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489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44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本研修”学习资料选编浦东新区推进校本研修培训项目组二七年目录第一篇 政策篇 (4)(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5)(二) 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10)(三) 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推进方案 (12)第二篇 理论篇 (16)(一) 我国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述 (17)(二) 校本教学研究新内涵 (26)(三) 教师学习的特征 (30)(四) 从教师知识研究看校本研修 (37)(五)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行为跟进(上):行为跟进的特点 (43)(六)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条途径” (49)(七) 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

2、训”到“校本研修” (51)(八) 教师何以需要校本研修? (58)(九) 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 (62)(十) 需从多个层面思考教学有效性 (67)(十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69)(十二)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 (73)(十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 (82)(十四)校本教研:行动与文化的变革 (87)第三篇 实践篇 (91)(一)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 (92)(一) 上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况分析报告 (100)(二) 校本研修三题 (109)(三)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20)(四) 校本教研:研什么,怎么研 (126)(

3、五) “关键教育事件”研究教师研修的新方式 (一三0)(六) 博客,为校本教研提供广阔天空 (一三6)(七) 从新手到专家三年就够了 (140)(八) 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145)(九) 教师教研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五3)(十) 教师上公开课的心理调适 (一五5)(十一)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一五8)(十二)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 (160)(十三)教学反思的“反思点”在哪儿 (163)(十四)教学反思五“要” (166)(十五)静安教育学院附校教师教育“十一五”规划 (173)(十六)名师培养三境界 (178)(十七)三所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启示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 (

4、一八0)(十八)我们所探索的校本教研之路 (一八9)(十九)新教师在成长中需要回应的几个关键词 (195)(二十)也谈“再也不做课题研究” (198)(二十一)一线教师怎样走进校本教研 (200) 第一篇政策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有关局、公司教育处: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机构和中小学师生共同努力下,本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和落实,但在课程实施中还存在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

5、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现就深化本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一、完善中小学课程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完善课程方案,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与国家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比较研究的结果,针对本市课程试验与实施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偏难、偏繁、偏深,教学要求偏高等问题,进一步调整中小学课程内容与要求,2007学年起,先调整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方案(具体调整方案另发)。1小学设置学习准备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

6、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2调整小学课程要求与课时安排。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调整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与要求;调整自然、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等学科准备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降低学习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2007年下半年起还将进一步调整和修订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将于2008学年起实施。二、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3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全国和本市学校体育工作会

7、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思想,2007学年起调整本市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和初中(寄宿制学校除外)分别实行上午8:一五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不得提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确保每周安排“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五分钟的晨会或午会,每天参加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应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示。同时,要开放场地设施和器材,安排提前到校的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并安排教师做好值日与护导工作。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前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安排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重作业训练、轻教学效率,重考试

8、评价、轻命题分析等“围着分数和考试转”的现象。为改变上述现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4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从学科框架体系的纵向衔接以及学科间的横向衔接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并有效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5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要将注重教学活动

9、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的恰当性和实效性。6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将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为当前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7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

10、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作业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8改革评价方法。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测验考试要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把握试题要求,提高命题能力,并

11、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成长档案体现基本达标要求与个性发展要求的结合。四、加强教研机构与队伍建设9健全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市、区(县)、学校教研机构的职能,健全三级教研网络。市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同时要加强对区县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区县教研机构应面向基层学校与教师,加强教学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典型,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切实提高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指导能力;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

12、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学校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提高教学研究能力。10健全教研员队伍管理制度。要配齐配强市、区(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改革和完善教研员任用和管理制度。要从学历条件、工作经历、师德表现、研究能力等方面制定教研员资质标准,试行教研员岗位准入制度。要以贯彻教研员工作守则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研员的教研工作,推行岗位合同制和任务聘用制,完善教研员工作评价制度,建立合理的教研员轮岗流动和竞争上岗机制。11开展教研员全员培训。建立市、区(县)教研员培训制度和机制,定期开展对教研员的培训

13、,切实提高教研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教研员骨干队伍建设的机制,通过教研活动的实践,提高教研员把握全市或全区(县)教学情况和教师情况的能力,分析、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以及指导教学过程的能力。五、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社会氛围1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要把家长作为开展教学改革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引导家长积极支持学校教学改革,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学习要求,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三规范校舍资源管理。根据本市中小学校舍资源权属和管理制度,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资源由区县教育行政

14、部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管理。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得擅自出租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机构办学。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资产管理机构不得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内,将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办学活动。14切实加强办班补课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均不得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类训练班、补课班、提高班、辅导班,以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各种外语和学科班,为中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良好的环境。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各种形式联合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补课班等行为,组织或变相组织各类办班收费行为;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动员和组织本校(园)学

15、生参加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各类文化补课班。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高校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对各类以高校从属机构名义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补课班进行清理和整顿,以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各中小学的评价和招生工作,不得将各种社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和招生依据。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增强教学管理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一五重视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要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强化教学管理职能,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

16、,善于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行为,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16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学校教学计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内容的整体安排,也是对学校的人、财、物的整体安排。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促进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切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校特色的创建,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充分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体现科学性与民主性。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把认真制订、科学安排与切实执行学校教学计划纳入有关专项督导范围和项目之中。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

17、深入基层学校,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分析与纠正,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成效、有创意的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并加以推广。17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本校教学计划制定、执行、评价等相应的制度;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加强对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管理,指导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常规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指导教师把握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重要环节,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八明确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责任。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实情

18、,善于总结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实现研训一体,努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二七年八月十五日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相关内容摘录)二、“十一五”期间本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三)全面建设促进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学习文化坚持有效学习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打造教师学习文化。在全市范围推进校本研修,全面提高研修的质量与效果。深化教师教育专业机构改革,探索长期深入中小学研究指导的合作方式和激励机制。三、“十一五”期间本市

19、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行动计划(二)深化教师培训改革与资源联盟建设3教师全员继续教育计划继续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实施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计划。针对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不同的培训服务,包括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基础培训、有经验教师的充实培训和专家型教师的提高培训。针对不同的职务和岗位,开展包括承担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学辅助等任务的各类人员在内的分类培训。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加深学科专业素养和拓宽知识领域的同时,特别关注在新理念指引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十一五”期间教师全

20、员继续教育的实施重心在学校,中、高级职务教师应按规定完成“240”、“540”学时培训,其中校级培训的学时比例应高于50%。(三)强化校本研修和专业支持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习文化,激发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是教师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全面推进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承担着直接的专业支持职能。1创建教师发展示范校计划创建一批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学校。鼓励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关注课堂教学实践,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

21、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群体实践智慧的提升,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取得具有实效性、可行性的经验。每2至3年组织一次“教师发展示范校”评选活动,总结经验,开发研究成果,向全市辐射。2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制度创新计划立足学校发展,推进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加快教学、研究、进修一体的改革。将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纳入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长远规划和督导内容。校长要把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根据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教研组、年级组等组织的建设,探索教研活动的创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再造教师的学习文化。健全和完善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22、,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落实到每个课堂。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及其网络平台的作用,整合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便捷和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推进方案为贯彻上海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有效推进新区校本研修工作,根据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特制定本推进方案。一、推进思路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教师的有效学习为中心,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培育学校的教师教育能力和教学研究文化、促进浦东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宗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

23、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为整体提升新区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二、推进目标全区所有学校能够建立校本研修制度、规范,基本形成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使校本研修为解决本校教师发展的实际问题、培育学校教学研究文化和学习氛围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校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三、推进程序校本研修不能泛化,即校本研修必须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实际效果的教研、培训、科研、学习等实践活动。为了对各学校校本研修进行分层、

24、分类指导,拟分批对各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把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论证作为推进新区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把论证的过程作为指导、规范、有效推进学校校本研修的过程。新区校本研修推进程序如下:(一)会议动员社发局召开专题会议,解读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使各署、各校明确校本研修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和新区推进校本研修的步骤和要求。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各署对本署校本研修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各校参加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论证的次序。(二)校长培训根据各署确定的论证次序,教发院分批对学校校长进行培训,重点解读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指导意见,阐述新区校本研修相关政策、推进措施和管

25、理办法,指导学校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三)学校申请 学校根据新区校本研修指导意见,对本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提出校本研修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确立适合本校的校本研修模式,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各学校填写浦东新区学校校本研修申请表(见附件一)和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写作格式见附件二),并一式五份交教育署。(四)推荐审核教育署对各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填写推荐意见后交教发院。(五)专家评审教发院组织专家对教育署上报的学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六)公示宣布对通过论证的学校进行公示,并由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备案,确认这些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可

26、以正式纳入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并将每位老师每年常规培训经费的一半下拨给学校,作为学校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的补偿。(七)学校实施通过论证的学校依据本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规范、有序地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八)年检教发院组织专家对通过论证的学校的校本研修实行年检,年检通过者,下拨下一年校本研修补偿经费。四、总体进程 校本研修的推进总体上遵循“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则。各学校要根据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成熟度,自主选择参加方案论证的批次。“十一五”期间,新区将分四批对所有学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批次时间学校比例第一批2007年20第二批2008年30第三批2009年30第四批2010年20 方案论证

27、重在进一步推进、指导和规范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因此,方案论证前或方案论证期间,各学校也要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其校本研修活动也可以根据意见中的学分认定标准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五、第一批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论证日程安排(一)2007年4月30日之前 会议动员(二)2007年5月8日5月一五日 教育署推荐第一批学校(三)2007年5月下旬 组织第一批校长培训(四)2007年5月30日前 学校将申请表、实施方案交教育署(五)2007年6月1日6月8日 教育署审核后将材料交教发院(六)2007年6月9日6月23日 教发院组织专家评审(七)2007年6月24日 网上公布评审结果(八)2007年9月 下拨校

28、本研修补偿经费 附件一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学校申请表申请单位是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属教育署校长姓名电话E-mail专管员电话申请批次研修模式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模式; 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模式; 基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研修模式; 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研修模式; 其他: 申请理由概述(主要写本校在校本研修方面的已有基础、优势和特色,在300字以内)校长签名:学校盖章: 日 期:教育署审核意见: 教育署盖章日 期:教育发展研究院评审意见:教育发展研究院盖章日 期:社会发展局审核意见:社会发展局盖章日 期:附件二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为提高各学校校本研修实施

29、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特对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提供如下参考格式:标题:学校 “十一五”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一、现状分析 主要对学校师资队伍(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分析等)、学校校本研修(包括学校教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的情况)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优势与不足,明确问题与改进方向。二、研修目标 包括总目标和分年度目标,目标应该明确、可检测、适切。三、主要任务 主要写学校将通过哪些具体的研修活动、做法来实现研修目标,要注意各任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四、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专业保障、经费保障。第二篇理论篇我国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述上海市教育

30、科学研究院 胡庆芳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切实执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其中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支持机构、学校校长、学校中的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与作为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把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一个回顾和综述。一、教育行政部门区域性推进校本教研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校本教研建设的工作方面,有的学者做了全面的总结: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工作规划、部门协调、经费保障、教师培训、过程监控及资源统筹和督导评估等方面的组织、指导和管理作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在经费、政策、资源、专业支持等方面

31、应注意对农村地区予以倾斜,充分关注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有的教研管理工作者也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给学校以宽松的环境,给学校有开展“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热衷于开展各种活动,以各种名目的教学展示为例,除教研部门外,电教、仪器、师训,甚至基教等行政管理部门都参与进来,每个学期省市下达的活动项目多达数十项,基层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普遍感到不堪重负,今天一“展示”,明天一“竞赛”,他们几乎没有精力搞校本教研。而校本教研不是靠浮于表面的、轰轰烈烈的活动引出来的,而是要靠沉下心去、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同时认为校本教研的精髓就是以校为本,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以完成上级交付

32、的任务为主线的,或者以验证某项理论为目的的教研形式。教研部门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指导、帮助与协调,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可现实是教研部门并没有真正地转变角色,还是存在着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还是习惯于用各种各样繁多的教研活动把学校圈定在自己的“圈”内,学校老师根本就没有机会和时间跳出圈外去寻求自己的发展,无法“以校为本”。新课程改革倡导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机会,在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上,校本教研要想有所突破,还得要从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的更新做起。二、专业支持机构有效引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是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共建,相互学习,相互依存,互惠共享的过程,要通过

33、建立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机制,使各地努力发现、培养、形成能够在本地充分发挥骨干作用的专家团队,实现专业人员“本地化”。有的学者对教研员在新时期角色的转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各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要率先学习,实现教研员角色的转换;要淡化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职能,强化以课程、教学、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提升专业引领能力;要由一般性的号召、组织、检查变为通过深入课程,面对面的观察、诊断、交流实现有效的指导;要由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培训者、鉴定者,成为通过平等对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组织者、合作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和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提

34、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和技术帮助等服务,并探讨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途径,帮助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各大学课程中心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基地学校的合作,为它们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大学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以多种方式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要率先实现与一线教师的平等对话,建立新型的伙伴合作关系;同时,专业研究人员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有的学者对大学和研究机构如何引领中小学校本教研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学教师、教研员以及研究机构人员应主动到中小学去发现问题,而不是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学校教学改革关

35、系不大的问题,也不是专业研究者为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而提出的问题;应亲临教学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通过直接的观察,对现实存在的、与教学实践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活动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并主动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应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充分关注教师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个人经验,以平等开放合作的心态对待交流中的差异,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料、理论支撑,特别是方法指导等方面的专业支持。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人员的参与是中小学校本教研走向纵深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就专业

36、引领的形式而言,包括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实践证明,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专家参与的常规的听课、评课,固然能给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但是,评课后的再上课和改进,即行为跟进更为关键和彻底。有的学者对教研室新时期研究的转型还做了细致的探讨:教研室积极开展和参与校本教研,将有利于教研室在新时期实现以下三大转变:教研员将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传统的教研模式缺乏科研含量,往往只停留在教学指导这种经验的层面上,或者是某种既成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推广,没有创新可言。校本教研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其理论和实践都是一片处女地,特别有待

37、学校一线教师和广大教研员去开拓,在这种开拓的过程中,教师会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教研员也需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因为在其中现成的经验、传统的做法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探索新的理论,构建新的模式。微观的课堂教学研究转向中观的学科课程研究和宏观的学校办学特色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核心问题与关键环节,也成为教研部门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38、改革的启动要求区(县)教研室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而且要关注和参与地方或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以及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教研员的视野与思维也要从微观的教学细节与问题的分析转向中观的学科课程、教材的建构与开发,具体包括指导学校实施新课程计划、培训教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课程管理等,并且将进一步拓展到对学校宏观办学特色的构思与经营。而开展以校本课程、校本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将有助于增强教研室的服务意识,拓展教研室的服务空间,积极主动介入上述中观及宏观的问题研究,与校长和老师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一起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共同制订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富有校本特色的

39、中长期教科研计划,从而实现从微观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到中观学科课程研究及学校宏观办学特色研究的转变。从单一大集中教研转向校本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开展校本教研并不否定传统的集中教研,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集中教研对象是全区的学校和教师,解决的是一些面上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它在新教师培训、教学常规指导、示范观摩和经验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校本教研则立足每一间学校实际,解决的是某一学校比较具有个性或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开发校本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和办学校特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区(县)教研室,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将完善和补充传统教研模式,构建校本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模

40、式。三、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出,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有的学者据此还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必须”、五个“善于”的要求,即校长必须参与新课程的研讨活动,必须参与或主持实验课题的研究,必须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校长要善于听,善于思,善于写,善于说,善于评。校长是校本研究的带头者、组织者、领导者、指导者,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认真抓好校本研究工作,成为学者型的领导者;要培植一种学术批评的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及

41、发展方向,提出学校年度研究主题。北京市教研部校本教育研究室主任陶礼光对“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的命题也予以了诠释: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校长只是培训院校的“代办”,是培训经费的“管家”,往往游离于教研活动之外。而在校本教研中,如果没有校长的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就是一句空话。校长要首先转变观念,制定规划,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在校本教研中率先垂范。校长对校本教研亲力而为,就抓住了“校本”核心,从而也是这所学校的校本教研取得成功的关键。有的教育领导机构对是“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所包含的责任与任务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校长要加强对校本教研的领导,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

42、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校本教研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指导、管理小组,负责教师与校外科研人员的协调,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负责过程管理,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学校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为校本教研提供保证:一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二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学校要定期邀请教科研人员和优秀教师进行信息交换、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和互相对话;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各校拟定课题要实,管理要严,研究要深;四是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五是建立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校本教研工作;另外还可建立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校本教研档案管理制度和课改实验评价

43、制度等等。学校要建立一体化教研系统,各校要切实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整合教导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进修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倡导合理、科学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具体形式:一是倡导同伴互助合作,学校每周要确定一天为“校本教研日”,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教研内容;二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围绕某一专题开展研讨;三是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反思,每月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月上1-2节研究课,每学期至少提供一个研究问题;四是学校要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部分家长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针对教学的某些共同问题,倡导校与校合作研究的方式,如联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等。四、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关于教师在校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