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526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峡医专 中医系,1,中 医 妇 科 学,岳秀永中医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医专 中医系1中 医 妇 科 学岳秀永中医系重,第五章 妇科疾病常用治法,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疾病的常用内治法。 2.熟悉妇科疾病常用治法的代表方药。 3.了解妇科疾病的常用外治法。,2,三峡医专 中医系,第五章 妇科疾病常用治法目的要求:2三峡医专 中医系,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思考题: 在治疗妇科疾病中,为什么要突 出一个“调”字?,3,三峡医专 中医系,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思考题:3三峡医专 中医系,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必须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掌握“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两大原则,

2、且要使之相互配合、灵活运用,以达到使患者的病理状态尽快恢复为生理状态的目的。中医妇科疾病,主要注重脏腑、气血、冲任的整体调摄,此属内治法;有时亦须采取局部的治疗法,则属外治法。若属脏腑气血病变,应以内服药为主;若系局部病变,则可单用或兼用外治法处理。,前 言,4,三峡医专 中医系,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必须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掌握“异病同,妇科疾病的常用内治法颇有特色与优势,体现了从内经发展至今形成的治法,贯穿理、法、方、药4个环节的中医治疗思路。突出“调“字,以平为期(指针对身体的各种偏差加以调整,目的是使阴阳失调重趋于平衡)。必须明白中医治疗的最高境界和着眼点是“以平为期”。目的在于恢复

3、脏腑、天癸、气血、冲任、胞宫的正常功能。每个“调”的原则下列出治疗大法。如在调补脏腑中有“滋肾补肾、疏肝养肝”等治疗大法。在大法下的关键是针对病机的具体治法,如补益肾气。最后以法遣方(药),方即是法。,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5,三峡医专 中医系,妇科疾病的常用内治法颇有特色与优势,体现了从内经发展至今,(一)调补脏腑肾藏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而系胞;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脾主中气统血、摄胞、为血气生化之源。此三脏功能失常,最易引发妇科疾病。,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6,三峡医专 中医系,(一)调补脏腑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6三峡医专 中医系,配伍:温阳药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

4、于血”,恐燥烈伤阴。常用中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等;配伍:宜配养阴生津之品,如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等。常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山药、黄芪、常辅以熟地、当归、枸杞、白芍、制首乌,共奏气血双补之功。常用中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等;滋肾补肾时,注意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阴阳双补的要点在于分清虚实的主次关系而调治之。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破血类破血消瘀:桃仁、血竭、三棱、莪术、水蛭等;配伍:宜配养阴生津之品,如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等。常用中药:胆南星、半夏、生姜、竹茹、橘皮、白芥子、莱菔子等;常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山药、

5、黄芪、常辅以熟地、当归、枸杞、白芍、制首乌,共奏气血双补之功。益母草: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妇人以血为根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女性机体常处在气血相对不平衡的状态中,形成了致病因素易于侵扰气血的特点,故调理气血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大法。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1.滋肾补肾 补肾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证之要是在辨明属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甚而阴阳两虚,选用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滋肾填精、阴阳双补等不同治法。(1)补益肾气常用中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以养天元代表方: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

6、丝子丸等;配伍:若先天不足,常于补益肾气的中药中,加健脾养血、益胃生津之品,先后天共养。,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7,三峡医专 中医系,配伍:温阳药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三峡医专 中医系,8,(2)温补肾阳常用中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等;代表方: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等;配伍:温阳药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恐燥烈伤阴。又因阴寒内盛,易凝滞气血,故温肾常与活血之品同用,如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8(2)温补肾阳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目的在于恢复脏腑、天癸、气血、冲任、胞宫的正常功能。第

7、一节 常用内治法(3)健脾和胃(分寒热虚实)(3)健脾和胃(分寒热虚实)配伍:温阳药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恐燥烈伤阴。配伍:宜配养阴生津之品,如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等。代表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常用中药:砂仁、生姜、吴茱萸、丁香等常用中药:砂仁、生姜、吴茱萸、丁香等第五章 妇科疾病常用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9,(3)滋肾益阴(滋肾填精)常用中药:地黄、枸杞、黄精、女贞子、墨旱莲、制首乌、菟丝子等;代表方: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丸、两地汤(滋阴凉血)等;配伍:在滋肾益阴的基础上,继以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阿

8、胶、鹿角胶、龟板胶等以益精填髓。,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目的在于恢复脏腑、天癸、气血、冲任、胞宫的正常功能。三峡医专,三峡医专 中医系,10,临证体会:滋肾补肾时,注意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阴阳双补的要点在于分清虚实的主次关系而调治之。或滋肾益阴佐以温肾助阳,或温肾助阳佐以滋肾益阴。可选二仙汤、龟鹿二仙膏等。(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0临证体会: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1,2.疏肝养肝(1)疏肝解郁常用中药: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枳壳、白芍等;代表方:柴胡

9、疏肝散、逍遥散(疏肝健脾)、乌药汤等;配伍:佐以山茱萸、麦冬、枸杞等滋阴养血药,预培其损或避制其弊。,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12.疏肝养肝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2,(2)疏肝泻火常用中药:川楝子、丹皮、栀子、黄芩、夏枯草、菊花等;代表方:丹栀逍遥散;配伍:宜配养阴生津之品,如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2(2)疏肝泻火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3,(3)养血柔肝常用中药:地黄、白芍、女贞子、枸杞子、玉竹、山茱萸、当归、制首乌等;代表方:三甲复脉汤、羚角钩藤汤。,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3(3)

10、养血柔肝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4,(4)疏肝清热利湿常用中药:龙胆草、车前子、柴胡、黄芩、黄柏、栀子、泽泻、茵陈等;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四妙散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4(4)疏肝清热利湿第一节 常用内,三峡医专 中医系,15,3.健脾和胃(1)健脾益气常用中药: 参、白术、茯苓、黄芪、山药代表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配伍:适用于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等。多配伍止血之品,如炮姜碳、艾叶、乌贼骨、茜草、血余炭、仙鹤草等(标本兼治)代表方有固本止崩汤、安冲汤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53.健脾和胃第一节

11、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6,(2)健脾养血常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山药、黄芪、常辅以熟地、当归、枸杞、白芍、制首乌,共奏气血双补之功。代表方:八珍汤、圣愈汤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6(2)健脾养血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7,(3)健脾和胃(分寒热虚实)A.清热和胃常用中药:竹茹、黄芩、黄连等代表方:苏叶黄连汤。B.温中降逆常用中药:砂仁、生姜、吴茱萸、丁香等代表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干姜人参半夏丸C.因虚而逆妊娠恶阻香砂六君子汤 胃阴不足妊娠恶阻益胃汤,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7(3)健脾和胃(分寒热虚实)第一节,三峡医专

12、中医系,18,(4)健脾除湿常用中药: 参、茯苓、白术、苍术、陈皮、大腹皮、泽泻、薏苡仁等;代表方:完带汤、参苓白术散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8 (4)健脾除湿第一节 常用,三峡医专 中医系,19,二、调理气血 “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妇人以血为根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女性机体常处在气血相对不平衡的状态中,形成了致病因素易于侵扰气血的特点,故调理气血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大法。,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19二、调理气血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0,1.补益气血常用中药: 益气人参、 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养血当归、熟地、龙眼

13、肉、阿胶、何首乌、枸杞等;代表方: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物汤、滋血汤、八珍汤、人参养营汤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01.补益气血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1,2.活血化瘀常用中药:和血类养血活血:当归、赤芍、三七、鸡血藤等;活血类川芎、红花、蒲黄、五灵脂、益母草等;破血类破血消瘀:桃仁、血竭、三棱、莪术、水蛭等;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生化汤、大黄蟅虫丸、桂枝茯苓丸等。化瘀止血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益母草: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三七、蒲黄等:通过增强凝血酶的活性缩短凝血时间而止血。,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12.活血化瘀

14、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2,3.理气行滞常用中药:香附、乌药、木香、枳壳、陈皮、厚朴、荔枝核、橘核等代表方:乌药汤、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23.理气行滞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3,4.清热凉血常用中药及方剂:实热黄芩、栀子、黄柏、大黄、黄连、败酱草等:清经散、保阴煎;虚热熟地、生地、白芍、知母、女贞、墨旱莲等:两地汤、加减一阴煎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34.清热凉血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4,三、温经散寒常用中药:肉桂、桂枝、吴茱萸、小茴香、乌药、补骨脂、细辛、艾叶等代表方: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4三、温经散寒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5,四、利湿除痰常用中药:胆南星、半夏、生姜、竹茹、橘皮、白芥子、莱菔子等;代表方:止带方、龙胆泻肝汤、四妙散、苍附导痰丸、启宫丸等。,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5四、利湿除痰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三峡医专 中医系,26,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思考题: 妇科疾病调补脏腑的治法主要有哪些?其常用中药及代表方剂是哪些?,三峡医专 中医系26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思考题:,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