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977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XXXX010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救护消防大队管理手册编审委员会主 任: 张日晨副 主 任: 郭文学 房新华 郝名望 胡养年 胡守和 杨三 刘金利委 员: 郝艳斌 袁 俊 王光耀 张 旭 李志平 翟庆吉 田兴和郭喜军 刘宝军 周利斌 刘奋军 陈晨华 陶梦平 吕海平 李 英 冯国杰 张红红前 言为了使救援实现本质安全,扭转轻伤、工伤和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救援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联合六家国内科研单位研究建立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内容涵盖日常训练、救援管理全过程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训练、救援过程中做到人员无

2、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体系主要由“风险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保障管理、救援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构成。同时依据矿山救护规程要求编制了“救护大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管理手册 :明确了管理方针、目标,描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框架,明确了大队内各层次不同单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合大

3、队高、中层管理人员使用。程序文件 :共分为五大部分(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地面、井下救援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包含32个管理程序,各项管理程序以PDCA的方法和思路建立,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符合实际运作的要求,保证了各个过程功能的实现。程序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适合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评分标准共5大部分,17个系统,74个元素,479个考核指标,是检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判别大队是否达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综合性评价标准。风险管理手册 :包含

4、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大队系统评估、日常、救援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容。主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共包括10个单位/部门,208个管理对象。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实现对人、机、环、管危险源的风险预控,预防事故的发生。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第一部分是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通过对日常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包括日常训练、地

5、面救援、井下救援、预防检查、反风演习、其它类6大部分)进行辨识,将辨识出的208种不安全行为按照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细化了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管理。第二部分是员工岗位规范, 包含救护大队各岗位的通用安全行为规范和具体的27个岗位规范, 明确各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管理制度汇编 :共包括有关安全管理的29个制度,涵盖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管理及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大队安全管理合法有序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适用于大队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使用。安

6、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四个方面明确了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目标、任务及实施的流程和方法,是大队构建本质安全文化的指导性文件。在体系文件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局、体系办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编写人员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大队实际进行了多次研讨,认真修改、完善,为编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向以上单位和人员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质安全编写组 2014年 目 录神东救护消防大队简介1本质安全管理方针5本质安全管理目标6发布令72 本质安全管理机构、权限与职责92.1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及权限92.2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职责102

7、.3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责102.4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各小组职责112.5 基层及相关单位职责113 体系范围123.1 主题123.2 范围124 术语定义135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145.1 总要求145.2 风险管理155.3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175.4 管理保障185.5 管理评价195.6 管理信息系统21手册引用程序文件清单23神东救护消防大队简介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成立于1997年,主要承担神东煤炭集团矿山救护和矿区地面消防任务,同时还肩负着社会救援职责为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以及山西省忻州市境内的400余座地方煤矿提供紧急救援服务,服务半径达150公里。

8、2011年6月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被国家安监总局批准为国家救援鄂尔多斯基地,是23个国家级救援基地之一。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目前的救护资质是一级,其救援业务不断拓展,实现了由单一煤矿企业拓展到非煤矿山和地面各类火灾、危化品以及交通事故等行业,具有较强的事故救援能力;工作重心由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向日常的安全大检查和预防性检查前移;服务范围由本公司延伸至晋、陕、蒙周边各县市等,并多次参与周边地方各类(井下、地面)事故的救援。神东煤炭集团高度重视救援队伍建设,依靠先进的理念和装备,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原则,在救护队伍布局时实行专兼结合,科学合理,满足需要;在人员配备时坚

9、持“用人少”,实现了救援队伍的精干高效。神东煤炭集团严格按照神华集团救援队伍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暂按1个大队5个中队的方案进行建设,今后随着神东煤炭集团的发展,神东救援队伍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1、机构设置情况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属安监局管理。大队下设战训及技术培训科、装备科、综合科、救援调度室、上湾中队、布尔台中队、保德中队、锦界中队、东胜中队、黄玉川中队、三道沟中队、上榆泉中队、塔然高勒中队。2、人员配备情况大队现人员编制239人。目前,大队现有员工239人,大队领导班子现有大队长1人,政委1人,副大队长1人,总工程师1人,副总工程师1人,队长助理3人。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995

10、年神华集团公司一成立,就开始着手建设救护基地。1996年年底在上湾小区建成了安全监察、矿山救护、矿井“一通三防”等融为一体的安全救护中心。至此,救护队拥有了当时可以称得上全国一流高标准的训练场地、体能训练馆、办公楼及食堂、浴室等设施。1998年8月份神东公司成立后,公司更加重视救护基地建设,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改善办公、训练、生活设施。2006年投入220万元建成全国第一个高温浓烟训练馆,2007年投入30多万元建成全国矿山救护队全国第一个心理行为训练系统。(2009年6月22日挂牌成立了布尔台中队、2009年先后分别挂牌成立了保德中队和东胜中队,锦界中队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三不拉地

11、下演习巷道工程正在组织实施)。4、队伍装备情况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在全国率先淘汰了负压氧气呼吸器,1997年一次性购置了40套BG4正压氧气呼呼器,成为全国第一个使用正压氧气呼吸器的矿山救护队。2004年公司又投入448万元购置全国最高的53米消防云梯车,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最高消防云梯车的矿山救护队。2004年至2010年共投入资金9993万元,用于训练设施新建、改建和装备补充更新。目前大队有各种抢险车辆43辆。其中:消防车13辆;救护车17辆(每小队1辆);装备车4辆、气体化验车1辆;指挥车8辆。指战员使用的氧气呼吸器全部是正压的,其中:德国BG4240台,美国240正压氧气呼吸器40台。配

12、有可视化救援指挥系统1套;灾区无线通信系统2套;蛇眼、雷达生命探测仪各1套;热成像仪套;南非产PR2000型灾区电话2套(12部手机);PXS-1声能电话20套;破拆工具全部是荷兰荷马特品牌;各种气体检测仪器齐全,大部分为进口产品。装备了灾区气体分析气象色谱4套,配有美国安捷伦便携式快速灾区气体分析仪3套,氧气纯度分析、氢氧化钙分析设备等。现大、中、小队及个人装备符合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满足抢险救灾需求。神华神东两级公司对神东救援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按照国家救援队的标准进行建设,率先建成“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国内一流救援队伍。按照这一要求,神华集团投资1.3亿元,又为神东配备了井下救援指

13、挥车、防爆橡皮艇、寻人仪、车载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举高喷射消防车、大口径救援钻机等。5、事故救援情况矿山救护队肩负着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神圣职责。要完成艰巨的抢险救灾任务,更需要团结协作、共克艰险的团队精神。大队通过完善机制、制度,梳理流程,规范并加强管理,队伍的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矿难发生时,神东救护指战员在高温浓烟、有毒有害、险象环生的情境下,不顾个人安危、勇敢而迅速地奔赴事故现场,抢救人员,消灭事故,一次次完成自己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神东煤炭集团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安全管理目标是零死亡,安全管理水平居国内外同行业一流水平。因此,近几年内救护消防大队没有

14、为本公司紧急救援。但神东矿区和周边村镇地面火灾频发,出动次数较多。2009年共处理事故97起。其中:井下救援9起,地面灭火88起。从1999年2012年13年间,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共处理各类事故418起,其中:井下救护138起,地面灭火280起。抢救人员生命68人,搬运遇难者13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在每起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救护队指战员制定并认真落实科学的救灾方案和周密的救援行动计划,以保证安全、快捷、高效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保证了服务范围内的一方平安,发挥了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的作用,树立了神华神东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近几年重大矿山抢险救灾行动:(1)2006年在鄂尔多斯市鄂

15、托克旗荣盛煤矿“3.13”瓦斯爆炸事故抢救中,共在冒顶区矸石下面搜寻挖运出遇难者尸体7具,还在掘进工作面搜寻到最后1名遇险者,并运送到井上。(2)2008年7月1日神木县汇森凉水井煤矿综采工作面发生了炮烟熏人事故,灾区范围2500米。我队出动2个小队,指挥部采纳我队的救灾建议,我们迅速将16具遇难者尸体运到地面,为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社会影响程度。(3)2008年7月31日神木县孙家岔镇赵家梁煤矿采空区大面积冒顶,井下9人遇险。由于救援指挥得当,方案正确,使8名遇险者在123小时后成功获救,创造了顶板事故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4)2009年10月17日神木县永兴乡高庄煤矿井

16、下发生大冒顶事故,致使3名矿工被困井下。接公司总调指令后我队前去救援。在公司副总经理兼安监局局长杨俊哲的正确指挥下,我队与榆林市矿山救护队、公司地测公司等单位配合,经过8天8夜多时间的连续奋战,使3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创造了煤矿大冒顶事故救援的又一奇迹。在各类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我队指战员英勇善战、勇于吃苦的作风受到了地方政府及安监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受到奖励。在多次的地方煤矿事故救援行动中,神东集团救护消防大队的出色表现,尤其是“7.31”赵家梁煤矿大冒顶事故救援中8名遇险矿工123小时后获救,2010年“10.17”高庄煤矿冒顶事故救援中3名遇险矿工196小时后的成功获救,都创造了生命奇迹。

17、所有的抢险救灾业绩为神华、神东赢得了荣誉,为建立良好的地企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大队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创建高效救援队伍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阳光”文化理念。组织编写了救护队员之歌,组织全体指战员进行练唱。并结合“八荣八耻”教育,提出了救护消防大队职工道德基本规范,规范职工行为。在注重员工行为管理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职工的思想进行管理。 另外,救护消防大队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体能、技能训练,生活比较单调、枯燥。为了提高救护指战员体能锻炼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活跃体能训练生活,丰富指战员业余生活,寓体能训练于娱乐之中,我们相继成立业余军乐队、业余武术

18、队、篮球队、排球队、健美操队等。重要的节假日组织升国旗仪式,激发指战员爱岗敬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热情。这些活动,对于职工陶冶情操、强身健体、提高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队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与兄弟救护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的标准要求差距还很大。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神华神东两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建设一流救援基地,再造神华培育四化救援队伍”为目标,加强管理,科学演练,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救援队伍,为神东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大队长:张日晨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安监局救护消防大队地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邮

19、编: 017209电话:(0477)8270864传真:(0477)8270864本质安全管理方针以人为本 保障全体员工安全健康风险预控 实现人机环管和谐统一开拓创新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追求卓越 打造特色本质安全救援 签发: 2014年1月1日本质安全管理目标1.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故2.杜绝重大以上人身事故3.实现本质安全一级大队大队长: 2014年1月1日发布令为建设本质安全型大队,促进我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在分析我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创建了一套具有我队特色的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本质安全型救援的建设是实现安全救援状况稳定好转

20、、落实安全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我队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创建本质安全型救援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本质安全救援建设。本管理手册是指导我队创建本质安全型救援的指南,经审查,对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大队程序文件及动态、定期考核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文件符合本质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现批准发布,自2014年 1月 1日起开始实施,体系覆盖的各级单位、部门务必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 大队长: 2014年1月1日25救护消防大队组织机构图2 本质安全管理机构、权限与职责为了全面提高矿井的综合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我队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我队的各项工作向本质安全系统化、制度化

21、、规范化方面发展,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努力实现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特成立救护消防大队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将委员会及相关成员职责予以明确,组织机构如下:主 任: 张日晨副 主 任: 房新华 郭文学 郝名望 胡养年 胡守和 杨三 刘金利委 员:郝艳斌 袁 俊 王光耀 张 旭 李志平 翟庆吉 田兴和郭喜军 刘宝军 周利斌 刘奋军 陈晨华 陶梦平 吕海平 李 英 冯国杰 张红红委员会下设本安办公室委员会成立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本质安全文化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考核评价、信息管理七个工作组。2.1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及权限2.1.1

22、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及上级的要求和规定,制定符合本队实际的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和制度,负责队属各单位安全管理具体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审定。2.1.2督促检查队属各单位对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定、行业标准及队内有关本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2.1.3 负责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2.1.4 负责组织编制本队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对上级公司下达的安全控制目标进行分解与细化,审定后组织实施。2.1.5 对全队安全工作进行动态检查,监督事故隐患排查,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不具备安全

23、生产条件的单位,提出停产整顿意见。2.1.6 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发、偶发尤其是未知规律的重大隐患,本单位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局请求解决。2.1.7 负责参与各类安全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的制定和使用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本质安全管理例会,解决月度、年度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2.1.8 负责对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和实施情况评价。2.1.9 负责大队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本质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方案的审定,并根据考核结果,督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改进措施。2.1.10 所有成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熟悉业务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2.1.11

24、 组织和配合矿井事故的抢救与处理,对各类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和分析认定。2.1.12 负责制定、及时更新和修改工作任务、流程、职责、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总结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不断提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水平。2.2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职责2.2.1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是安全第一责任人。2.2.2 制定并颁布大队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审核和批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2.2.3 负责贯彻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2.2.4 为实施、保持和改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必要的资源。2.2.5 组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定期内审

25、与年度管理评审。2.3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责2.3.1副大队长是救护大队演习训练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演习训练负直接领导责任,在演习训练过程中,必须按“矿山救护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好演习训练工作。及时向大队长反映演习训练情况,为决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2.3.2政委协助大队长负责全队党务建设、企业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分管范围内组织贯彻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3.3 总工程师是救护大队安全技术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技术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同时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审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和

26、审查批准本单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3.4 大队长助理协助大队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跟踪监督检查。及时向大队长反映应急救援情况,为决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2.4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各小组职责2.4.1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风险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相关程序、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完善,负责危险源现场监测、风险预警的管理工作。2.4.2 标准与措施管理小组负责标准与措施制定、监督检查现场执行情况,并进行修改完善。2.4.3 保障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有效运行。2.4.4 本质安

27、全文化管理小组负责本质安全文化的建设,让员工形成恒久性安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宗旨、信念和行为习惯。2.4.5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小组负责对相关规章制度、措施的制定与修改完善,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认定、责任追究和行为校正。2.4.6 考核评价小组依据考核评分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煤炭行业数据资料,对本质安全管理进行定期、定性和定量评审,做出评审结论,编制安全评审报告。2.4.7 信息管理小组负责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2.5 基层及相关单位职责2.5.1 调度中心2.5.1.1 负责协调大队内的人力、物力,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的整改落实

28、.2.5.1.2 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大队领导有关本质安全方面的通知、指示、命令,并监督各单位落实。2.5.2 战训科负责大队的演习训练、年、月的工作计划及技术比武工作。检查仪器处于完好状态、防护齐全有效、各种保护灵敏可靠,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2.5.3后勤装备科负责全队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实施。2.5.3.1 负责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文件的分发控制及拟办落实工作。2.5.4 本安办公室2.5.4.1负责全队本质安全培训的计划与实施。2.5.5.2负责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相关激励机制的资金保障。2.5.5.3按岗位要求配备充足的、有资质的作业人员。2.5.5.4组织有关人员抓好全队的本质安全管

29、理体系运行工作。2.5.5各中队负责中队的演习训练、年、月的工作计划与总结及中队的日常训练工作。2.5.5.1负责全中队本质安全培训的计划与实施。2.5.5.2负责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相关激励机制的资金保障。2.5.5.3地面、井下救援按岗位要求配备充足的、有资质的作业人员。2.5.5.4组织有关人员抓好全中队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工作。3 体系范围3.1 主题本手册规定了救护消防大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范围,阐明了本队的管理方针和目标,是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从事安全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有关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有效控制各项生产和支持性活动的人-机-环风

30、险,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绩效。 3.2 范围救护消防大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覆盖了救护大队所属各单位和驻矿中队,以及训练与救援活动中的相关方。4 术语定义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相关方:与组

31、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安全文化: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

32、的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救护消防大队本质安全管理: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大队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持续改进: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5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5.1 总要求5.1.1 体系结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五个部分:风险管理、

33、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管理保障、管理评价、管理信息系统。5.1.2 实施与运行流程改进(Action)计 划(Plan)实 施(Do)检 查(Check)本质安全管理绩效测量(日常检查、管理审核、管理评审)体系持续改进1. 管理层承诺: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发布令2. 成立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其组织机构并分配职责3. 本质安全管理主题、覆盖范围及术语定义4.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要求和实施运行流程5.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文件、记录要求1. 风险管理2. 标准与措施管理3.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4. 管理保障5. 本质安全文化建设6. 管理信息系统5.1.3 文件、记录要求5.1.3

34、.1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5.1.3.2上述文件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系信息及其载体。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文件起着规范、指导、培训、证实等作用。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1)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2)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审批;3)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4)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应文件的有关版本;5)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6)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分发;7) 防止作废

35、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记录是提供管理过程、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证据,具有追溯、证实的作用。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将记录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5.2 风险管理5.2.1 总则辨识日常训练、地面、井下救援过程中的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制定不同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实现对人、机、环的规范管理,进而控制和消除煤矿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5.2.2 职责5.2.2.1 队属各单位及驻矿中队成立各自的风险管理小组

36、,负责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检查监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及落实。5.2.2.2 本安办公室负责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方法的培训,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5.2.2.3 救援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及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结果的审核、更新、修订。5.2.2.4 对不同类型、级别的危险源,各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到相关的作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预防和控制措施。各业务部门、本安办公室进行跟踪监管,使其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5.2.2.5 本安办公室根据各单位职责合理划分井下责任区,明确危险源管理责任。5.2.2.6各业务部门和驻

37、矿中队过程中负责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完善和补充。5.2.2.7 本安办公室每年年初要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危险源的增减和升降级管理。5.2.2.8 各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员工岗位风险辨识计划,充分利用班前会组织当班人员进行本岗位风险辨识。5.2.2.9 各单位、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落实。5.2.2.10各业务部门和驻矿中队必须熟悉本部门监管的所有危险源及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负责对危险源的检查监测。5.2.3 要求5.2.3.1 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它资源上对危险源管理给予支持和保证。5.2.3.2 救援、日常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队领导、

38、带班队长、内审员、健康协调员、有关科室、中队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不同工种的现场员工等。队属各单位及相关方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 5.2.3.3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5.2.3.4 各单位根据日常、救援组织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随时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危险源的增减与升降级管理由本安办公室负责监督、控制。5.2.3.5 对危险源进行实时、定期或动态的检查、监测,管理控制。5.2.3.6 每年年底由本安办公室牵头各部门配合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

39、识评价,总结当年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下年度风险管理的措施。5.2.3.7 大队要成立编审小组负责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编审小组成员应包含大队所有部门人员。5.2.3.8 对编审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编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能力。5.2.3.9 管理标准与措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业规程,并针对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信息以及各类事故资料进行编写。5.2.3.10 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的制定必须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人、机、环、管)来进行。5.2.3.11 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须经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发布实施。5.2.3.12 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标准的要求执行。

40、5.2.3.13 大队领导及各管理部门依照管理措施对作业人员执行管理标准的情况进行考核、控制。5.2.3.14 各部门定期对各单位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2.3.15根据日常、救援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小组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对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5.2.3.16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委员会组织每年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更新一次。5.3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5.3.1 总则通过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梳理,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几率,从而避免各类人因事故的发生。5.3.2 职责5.3.2.1各中队负责对人员不安全行为

41、的梳理及措施的制定。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5.3.2.2 本安办公室负责不安全行为的矫正。5.3.2.3 大队领导及各业务部门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负有检查、制止、处罚的责任。5.4.2.4 后勤装备科负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帮教工作,通过家属协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纠正不安全行为。5.3.2.5中队负责对本单位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日常管理。5.3.2.6 员工有权制止、拒绝任何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对有关人员不安全行为可采取举报、投诉等方式反映到有关部门和领导。5.3.3 要求5.3.3.1要确立不安全行为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确保正常运作。5.3.3.2 要建立健全各项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42、与考核奖罚办法。5.3.3.3 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规范,各级管理人员依照规范进行动态、定期检查。5.3.3.4 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按相应的管理制度给与处理。5.3.3.5要定期召开例会,对不安全行为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分级落实改正措施,限期整改。5.3.3.6 每年底,由本安办公室组织各单位/部门对不安全行为重新进行辨识、分析和归类,总结当年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以便改进下一年度的管理工作。5.4 管理保障5.4.1 总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晰的机构职责、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贯彻和运行,同时通过本

43、质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构建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关系。5.4.2 职责5.4.2.1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救护大队日常训练、救援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隐患或安全事故制定完善的应对和解决方案,指导队属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5.4.2.2 后勤装备科负责管理保障实施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5.4.2.3 各部门制定本部门及各岗位职责,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严格执行。5.4.2.4 各部门应制定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经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并执行。5.4.2.5 本安办公室负责制定本队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44、具体的建设模式、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内容、流程。5.4.2.6 顾问委员会应定期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评估并提出书面改进建议。5.4.3 要求5.4.3.1 大队成立本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且建立健全各单位及部门的岗位职责。 5.4.3.2 管理制度要涵盖本质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要有针对性、一致性、及时性,管理规章制度要贯彻到相关人员。5.4.3.3 由本安办公室负责组织本质安全管理制度及本质安全文化的培训、考核;5.4.3.4 本安办公室和各部门负责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管理制度及本质安全文化实施手册进行一次评审、修订。5.5 管理评价5.5

45、.1 总则通过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日常检查、管理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检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完善和改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5.5.2 职责5.5.2.1 本安办公室负责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与管理;5.5.2.2 本安办公室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检查;5.5.2.3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组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定期内审与年度管理评审。5.5.3 要求应制定详细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日常检查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5.3.1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日常检查控制程序应体现如下内容:1) 日常检查应包括定期、动态的内业检查和现场检查2) 本安办公室应制定详细的日常检查计划并严格执行3) 检查前应制定编写检查表4) 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且跟踪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5) 检查结果应与相应的单位个人的工资挂钩5.5.3.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应体现如下内容:1) 每年制定详细的内部审核方案,审核前应成立审核小组,由本质安全委员会任命审核组组长2) 审核步骤为:审核准备(明确审核目的、文件审核、确定审核范围、制定审核计划、组成审核组、编制检查表)、现场审核(召开首次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