓練計畫22陸、其他建議22柒、配合事項23捌、附件檔23附件一:線上課輔評鑑問卷與訪談稿23附件二:相關學術著作25(一)期刊論文2

2、5(二)研討會論文25(三)學位論文26附件三:Combin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and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via online tutoring. 27附件四:Learning with online tutoring: Rural area studentsperception of satisfaction with synchronous learning.36附件五: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e-tutor program.43i98年數位學伴試辦企劃書壹、 簡介一、

3、專案目的為協助縮減城鄉的數位落差,擬配合教育部近年來推動的國民電腦應用計畫,將藉由此計畫來陪伴孩童學習與成長,透過各種數位化的方式來加強其對於數位知識與基本科目的概念,進而促進當地的教育文化延續及發展。二、 專案範圍擬定整體計畫運作與績效管理的方案,並招募曾修習過教育學程或是曾參與線上課輔之大學學生,作為數位學伴的優先人選,將其集結成一教學團隊,以進行課前的師資培育訓練;其次,提供網路與技術支援的專業人才,負責解決計畫期間所遇到相關網路及硬體設備的問題。再者,使用教育部所提供之數位學伴平台與其他的Web 2.0網路資源,協助並陪伴受輔導之中小學學校及數位機會中心學童的學習。最後,籌劃實體學習活

4、動以培養中小學學童與大學數位學伴間的默契,並提供課程線上教材於數位學伴平台使用。貳、 過去承辦相關計畫的經驗一、 專業技術及品質管理能力()工作流程1. 使用者需求:首先我們會分析計畫活動之對象的需求。例如:學生的一般特性、起點能力與學習風格等背景調查;以及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與分配等。2. 設計:其次根據計畫的目的與其需求,規劃並籌備項目。例如:教學活動是否描述出學生的特性、學生該完成的有哪些任務、學生表現該任務的環境或限制,以及規範學生執行該活動的準則有哪些等訴求。3. 執行:接著按照既定的目標去一一地執行。例如:教師教學前的準備、教師對教學環境的佈置、教師因應不同科目採用適切的教學法進行課

5、輔活動。4. 評核:在執行期間皆會定期地檢視其成效,並在計畫活動結束後作總檢討。例如:確立評鑑的目標為何、選擇適切的評鑑方法與工具,於執行時又可分為期初進行前置性評鑑;期中進行形成性評鑑;期末進行總結性評鑑。分析是/否溝通決定是否P(計畫)、D(執行)、C(檢核)、A(行動)結束(二)工作流程圖二、 近年營運現況簡介關於近年來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曾執行之教育計畫,包括有93年度由教育部所補助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基準制定計劃(健康與體育領域計劃)”;92年度由國科會科教處所支持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成效相關影響因素及教學創新模式之縱貫研究(NSC 92-2520-S-008-006-)”,和

6、92年度由教育部所推廣的“九十二年資訊種子學校建置與教師團隊培訓-北區(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金門縣、連江縣)”等,以下將以最近一年之教育課輔計畫為例:(一) 計畫名稱:在中大人心中喚起愛:中大中等教育課輔團隊之組織與推廣主持人:劉旨峰 執行機構與單位: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執行分類:卓越教學 (多媒體組)(二) 過去的執行經驗與基礎:課輔對象:教學的對象為南投縣大成國中與台北縣烏來國中的學生指導老師:劉旨峰副教授、柯華葳教授實施時間:兩年半教學照片課後參訪(三) 歷年參與者名單第一屆 93學年第一學期英美語文學系 3黃瑄英美語文學系 3黃靖婷英美語文學系 3張瑋婷英美語文學系

7、3杭祐英美語文學系 3王書涵英美語文學系 3黃馨瑩英美語文學系 3徐汎平英美語文學系 3齊睿君英美語文學系 3蘇琬婷英美語文學系 3許正儀英美語文學系 4葉方怡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班 2吳慧娟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2蔡欣倫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2張瓊分數學學系 4A郭仲祐數學學系 4B廖力蓉數學學系 4B趙中平數學 4B廖益良數學學系 4B李佩芬數學學系 4B許嘉展數學碩班 1郜錦程物理學系 2林書弘物理學系碩士班 2陳建勳大氣科學學系 4林哲葳大氣物理所碩士班 3吳舜華第二屆 93學年度第二學期英美語文學系1丁俊元英美語文學系3黃瑄英美語文學系3齊睿君英美語文學系3許正儀英美語文學系3黃馨瑩英美語文學系

8、3張瑋婷英美語文學系3王書涵英美語文學系4彭思蓉英美語文學系5吳勵君英美語文學系5葉方怡地科系4王雯君化學系3王筱芩數學系3李岳襄數學所1簡志豪學習與教學所1張瑜芳學習與教學所1林俊閎第三屆 94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國文學系3黃雅萍中國文學系3傅莞容中國文學系3簡芸心中國文學系3黃淑琴中國文學系4賴素敏中國文學系5蘇芳瑩英美語文學系3楊雨潔英美語文學所2趙如虹英美語文學所2謝和親歷史所3蔡昇璋哲學研究所博士班1易珊如地科系4陳婷琬數學所3陳怡萍數學所3洪炳煌第四屆 94學年度第二學期英美語文學系4黃靖婷英美語文學系4杭祐英美語文學所2謝和親英美語文學所2趙如虹中國文學系3呂姵嬅中國文學系3陳慈君中

9、國文學系3張詩涵中國文學系2彭莉婷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賴婉玲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黃曉晴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吳曉筑數學系4鄧喻心數學系3游雅芳數學系3胡城瑋數學系3梁信舜數學系3陳姵吟數學系3徐豪億數學系3陳和廷數學系3呂琇綾數學系3江家瑋數學系2林泰旭數學所2賴家駿數學系博士班2謝詮經濟學系4顏靖宜資訊工程學系4宋哲偉應用地質研究所廖智彥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曾于晏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江秝玟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黃佳敏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林俊閎鍾玉敏李薏芳(四) 真情告白1.宇辛對小岑老師說:2.蓁對思蓉老師說:3.Max對靜儀老師說:4.孟淑對雯君老師說:5.肇陽對馨怡老師說:三、 承接類似專案能力年度計畫名

10、稱計畫期限補助單位教師主要任務98教育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三年期計畫)(NSC98-2418-H-008-001-MY3)98/1/1-100/12/31國科會人文處柯華葳教育學門規劃與研究9898年度【成人語文素養指標架構研究】98/07/01-99/06/30國科會科教處柯華葳成人語文素養指標擬訂98SciFest機器人科學教育98/01/01-98/12/31創意蘿蔔股份有限公司劉旨峰機器人課程活動設計與規劃97數位與人文領域:子計畫:悅趣式與一對一數位學習平台之分項計畫二97/1/1-97/12/31教育部柯華葳數位學習平台應用與教學97中央大學教學與學習樣貌之探究-分項計畫二:網路

11、學習資源推薦與訂閱內涵之研究97/01/01-97/12/31教育部劉旨峰網路學習資源推薦與訂閱內涵之研究97教師及學生之部落格與網路素養能力之研究(三年期計畫)(NSC 97-2511-S-008-003-MY3)97/08/01-100/07/31國科會科教處劉旨峰部落格與網路素養能力之研究96創意夢工廠計畫(總計畫)分項計畫3資訊&媒體創作夢工廠96/01/01-96/12/31教育部劉旨峰資訊&媒體創作9696年度【網路討論學習之探究】(NSC 96-2520-S-008-003-)96/08/01-97/07/31國科會科教處劉旨峰網路討論學習9595年度【大學生的多媒體創作歷程】(

12、NSC 95-2520-S-008-012-)95/08/01-96/07/31國科會科教處劉旨峰教學多媒體創作94九十四年度【漸進式專題導向教學歷程:以製作教學遊戲為例】(NSC 94-2520-S-008-007-)94/08/01-95/07/31國科會科教處劉旨峰專題導向教學94教學媒體與操作(中央大學、陽明大學跨校創意學程)94/02/01-94/07/31教育部顧問室劉旨峰數位教學多媒體94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中央大學、陽明大學跨校創意學程)94/02/01-94/07/31教育部顧問室劉旨峰電腦輔助教學92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研究計畫-學習科技-學習社群建構與社區式學習-子計畫2-1

13、:夫子學院:總體建構與經營92/04/01-93/03/31教育部柯華葳網路學習社群的建置參、 執行計畫建議說明一、 規劃的策略與方法對未來的願景有鑑於當下許多學生不瞭解自己學習的目的與方向為何?甚或沒有一個較佳的學習方法,且部分偏鄉學校已具備有基本的資訊設備,使用者卻又缺乏應有的知識、態度與技能。因此,希冀透過此數位學伴的課程輔導活動,讓整體達到雙贏的局面:其一為改善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其二為擴增校內資訊設備並妥善應用各種資源。當然,若可以藉此建立一個沒有資訊障礙的社會,讓每個人不會因為性別、居住地區或是種族的差異,而造成現今有不同接觸與使用資訊機會的現狀,就能達成吳清山與林天祐教授於200

14、9年所提出的“第一哩”(建構適切的學習引導計畫,讓學生了解學校教育環境與需求,以利於其適應未來的校園生活)及“數位包容”(用來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資訊社會所推動之所有政策與活動)兩大教育目標。是故本單位將採用Keller所提出的ARCS Model,此一動機設計模式來規劃並籌備整個企劃案,以下將分別茲就各個向度的指標進行舉例與說明。(一) 注意力(Attention):採用MSN、G-mail與Facebook等各式的線上網絡工具或平台,達到數位學伴之課輔師生間的溝通與聯繫。(二) 關聯性(Relevance):透過此數位學伴的互動式平台與機制,讓課輔的學生能夠從中改善其課業,並視其課輔教師為其

15、學習的楷模。(三) 自信心(Confidence):透過由本單位所提供的數位化線上教材範例檔,以及每週師生間的交流分享小紀事,不斷地與課輔教師或學生進行溝通並給予其鼓勵,藉以提升其教學或學習的自信。“Confidence”教學平台與線上數位教材“Attention”各式的線上網絡工具,如:MSN、G-mail、Facebook等“Relevance”大學輔導教師及中小學課輔教師“Confidence”每週分享個人小紀事“Satisfaction”學生成就測驗評量和線上課輔系統使用問卷(四) 滿意度(Satisfaction):將透過適當的評鑑方法如:問卷或測驗,進行課前、課中與課後之教學與學習

16、評量,藉以獲知其在數位學伴計畫活動期間的感受與成就,可進行修正與再執行以達到最佳的狀態。圖企劃案教學規劃圖此外,數位學伴的教學活動規劃流程,大致上包含有課輔行前說明會,接著再開始進行線上課輔之教學活動。其中安排至少一場的師生相見歡,兩場的課輔分享會活動,並於教學期間進行學生成就測驗評量與期末之線上課輔系統使用問卷調查,且為了讓量化的問卷更加有說服力,則在活動接近尾聲時挑幾位課輔學生與輔導教師為樣本,針對教學平台與線上數位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質性的訪談,以作為未來進階活動之參考。師生相見歡課輔行前說明會正式進行線上課輔期中課輔分享會期末課輔分享會師生配對期末問卷與訪談活動圖線上課輔活動流程二、 如

17、何增加學童上課持續力、增加上課熱誠以及學習吸收等(一)日常上課管理由於計畫所招募的數位學伴課輔教師,本身皆為受師資培育課程訓練之大學生或是具備有線上課輔教學經驗的夥伴,因此我們將運用其優勢與專業背景,規劃一統整課程之特色教學活動,以發揮各數位學伴教師之專長與能力,以下為協助其日常上課管理的部分教學活動:1. 透過數位學伴對於每日課程教學情況所撰寫的“課輔日誌”,以及各式的線上網絡工具或數位學習平台,來了解師生的互動性。2. 藉由定期的成就測驗來檢核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結合問卷調查來檢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課程實施滿意度。(二)課程教材內容規劃為因應各個學校其不同年級所使用之教科書並非

18、同一出版社出版此現象,將會事先調查目前受輔學童之學校的教學進度表,並收集各家不同版本、不同年級與不同科目之教科書作為本計畫之課程規劃與評量的參考,此外,也會考量受輔學生過去的學習狀況,希冀能與學校的進度相符合亦可彌補過去學習之不足。是故,在課程教材規畫的部分將有以下幾種作法:1. 運用前導組織的學習策略,讓學生透過基礎的先備經驗,習得進階的內容概念,並藉由各種資訊多媒體素材讓學生獲知不同類型與性質的學科知識。2. 課程活動設計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可以幫助學生對於概念的獲得更加地容易。3. 以“資訊”此一科目為例,列出可能的教學規劃大綱如下:年月月 縣學校(資訊)預計開課課程課程名稱課程大綱上

19、課時數預計開課時間(年/月)預計參加人數主要培訓對象預期成果瀏覽器(FIREFOX/GOOGLE)認識自由軟體FIREFOX瀏覽器實地操作與運用398年11月第八堂課、98年12月第七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應用於課業的資料收集文書處理軟體(Open Office)認識文書軟體Open Office簡介實地操作與運用398年12月第七堂課、98年12月第八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使用自由軟體2.學童學習簡易操作3.學童操作及運用4.應用於課業的成果展示網誌(Blogger)認識Web 2.0Blogger網誌實地操作

20、與運用4.598年12月第八堂課、99年1月第七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照片、文章與部落格個人分享書信軟體(G-mail)認識書信軟體G-mail簡介實地操作與運用1.599年1月第七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課業提問與交流即時通軟體(MSN Messenger/G-Talk)認識即時通軟體MSN/G-Talk簡介實地操作與運用1.599年1月第七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課業提問與交流社交網站(Facebook)認識社交網站 Faceb

21、ook簡介 實地操作與運用4.599年1月第八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影像處理軟體(PhotoCap/光影魔術手)認識影像處理軟體 PhotoCap/光影魔術手簡介實地操作與運用4.599年1月第九堂課15國民電腦受贈戶學童幾年級幾班1.學童學習簡易操作2.學童操作及運用3.照片或圖片的編修及製作其欄位將依未來各受輔之中小學教學規畫表再作修正與調整。(三)教學方式由於本校設有相關師資培育的訓練單位以及服務學習的認證機制,故希冀藉此優勢來選用具有教學熱誠的一般大學生、已具備有線上教學經驗或是曾選修過師資培育課程的大學生,甚至

22、是實習教師與未在校代課的流浪教師們。一方面,他們皆已具備有初步的教學基礎,另一方面,更可以擅用其專業特長作為本計劃之特色教學,例如:共同編制一適性化測驗用以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或是安排固定的研習活動,包括有課前教學準備、教材依個別教學需求進行編修等,來幫助輔導教師於指導學生時能夠更加地得心應手。以下幾點則為應用部分教學理論的參考:1. 部份課程以主題式或小單元的型式,安排學生可先自行蒐集相關資料,再規劃成一個主題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有學習的自主權。2. 教師於教學活動中,不僅僅只有單方面地傳授知識給學生,也提供學生充分的教學教材和學習指引,幫助其思考一個問題可能有多個答案。3. 教師對於學生的

23、教學方式應傾向於正向積極面,且能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為主。4. 將配合各出版社不同的版本,製作出兩份難易度相同的成就測驗卷,以其作為期中與期末評估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成效之參考依據。(四)關懷形式由於參與本計畫活動的學生大多都為偏鄉地區的低收入戶或是較具弱勢狀況的學生,所以,教師在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方面,我們將會融入自我價值觀的探究活動,並透過鼓勵或讚賞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成就感,亦即教師除該輔導的科目教學內容之外,也能適時地給予學生精神上的生活關懷,並協助其心理的調適。三、 數位學伴計畫效益分析規劃(一)直接效益1. 藉由適性化的補救教學方式,能夠縮減學生彼此間的個別差異。2. 經過數位學伴的教

24、學活動,能夠逐漸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降低偏遠地區和大都市之間的數位落差。3. 利用數種多媒體教學工具與數位教材教學的練習與實作,可以培養並提升課輔教師與課輔學生兩者的資訊科技素養與能力。4. 讓偏鄉小校原本教育資源較缺乏的問題,透過網路輔導教學平台,能夠與大學較豐富的教育資源相連結,以形成教育課後輔導之聯合關懷網絡。(二)間接效益1. 另外,因配合數位學伴的教學計畫活動,不僅提供了偏遠地區有更多的課輔師資,且降低該校原課輔老師的教學負荷,更能夠提升課輔輔導教師的就業競爭力。2. 藉此機會擴增偏鄉學校校內的電腦網路設備之教學環境。因此基於學生學習成就、資訊教育推廣、專業團隊分工及企業產學合

25、作等效益之考量下,本計畫有其執行之需求。肆、 專案管理一、 專案組織成員(一) 專案負責人姓 名劉旨峰性 別男 女職 稱副教授兼師資培育中心輔導教授服務單位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專長技術數位學習、多媒體設計及統計方法學歷學校(大專以上)國別科 系學 位國立交通大學中華民國資訊科學所博士國立交通大學中華民國資訊科學所碩士國立交通大學中華民國資訊科學系學士經歷單 位 名 稱部 門職 稱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明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國科會計畫研究助理偏遠地區亞卓家教課輔中心大手牽小手-青年協助青少年執行/諮詢委員桃園縣各級學校校務

26、行政訪視(2005-2009)評鑑委員台市各級學校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暨政應用(2004)訪視評鑑委員其他網路討論學習系統開發者以網路科技與討論學習策略建構線上學習素材與學習系統指導教授(二) 共同主持人姓 名柯華葳性 別男 女職 稱教授暨總教學中心主任服務單位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專長技術發展心理學、教學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及學習障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教育學門召集人學歷學校(大專以上)國別科 系學 位華盛頓大學美國教育心理博士威斯康辛大學美國教育心理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中華民國教育系學士經歷單 位 名 稱部 門職 稱國立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主任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主任美國哈佛大學教育

27、學院訪問學者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規劃工作圈委員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委員中小學一貫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研究發展小組委員大學教育學程專業審查委員(三)專任助理姓 名鄭婷尹性 別男 女職 稱專任助理服務單位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專長技術資訊教育與數位學習學歷學校(大專以上)國別科 系學 位國立中央大學中華民國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國立台南大學中華民國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組)學士經歷單 位 名 稱部 門職 稱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計畫研究助理嘉義市博愛國小國小組教師代課教師數位學伴計畫承辦主持人專任助理中央大學 帶班教授中央大學學生(師培生)中央大學學生(實習教師)中央大學學生(一般大

28、學生)共同主持人共同主持人圖數位學伴教學人員組織圖二、 專案監督及控制技術在數位學伴計畫進行中,會經由專家學者於課前進行師資培育的訓練,並提供課輔教師數位的線上課輔教材。其次,在課輔教師實際進行教學活動時,則可依照不同學生的需求,或是不同學校的教材版本再進行教材的調整與編修。此外,我們也安排讓師生可以透過各式的線上網絡工具或學習平台,以及課輔分享會的溝通與討論活動,來進行課程教學的修正、改善與建議等。同時,希冀同一學區的課輔教師與學生們,每月能進行一次課程分享的活動,師生彼此溝通和討論,再由課輔教師從經驗分享中,挑選幾篇較佳的文章作為溫馨小故事,等到期中或期末的課輔分享會時可以與大家共享之。培

29、訓線上課輔教師提供線上課輔教材線上課輔活動實施課前準備活動教學活動遭遇到的問題課輔分享會圖專案活動執行流程三、 專案時程、交付項目及交付時程(一) 專案時程:自98年9月1日起至99年1月31日止為期5個月。(二) 交付項目與交付時程:階段日期交付文件及成果項目(含電子檔)數位學伴師資教育訓練教育訓練前10日數位學伴教育訓練相關資料教育訓練後2日內教育訓練資料數位學伴活動教學課程課程開課前教材撰寫及放置於數位學伴網站每次課程結束後填寫輔導日誌與溫馨小故事分享課程開課後每月月底繳交(遇假日則提前)學生月出席率、學生平時學習成就表現、教材教學使用頻率、輔導日誌與其他相關的調查數據等數位學伴活動維護

30、管理數位學伴教學活動執行期間1. 教育訓練與研習活動2. 數位教材編制、上傳與管理3. 相關活動照片與簡報檔收集4. 收集輔導日誌與溫馨小故事5. 學生學習成就測驗卷6. 學習平台使用調查問卷7. 課後訪談活動8. 計畫效益分析報告書9. 成果報告書(三) 企畫專案執行甘特圖月份進 度工作項目計畫權重98年98年99年7891011121231.數位學伴活動維護管理50 (1)課輔問題回覆與管理 (2)課輔日誌收集 (3)線上諮詢服務 (4)量化資料收集10155202.數位學伴活動教學課程50 (1)師資培育訓練課程 (2)線上課輔教材 (3)教學資訊服務 (4)問卷與測驗10101515進

31、度百分比33%67%100%四、 技術支援移轉及保固維護參與數位學伴此一計畫的課輔教師們於教學之前,本單位會事先讓課輔教師先對於本計劃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並安排師資培育訓練課程,包括教學原理、教材教法、教育測驗與各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等。其次,掌握該對應之課輔中小學學校的教學進度,製成一線上課輔數位教材教學參考範本,提供課輔教師教學之教材需求。此外,更因應教師需定期回覆教學情況的管考機制,除了固定與帶班教師的課輔分享會活動之外,更會舉辦定期進修或是教師研習課程,以便於讓課輔教師在指導學生時可以有所助益。伍、 推廣與服務規劃一、 推廣計畫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我們發現,透過讓師資培育人才參與服務學

32、習活動有助於提昇其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其次,服務學習確實是能夠促進教師權能的方法,更是增進他們對社區做出有價值貢獻的一種策略;再者,服務學習的經驗也提供了師資培育人才在學校教育之外另一個反思其教學的機會(King, 2007, Wade, 1997, & Barton, 2000)。是故,讓參與本數位學伴的大專院校之學生,能夠藉此活動改變自己,從付出中得到喜悅,瞭解與他人分享的真諦,是一難能可貴的成長歷程,亦可以藉此招募更多的志工或夥伴一同投入此計畫活動。二、 教育訓練計畫由於目前師生比已接近飽和狀態,因此有不少流浪教師擁有專業的教學背景卻沒有發揮的空間。至於在校內接受師資培育課程的教師由於尚在

33、學習階段,因此,沒有足夠的專業素養可進行教學,習畢學校的師資課程之後,又立即進入校園接受理論課程以外的實務教學訓練。為了讓這些具備有教學熱誠的教師可以真正地做到服務學習,我們將秉持著教育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涵,以及課程實施應注意的事項等五個指標,對這些教師進行教學前的師資培育訓練,以期有更多的教學實務歷練。陸、 其他建議一、 在師生配對之前先規劃一場相見歡的活動,讓教師與學生對彼此有一個較多的認識。二、 配對活動應注意學生受輔導的科目或課程等需求,以及彼此的個性是否相契合等。三、 若遇有師生在數位學伴教學期間發生無法進行教學等嚴重的衝突情況時,可以有其他的教師與其進行更換的機制。柒、 配

34、合事項一、 各版本、年級與科目之教科書的提供。二、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等相關單位之公文的發送與活動場地等的支援。三、 在師生配對的部分,除了教師與學生之個人基本資料之外,可以再因應彼此不同的個性與需求做媒合,以使得後續的數位學伴之教學活動能更為順利地執行。捌、 附件檔附件一:線上課輔評鑑問卷與訪談稿一、線上課輔系統使用感受問卷為瞭解學生使用線上課輔系統的使用感受,將以林俊閎(2008)線上課輔系統使用感受問卷為量化評量的工具。問卷內容總共分為五個向,共18 題,為李克特式五點表,其向信值與範分別敘述如下表:表線上課輔系統使用感受問卷信度分析表向度題數alpha焦慮感5.77有用性5.85自信心4

35、.82認知優點5.73認知缺點5.76註:1.焦慮感:共有五題,信值為.77如:線上課輔系統讓我感覺不自在2.有用性:共有五題,信值為.85如:線上課輔系統有足夠的功能幫助我教學3.自信心:共有四題,信值為.82如:我不太了解如何使用線上課輔系統來教學4.認知優點:共有五題,信值為.73如:在線上課輔系統上教學的互動狀況良好5.認知缺點:共有五題,信值為.76如:線上課輔系統很難用,我不想再繼續使用以及半開放性問題共兩題,以蒐集更多師培生對於線上課輔教學的心得。分別為:1.根據這次線上課輔的經驗,如果以後的課程再要求線上課輔的話,你會願意再參與嗎?2.根據這次線上課輔的經驗,我喜歡面對面教學勝

36、過線上教學?二、線上課輔訪談稿(一)線上課輔系統的使用1、在使用過線上課輔系統後,在使用上給你什麼樣的感覺?2、有哪些不錯的設計?3、有哪些需要改進的設計?應該要如何改進?4、在使用線上課輔系統進行教學時,你遇到過哪些問題?你如何解決的?(二)線上課輔的教學活動1.教材:(1)你如何準備教材的?(2)你都用哪些時間準備教材?(3)每次準備教材的時間大約多久?2.教學與互動:(1)你每次的線上課輔流程大概是怎麼進行的?(2)你跟學生的互動狀況如何?(3)你覺得你跟學生的感情如何?(4)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有什麼讓你困擾的狀況嗎?3.課程經營:(1)你課後還會跟學生有聯絡嗎?有的話是透過哪些方式?(

37、三)線上課輔活動的評價1、在整個線上課輔活動中,你覺得最有成就的地方是什麼?令你困擾的部份是哪個部份?2、你曾經有任何家教經驗嗎?如果有的話,說說看線上課輔跟家教的感覺有什麼不樣?3、你覺得參加線上課輔對你在未來的教學上有幫助嗎?在哪些部份有幫助?之後如果有機會繼續參加類似這種線上課輔的活動,你會願意參加嗎?理由是什麼?4、如果有機會提供意見,你會提供什麼樣的建議來讓線上課輔活動變得更好?(四)對於支援的建議:1、除了系統的建議,你覺得還有哪些服務是可以或是應該提供給線上課輔老師的?附件二:相關學術著作(一)期刊論文1. Lin, C. H., Liu, E. Z. F., Ko, H. W.

38、, & Cheng, S. S. (2008). Combin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and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via online tutoring.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7(4), 258-266. (EI)2. Cheng, S. S., Liu, E. Z. F., Ko, H. W., & Lin, C. H. (2007). Learning with online tutoring: Rural area studentsperception of sati

39、sfaction with synchronous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1(2), 48-54.3. Liu, E. Z. -F., & Ko, H. W. (2007).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e-tutor program.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6(4), 547-552. (EI)(二)研討會論文1. Lin, C. H., Liu, E. Z. F., Cheng, S.

40、S., Ko, H. W., & Chang, M. (2008.12). To be an e-tutor or not to be an e-tut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WSEAS Int. Conf. on E-ACTIVITIES(E-ACTIVITIES 08), Cairo, Egypt.2. Lin, C. H., Liu, E. Z. F., Ko, H. W., & Cheng, S. S. (2007.12). Integration of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service learning via on

41、line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WSEAS Int. Conf. on E-ACTIVITIES (E-ACTIVITIES 07), Tenerife, Spain.3. Cheng, S. S., Liu, E. Z. F., Ko, H. W., & Lin, C. H. (2007.12). Synchronous learning: A new way to give remedial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WSEAS Int. Conf. on E-ACTIVITIE

42、S (E-ACTIVITIES 07), Tenerife, Spain.4. 劉旨峰、林俊閎、柯華葳 (2006)。當師資培育中心課程遇上線上課輔:諦聽來自學生的迴響。花蓮教育大學:TANET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5. 劉旨峰、林俊閎、柯華葳 (2006)。師資培育中心課程與線上課輔結合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三)學位論文96學年曾指導碩士班學生林俊閎,撰寫相關議題之碩士學位論文,論文名稱為服務學習融入師資培育: 以線上課輔活動為例(Integrating service-learning into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An example of e-tutor program)。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