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36.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105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理学基础——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理学基础——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理学基础——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理学基础——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3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 案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实验室)管理系课 程 名 称管理学基础授 课 班 级财务管理10-1、2、3主 讲 教 师张子姣职 称 讲师使 用 教 材管理学基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案(首页)任课教师: 张子姣 职称: 讲师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编号21A0324总学时:36 学时授 课:18 学时上 机:0 学时实 验:18 学时学 分课程类别( )理论课( ) 公共课( ) 必 修 课( )实验课( ) 专业课( ) 院级任选课( )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10-1、2、3 共 3 个班教学目的要求

2、教学目的: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管理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要求:1.教学模式基本要求:(1)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现实中管理案例(2)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案例演示等环节,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考试方法基本要求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

3、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学生出勤率、上课纪律、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考察学生对管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管理及管理学的起源和历史,了解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学的各项职能和相关的分析、设计和决策方法。教学难点:管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社会经济实际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和方法具体化。让学生理解管理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分析社会的真实现象,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管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参考书教 材:王爱民.管理学基础.成都:

4、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1.美 H孔茨,C奥唐奈管理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2.小詹姆斯H唐奈利等著;李柱流等译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3.美 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4.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6.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张丹.管理学基础.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周 周 四

5、第 5、6 节课次1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管理的概述(1)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管理的含义;熟悉管理的基本特征;了解管理者和管理环境;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角色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什么是管理?1、来历;2、概念;二、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1、管理的目的性; 2、管理的人本性; 3、管理的普遍性; 4、管理的客观性; 5、管理的层次性; 6、管理的动态性;7、管理的创新性; 8、管理的经济性;三、管理者1、定义2、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1)人际关系(2

6、)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四、什么是管理环境?1、概念;2、管理环境的分类包括:(1)外部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 (2)内部环境1、讲授2、举例讲解3、讨论作业和思考题:管理者扮演着哪些角色?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通过该节课的讲述,能够让大家对管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什么是管理、管理者、管理环境;能够了解企业中管理者的角色及所处层次,在了解过后掌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哪些;运用管理者的职责及技能进行案例分析等。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2周

7、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2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管理的概述(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理解和掌握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职能的划分。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管理职能难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什么是管理的职能?1、概念;2、职能体现;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从管理学的二重性出发 1、生产力方面 2、生产关系方面 3、上层建筑方面(二)历史方面(三)着重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程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一)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二)管理学的学

8、科性质1、一般性(普遍性) 2、综合性 3、历史性 4、应用性(实践性、实用性) (三)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四、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一)唯物辨证法(二)系统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管理的各职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与联系?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 通过该小节的学习,能够了解管理的职能有哪些,掌握管理学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们形成多方面、多角度看待与分析管理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

9、间第 3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3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演进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了解现代管理思想的前沿动态;熟悉我国国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了解组织文化的结构、功能、内容与类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管理理论的流派难点:经典管理学派的演进和发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萌芽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背景(二)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三)一般管理理论1.法约尔简介2、一般管理理论

10、的主要思想3、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四)韦伯的组织管理思想1、韦伯简介2、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韦伯管理思想的特点4、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 5、对韦伯管理思想的评价三、中国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四、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三十年代)(一)产生背景:(二)前奏:梅奥及其霍桑试验:1、梅奥简介 2、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3、结论 4、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1)借鉴意义:(2)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创建及发展(1)赫兹萡格:双因素理论(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因素)(2)弗卢姆:期望理论 (3)麦克雷戈:成就需要理论 (4)戴尔卡内基: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们五、现代管理阶

11、段(二战后)(一)管理程序学派 1、创始人:法约尔。战后代表人物:孔茨 管理学2、理论要点(二)经验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德鲁克 代表作:管理的实践、有效的管理者2、理论要点(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2、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3、巴纳德的主要贡献(四)决策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西蒙。代表作:管理决策新科学2、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作业和思考题:1、泰勒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影响2、教材P35 案例分析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

12、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1、管理的发展阶段2、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4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4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决策第一节:决策的概述 第二节:决策的要素与类型、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决策的概念及决策的要素;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了解决策的类型;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决策的基本步骤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概念;1、西方管理学者: 2、中国管理学者:3、教材:二、决策的特征;三、决策在管理中的地

13、位;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是行动的依据; 3、决策时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四、决策的基本步骤诊断问题执行方案筛选方案拟定方案明确目标评估效果一、决策的要素与类型1、决策者的种类;2、决策的目标;3、决策的准则;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因素?举例说明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了解决策的定义及在管理中所处的位置。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5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5授课方式(请打)理

14、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决策第三节;决策的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决策的计算题;熟悉决策的方法;了解计算公式;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决策的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定性决策方法:(一)头脑风暴法(二)名义小组法(三)德尔菲法二、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判断选择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乐观法; 悲观法; 折中法;最小后悔值法;莱普勒斯法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例题讲解作业和思考题:决策树练习题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

15、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决策的方法: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性三种决策类型等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决策的计算题,充分运用到实践中。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6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计划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1)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计划工作的概念;熟悉计划工作的类型;了解计划工作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熟悉掌握计划工作的分类及程

16、序;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计划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 2、意义;3、关于计划的典型误解;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三、计划的性质四、计划工作的类型1、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 2、指向性计划与具体性计划;3、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4、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五、计划工作的程序1、概念: 2、编制的原则:诊断问题明确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编制预算选择方案计划实施制定派生方案3、程序: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计划工作的程序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

17、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通过学习能够更好的运用计划工作的程序来编辑计划;通过计划工作的类型对比使之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很好的理解及掌握。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7 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7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计划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制定计划的技术;熟悉制定计划的方法;了解制定技术的整体流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网络图的画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制定计划的技术方法1、综合平衡计划法;2、滚动计划技术

18、;含义;编制原则;具体操作;优缺点3、网络计划技术:1)概念: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构成就是网络图2)网络图的画法3)注意事项4)例题4、投入产出法;产生;含义;基本原理;5、计量经济学方法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网络图练习题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制定计划的技术方法,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8 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8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

19、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计划第二节:目标管理 第三节:战略管理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熟悉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由来;了解SWOT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利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目标管理1、产生2、概念3、特点4、局限性制定目标实施奖惩检查反馈评价结果执行目标制定新目标5、实施程序二、战略管理1、战略的由来2、战略管理的由来3、战略管理的特征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外部机会(O)SOWO外部威胁(T)STWT4、战略管理的过程5、制定战略的方法:SWOT法1、提问上节课的知

20、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教材P83案例1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掌握目标管理的步骤及含义,重点掌握如何使用SWOT分析法进行实例分析。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9 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9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组织第一节:组织及组织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组织的含义和作用;熟悉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组织结构设计;教学重点

21、及难点:重点掌握组织结构的作用;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第1节 组织及组织设计一、组织的含义二、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2、组织设计的原则3、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三、组织结构1、含义2、基本类型(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3)矩阵型组织结构(4)基于团队的结构(5)无边界组织:无边界组织成为当今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它打破了传统组织的边界限制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有时,无边界组织也被称为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等。3、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四、人员配备:1、概念2、人员配备的方法:内部提升、外部招聘3、两种方法的优缺点4、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1、

22、讲授2、举例讲解3、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组织设计的原则2、如何合理利用两种人员配备的方面进行人员招聘?本节参考资料: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课后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掌握组织结构的作用;熟悉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组织结构设计;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0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0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组织职权分配与职权关系 第六章:企业文化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

23、职权的种类;熟悉集权与分权的影响因素及组织变革的过程、程序;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影响组织变革的主要因素;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职权1、种类; 2、如何处理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二、集权、分权与授权1、含义 2、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3、有效授权的要素三、组织的变革1、组织变革的种类;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企业文化变革;2、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和成长阶段;3、组织变革的过程;4、组织变革的程序;四、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2、含义3、结构4、内容5、功能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组

24、织变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本节参考资料: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课后小结:通过学习了解几种常见的职权形式、影响组织变革的主要因素以及企业文化的结构等,帮助学生形成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的工作能力。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1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1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激励(1)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激励的概念;熟悉激励的含义及过程;了解激励的理论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激励理论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

25、、激励1、概念;2、含义;3、重要性;二、激励过程模式:三、激励要素1、需要;2、动机;3、行为;4、目标;四、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3、其他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什么是激励?试述其过程与作用本节参考资料: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课后小结:1、激励的重要性2、激励的过程模式3、激励的要素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2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2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26、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激励(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激励的方法;熟悉当代激励理论;了解激励方法的使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激励理论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当代激励理论二、激励方法1、物质利益激励:薪酬激励、奖励、处罚2、社会心理激励:目标激励、尊重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3、工作激励: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制、任务激励法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你将会采用哪种激励方法?本节参考资料: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27、;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课后小结:本节介绍的各种激励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性,只有根据不同的因素才能收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3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3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领导与沟通(1)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领导及其权力构成、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熟悉领导的概念;了解领导的含义;教学重点及难点:熟悉领导的三大理论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领导的概述;1、什么是领导2、领导过程的特点3、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二

28、、领导影响力的来源:1、领导者权利的构成:(1)法定权利 (2)奖赏权利 (3)强制权力 (4)专家权利 (5)参照权利;2、影响力的来源:职位权力、个人魅力三、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 2、“社会人”假设 3、X&Y理论 4、“复杂人”假设四、领导的理论;1、领导特质理论;2、领导行为理论;(1)领导联系统一理论(2)四分图理论(3)管理方格理论3、领导的权变理论;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领导者是如何获取和使用权利的?2、教材P198管理实训1本节参考资料: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

29、98课后小结:通过学习,能对“领导”一词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及理解,帮助更好的使用。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4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4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领导与沟通(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沟通的含义;熟悉沟通的过程;了解沟通的方向及网络;教学重点及难点:熟练掌握沟通的过程;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协调:1、概念; 2、作用 3、原则4、内容:内部协调、外部协调5、方法:会议协调、现场协调、结构协调二、沟通的含义1、含义;2、功能;3、过程:信息沟通必须

30、具备三个要素:(1)信息的发送者(2)信息的接收者(3)所传递的信息内容4、作用5、类型6、沟通的方向;(1)垂直沟通;(2)水平沟通;7、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对策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本节参考资料: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课后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管理人员应掌握的沟通技能,包括积极倾听与冲突处理等能力。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5周 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5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九章:控制第一节:控制工

31、作概述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控制的过程;熟悉控制的方法;了解控制的技术;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制定控制的标准和控制的过程并了解控制的几种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控制的含义(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内涵 (三)控制的前提二、控制的必要性(一)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三)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和防微杜渐。 三、控制的类型: (一)前馈控制 (也称预先控制) (二)现场控制(又称实时控制或同步控制) (三)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 四、控制的目的五、控制的过程1、概念;2、制定控制标准;3、衡量绩效;4、纠正偏差;六、控制方法与技术

32、1、预算控制法;(1)预算的含义与的过程(2)预算控制的种类A、经营预算(Operational Budget)。 B、投资预算(Investment Budget)。 C、财务预算(FinanciaI Budget)。 (3)预算控制的优缺点2、非预算控制法;(1)比率分析(2)经营审计(3)亲自观察(4)报告。 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控制的分类和特点本节参考资料:美 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课后小结:通过学习能够对控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及认识,能够了解控制工作有没有切实的可行控制标准。 管理学基础

33、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6周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十章:创新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管理创新的概念、动因和内容;了解管理创新的原则、要素和方法;能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组织企业的创新活动。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内容难点:管理创新的方法和原则及障碍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第一节 管理创新概述一、管理创新的概念二、管理创新的必要前提1、树立十大观念2、完成五个取向3、实现六个转变三、管理创新的动因(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34、的变化。(二)内部条件的变化四、管理创新的内容(一)观念创新(二)技术创新(四)制度创新(五)组织结构创新(六)环境创新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要素、方法与原则一、管理创新的要素二、管理创新的原则三、提高管理创新能力的方法1、讲授2、举例讲解3、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简要说明你对创新的理解。2、一般而言,成功的创新要经历怎样的过程?3、企业创新的内容有哪些?4、教材P242 案例分析2本节参考资料:美 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课后小结:1、管理创新的涵义2、管理创新的要素及方式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7 周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7

35、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十一章 现代管理新思潮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了解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2、 理解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涵义3、 熟悉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观点4、掌握比较管理的涵义及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当期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难点:利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和改进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八大趋势二、企业流程再造:1、概念 2、产生背景 3、特点三、学习型组织1、概念 2、内涵 3、特点4、第五修炼法:彼得圣吉

36、四、知识管理1、内涵 2、特点 3、内容五、企业资源计划1、提出 2、结构 3、经营理念六、顾客关系管理1、消费者运动 2、产品信息 3、产品问题 4、消费者意见的处理七、供应链管理1、供给合作伙伴的选择 2、信息共享 3、共同实施物流战略 4、横向联盟关系管理八、比较管理1、概述 2、意义1、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2、讲授3、举例讲解4、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知识管理及其主要特点。2、组织结构创新的趋势。3、管理学理论学科边缘化、融合化新趋势有哪些?4、绿色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本节参考资料:美 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课后小结:1、了解当前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2、理解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8周6周 四 第 5、6 节课次18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总复习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复习并答疑举例讲解作业和思考题:本节参考资料: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