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476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小型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

2、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 状 调 查 报 告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 一 年 九 月 都江堰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 状 调 查 报 告项目编号: 2009-15 单位名称: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调查规划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川林设(2009)乙字第7号发证单位:四川省林学会项目名称:都江

3、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调查设计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所长:卢昌泰总工程师:康 强项目负责人:蒋成益技术负责人:向劲松报告编制:蒋成益制图:蒋 燕张 燕黄 聪统计分析:蒋 燕张 燕蒋成益审核:向劲松参加人员林 勘 所:卢昌泰李 雷蒋 艳张 燕蒋成益都江堰市水务局:胡文键陈 杰周 萌正达项目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伍 勇杨文治相 关 人 员:余 刚乡镇林业站及村组目 录1总论61.1项目概况61.2使用林地概况81.2.1使用林地空间位置81.2.2使用林地面积91.2.3 使用林地林木蓄积91.2.4 使用林地类型101.2.5 使用林地林木权属101.

4、2.6 使用林地资源特点10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11.3.1法律法规111.3.4相关材料122 建设项目背景及项目区域特征142.1项目的由来142.2项目区域自然地理152.2.1项目区域地理位置152.2.2项目区域地质地貌152.2.3项目区域气候152.2.4项目区域土壤与土地利用162.2.5项目区域水文172.2.6项目区域矿产172.3项目区域社会经济概况172.4项目区域生物资源182.4.1项目区域植物资源182.4.2项目区域动物资源192.4.3项目区域风景名胜和旅游资源192.4.3项目区林业管理机构概况202.5项目区基本情况202.5.1项目区空间位置与分布

5、202.5.2项目区地质212.5.3项目区自然资源222.5.3.1青城山镇自然资源222.5.3.2玉堂镇自然资源232.5.3.3灌口镇自然资源232.5.3.4 虹口乡的自然资源243使用林地现状调查253.1调查范围253.2调查内容253.3调查方法253.3.1 林地区划253.3.2林地类型的确定依据253.3.3地类、林种确定的依据与原则253.3.4小班划分263.3.5面积调查273.3.6有、疏林地林木蓄积、株数调查273.3.7幼苗、幼树株数调查283.3.8经济林调查283.3.9散生资源调查283.3.10四旁资源调查283.3.11名木古树调查283.3.12野

6、生动物调查283.3.13使用林地性质283.4内业计算293.4.1面积统计293.4.2蓄积计算293.4.3株数计算293.5工作细致程度及调查精度303.5.1小班数量及细致程度303.5.2面积调查精度303.5.3蓄积调查精度303.6调查结果313.6.1项目区总面积、使用林地性质及建设用途313.6.2使用林地调查结果313.6.2.1各地类面积313.6.2.2各类蓄积323.6.2.3使用林地类型323.6.2.4有林地面积、株数、蓄积333.6.2.5幼树幼苗株数333.6.2.6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株数343.6.2.7竹林面积、株数343.6.2.8经济林面积、株数34

7、3.6.2.9权属343.6.2.10起源343.6.2.11木材林的面积和蓄积353.6.2.12散生资源353.6.2.13四旁资源353.6.2.14野生动物、古树名木情况353.6.2.15退耕还林、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353.7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补偿费测算报告364 使用林地对林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424.1 对森林资源的影响424.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24.2.1对植物的影响424.2.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434.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434.4对世界遗产地及景区的影响444.4.1对世界遗产地影响444.4.2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444.4.3对公路沿线的

8、景观风貌影响444.5对环境质量的影响454.5.1水土流失预测454.5.2粉尘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54.5.3弃土对环境的影响464.5.4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464.6对林业发展的影响475综合评价485.1使用林地的必要性485.2使用林地的合理性495.2.1项目建设条件495.2.2使用林地的合理性505.3相关技术措施515.3.1环境保护措施及要求515.3.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要求535.3.3对景观影响的减缓措施和要求545.4项目建设效益555.4.1社会效益555.4.2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556保障措施556.1政策法规保障556.2技术保障566.3资金保

9、障586.4管理机制保障597使用林地现状调查结论618相关说明638.1林地使用方638.2相关主管部门638.3现状调查报告编写单位648.4关于使用林地补偿64附件:附件1: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5月27日第146号议事纪要附件2:都发改审批2009656号文件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立项及核准招标事项的批复附件3:都规市政(案)2009号(NO:076号)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方案评审意见附件4:都土规会审2009191号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情况初审意见回复表附件5:成水务函2010247号成都市水务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小型

10、集中供水站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附件6:都水发2009287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兴市投资有限公司18个小型供水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批复附件7:都水发2009355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山区17个小型供水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附件8:川国土资环备20092521号四川省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二、三级评估)备案表附件9:都国土资环备(200)号都江堰市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附件10:川世遗办201026号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文件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小型集中供水站建设项目意见的函附件11:都遗办201039号都江堰市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都江堰市

11、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建设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建设项目的意见附表:附表1: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附表2: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青城山镇、玉堂镇使用木材林面积、株数及蓄积统计表附表2-1: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青城山镇、玉堂镇使用木材林分起源、面积、株数、蓄积统计表附表2-2: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青城山镇、玉堂镇使用木材林分林种面积、株数、蓄积统计表附表3: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小班一览表附图:附图1: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位置图附图2:都江堰市山区2

1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平面设计区位图附图3: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青城山镇使用林地现状图附图4: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玉堂镇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一附图5: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玉堂镇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二附图6: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灌口镇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一附图7: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灌口镇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二附图8: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虹口乡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一附图9: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虹口乡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二附图10: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虹口乡使用林地现状图之三附图11:都江堰市山

13、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虹口乡使用林地现状图之四1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项目业主: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业主性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建强项目负责人:胡文键项目批准单位: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水工程、供水站水源取水点及供水站厂房建设等。项目总占地面积21250平方米,总供水规模:3850m3/D,管网总长61900米。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7623.6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灾后重建补助资金建设地址:都江堰市大观镇宿仙村;青城山镇味江、沙坪、尖峰村;中兴镇三溪村;玉堂镇龙凤、凤岐、白马、水泉村;紫坪铺镇都

14、江社区、紫坪、望江村;龙池镇查关村;虹口乡深溪村;灌口镇灵岩、白花、万岭村;蒲阳镇银杏、蟠龙村;向峨乡石翁村等16个乡镇。建设工期:6个月项目提出过程及前期准备情况: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市为重灾区,各个乡镇都有一定程度的灾情,特别是山区乡镇,如虹口乡、龙池镇、青城山镇、玉堂镇、紫坪铺镇、灌口镇、蒲阳镇、向峨乡等,受灾情况相对较重,主要损失破坏了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基础设施,譬如饮用水基础。在前期项目“大观镇、青城后山、龙池镇、虹口乡、蒲阳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濒临竣工之际,如何解决山区乡镇一些偏远、地势维艰的村组及农村居民安置点的饮用水问题,是迫切要求亟待完成的农村市政建设工程。

15、充分利用市政工程用水、五个山区水厂供水以及溪涧水解决山区村民安置点的饮用水,是急切的,也是可行的。在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都江堰市小型供水站可研及相关设计的基础上,这一亟待解决的市政工程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而相应事项也在进一步的办理中。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山区乡镇的村民饮用水主要还是各自依靠房前屋后的山泉水、溪涧水作饮用水。卫生与便利条件可能较差,但为环境与历史造就的生活基础条件,一直未能解决。2008年大地震后,国家的救灾重建补助资金逐步到位,各乡镇村民相对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各具规模或濒临竣工之际,原有生活用水设施被破坏或村民需要搬迁,饮用水应为亟待解决又能顺利完成的市政项目之

16、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1)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在2009年5月27日召开了“研究灾后农房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并形成了146号会议纪要,重点议定了“安置点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并对相关工件作出了具体安排。(2)2009年10月20日,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以都发改审批2009656号文件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立项及核准招标事项的批复,同意该项目立项。(3)2009年10月28日,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在立项前期曾作好了相应土地规划,并在都江堰市规划局2009年第26次规划建筑方案会作出了评审

17、,以都规市政(案)(2009)号(NO:076号)出具了评审意见通知。(4)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以都土规会审2009191号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情况初审意见回复表,对选址位置、面积均有相关说明,并出具了初审意见。(5)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水源、水质、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操作性的措施与方案。(6)成都市水务局以成水务函2010247号成都市水务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对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7)都江堰市水务局以都水发2009287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兴市投资有限公司18个小型供水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

18、告书的批复、都水发2009355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山区17个小型供水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针对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作了批复。(8)四川省国土资源局以川国土资环备20092521号四川省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二、三级评估)备案表、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以都国土资环备(200)号都江堰市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对地质灾害评估进行了备案登记。四川农大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受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对使用林地进行现状调查,以编制相应的现状调查报告及林木采伐作业设计。1.2使用林地概况1.2.1使用林地空间位置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

19、地的空间位置,分别作如下说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都江堰市南面,距成都市主城区68公里,距都江堰市15公里。青城山镇东倚沙沟河与石羊镇、翠月湖镇连接,南与大观镇接壤,北连中心镇,是浅山区和平原区的衔接地带。青城山镇尖峰村马家沟使用林地西南角点WGS84坐标X359121m,Y3421119m。玉堂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处国道213线与省道大三线之交点,是进出阿坝藏羌自治州的咽喉,通往青城山、黄龙、九寨、四姑娘山黄金旅游热线的重要节点,地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之间,距成都市区55公里。玉堂镇龙凤村赵公山使用林地为1小班,WGS84坐标X361309m,Y3427195m。

20、龙凤村翁家沟的使用林地为2小班,位于乡村公路边的农家户旁、邻近小河沟的平台地上,使用林地西南角点WGS84坐标X363061m,Y3428312m。虹口乡使用林地位于深溪村与久红村。深溪村1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7634m,Y3443132m),2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7068m,Y3442253m)。久红村拟建两个加压泵站,拟使用经济林地, 1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9651m,Y3439647m),2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9208m,Y3439597m)。详见“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位置图”。1.2.2使用林地面积

21、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总面积0.4640hm2,均为有林地。其中青城山镇尖峰村使用林地0.0048hm2,为有林地的林分(木材林)。玉堂镇使用林地0.2214hm2,为有林地,其中1小班龙凤村赵公山使用林地面积0.0988hm2,经济林地;2小班龙凤村翁家沟使用林地面积0.1226hm2,为有林地中的林分幼龄林。灌口镇使用林地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实验林场的特种用途林地0.0096hm2。虹口乡深溪村使用林地面积0.2186hm2,都为有林地中的经济林地;久红村使用0.0096hm2的猕猴桃经济林地。使用林地面积中,其中木材林地(林分)面积0.1370hm2,占30%;

22、经济林地面积0.3270hm2,占70%。1.2.3 使用林地林木蓄积 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使用林地活立木蓄积3.6m3,其中林分蓄积1.0m3,散生木蓄积2.6m3,无四旁资源。以乡镇统计,青城山镇尖峰村0.1m3(林分),玉堂镇龙凤村1.4m3的蓄积(散生木),灌口镇1林班(灵岩村)0.9m3(林分),虹口乡深溪村1.2m3的蓄积(散生木)。1.2.4 使用林地类型使用林地均为有林地0.4640hm2, 其中青城山镇尖峰村使用林地0.0048hm2,为防护林地;玉堂镇龙凤村龙凤村赵公山1小班使用林地面积0.0988hm2,为经济林地,2小班翁家沟使用林地面积0.1226hm

23、2,为用材林地,灌口镇零星国有林1林班(灵岩村)使用林地0.0096hm2,为特种用途林地,虹口乡使用林地面积0.2282hm2为经济林地。1.2.5 使用林地林木权属灌口镇零星国有林1林班(灵岩村)使用林地及林木所有权都为国有。其它使用林地权属均为集体,林木所有权除青城山镇尖峰村使用林地的林木权属为集体所在经济组织,玉堂镇、虹口乡使用林地的林木权属都为个体。1.2.6 使用林地资源特点(1)在林地类型、起源、林种、地类上有差别青城山镇尖峰村的使用林地类型为防护林地,天然起源,林种为水土保持林,地类为有林地中的天然林地。玉堂镇龙凤村赵公山1小班为经济林地,2小班龙凤村翁家沟使用林地类型为用材林

24、地,人工植苗,林种为一般用材林地,地类为有林地中的人工林地;灌口镇零星国有林使用林地林地类型为特种用途林,人工与天然起源都有,为林分;虹口乡深溪村与久红村的使用林地都为经济林地。(2)林分以阔叶为主青城山镇尖峰村使用林地的优势树种为桦木,玉堂镇龙凤村翁家沟使用林地中的优势树种为槭树,灌口镇零星国有林使用林地针叶树与阔叶树各一半,面积0.0048hm2。(3)林分多在幼龄林,经济林多在初产期青城山镇尖峰村、玉堂镇翁家沟使用林地为幼龄林,灌口镇零星国有林使用林地为近熟林且面积小。玉堂镇龙凤村1小班,虹口乡深溪村1、2小班使用林地都为经济林初产期,久红村1、2小班猕猴桃经济林为盛产期,但面积很小。1

25、.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7)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8)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1.3.2 规范规程(1)国家林业局: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2)四川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3)四川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四川省林业厅,2007年)1.3.3 政策文件(1)国家林业局:征使用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2001年1月4日,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

26、2)国家林业局:使用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3)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综200273号: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4)川府函20088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修订方案的批复(5)川办函20022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林业局驻川专员办、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加强重点工程征使用使用林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6)川办函20087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7)川价字非19934号: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关于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和林地补偿费的通知(8)国家林业局驻川专员办、四

27、川省林业厅(二OO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关于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征占用林地管理的意见(9)川林发2002137号: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的通知(10)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1.3.4相关材料(1)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5月27日第146号议事纪要(2)都发改审批2009656号文件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立项及核准招标事项的批复(3)都规市政(案)2009号(NO:076号)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方案评审意见(4)都土规会审2009191号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情况初审意见回复表(5)成水务

28、函2010247号成都市水务局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6)都水发2009287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兴市投资有限公司18个小型供水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批复(7)都水发2009355号都江堰市水务局关于山区17个小型供水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8)川国土资环备20092521号四川省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二、三级评估)备案表(9)都国土资环备(200)号都江堰市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10)川世遗办201026号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文件关于都江堰市山区小型集中供水站建设项目意见的函(11)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

29、了都江堰市山区26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水源、水质、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操作性的措施与方案。2 建设项目背景及项目区域特征2.1项目的由来水是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基础。都江堰市受“5.12” 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严重,是重灾区之一,特别是各个山区乡镇,例如虹口乡、龙池镇、青城山镇、玉堂镇等是都江堰市的重灾乡镇,除道路、房屋受到严重破坏,供水与排污系统损毁怠尽,山区各乡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很多乡镇干部群众都在直接饮用溪涧流水、地下水,极不卫生、安全,对灾后恢复生产建设产生严重滞后作用。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尽快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是迫

30、在眉睫的问题,也是都江堰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生存的基本问题,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温家宝总理在通江视察工作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四难”问题(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因此,针对山区乡镇在大地震后目前的供水现状,都江堰市政府及各级乡镇府本着加快都江堰市的灾后重建工作

31、,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为出发点,积极督促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从政策上、资金来源、项目可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积极促进山区26个供水站的建设,以加快灾后重建的步伐,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创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四川农大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受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林地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使用林地调查技术规程、规范和要求,编制现状调查报告。2.2项目区域自然地理2.2.1项目区域地理位置都江堰市(原灌县)介于北纬304454312209,东京10325421034700之间,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8公里,幅员120769.0hm

32、2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成都市48公里,东接成都市之彭州(市)、郫县(区)、温江(区),南连成都市之崇州(市),西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辖17镇2个乡、1个开发区,总人口57.8万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是著名的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并有多个其它景区分布。2.2.2项目区域地质地貌都江堰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皱褶带山地,东南部是川西构造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最高海拔4582m,最低海拔592m。地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兼有高、中、低山及丘陵、平坝,大致为“六山一水三分坝”。西北部山地峰岭连绵,沟深坡陡,为

33、典型的侵蚀构造垄状高山体,多为深切割。靠西由南至北山体略缓,成南北走向,山地肥沃。东北部为丘陵区,坡缓山小,偶有农田相隔。东部、西部为平坝,为典型农业区。2.2.3项目区域气候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因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群峰耸立,地形骤然升高,阻碍东西季风气流,凝云降雨,构成为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又突出表现为湿度(气温、土温、水温)较低,日照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5.1,最低年为14.5,最高年为15.7,变幅为1.2。相邻年平均气温相差较小,为0.10.8。春季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夏季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秋

34、季平均气温小于22,冬季平均气温小于1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18.4mm,夏季降雨量为670.1mm,占年平均降雨量的55%;秋季降雨量为304.6mm,占年平均降雨量的25%;春季降雨量为207.1mm,占年平均降雨量的17%;秋季降雨量为36.6mm,占年平均降雨量的3%。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2.2.4项目区域土壤与土地利用都江堰市位于盆地向高山的过渡地带,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是因成土母质、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垂直分异现象十分明显。平原地区为水稻土和潮土(平原冲积土);

35、丘陵、山地在海拔7001600m为山地黄壤,该土类因水热条件适宜,有机分解转化速度快,矿化率高,随时可释放出N、P、K等营养元素供林木吸收,特点是质地粘重,土壤酸度大(多微酸),活性铝含量过高,故林地生产力不高,地上植被多为杉木、柳杉、桦木等;海拔1600m2200m为山地黄棕壤,是该市的主要森林土壤之一,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下,除具较强的淋溶和一定程度的富铝化作用外,还具旺盛的生物积累过程,土壤养分供应强度高,主要性状是土壤剖面层次分化不太明显,腐殖质层呈棕褐色,土壤结构较好,比较疏松,心土层为黄棕色至棕色,土壤肥力因森林类型不同而各有所异,适宜于铁杉、冷杉、红桦等树种生长,是较为理想的一类

36、林业用地;山地暗棕壤分布于海拔22002800m的中山区,它与山地黄棕壤不同的是土体表面腐殖层增厚,一般可达3050cm,常呈浅褐色,土壤层次分化不明显,心土以下呈黄色至黄棕色,土壤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都比山地黄棕壤大为减少,土壤肥力较高,也是充分发挥林业潜在生产力较为理想的一类土壤;山地棕色灰化土主要分布于海拔28003500m的山地中部偏上,草甸土分布于3500m以上。2.2.5项目区域水文都江堰市因堰而闻名,境内闻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奔流不息的岷江水自都江堰市进入成都平原,分成七大灌溉渠:蒲阳河、柏条河、走马

37、河、江安河、沙沟河、黑石河、岷江正流金马河,另有13条山溪穿境而过,托付都江堰市于山水之中,并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渠系成为“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千百年来一直被誉为镶嵌在锦秀天府的一颗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都江堰市水资源的组成首先是地表水的过境水,其次是本区大气降雨汇集成的地表水资源量(当地径流),第三位是地下天然径流量(地下水),总量165亿立方米/年。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丰水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平原第四系冲积扇和冰水沉积扇沙砾石层中,多为孔隙水。灌口、蒲阳、聚源、驾虹一线的扇顶地下水富集,聚源以东,含水层变薄。2.2.6项目区域矿产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又以虹口乡为

38、主,有煤、石灰石、花岗岩、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等20多种矿场等。2.3项目区域社会经济概况都江堰市属成都市管辖,全市辖19个乡(镇)、1个工业区,总人口6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中17.1万人,农业人口43.8万人。都江堰市物产丰富,具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水利条件,历来是重要的粮产区,川西北的经济重镇,四川省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2.4项目区域生物资源2.4.1项目区域植物资源都江堰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在植物区划上属盆周西部中山植被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随海拔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50m以下为农田植被,森林植物以人工栽培的四旁树、竹为主。海拔750

39、1500m是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分布地理环境优越,水热充分,土地肥沃,人为活动较频繁,除个别风景区外,原始植被基本被人工林、次生林所取代。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柳杉林、桦木、喜树及厚朴等“三木药材”林,次生林主要为桦木、青冈、灯台、丝栗、润楠、化香、刺楸等,是历史上采伐后不断交替形成的林分,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落叶阔叶为主的混交林:海拔15002300m,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主要以壳斗科、槭树科、桦木科、漆树科、山毛榉科树木为主。伴生的常绿树有木兰科、山毛榉科、栲属、石栎属、樟科的乔木。原生树木品质较好,但采伐破坏严重,次生落叶先锋树种占林分主要地位

40、。人工林主要为杉木和柳杉,是都江堰市用材林的主要林分类型。高山针叶林:海拔23003200m,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冷杉、铁杉、落叶树为槭树科植物。大部分区域植被保护良好,是都江堰市的生态林保护重点植被类型。高山灌丛及草甸:海拔3200m以上,植被属亚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植被。主要有杜鹃花科、蔷薇科、小蘖科、毛茛科、菊科等植物。是最脆弱的生态植被类型,属绝对禁止商品性经营的类型。都江堰市总面积120769.0hm2。其中,集体86101.7hm2,占幅员面积的71.3%;国有34667.3hm2,占幅员面积的28.7%。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9155.6hm2,占57.3%;非林业用地

41、51613.4 hm2,占42.7%。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0476.6hm2,疏林地12.2 hm2,灌木林地8093.7hm2,未成林造林地 204.3hm2,苗圃地100.7hm2,无林地268.1 hm2。在有林地中,人工林占17.0%,天然林占83.0%。全市有林地覆盖率为50.08%,灌木林覆盖率为3.35%,四旁竹346700吨,约4.51%的覆盖率;四旁树2067701株,约1.65%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加灌木林地、四旁树等占地面积覆盖率)为59.59%。都江堰市现有活立木总蓄积4767633m3,其中有林地4503857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4.4%;疏林地93m3

42、;散生木65310m3,占1.4%,四旁树蓄积198373m3,占4.2%。国有林蓄积2689799m3,占总蓄积的56.4%,集体林蓄积2077834m3,占总蓄积的43.6%。2.4.2项目区域动物资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共有建群种171科,1033属,2910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46种,如红豆杉、珙桐、连香树、银杏、雪莲等。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中,仅杜鹃就有290余种,有生物基因库之称。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兽类50余种,鸟类200余种,鱼类6种,两栖爬行类近20种,昆虫1700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扭角羚等,属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林麝、毛冠鹿等7种,属三

43、级保护的有30余种,境内有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即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2.4.3项目区域风景名胜和旅游资源都江堰市是国务院首批的省级文化名城,具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都江堰市地势独特,自然环境优美,是中华民族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发祥地,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有西蜀第一名园离堆古园、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安澜索桥、川西四大古寺之一灵岩寺、杜甫盛赞的玉垒山、风景迷人的青城外山、佛教名寺普照寺、长寿之乡青城山镇、四季如画的龙池虹口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近年来,都江堰市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获得“最佳中国魅

44、力城市”、“四川省长寿之乡”等美誉。都江堰市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形成工业、农业、旅游三大支柱产业体系,旅游业的讯速发展作为支柱产业,带动了科学文化、交通建筑、商业、餐饮等第三产业及山区绿化、林业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4.3项目区林业管理机构概况都江堰市林业局是都江堰市政府下设主管林业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内设行政办公室、森林资源管理科、科技绿化造林科、天然林保护工程办公室、退耕还林办公室、计划财务科、护林防火办公室、森林公安科、林业行政执法大队。其中工程师10名,助理工程师22名、技术员9名。都江堰市林业局下设白沙木材检查站、大观木材检查站、蒲阳木材检查站,均为省级林业管理机构审批

45、的木材检查站。各乡镇林业站的机构与人员建制齐全,林业工作能正常开展,有利于林政资源的管理与管护。2.5项目区基本情况2.5.1项目区空间位置与分布青城山镇尖峰村马家沟使用林地西南角点WGS84坐标X359121m,Y3421119m。玉堂镇龙凤村使用林地为1小班,WGS84坐标X361309m,Y3427195m。龙凤村使用林地为2小班位于乡村公路边的农家户旁、邻近小河沟的平台地上,使用林地西南角点WGS84坐标X363061m,Y3428312m。虹口乡使用林地位于深溪村与久红村。深溪村1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7634m,Y3443132m),2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7068m,Y3442253m)。久红村拟建两个加压泵站,使用经济林地, 1小班西南角点WGS84坐标为(X369651m,Y3439647m),2小班西南角点WG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