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905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传统文化《孔子(上)》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春秋时期的齐、鲁两国(现在位于山东省),十五 孔子(上),第五单元齐鲁名人,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在古代的学校里都会悬挂他的肖像,所有的读书人都崇敬他。,孔子生活的国家和年代,春秋末年各国地图,各国之间发生战争,鲁国内乱,孔子简介,孔子,名丘,春秋末年鲁国陬(zu)邑(y)(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称他是“圣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颜渊问仁: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标准去做,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这样做了,天下就充满仁爱了。”,什么是仁?,仁的具体要求:,颜渊又问:“这样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孔子

2、说:“凡是不符合礼的要求的事情,既不要看,也不要听;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学一学古人守礼:拱手礼(揖礼),下节课任务:,把课文读熟练。把“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读熟,不懂的查一查。,再读课文,想一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仁?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标准去做,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这样做了,天下就充满仁爱了。凡是不符合礼的要求的事情,既不要看,也不要听;既不能说,也不能做。,今天的礼(一),热爱祖国:升国旗时要敬礼,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敬礼,今天的礼(二),孝敬长辈:在家中关爱家人,有爱伙伴:在学校团结友爱,今天的礼(三),遵守规则:公共场所

3、排队礼让,遵守规则:出行遵守交通规则,读一读(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能够时时地去温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然后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读一读(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形容虚心向别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形容不能不懂装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形容虚心好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全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就不会感到孤单。 礼之用,和为贵。按礼行事,当以和谐为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全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就不会感到孤单。 礼之用,和为贵。按礼行事,最重要的就是和谐。,读一读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背一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下节课任务:,“读一读”内容读熟,“背一背”的内容背熟练。把十六课课文读熟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