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85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docx(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大学三元正极材料创业计划目 录1 执行概要1.1 公司 11.2 产品与技术 11.3市场 21.4 营销 21.5 组织与文化 31.6 创业团队1.7 投资与财务1.8 风险资本的退出 2 产品2.1 产品背景2.2 产品介绍 62.3 技术依托2.4 技术特点 2.5 应用前景 3 市场3.1 PEST分析3.2 行业分析3.3 需求分析3.4竞争分析 4 公司4.1 宗旨与远景4.2 公司战略4.3 股权结构 374.4 组织结构4.5 人力资源运营机制组织文化 5 营销5.1 STP战略5.2 营销竞争战略5.3 营销目标5.4 营销策略组合5.5 关系营销管理 6 生产6.1

2、生产规模6.2 选址分析6.3 产品方案6.4 工艺流程6.5 生产要素6.6 质量控制6.7 物流管理 7 研发7.1 研发重点7.2 后续研发难度7.3 技术的保护程度7.4 研发组织管理7.5 研发资源 8 投融资分析8.1 项目融资8.2 股本规模及结构8.3 公司融资8.4 投资决策分析8.5 利益分配8.6 风险投资的退出 9 财务分析9.1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 9.2 主要财务比率 10 风险及对策10.1 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10.2 风险与危机管理机制 11 附件附件 1 专利技术持有人刘兴泉教授简介附件 2 专利申请公告说明书附件 3 技术成果使用协议附件 4 中试产品检验报告

3、附件 5 消费者手机电池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附件 6 锂离子电池/电芯厂商调查问卷及其调查报告 附件 7 国内外锂电厂商简介附件 8 主要钴酸锂厂商简介附件 9 公司岗位设置表及职位说明附件 10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附件 11 市场博弈分析过程附件 12 公司章程(节选)附件 13 选址比较分析附件 14 投资咨询证明附件 15 项目进度附件 16 产品寿命周期及研发对策附件 17 质量控制流程附件 18成都市高新区部分相关优惠政策附件 19 部分融资渠道及相关政策规定附件 20 成都地区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及担保公司简介附件 21 香港及新加坡创业板上市规则(摘要)附件 22 谢和平校长致“

4、芯韵动力”团队的一封信附件 23 创业团队成员简历12 财务附表13 参考文献1. 执行概要1.1 公司四川恒芯科技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恒芯科技”)是一家高科技能源材料供应商,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恒芯科技秉承“奉献优质能源,推动人类进步”的宗旨,致力于绿色能源材料的开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实现效益。恒芯科技以人为本,拥有并创造对中国能源材料产业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通过提升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网聚国内优秀人才,并拥有将其知识成果效益化的一整套恒芯机制。在未来,公司仍将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能源

5、材料供应商,打造民族制造业的恒“芯”。1.2 产品与技术本公司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品牌名为“芯动(CINDO)”,主要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照明设备、通信设备所用锂电池及动力电池。目前,有近90%的锂电池以钴酸锂作正极材料,但成本过高、性能参数接近极限,其发展已经基本穷途。尽管新兴正极材料的开发已经受到广泛重视,而真正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材料,机会渺渺。本公司产品突破了单一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局限,是以镍、钴、锰活性元素为基础的三元材料,与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相比,具有显著的高性价比。一方面,基于卓越的研发技术,保证了比容量高、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以及环保性好等技术优势,其性能优于钴酸锂;

6、另一方面,基于创新的工艺技术,生产成本较钴酸锂低近三分之一,实现了低成本的经济优势。因此,本产品在高性价比方面将远远超越于目前市场的全部竞争性产品,具有通过高技术手段实现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这不仅是本产品及其项目盈利的基础,也将是本公司生存于市场的起点。本产品技术初始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兴泉博士的专利技术,成熟的技术创新重点在三方面。一是,在制造工艺上,通过共沉淀法与固相法的结合,实现了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二是,在工业技术上,通过对前驱物处理和合成条件控制,保证了产品高性能的优良和稳定。三是,在技术性质上,本技术是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厚积的实验室研发优势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所丰

7、富的工业化经验完美结合的工业生产技术。1.3 市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目前处于产业成长期,现有市场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容量将达到近30亿元,市场需求量约12000吨,占全球需求量的50%。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扩展与动力汽车的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将成为未来最富有活力、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据权威机构估计,5年后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将增加200%,达到4万吨左右。本公司的市场客户是锂电池制造厂商,其角力的焦点是如何提高锂电池性能、降低锂电池成本。由于正极材料占到锂电池原料成本的50%左右,其性能关键性地制约着锂电池性能,因此,有价值的市场

8、并不在于简单的正极材料,而有效的、真实的市场,仅仅只在于高性价比的正极材料。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就是本公司的市场机会,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就是本公司的工作方向。1.4 营销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本公司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大型锂电池生产厂商。在竞争策略上,公司以挑战者身份进入市场,利用挑战市场上中小规模、财力不太雄厚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如天津巴莫等四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品质、有竞争力的价格夺取其市场份额,以达到在五年后国内市场占有率10%、行业前五强的营销目标。在营销策略上,基于公司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通过与大型锂电池生产厂商建立OEM性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通过人员推销、赞助、嵌

9、入会议等,以双渠道营销策略占领并扩大市场,通过展会、关系营销等方式提升公司形象、保持客户忠诚,最终领导市场。1.5 组织与文化恒芯科技的组织结构服务于公司战略。公司在创业初期采用矩阵结构,集中有效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心产品三元材料的经营。公司发展壮大后,改组成事业部制,与集中多元化战略匹配。公司在以项目团队为核心、强调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关注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整合横向纵向资源,以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恒芯科技以持久、核心为名称含义,强调真诚、实干、合作和创新。通过“芯文化”凝聚智慧、汇聚人心,并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保证“芯文化”的贯彻实施,从而为公司提供持久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1.6 创业

10、团队芯韵动力创业团队主要由四川大学在校大学生组成,横跨文、理、工,纵括本、硕、博,广聚优秀人才,彰显个性特点,充满创业激情。其中大部分同学担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芯韵动力团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历,务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学习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芯韵动力团队为共同的目标奋斗,为恒芯的梦想拼搏!1.7 投资与财务公司设立在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片区,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享受“减按15%征收所得税,自投产年度起两年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和一系列其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公司总投资人民币1320万,其中注册资本750万,另向银行以设备抵押申请流动资金借款270万,且为

11、降低融资风险加强融资效率向银行或信托机构等签订合同获得融资租赁设备300万。其中拟吸收风险投资300万占40%股份,全部用来购买设备及提取预备费用。公司前5年销售预测: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销售收入(万元)2,176.284,352.566,282.0513,133.6816,584.62净利润(万元)-1.92713.161,193.642,033.522,710.78公司投资分析: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净现值(5年)投资净现值(10年)内部收益率(5年)内部收益率(10年)2.95年3.72年1498万元8849万元35.97%56.75%另外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分析得出

12、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总体来说项目的投资价值较高。1.8 风险资本的退出根据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为风险投资商设计了退出的预期时间安排,同时提供以下可能的退出方式:前期可进行MBO,并计划在5年内香港二板上市。如果5年内未能上市,公司愿意以风险投资商当时所占净资产的一定倍数的价格回购股权(2年内付清,可事先协商),或在第5年时寻找新的长期战略投资合伙人进行转让。在公司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公司愿意采用出售甚至清算的方式保全股东利益。2 产 品l 锂电池应用广泛l 新材料的研发成为研究热点l 市场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正极材料产品背景l 产品行

13、业背景介绍l 技术现状介绍产品介绍l 产品名称介绍l 产品组分介绍l 产品物化性能介绍l 名称:芯动三元正极材料l 组分:锂、镍、钴、锰、氧l 优势: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佳、成本低、安全性能好技术支持l 技术依托介绍l 技术与工艺实现l 强大的技术依托 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刘兴泉专利技术 中试进入尾期、效果良好l 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实现 以前驱物与中间体处理为技术核心 独特的二段法工艺应用前景l 产品应用领域简介l 前景广阔,广泛应用于数码、通信产品2.1 产品背景本公司产品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的移动实现充放电过程的高能二次电池。自1990年由索尼公司开发

14、以来,锂电池广泛用作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并有望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无绳电动工具等的主要动力来源。短短十多年里,锂电池在小型可充电电池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30%,并将在未来不断扩大。锂电池的主要构造有正极、负极、电解质及隔离膜,而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由于碳负极材料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比容量可达到550mAh/g,电解质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正极材料成为电池性能的瓶颈所在。因此,正极材料一直是锂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关键。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钴酸锂,钴酸锂凭借其高容量与高循环性能,实现了商业化,占据了正极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然而,

15、其原料钴属于战略资源,成本过高,且性能已趋实验室水平,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于是对新材料的开发成为各国发展能源产业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成本较低的锰酸锂和镍酸锂进入了市场。然而,由于前者比容量太小,后者稳定性差,无法满足手机等产品的性能要求,因此无法实现对钴酸锂的替代。而磷酸铁锂、磷酸钒锂、硫化物等高新材料虽然理论前景看好,但技术尚不成熟,短期无法进入应用领域。当前的正极材料产业,钴酸锂独大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因此,高性能、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新材料成为锂电池产业和市场的迫切需要。第56届国际电化学学会年会韩国釜山, 2005年9月25-30日上,与会者普遍认为锂镍锰钴氧三元材料是短期内最有希望

16、替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2.2 产品介绍2.2.1 产品名称与品种本项目产品名称为“芯动”正极材料,英文名为“CINDO”,全称为锂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产品实体为无结块的棕黑色粉末,与导电剂、粘合剂一起构成锂电池的正极。产品以粒度分级为标准,分为PA001、PA002、PA003、PA004四种。2.2.2 产品组分产品又称三元材料。这里的元,特指除锂以外的活性金属元素,为钴、锰、镍,三种元素性能优势如下: 表21 组成元素优势活性金属优点钴高循环稳定性镍高比容量锰高温稳定、电压平台高 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模型如图2-1所示,它具有和Li

17、CoO2相似的层状结构,其中(a)表示LiNi1/3Co1/3Mn1/3O2是由Ni1/3Co1/3Mn1/3O2超点阵结构组成;(b)表示LiNi1/3Co1/3Mn1/3O2是由NiO2、CoO2和MnO2交替组成的,这两种结构为材料中镍、钴和锰分布的极端情况。材料中Co3+和Ni2+为电化学活性元素,保证材料的高容量,而Mn4+提供稳定的母体,能解决循环和存储稳定性的问题。图2-1 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模型图 总的说来,三元材料集中了LiCoO2、LiNiO2 、LiMnO2三种材料的各自优点,由于存在三元协同效应,其综合性能优于任何单组分化合物。而且该材料成本比

18、LiCoO2和LiNi0.8Co0.2O2低,电化学性能比LiNi1/2Co1/2O2更好,以下是该材料与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体系的性能比较:表22 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理论电容量(mAh/g)274148278实际电容量(mAh/g)140120150平均电压(V)3.73.93.7振实密度(g/cm-3)2.22.02.2安全性中高高材料成本高低较低电池寿命和应用性能佳待改进佳2.2.3 产品性能指标 产品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指标如下:表23 产品性能指标 物理性能数值范围(典型值)电化学性能数值(典型值)BET比表面积/ (m2.g-1)0.4-

19、0.9(0.60)充电终止电压4.3 V松装密度/(g.cm-3)1.9-2.2(2.0)放电终止电压2.6 V振实密度/(g.cm-3)2.2-2.8(2.5)首次放电比容量150-160 mAh/g (154)化学成分(wt %)Li6.90-7.30 (7.20)电池安全性能好(安全测试项目包括过充过放、强制放电、外部短路、落体冲击以及震动振动、挤压加速等)Ni20.1-20.4 (20.2)Co20.3-20.9 (20.5)Mn19.0-19.5 (19.1)Fe0.02 (0.01)K0.02 (0.01)Ca0.01 (0.005)Cu0.005 (0.002)Na0.02 (0

20、.01)粒度分布(m)D101-4 (1.5)500次充放电后比容量保持率85-90% (88%)(1C)D505-11 (8.0)D909-16 (12.5)D9717-21 (18.5)平均6-12 (7.6)平台性能良好酸碱度(pH)11-13 (12)以下为本产品的典型首次充放电曲线与电镜图片:图2-2 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2-3 某粒度段产品电镜照片2.2.4 产品优势 实际应用中,在决定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价格的几个关键指标上,本产品与市场上的优质钴酸锂相比,总的说来具有以下四大优势:l 实际比容量高。本产品实际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50mAh/g (1 C)以上,高于钴酸锂140mA

21、h/g的平均水平。l 循环性能好。本产品500次充放电后比容量保持率在85%以上,远高于钴酸锂300次后80%的基础评价。l 生产成本低。原料成本比钴酸锂降低近三分之一。l 安全性和环保性好。产品热稳定性良好,能够保障工艺生产安全;且减少了有害金属钴的含量,更具环境友好性。2.3 技术依托本产品技术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所刘兴泉博士的两项专利技术为基础,结合工业生产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和改进,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生产可行性。1) 产品技术持有人刘兴泉: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位与

22、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普利格斯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总工程师。拥有二元镍钴系正极材料的专利技术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当前以三元材料的开发为其研究重点。2) 产品技术: 发明名称: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03135640.0 公开号:CN1585167 发明名称: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yNiCoMn1/3-XM3XO2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0410040872.7 公开号:CN17639963) 技术进展情况:在小试和放大实验获得的成熟工艺优化条件基础上,该技术在四川省绵羊市高新区标准厂房内完成了产量为10吨的中试,产品性能和批次稳定生产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技术离大

23、规模产业化的距离仅有一步之遥。2.4 技术特点由于材料中包括镍、钴、锰三种活性元素,传统的固相法工艺很难获得物相单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产品,而本公司技术基于半液半固路线,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法相结合的二段法工艺,得到亚微米级、粒径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球形产物。实际生产操作中,在共沉淀阶段,由于共沉淀产物Co(OH)2和Ni(OH)2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1.610-15和2.010-13,而Mn (OH)2的溶度积常数为1.910-13,与前两者相差较大,难以“共沉淀”,并且Mn2+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Mn4+,以氧化锰形式悬浮在溶液中,因而很难形成化学计量比的三元中间产物。Co2+ + 2

24、OH- Co(OH)2 (1) Ni2+ + 2OH- Ni (OH)2 (2)Mn2+ + 2OH- Mn(OH)2 (3) Mn(OH)2 + 2O2 + xH2O MnO2xH2O + 2 H2O (4) 在过滤洗涤阶段,由于形成的胶体沉淀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在胶粒聚沉形成网状结构的凝胶过程中,为了降低其表面能,凝胶中吸附了大量的分散介质,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毛细管。凝胶在脱水的同时,由于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的作用使凝胶进一步收缩聚结,因此采用普通的干燥方法得到的粉体比表面积和比孔体积都比较小,粒子间团聚严重。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烧结条件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烧结温度

25、、时间和升降温方式才能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其技术核心所在,在共沉淀过程中以原料的配比、均匀的球状共沉淀产物(三元中间体材料(Co1/3Mn1/3Ni1/3)(OH)2)的合成和颗粒尺寸的控制为技术核心;在中间产物的处理过程中以有效防止颗粒的硬团聚和粉体的处理为技术核心;而在烧结过程中以烧结条件的控制(如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的选择及升降温方式)为技术核心,具有很高的产业化价值。1) 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该工艺利用共沉淀法和固相法相结合的二段工艺,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原料或中间体的有效处理,成功地解决了上面提到的瓶颈问题,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l

26、 首先在反应中加入合适的沉淀抑制剂减缓钴和镍的沉淀速度,并通过添加适量的的抗氧化剂(NHO)有效防止了MnO2xH2O的生成。MnO2xH2O + NHO Mn(OH)2 + N2 + H2O然后通过调节原料的比例和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浓度、pH值、搅拌速度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等)的控制得到球状的三元中间体(Co1/3Mn1/3Ni1/3)(OH)2,该共沉淀产物为纳米尺寸,混合均匀。l 在洗涤过程中,通过改善洗液的方法(不直接用100%水洗涤),较好地解决了粒子之间的硬团聚问题。而在中间体的干燥和前驱物的混料过程中,由实验室和中试的正交分析结果得到了优化处理条件,为产品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前提。l

27、 使用LiOHH2O作为反应原料,由于其熔点较低,在500左右熔融后使(Co1/3Mn1/3Ni1/3)(OH)2浸渍于其中,保证反应物之间接触充分有利于在较低温度下合成。然后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通和升降温方式等条件的严格控制实现了三元材料的相对低温合成。2) 工艺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本工艺的设计(工艺流程如图33)既力求精简,又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而且在某些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操作环节中,通过对反应本身的控制或者对设备或管道的优化,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可控性,而且过程中除烧结外均可在温和条件下操作,因此对设备无苛刻要求,设备使用寿命长,同时最终合成过程中除水外无其它副产物生成,近一步简化了

28、后处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3) 批次稳定能力好。通过对工艺流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高的批次稳定生产能力。4) 生产成本低。一方面这是由三元材料本身所决定,另一方面由于大大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同时无须处理副产物,节能省时,降低了生产成本5) 社会价值良好。由于烧结过程中唯一的副产物为H2O,且生产中无工业三废排放,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LiOHH2O + (Co1/3Mn1/3Ni1/3)(OH)2 LiNi1/3Co1/3Mn1/3O2 + H2O同时,本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促进行业技术的发展。 图24 工艺流程二段法工艺流程图总的说来,本技术不仅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性,而且

29、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下为本工艺与传统工艺生产三元材料的技术指标比较:表24 工艺技术指标对比 技术指标二段法工艺传统的固相法工艺合成方法共沉淀法与固相法结合 高温固相法烧结温度500-800 900-1100 烧结时间15 h24 h 产品物理性能产物为单相球状、粒径分布窄、振实密度大产物纯度难保证、粒径分布宽,质量偏低产品电化学性能好一般批次稳定性可控性好较难保证原料成本13.5 万12.8 万产品价格27 万23-25 万本技术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通过该技术获得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总的说来,通过本该技术得到的产品具有以下性能特点:1) 产物粉末性质良好。产品的粉体物相单一

30、无其它杂质生成,结晶度高,无明显缺陷;颗粒形貌规整,颗粒为球状结构,粒度分布范围合理,呈现明显正态分布,平均粒径7.6 m;分散性、流动性好;加工性能优良,振实密度大。2) 配比合理,有效防止锂空位缺陷。产品元素符合化学计量比,同时通过适当调整钴、镍的比例,弥补锰的比容量较小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并且通过富锂合成手段,弥补在充放电时初期损失的锂,并防止锂挥发而造成的空位缺陷。3) 结构稳定,安全性能好。很好的保持了钴酸锂本身的层状晶体结构,能够防止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膨胀收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各种三元晶体结构中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4) 电化学性能优良。电池可逆放

31、电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高,在2.6-4.3范围内,以1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能够达到150 mAh/g以上,且循环性能良好,抗过充过放,相当于优质钴酸锂的水平,同时其电压平台性和物理性能指标良好,能够很大程度满足锂电产品的需求。2.5 应用前景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三元材料的前景是与锂电池的应用分不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这种可循环的绿色环保电池将会被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与领域,因此,三元材料的应用前景可观。其将被应用于以下领域:1) 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2) 小型军用、医用设备如:小型医疗仪3) 通信设备如:航空、航天、人造卫星等4) 照明如:矿灯、应急照

32、明5) 动力电池如:动力自行车、动力汽车3 市 场宏观环境分析l 论证项目在宏观环境下的可行性行业分析l 分析正极材料行业前景、内部构成、市场容量l 得出市场机会以及行业特征l 论证项目的市场可行性需求分析l 分析最终消费者l 分析客户,得出客户特征、客户需求、购买决策过程以及我们能为客户增加的价值l 为营销决策得出依据竞争分析l 分析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以及替代竞争者的产品性能、价格以及企业的优势、劣势l 分析供应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l 得出我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状况l 得出SWOT矩阵,并制定市场策略,为公司战略的提出提供依据l 本项目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l 锂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正极

33、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l 有效供应不足,市场出现很大缺口l 新的动力汽车的需求市场比原有市场更大l 最终消费者需求待机时间、使用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的原装电池l 客户需求性价比更高的正极材料l 客户购买更看重产品性能l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进入壁垒较高l 本公司三元材料技术创新性好,性能高,性价比高,应用领域较广l 本公司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也较大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3.1.1 政治法律环境(P)1)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重视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项目,本项目得到了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l 国家863计划:组织关键材料及电池技术的攻关l 国家“十五”期间重大专项:重点发展锂电池、电动汽车及其

34、关键材料等l 国家973计划:批准“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立项(资料来源:中国新材料报告(2004)2) 国家政策法规扶持l 2003 年10月9日 ,国家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绿色电池将成为未来电池行业的主角。l 2004年6月16日,澳柯玛公司主持修订的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国家新标准出台,将调整整个行业结构,具备相当规模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l 2006年2月9日,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材料的研究成为重点。3.1.2 经济环境(E)1) 稀有金属资源短缺目前,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稀有

35、金属。大量使用钴这种稀有金属为原料的钴酸锂成本将持续上升。本公司三元材料大大降低了钴这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2) 石油价格攀升以电能替代石油作主要动力来源的电动汽车必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三元材料作为未来动力汽车电池理想的正极材料,发展潜力巨大的。3.1.3 社会环境(S)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便携式数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给整个锂电行业带来机遇。此外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绿色能源的开发成为社会的焦点。3.1.4 技术环境(T)技术迅速更新使本公司三元材料面临一定风险,但目前的新材料如磷酸铁锂、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等尚处在实验室阶段,少数新

36、材料虽然产业化却无法降低高额成本,因此三元材料在短期内是不会被其他新材料所替代的。小结: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法规扶持;资源、能源紧缺;人们需求的转变和环保意识增强;新技术短期内无法产业化。这些都为我公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2 行业分析3.2.1 行业发展前景 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状况锂电池从1990年问世至今,其需求以年均30的增长率发展,目前锂电池世界总需求量已达15亿只,市场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制备技术的日趋成熟,将给行业发展带来一次飞跃。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年产近5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30。我国现已形成上游产品、原料制备、设备制造、电池加工和

37、出口贸易以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 (数据来源: 中国电池网)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状况l 全球发展状况从2001年到200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平均高达30%的增长率。2005年,全球正极材料需求量达到了20000吨,需求量增长趋势如图31所示。目前整个正极材料市场价值超过10亿美元。未来五年内,动力汽车用大型电池制备技术的成熟,其需求量将增长200。除市场需求绝对数量的增长外,正极材料将朝性优价廉的方向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新材料报告(2004) 图31 2001年200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量趋势图l 国内发展状况锂电池正极材料在我国蕴藏着巨大的潜

38、力。自1998年以来,我国正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大国,2005年正极材料需求量已超过10000吨,占世界总需求量的50%,需求量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电池公司已将生产订单转向我国,正极材料出口量将越来越大。(数据来源:中国新材料报告(2004)图 3-2 2001年2005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量趋势表有近40%的正极材料用于手机电池的生产,有11%的正极材料用于其他小型锂电池。手机电池市场是各大锂电厂商的主要市场。但是大型锂电发展给正极材料带来的机遇将不容忽视。 (数据来源:新材料在线)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据市场分析得知:正极材料行业处于成长期,原因如下 l

39、市场增长率很高,达到30%l 需求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30%l 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 l 企业进入壁垒提高,技术和资金要求提高l 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数据来源:锂离子电池网)3.2.2 行业内部构成 现有供给数量及趋势在锂电池市场增长的拉动下,锂电池材料整体市场呈上升趋势。2001年后国内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厂商开始增多,国内厂商生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在性能和价格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而且国内电池厂商也开始采用国产正极材料,与此同时,国内厂商开始在原有生产能力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20012005年复合增长率为5.4。到2005年底,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总供给数量达

40、到8000吨。图3-3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供给趋势图。图3-3 20012007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供给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国电池网) 主要企业生产规模 目前国内锂电厂商所使用的正极材料90%以上是钴酸锂,国内钴酸锂生产厂商总体数量较少,其中主要生产厂商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图3-4 2005年我国主要钴酸锂厂商产量及产能图.现有产品存在问题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钴酸锂在技术上已经遇到瓶颈,其比容量、循环次数、热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无法进一步提高。又由于钴酸锂中钴的含量较高,其价格居高不下。3.2.3 市场容量估算2007年我国三元材料的年总需求量是13

41、384吨,按正极材料的平均价格为26万元/吨计算,三元材料的市场容量是1338426=34.7984亿元。其中,各种中、小型设备锂电池使用正极材料的数量如表31所示:表3-1 2007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估算表使用锂电池的设备每台设备需要的锂电池(只)设备年产量(万台)各种设备锂电池年需求量(万只)配套锂电池容量(毫安时)每块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含量 (克)每种设备需要的锂电池数量(块)每种设备正极材料年需求量(吨)手机1.850000900008007.116428笔记本电脑1.545006750450040.212712Mp3播放器1864086408007.11618数码相机149

42、704970150014.21710数码摄像机1500500200017.8189PDA1620620150013.4183电动自行车115015012000107.16964矿灯1120012001000089.311071军用智能移动设备15005001000089.31446合计13384 (据公开资料整理)采用如下公式计算07年我国市场容量:Q=NiPQinQ07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吨)Ni07年各种设备锂电池年需求量(只)Qi每块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含量(吨)P正极材料单价(万元) n每种设备需要的锂电池数量(块)(i=1代表手机,i=2代表笔记本电脑,i=3代表数码相机,i=4代表数码摄像机,i=5代表mp3,i=6代表PDA,i=7代表电动自行车,i=8代表矿灯,i=9代表军用智能移动电源)锂电池容量正极材料比容量每块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含量=正极材料充放电300次以后容量保持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