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综合诊断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行为综合诊断调查.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錄第一章 系統假設和目標、輔導規準、系統的特性與限制.2第二章 輔導程序:教學行為綜合診斷調查(步驟一至三).18第三章 輔導程序:重點教學行為診斷調查(步驟四至七).47第四章 輔導程序:專業成長計畫與實施(步驟八至十).70附 錄 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使用工具88筆記欄.171 系統假設和目標、 輔導規準、 系統的特性與限制 系統假設和目標、 輔導規準、 系統的特性與限制 發展性教學輔導,係指透過教師自我分析,同儕教室觀察,學生對教師教學反應等方式,來蒐集教師教學表現資料,然後鼓勵教師和同儕在相互信任合作的基礎上,設定專業成長計畫並執行之,藉以不斷地促進教學專業的發展,是一種典型的形成性
2、教學輔導措施。系統假設和目標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設計,反映幾個有關教師教學行為和其分析的重要假定:第一,教師是一群具有學習能力的專業人員:身為專業人員,教師應該、能夠也願意改進他們自己工作上的表現,尋求專業發展。第二,每個教師的教學活動固然有其個別特殊性,但是某些重要的教學行為,可以成為教師教學表現的核心:這些教學行為,例如掌握所授教材的概念、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等等,是進行大多數教學活動時,所必須的。第三,教學是由一組可以分析的複雜活動所組成的:教學可以分析成數個重要的教學表現領域;而每個教學表現領域可由數個教學行為來代表;當然,每一個教學行為亦可由數個行為指標來加以描述。因此,教師若能表
3、現出某一教學行為內的多數行為指標,則可視其已經掌握該項教學行為。同樣的,教師若能實踐某一教學表現領域內的多數教學行為,則將視其已經實踐該項教學表現領域。第四,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若能一貫地實踐某些有效的教學表現領域、教學行為和行為指標,則學生的學習成就將可大幅提昇。基於這些假定,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第一個目標是改進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尤其是實習教師、初任教師更為適用。在教師任教學科當中以擔任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基本學科的老師,較為適用。因此,這個系統應該僅限於發展性、形成性輔導目的之使用而已。雖然操作本系統所得的資料,對於瞭解個別教師的年度總結性表現,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
4、是因為它並非總結性評鑑,所以最好不要用來作為選用教師、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秀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本系統的第二個目標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輔導者和受輔導教師固可針對個別教師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共同研商成長計畫並執行之。除此之外,輔導者亦可就大多數教師在教學表現上的共同弱點,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計畫,以促進教師不斷地學習與成長。本系統的第三個目標是發現教師教學表現成就,激勵教師工作士氣。無論是在輔導過程中所發現的教師有效教學行為,或是教師在執行成長計畫之後所改進的教學行為,本系統皆會頒發給教師一份成就證書。這種對教師教學表現的肯定和認可,將可激發教師的尊榮感和成就
5、感,並鼓勵教師在工作本身的內在價值中,獲得滿足。本系統的第四個目標是促進行政人員與教師之間以及教師彼此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合作,如此將有助於學校的和諧氣氛。本系統的輔導者可以是督學、校長、主任,也可以是教師同儕。無論輔導者是誰,本系統皆一再強調同儕性的、民主式的關係,而不是權威性的、強迫式的關係。希望經由輔導者和受輔導教師共同的合作經驗,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以及未來進一步合作的基礎。本系統的最終目的是在藉著改進教師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激勵教師工作士氣、提昇教師合作關係,來確保學校辦學品質,造就有效能的學校(EffectiveSchool)。品質是人格尊嚴的起點;學校辦學沒有品質,學校教育人員就
6、難有人格尊嚴。因此,如何提昇學校辦學品質,確是當前中小學教育人員的一個重要課題。 輔 導 規 準 本系統係使用一組仔細敘述的輔導規準,內含五個教學領域,係教室教學的主要屬性。每一個教學領域包含二到四個特定的教學行為,一共有十七個教學行為。每一個教學行為亦有二到五個行為指標,代表該項教學行為的特定行動,共有五十個。為便利讀者區分教學領域、教學行為和行為指標,特以大寫英文字母代表教學領域,以阿拉伯數字代表教學行為,以小數點後的阿拉伯數字代表行為指標。A教學清晰掌握所授教材的概念,清楚地教導概念及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A1掌握所授教材的概念A1.1能充分了解所授教材的概念A1.2能將概念轉換成教
7、學活動A2 清楚地教導概念及技能,提供完整的知識架構A2.1能有組織,有系統,由簡到繁地呈現教材A2.2能將過去所習得的知識與現在所教導的概念相連結A2.3能提供多種例證或範例,引導學生觸類旁通A2.4設計有意義的練習或作業,指導學生確實完成A2.5於每節課結束前總結或摘要學習要點B 活潑多樣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教學媒體和各種發問技巧來呈現教學。B1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B1.1提出和學生生活相關,或有興趣想的問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B1.2能以新鮮有趣的事物或活動,維持學生注意力B1.3給予學生成功的經驗,增強其學習動機B2 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活動B2.1依教材之需要,應用多元素(三種以
8、上)的教學方法B2.2能以學生為主體,提供學生充分(百分之八十以上)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B2.3能促進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討論或學習B3使用各種教學媒體B3.1能依教學需要選用合適的媒體與資源B3.2能正確地操作視聽器材或教具B4 善於各種發問技巧B4.1能設計問題由淺而深,考察學生是否真正了解教學內容B4.2能使用開放式問題,以激發討論,促進學生深入思考B4.3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三秒以上),容許學生有思考聯想的時間B4.4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題B4.5聽答後能統整理答,加深學生印象或促進概念完整C有效溝通運用良好的語文和非語文技巧,來表達教學內容。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C1.1 音
9、量足夠,咬字清晰,使全班學生都聽得清楚C1.2 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文字,解釋上課內容C1.3 板書工整正確,使每位學生均能清楚看到C2 適當地運用身體語言C2.1 適當地使用眼神、面部表情或手勢,加強溝通C2.2 適度的移動位置,增進溝通效果 C3 用心注意學生發表,促進師生互動C3.1 鼓勵學生發表,傾聽學生說話,不隨便干擾C3.2 複述或澄清學生說話的內容,以確定了解其意C3.3 對學生的反應做建設性的回饋,避免負面的批評D班級經營:營造班級氣氛,布置教學情境,有效運用管教方法,維持教室常規,使教學順利進行。D1營造和諧愉快的班級氣氛D1.1以和善的表情和親切的口吻與學生互動D1.2能以
10、幽默、機智帶動班級輕鬆愉快氣氛D2妥善布置教學情境D2.1依教學活動的類型,適當安排學生座位D2.2配合教學,布置有關的圖片、圖表、標本、模型等D2.3充分利用教室空間,所有學生作品均有展示的機會D3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規和程序D3.1訂定合理的班級規約和活動程序,訓練並執行D3.2實施個人與團體之榮譽制度,鼓勵學生自律D4有效運用管教方法D4.1勤於發現學生良好行為,並立即獎勵D4.2善於運用讚美、公開表揚等社會性獎勵D4.3對於學生不當行為,立即明確妥善地處理E掌握目標掌握目標與歷程,實施教學評量,達成預期學習成果E1充分地完成教學準備E1.1考量學習內容及學生能力,決定教學目標E1.2 能依
11、據教學目標來設計活動、練習及作業E2有效掌握教學時間E2.1上課時儘快地進入教學活動E2.2巧妙地銜接教學活動,維持流暢的教學節奏E2.3 利用走動、察看等監督技巧,促使學生積極學習E3評量學生表現並提供回饋與指導E3.1利用多元的評量方式,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果E3.2 明確地改正和指導學生考試及作業的錯誤E3.3 鼓勵進步的學生,使同儕有學習的典範E3.4 對特殊需要的學生,採取補救教學或加深加廣的措施E4達成預期學習效果E4.1 學生用心學習專注於學習活動E4.2 學生能理解並運用所學的概念和技能E4.3 學生能對學習活動有關的價值,做合理的判斷 運作過程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整個運作過程,具
12、有四個階段、十個步驟,其關係如圖1-1所示。經由再循環,發展性教學輔導變成持續的過程。預 備預備階段的目的是:培養教學輔導人員和教師的關係,並為往後的實施階段建立一個輔導契約或默契。由於輔導人員與教師之間是否熟稔、關係是否良好,以及教師能否尊敬和信任輔導人員,深深影響輔導的效果,可見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在這個階段,輔導人員除了要接受足夠的訓練之外,亦應努力和教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之後,輔導人員應說明輔導的目標以及和教師共同檢視整個輔導規準。如果認為輔導規準有任何不妥當之處,可以加以修改、增加或刪除之。最後,輔導人員則應說明整個輔導的運作過程並取得教師的支持與配合。& 階段一:綜合診斷調查步驟一
13、教師完成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來自我分析在五個教學領域和十七個教學行為上的表現。步驟二輔導者(輔導人員、校長、主任、教師同儕)使用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來進行教室觀察。步驟三教師及輔導者(如有需要,其他共同合作者也可參與)開會研商。對工具一和工具二之資料加以比較和分析後,填寫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7.完成工具七:資料分析表4.完成工具四:教師自我報告表6.完成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5.完成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8.完成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2.完成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1.完成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可能程序方案需要改進完成證書在職教育再循環基本程序圖4-1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
14、之運作過程在職職教育活動成就預備(計劃與訓練、合作契約或共識)3.完成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階段三:成長計畫階段一:綜合診斷調查9.實施成長計畫10.檢討會議階段二:重點診斷分析階段四:改進之努力共同合作分析資料之後,教師和輔導者共同選擇下列三個方案之一,以為繼續進行之基礎:1.直接進行成長計畫(步驟八)。如果教師和輔導者都很同意所獲得的資料已經很清楚地顯示出特定的改進需要,則選擇這個方案是合乎邏輯的。2.選擇一到三個教學行為,進一步進行重點診斷分析。如果教師和輔導者同意有改進的需要,但是感覺進一步的分析會更穩當時,則應選擇這個方案。3.重新回到步驟一和二,由教師重新自我檢視,以及由輔導者
15、再進行教室觀察。如果教師和輔導者意見不一致時,則可以做這個決定。這種再循環一方面能使輔導者更熟悉教師在教室的表現,另一方面可提供教師再檢討修正其對工具一的反應。& 階段二:重點診斷分析步驟四教師完成工具四教師自我報告表中適用在步驟三、方案2所選定分析的教學行為之部份。就像工具一一樣,工具四是一種教師自我分析工具,係用來決定教師是否表現出教學行為所附屬的每一個行為指標。步驟五輔導者完成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中適用在步驟三、方案2所選定的教學行為之部分。工具五同樣欲分析教師是否表現出教學行為所附屬的行為指標。步驟六由一組學生完成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中適用在步驟三所選定教學行為之部分。此一工具中的每
16、一個行為指標都需以更淺顯的文字重新改寫,成為適合國小兒童的兒童語,以便利學生瞭解和作答。步驟七由教師、輔導者和其他可能合作之專業人員,使用工具四、五、六所提供之資料,開會共同完成工具七資料分析表。這些分析,可能引導下列行為:確認教師教學成就、確認教學需要改進之處、重新進行步驟四至六。& 階段三:專業成長計畫步驟八以步驟三方案1或步驟七所診斷出來的教師需求為基礎,由教師和輔導者和其他可能合作之專業人員開會完成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這個計畫,不但要求教師進行某些成長活動並使用資源檔中所列明的資料,而且也確認每一個共同合作者在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所應負的責任。& 階段四:改進之努力步驟九在完成工具八之後
17、,每一位共同合作者必須確實執行成長計畫中所指定之任務,包括教師在職教育活動。步驟十教師和輔導者開會檢討執行成果。這個步驟一方面肯定教師經由改進努力所獲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為下一個新的輔導循環做準備。新的循環可能由步驟一開始,即用新的工具重複全部過程;或者,另行選定一至三個欲詳細診斷教學行為並重複步驟四到十;也可以由步驟十回到步驟八,來重新擬定專業成長計畫。 系統的特性與限制對使用者的一些建議在實施本系統之前,所有的參與人員應針對下列幾點取得充分的共識:1.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是一種形成性評鑑,絕不是總結性評鑑。其目的在輔助教師瞭解其教學狀況,進而增進其教學知能,係一種漸進的成長歷程,決非用來衡量
18、教師的好壞,也不是為了考核、獎懲而作的輔導。教育行政人員及其他參與者應避免將本系統之功能與其考核教師教學績效之需要混為一談,尤其應避免逕行將本系統之輔導規準及診斷工具當作總結性的考核手段,因此即與整個系統的精神相違背。2.教師參與本輔導系統的意願應被充分尊重。由於本系統強調的是一種合作式形成性評鑑,必須在一種互信的基礎上取得相當共識,因此須以教師自願參加為要件。若教師在行政的壓力之下勉強加入,則其合作的意願不易形成,與其他輔導人員之信任與共識亦難建立,整個輔導過程便容易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意義。故在輔導開始前,應使教師充分瞭解整個系統的目的與每一項程序,以邀請的方式徵求其自願參加;若教師在進行途
19、中發現與其需求不合,而欲退出,其他人員亦應充分尊重其權利,不應加以干涉。如有必要,事先可與教師訂一契約或同意書(見表1-1),以作為合作的基礎。表1-1參與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契約書本人(教師姓名)及(輔導者姓名)均共同認知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之目的在於協助教師增進教學知能,並非以考核或獎懲為目的;雙方對本系統之十項步驟及八種資料蒐集工具之實施方式,亦有共同的理解。本人同意在自願的基礎上參與此教學輔導,但是得隨時退出,無須負任何責任。本輔導所蒐集有關本人之教學資料應完全保密,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公開或作其他用途。教 師簽 名: 日期: 輔導者簽名: 日期: 3.教師與輔導者對議題有不同之認知時,須作
20、充分的溝通和討論,以達成共識作成決定。在步驟三之綜合診斷之會議、步驟七之重點診斷分析會議、步驟八之成長計畫會議以及步驟十之改進與檢討會議,如果教師對於會議中之議題與輔導者有不同之認知,則必須作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必須達成共識始可作成決定。否則即應加以保留,先去處理雙方均同意之項目。但是這不表示雙方須放棄自己的觀點或立場。相反地,雙方應站在一平等的地位作坦誠的溝通。意見不一致在所難免,但是雙方應有包容對方的誠意和雅量。4. 輔導者需具備實施形成性評鑑的專業素養和能力。雖然本輔導系統為輔導者提供了一套有系統的步驟和工具,卻不表示人人均有能力發揮此輔導系統的功能。輔導者除了要充分掌握各步驟及工具的實施
21、要領及注意事項,最根本的條件是必須能發展及維持與教師的信任和合作關。譬如說,輔導者需具備同理心、傾聽、溝通與自省的能力,要能夠放下身段去扮演一位協助者的角色,而非上級監督者或專家指導者的角色。是故採用本輔導系統的單位應慎選執行此輔導系統的人員,方能獲致理想的結果。5.本系統在設計時,是以教師在教室內之教學行為做為輔導和發展的範圍,而且是以能直接觀察得到的行為為準。不應將此系統擴充或改編到包含教室以外的行為、學生的表現及教師之心理認知活動。這些複雜變項的輔導,必須有新的系統的設計。但是就本系統之教學行為及行為指標而言,可依實際狀況加以修改、刪除或增加,以符合實際情境的需要。6.本系統之輔導規準係
22、以能直接觀察到的教學行為為準,但是觀察者在教室觀察當時,可能並不一定就都能觀察到這些行為。這些當時未能觀察到的行為,有些是老師表現不足的地方,但也有些是老師尚沒有機會表現。對於這些行為的處理方法有四:第一,暫時將之列為低度表現的行為,待來日有機會重新做觀察時,再依觀察結果,加以修改。第二,當時就進行多次的觀察,讓老師有多次表現出教學行為的機會。第三,在教室觀察後,進行觀察後會議,俾和老師晤談教學行為的表現情形,做為教室觀察的補充資料。第四,對於當時尚未觀察到的教學行為,列為尚無法觀察到,之行為項目,待來日再做處理。至於那種方法較為妥當,觀察者應和教師溝通後,再共同作決定。 輔導程序:綜合診斷調
23、查(步驟一至三)本章以及後面的兩章(第三、第四章)將詳細描述使用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工具的程序。擔任教學輔導工作的人員(如督學、校長、主任、教師同儕)以及被輔導的教師都需要仔細閱讀這些程序。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所使用的工具有下列幾種: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工具四:教師自我報告表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工具七:資料分析表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教師紀錄簡表和全校紀錄簡表一般而言,輔導者和被輔導的教師只要依循每個工具上的指示,而把全部輔導程序練習一、二回,就可熟悉整個輔導程序。但輔導者在使用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和工具五教室觀
24、察報告表之前,必須先接受觀察訓練,以確保觀察的正確性和可信度。輔導者在使用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之時,也必須小心謹慎,以避免傷害被輔導教師的自尊心。此外,輔導者在使用工具七資料分析表和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時,更要多鼓勵被輔導教師參與診斷分析和改進規劃工作,以達到本輔導系統的最終目的,亦即促進被輔導教師專業的成長。 一般過程& 一般注意事項儘管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中的每個工具各有其獨特的設計和目的,在使用任何一種工具之前,都需要考慮下列各項問題:1.所需使用的工具是否準備齊全?2.所需使用的資料份數是否足夠?3.完成工具的日期是否已經設定?4.輔導的日期、時間和地點是否已經安排妥當,以便容許輔導者和
25、被輔導教師能夠 順利地合作?5.是否各工作人員都具有發展性的、合作性的、團隊性的工作心態?6.是否各工作人員都能熱心參與客觀性的、專業性的輔導工作?& 綜合診斷調查程序的合理性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輔導程序反映了某些有關客觀性、合作性、發展性的目的,以及個人具有自我改進之成長潛能的假設。尤其在綜合診斷調查,輔導者之所以仰賴教師的自我分析資料,來作為原始的診斷分析資料,就是基於以下三個合乎邏輯的假設。因此,系統參與人員在實施綜合診斷調查時,必須牢記這三個假設:1.只有教師本人對自己的教學實務具有最廣泛、最深刻的瞭解。2.透過內省和實際教學經驗,教師能夠對自己教學的表現型式和行為做一個有效的評估。3
26、.教師的自我分析資料不但應被視為有效的,而且應儘量受到尊重。當教師答應接受輔導之後,輔導者與被輔導教師必須共同調查,以找出教師需要接受診斷的教學行為。屬第一階段的綜合診斷調查包括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一個與其相應的工具。這三個步驟及相應工具是:步驟一教師自我分析在五個教學領域和十七個教學行為上的表現(使用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步驟二輔導者(教師同儕、督學、校長、主任)進行教室觀察(使用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步驟三輔導者與被輔導教師舉行研商會議(使用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 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 (用於執行步驟一)的介紹& 工具一的介紹工具一的主要目的是讓教師針對自己
27、的教學表現進行自我分析與自我檢討。工具一陳述本系統五大教學領域中的十七個教學行為。在第一個步驟中,教師必須以深思熟慮、客觀的態度來回答工具一所有的項目,選擇較能切合自己實際教學情形的陳述句,也就是自己很有把握做到的教學行為。表2-1為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教師在工具一所獲得的原始資料,將在步驟三的研商會議中,被用來和輔導者共同討論,然後再依據這些資料,完成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表2-1工具一: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壹、 本資料:教師姓名:林清水 任教年級:三年級 任教科目:國語科 日期: 88年4 月 20 日貳、 填寫說明: 請以打的方式,勾出下列能完全清晰描述您教學情形的句子,如有
28、存疑,請不作答,如只能部份形容您的教學情形,亦請不作答。換句話說,請您勾選您真正有把握做到的教學行為。 ()A1掌握所授教材的概念 ( )A2 清楚地教導概念及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 ()B1 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B2 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活動 ( )B3使用各種教學媒體 ()B4 善於各種發問技巧 ()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2 適當地運用身體語言 ()C3 用心注意學生發表,促進師生互動 ()D1營造和諧愉快的班級氣氛 ()D2妥善布置教學情境 ()D3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規和程序 ()D4有效運用管教方法 ()E1充分地完成教學準備 ( )E2有效掌握教學時間 ( )
29、E3評量學生表現並提供回饋與指導 ()E4達成預期學習效果 意見陳述(請就上述勾選狀況提供文字上之說明,如果空白不夠填寫,請自行加頁):由於數年的磨練,我在班級經營和溝通技巧方面做得還不錯,比較可以加強的是教學的多樣化和活潑化,以及如何透過有組織、有系統、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來清楚地教導概念,進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充分達成教學目標。& 工具一的實施程序程序一輔導者複製所需的材料:工具一與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輔導規準表。程序二輔導者與教師審閱輔導程序、工具一與輔導規準。程序三教師自行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段(至少三十分鐘),和一個安靜不受外界干擾的地點。程序四教師再次審閱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輔導規準表。程序
30、五教師依照工具一的指導語,在閱讀完工具一中描述教學行為的句子,然後參照輔導規準表,在這些教學行為上勾出能完全清晰描述自己教學情形的句子。如對句子有疑問,就不要作答。如句子只能部份形容自己的教學情形,亦請不要作答。也就是要教師勾選出自己真正有把握做到的教學行為。然後就自己的勾選情形提供文字上的詳細說明。如果說明欄的空格不夠填寫,教師可以自行加頁。& 實施工具一(步驟一)的注意事項和時間要求 注意事項1.教師在做選擇時,可以參考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輔導規準表,以便能夠確 實掌握每個描述句和該系統各個領域的關係。2.教師所做的選擇並沒有任何評分的意味,因此並沒有任何所謂正確或錯誤的答案。3.教師做完
31、勾選及務必要提供文字說明,以便讓輔導者能夠瞭解教師為何做這樣的 勾選,也就是其勾選的理由或證據是什麼。4.教師完成工具一所花費的時間約為三十分鐘。綜合診斷調查程序的時間要求綜合診斷調查程序的時間要求,以下表示之:步驟教師所花費時間輔導者所花費時間完成工具一30分鐘0小時完成教師輔導系統的教室觀察及分析(工具二、步驟二)0分鐘2小時完成研商會議:完成回饋分析表及後續決定(工具三、步驟三)30分鐘30分鐘總計1小時2小時30分鐘 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用於執行步驟二)的介紹& 工具二的介紹用途工具二是一個觀察用的工具,可以被用來測量和分析教師在教室情境中十七個教學行為的表現。使用工具二的輔導
32、者必須使用描述性的觀察紀錄技術,因此事前的訓練是必須的。工具二具有下列的用途:1.協助輔導者在輔導開始時,就熟悉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十七個教學行為,俾能在教室情境中,紀錄和這十七個教學行為有關的教室事件。2.協助系統參與人員在步驟三時,做合作性的決定。由工具二所得的客觀性、描述性的紀錄資料,是用來做為步驟三中評估教師教學表現回饋分析的依據,以決定教師應進入重點診斷分析階段(第四至第七步驟)或直接進入成長計畫階段(步驟八)。3.便利輔導者能夠對未曾合作過的教師之教學表現有一全盤性的瞭解。內容對於系統的每一個教學領域及其中的二至四個教學行為,應有一整頁的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故總共有五整頁,用來紀錄
33、和五個教學領域有關的教室觀察證據。表2-2至表2-6是五整頁用來紀錄五個教學領域的A版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在表2-2至表2-6的底部是行為表現摘要欄,在此欄中,觀察者必須評估教師在每個教學行為的表現程度。在表2-7至表2-10是四整頁同樣用來紀錄五個教學領域的B版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第一頁包括教師基本資料、錄說明與教室簡圖。第二頁至第四頁為五大教學領域十七個教學行為及五十個教學行為指標,採取量的劃記與質的摘述方式來紀錄。在表的最右邊則為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者必須以量的劃記次數及質的摘述狀況,評估教師教學行為的表現程度。表2-2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A版)行為領域A:教學清晰A1掌握所授教材
34、的概念A1.1掌握教材概念:老師提出並說明本課的概念同情心。A1.2轉化教學活動:非洲小朋友的遭遇,面臨飢餓,要有同情心。老師問同學們現在的生活,例:食、衣、住、行。A2清楚地教導概念及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A2.1系統呈現教材:老師先請小朋友從上次上課的段落開始唸。然後再從段落中選擇語詞共同討論。A2.2結合新舊概念:老師提問:有沒有看過同情心的故事?A2.3舉例引導旁通:老師舉例:同學發燒了、非洲兒童沒得吃、穿A2.4提供有益練習:老師提供情境:一個老太太、瞎子過馬路,要怎麼辦?老師用設計問題,讓小朋友來練習,例:捐10元會不會小氣。A2.5摘要學習要點:老師提問題,提示學習要點:例:人
35、為什麼要有同情心?如果沒有同情心會怎樣?有沒有看過同情心的故事?其他行為(請詳細敘述)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證據 A1 A2 其他 其他 其他高度表現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尚未高度表現 尚未高度 尚未高度 尚未高度 尚未高度 尚未高度表2-3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A版)行為領域B:活潑多樣B1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B1.1結合生活經驗:以學生的經驗解說同情心,例:發燒時、柯南、皮卡丘等角色。B1.2活動新鮮有趣:以卡通中之角色,如柯南、皮卡丘等來說明。B1.3給予成功經驗:調查同情心的舉動。B2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活動B2.1運用多元教法:教師講述、師生動作演示、師生問答。B2.
36、2學生主體學習:老師在循序提出問題之後,老師儘量讓每一位小朋友都能發表(點名),B2.3促進合作學習:B3使用各種教學媒體B3.1選用合適媒體:三幅文字掛圖B3.2正確運用器材B4善用各種發問技巧B4.1發問由淺而深:老師問問題,請小朋友先就自己的經驗回答。再提問:什麼是同情心?B4.2運用開放問題:老師提問:如果沒有同情心會怎麼樣?B4.3待答時間適當:你對非洲捐款,認為是不是有同情心等?老師等待學生問題回答後, B4.4繼續延伸問題:繼續延伸問題:怎樣才算是有同情心?B4.5理答統整概念最後老師再說明同情心概念是將心比心的意義。其他行為(請詳細敘述)請同學朗讀課文段落。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證
37、據 B1 B2 B3 B4 其他高度表現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尚未高度表現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表2-4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A版)行為領域C:有效溝通C1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C1.1 音量足夠清晰:老師的音量足夠,最後一排的小朋友也能聽得到。C1.2 使用合適語文:老師能國台語正確發音、交互使用、學生出現笑聲。老師除國台語交互使用之外,利用仿聲幫助學生瞭解。例:一一(救護車)。C1.3板書正確清楚:老師對於重要詞語會工整板書。例如:同情心。C2適當地運用身體語言 / C2.1善用眼神手勢:老師以肢體動作來表達,解說語詞意義,例:遭遇;老師會將眼神放在有聲音之處。C
38、2.2移動促進溝通:上課大部分時間,老師停留在講台前講解,少部分時間在行間走動。C3用心注意學生發表,促進師生互動一 C3.1 鼓勵發表傾聽:老師對於學生的發表,會注意、聆聽。C3.2 複述澄清真意:老師會請同學針對前一位同學的發表作一複逑。C3.3 正面回饋反應:對於表現好的同學,會以愛的鼓勵來激勵,也會透過團體的鼓掌給予鼓勵。其他行為(請詳細敘述)老師會請同學出來,師生相互演示,以說明語詞的概念。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證據 C1 C2 C3 其他 其他高度表現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尚未高度表現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表2-5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A版)行為領域D:班
39、級經營D1營造和諧愉快的班級氣氛D1.1和善親切互動:老師以卡通經驗解說,學生們表現出有興趣的態度,D1.2幽默機智輕鬆:老師幽默的問:需不需要老師的關懷?學生答:不需要,老師則說:不需要,那下午不用來上課了,學生會心一笑。D2妥善布置教學情境D2.1依活動排座位:傳統式直排學生座位。D2.2配合教學布置:D2.3善用空間展示:進行單元布置:三個文字掛圖D3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規和程序D3.1訂定執行規定:學生發問前會舉手,經老師允許後才會發言。D3.2榮譽鼓勵自律:以分數表記錄學生常規表現;表現優良的個人或團體皆可加分,及時給予鼓勵。D4有效運用管教方法D4.1勤獎勵良行:對於遵守上課秩序及發言
40、踴躍者,老師會對個別的學生或整組加分,以鼓勵並肯定優良的表現!D4.2善用社會獎勵:學生答對時,老師會運用同儕力量加以鼓勵。D4.3明確處理違行:對於未舉手而發言的個人或組別,則在分數表上扣一分。其他行為(請詳細敘述)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證據 D1 D2 D3 D1 其他高度表現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尚未高度表現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尚未高度表2-6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A版)行為領域E:掌握目標E1充分地完成教學準備E1.1 決定合適目標:根據核心概念“同情心”訂定學習目標。E1.2 目標設計教學:設計問題情境,由同學們來即席地回答發表。E2有效掌握教學時間/E2.1迅速
41、進入教學:老師很快進入課文段落的講解和語詞介紹。E2.2維持流暢教學:利用問答歷程方式,進行教學。E2.3走動促進學習:少走動。E3評量學生表現並提供回饋與指導E3.1使用多元評量:以實例、問答等方式,來進一步瞭解學生是否知道。E3.2 明確指導改正:對於學生所提的各種答案,老師皆能進一步提出質問。E3.3 鼓勵進步學生:使其思考正確答案。當說得合理時,老師會口頭讚美。E3.4 採取補救措施:對於發表有困難學生,老師會幫忙提示引導。對於“同情心”概念,除理解意義之外,老師會提問題擴大其運用範圍。E4達成預期學習效果E4.1 學習用心專注:老師讓學生閉目思考上課內容概念,學生積極發表問題。E4.2 理解運用概念:老師請同學發表並運用所理解的概念。E4.3 合理價值判斷:老師探求學生幫助別人的價值澄清。例:捐10元會不會太小氣?其他行為(請詳細敘述)行為表現摘要:觀察證據 E1 E2 E3 E4 其他高度表現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