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826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变革与挑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 变革与挑战第一章 教育变革的背景与走向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潮流,知识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不断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越来越快速的变化不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迅猛,而且也更为彻底。这种剧烈的社会变化不断引发和推动着教育的变革。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形式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甚至难以适应社会变革的挑战而不再发挥作用。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变革,寻求重新定位和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教育变革的社会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又面临自身生存环境变化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不断发展,对

2、教育变革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教育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促使教育不断发生新的变革。一、全球化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全球化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进程,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以生产全球化为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则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其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在地球上不断扩张,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跨国公司分机构频繁联系、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加快了国际分工的步伐。世界经济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后,到20 世纪90 年代

3、发展到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通过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使相当国家居民的教育需求由国内扩大到包括出国留学在内的国际需求,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带动了教育服务的进出口,提供了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今天,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发展等问题越来越具有共同性,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多国共同努力。在共同的政治经济主题下,各国教育的共同性也不断增强,教育在传承各国文明的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成为各国教育的共同内容之一,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更多地具有国际性特点,这种教育内容一致性的加强,导致教育方式的国际趋同性。同时

4、,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正在使人类传统的政治观念产生动摇,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当今多极政治变革中,各种国际政治和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发挥着超国家的作用,国际社会新的政治文明正在取代旧的政治观念,在这个国际政治转型疾速进行的时代,作为影响人类存在、促进人类进步重要力量的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于国际社会新的政治文明来说,教育国际化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增多,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当然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人们在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时的态度和方法在改变,而教育的国际化,正是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交往的重要渠道,通过国

5、际间的相互交流、研讨、协作,以解决教育上一些共同的问题。尽管各国教育改革的政治目的不同,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各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多地具有了国际性的特点,各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共同性方面不断增多。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保障民族社会的延续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不断增加,教育在传承文明过程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并且这些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在各个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教育内容的这种一致性以及教育对象认知过程的共性特征又进一步导致教育方式的一致性,各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一致性

6、的增加是教育国际化内在要求之使然。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交往的跨国流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其地理、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不同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差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凸现出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变得更加激烈,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比较教育研究,2005(12).这种状况表明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其突出标志是文化的开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开放,开放就意味着多元、趋新和融合,也意味着对抗、逆返和泛滥,既要看到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

7、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又是深刻认识“文化是在一切社会增长标志之上的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些多元文化的相互冲撞与融合中,一方面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争夺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使得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在多元文化和两种社会发展理论的相互冲撞和融合中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新态势必将对教育国际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因而促进了教育的民主化观念和多样化发展方向,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这已经并继续打破着教育的国家界限和族群界限,需要我们的教育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从而可以培养

8、对未来高度适应的人才。反过来,加强教育国际化,是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推动多元文化融合的必然要求。二、知识经济提出了教育创新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农业经济是一种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自然经济,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受自然的支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和劳动力的占有;工业经济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而出现的一种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机制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资源的垄断和资本的利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而且包括知识的生产、积聚、应用,尤其是知识进

9、步及创新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经济发展的能力及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一个依靠创新求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人。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的创新,知识经济的产生就是知识创新的结晶。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不再是传统的以资本、资源大量投入来促进的增长,而是以知识、信息以及高科技人才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以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以

10、知识创新为基础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被认为知识经济典型代表的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不断开拓创新的产物。它把知识作为发展经济的资本,改变了财富只存在于有形的原料产品之中的观念,确立了财富存在于计算机所包含的高科技知识之中的价值观,并把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在不到20年时间里,该公司产值达1500亿美元,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知识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李景正,赵越.

11、论知识创新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情报科学,2000(10). 有了知识的创新优势,就可以弥补资源、资本的劣势,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对知识的思考方式上,过去主要是单历程的,表现为部分理解的方式,而现在主要是多历程的,更强调整体理解;对于知识的范围,过去更注重知识的可编码性和最终可知性,更强调显性的知识,而现在更注重知识是无边界的和不确定的,更强调隐性的知识;对于知识的增长,过去坚持知识是靠累积而线性地增长,因而注重重复性的训练,而现在坚持知识是靠批判而有机增长,因而更加注重反思与批判性建构;在知识管理上,过去强调预测与控制,因而更关注知识的秩序或传递

12、,而新的思维更强调洞察与参与,因而更关注知识的创新或生长;在知识获取的方式上,过去表现为个体的独立性,注重独立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现在表现为集体的协作性,注重知识分享。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无疑成为时代精神的聚焦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三、科技革命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晶,它不断地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社会变革和认知变革,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石。今天,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是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正在变成技术。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由于现代技术的融合化趋势,

13、各种高新技术都具有组合技术的性质,于是,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而大型、复杂技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机械技术向“智能技术”的升华。同时,从硬件技术转向软件技术,从有形产品的开发转向无形产品的开发,从偏重硬件的发展路线转向注重整体的发展路线,当代技术正在进行新的整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汇、综合,在广袤的学科发展空间成群崛起了许多新兴的学科。新技术革命浪潮对各学科领域的冲击,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和突变论向各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智力工程的研究触角向高科技领域的涉猎等,充分展现了科技的整体化趋势。而现代科技的整体化趋势又大大拓展了现代人思维能力

14、的空间,有效地深化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度,从而进一步引起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链式反应”。科技革命带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知识陈旧率的加快,学生面对太多太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究竟哪些知识是他们应该学习的,哪些知识又是他们能够学习的,哪些知识是适合他们学习的。一般而论,他们应该学习的知识比他们能够学习的和适合他们学习的要多得多,学校必须对知识进行选择,必须教会学生自已对知识进行选择。同时,由于科技革命促成了教育手段的迅速变化,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使教育媒体走向多元,而且这些教育媒体越来越多地具有了教育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企图向学校中的学生传递他们

15、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已变得不可能,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人类教育经历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科技进步为背景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当代教育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它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电脑化、虚拟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又一个重要的途径,网上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互联网与最新电脑技术的结合,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远程教育这种人类前所未有的教育形式成为可能。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开展学习活动,也可以自己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等进行自学自测,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

16、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以拓宽知识范围。电脑技术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完全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网络咨询,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同时,虚拟实在技术可以使人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逐步弱化,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方式。因此,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部分来源,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终身享用的局面被完全打破,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特征;新的科技革命成果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远程教育成为颇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培养

17、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科技革命带来的教育媒体多样,而且极大地搞活了媒体的教育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如果我们想把握住这些传播网络的迅速发展,那么教育不容置疑地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8. 四、多元文化提出了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整合趋势,另一方面又是保持各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变革走向。正如WTO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所言,“把整合中的经济、民族与文明管理起来,使每一种都保持独有的身份

18、和文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做出的伟大承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 既是全球化又是多样化,这是当今世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19、等等,冲突无处不在,而融合与创新也日益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强弱消长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追求自觉、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群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把无数个体联结为社会,又把前后相继的社会缀接为历史。因此,文化是纽带、是桥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明基础。一个主权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文化总是具有民族性的,一个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创造出的文化也就不同,形成各自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各

20、民族的文化维护着本民族的特性,在原有的轨道上发展,并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王枬,陈时见主编.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37. 旧有的教育通常是一元文化的教育,主要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而对于非主流文化关注甚少,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差异性也较少涉及。多元文化要求教育要体现和反映各种文化的传统与需要,要尊重每一个体的文化背景与经历;要求教育具有更大的弹性或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文化的需要;要求教育更多地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实际状况和要求。总之,多元文化要求教育更多地立

21、足多样性,追求个性化,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面对新世纪扑面而来的各种严峻挑战,许多国家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一些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开展“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把发展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治国之策。各国为了增加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在努力建立一种能使生产工人到专家学者、从蓝领工人到高级经理都能受益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改进和发展经济,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江总书记在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着重

22、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新型动力对于新世纪的学校生存状况,由于各种变化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很难对此给予简单的概括与描述。但无容置疑,学校所面对的社会状况将会全然不同,学校的生存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将更多地同社会公平、发展效率相联结,学校质量将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参与、技术运用、综合评价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一、社会参与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是一个无形的社会网络,它以知识为结点与家庭、社区、工商企业、政府决策及文化等各种组织和机构相连结。家庭、社区对学校的参

23、与性,学校与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协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方式、管理模式、科学程度和质量递次。德里宣言指出:“教育是一项社会的责任,涉及政府、家庭、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它需要各方超越见解观点和政治立场的差异,通力合作而共同承诺和参与。” 德里宣言.成都晚报,1994-6-16. 社会参与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家庭直接相关。根据198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与其家庭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父母教育程度和职业有关。学生在学校的许多行为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家庭关系、背景与环境。社区的参与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极为重要。一方面,社区为学校提供灵活而

24、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机会,学生通过这些机会拓展教育空间与教育内容,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学校更能了解和明确社会变革及其对学校的要求,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强调全社会的参与是立足于社会各组织、机构及决策部门与学校的协调作用,而不是局部分散性的合作。只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合作,才能建立起一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健全的学校网络,才能助成学校的成功。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功的国家都是鼓励当地社区、家长和教师果断地参与,而且,只有不断地对话并得到财政、技术或专业等各种形式的外援,这种参与才能继

25、续下去。当地社区在任何成功改革的战略中都占有首要地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学生个人各方面都要得到发展。但在社会变革加剧的今天,一所单独的学校或者一个单独的机构要在促使学生各方面发展上都提供有效的影响,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让社会各方面都积极参与,都共同承担教育责任,都起到教育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属于学校,也属于全社会。 “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 摘学会生存,北京

26、: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3.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学校必需从封闭走向开放,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使学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互协调和紧密结合,以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基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上重新确立学校的作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保持协调统一,从而形成基于合力的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学校加强同社会的联系至少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学校社会一体化合作关系。这不仅可以促使学校更好地利用各种具有教育力量和价值的资源,而且可以满足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变革的需要。二是学校向全社会成员开放。由于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独享的文化资源,

27、而成为公众的一致需要,学校就不应立足于校内的发展,而应把触角伸向广阔的社区生活中,承担起改造、发展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任务。三是社会力量介入学校。奈斯比特曾在80年代时指出:“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生活作好准备一生活的大部分是工作。但在今天,工作单位的需要同学校之间存在差距。” 奈斯比特.展望90年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173.社会力量介入学校,不仅可以缩小这一差距,而且可以推进学校的变革。二、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教育发展重要支撑几千年来,学校教育主要依靠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及其对诸如黑板、教科书、报刊等的运用来进行,教育活动只是一些原始而简单工具的应用。

28、随着本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信息、处理、存贮和传播过程中的应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幻灯、电影、投影仪、收录机、语言实验室、教学机器、广播电视等在教育中得以广泛运用。而今天,新世界即刻信息和信息技术正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一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并促使学校的彻底变革。“信息化的进展将给以人为对象的各种科学,尤其是有关教育的各种科学的进展,带来革命性影响”,“从教育是人类固有的世代间的信息系统这一角度出发,具有彻底改变教育模式的可能性”。 瞿葆奎主编,钟启泉选编.日本教育改革.

2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59.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仅能允许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学习活动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拓展教育时空。“教育本来就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因而这种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为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创造了条件。日本专家认为,真正的信息化的基本效用是,在教育中大幅度扩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向信息传递,并缓和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创造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空间。” 朱永新等编.日本教育改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184.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型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单一的班级制大课堂的集体授课模式,将从根本

30、上改变传统学校的标准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的特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不同程度和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为教育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加速教学进程、减少时间消耗、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也为教学的个别化与个性化创造了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把学校教育中诸如传播基础知识与技能等许多工作委派给精通视听设备的专家和高水平的教师共同组成的小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劳动条件与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适应信息化方面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真正搞活各种

31、媒体的教育职能,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消极的影响。对此,学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使媒体产生符合学校要求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学校不只是培养与信息有关的从业人员、技术人员,而更重要的是对所有人进行系统的、一般的信息教育,使人们都能够有效地活用信息技术,学会辩别信息并培养有效地获得积极的知识的能力。二是学校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各方面,如何引进、运用信息技术成果,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个别化和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三、改革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实施知识战略,充分开掘知识与人力资源,无疑是迎接挑战而发出的最强音。

32、要实现与时代的连结,学校教育就必须摆脱旧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更新与创造。首先,这是知识创新的需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而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性,因而归根结蒂是学校教育的创造性。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不但不会有所发展,而且还会走向衰退,甚至灭亡。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依赖于富于创造的教育。学校的更新与创造是民族创新的基本源泉。其次,

33、这是教育变革的需要。近些年来,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挑战,各国都在调整教育发展战略。早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就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提出,“为迎接下一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的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6. 美国1993年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提出了创造的问题,专门增加了培养

34、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日本提出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而创新能力无疑是生存能力的核心。韩国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训练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教育一支有创造力的劳动大军,使他们的创造力足以使新加坡成为“知能岛”。创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没有更新与创造,学校教育不仅会落伍于时代,而且会滞后于教育本身变革的潮流。此外,这也是学校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网络的扩大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学习和获取知识不只是局限于正规学校系统。当学生步入校门时,已或多或少地带有整个世界的痕迹,大大超出了学校、家庭,甚至附近社区的影响范围。各

35、种大众传播媒介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机会和条件。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并不要求学生做出任何努力,通常是依据其瞬时的需要和兴趣。这就导致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经常指责传媒把一种无关紧要的,甚至是负面的文化与信息传递给少年一代;另一方面传媒的辩护者则指责学校墨守成规和使用过时的方法传授过时的知识与技术,但学校必须超越教育与传媒二者间这种往往被认为是不可缓和的对立状态。从广义上讲,不管人们对传媒窗口的质量如何评价,它们都是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一定是教育性的,但却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学校必须不断更新,以成为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然而,在中国,直到今天,学校仍然普遍

36、沿用旧式教育模式,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标。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挑战,客观上要求学校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能力的真正获得,在于学习主体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尊重与爱护,在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这种教育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而且与时代发展潮流相背离。面对新世纪的呼唤,学校教育必须有一个从旧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彻底的更新过程,并从更新与创造中找到不竭的生存动力。第三节 教育变革的基本走向 一个旧的时代正在结束,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适宜于旧时代的教育被不断形成的漩流

37、式的浪潮所冲击,处于急剧的变革与重建之中。在这一剧烈的变革过程中,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无论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驱使,教育都必须不断调整,并在变革与未来的视界中建立起新的方向。一、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动教育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创新便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如何迎接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培养以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摆在新时期学校面前的重大任务。而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洞察时代发展的脉搏,赫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掀起了20世纪80至90年代教育改革的浪潮,而且仍然是今天实施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

38、重要的战略纲领。(一)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就是要直面现代化的挑战,并将现代化化的要求转化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方向,将教育发展纳入现代化过程中, 参见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教育研究,1999(3). 也就是要求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和进行文化改造参与现代化进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教育面向现代化必须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从实际出发,有效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要跟踪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超越现实,培养改变和超越现实生产力和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同时,要实现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实现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本身的现代化

39、。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不仅要求实现教育价值、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要求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还要求实现教育在数量、规模、条件、内容和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在知识经济强有力的挑战面前,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创新的过程。 (二)面向世界。“面向世界”是观察世界,与各国交流进而参与世界体系的互动过程。教育要面向世界,一方面要大胆汲取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成果,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封闭式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教育,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是要将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放入世界教育体系进行观照,在与世界各国教育

40、系统的互动中探索和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更有效地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为“世界中的中国”培养人,培养在开放的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交往和开拓的一代新人,使我国的教育与世界前沿文明的教育接轨,使我国的教育质量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也正是在与世界各国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育创新的养料与动力,进而拓展教育创新的空间和推动教育创新的进程。(三)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广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造就面向未来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过去,“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而今天,由于社会生活变动的节奏显著

41、加快,教育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明天”着想。所以,现在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瞻远瞩,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要着眼于下一个世纪”。1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站在今天的立场预计和思考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按照未来的最大可能规划教育创新的理想目标,并作出逼近理想目标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又要站在未来的立场评判教育的现在及走向,并以未来的眼光设计教育创新的行动框架。二、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近百年教育改革的

42、历程中,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持有的教育观念和改革措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从整体而言,可以归并为以传授科学知识、以功用目标为核心的科学主义和以发展人的个性、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为主旨的人文主义两大范畴。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又各执一端,相互对峙,科学主义在20年代以前就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规模并取得了统治地位。20年代到40年代,人文主义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又占据主导地位。 “二战”结束后,科学主义又占绝对优势,与人力资本论相呼应,主导了50-70年代的教育基调和格局。70年代后,人文主义得以复兴,与科学主义平分秋色,并日益走向融合。 科学主义关心的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用科学与不科学来衡量

43、一切事物,这就把价值、人的存在、情感、人的自由等排斥在科学之外,结果必然导致人文精神、人的价值的衰退和生存意义的丧失。人文主义由此对科学主义提出批判,转而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立价值,申言“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价值。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论是无限地扩大科学的价值,还是无限地扩大人的自由完善的价值,都不能把学校教育引向合理的目标视域。因为未来社会既是一个高科技日益增长的知识密集型社会,科学主义仍将保持其稳固地位并继续发展,同时又是一个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的人文社会,人文主义也将进一步复兴,并与科学主义相融合。学校就应当更多地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对立因素的和谐性上着

44、手克服各自的片面和局限,使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由对峙走向融合,形成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早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科学的人文主义就作了重要的阐说:“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的完善为方向和目的。首先,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由于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

45、素,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不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科学技术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性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学会生存在论及“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时指出,“寻求一个新的教育秩序,是以科学的与技术的训练为基础的,而这种科学技术的训练是科学的人道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4. 但它与唯科学主义不同,在强调以科学技术训练为基础的同时,并没有轻视人的价值的含义;它也不同于古典人文主义,科学的人文主义反对任何先验的、主观的或抽象的关于人的观点,是指“一个具体的人

46、,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因而他必须掌握“为人类本身服务”的科学知识。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5.其次,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完善,科学的局限性逐渐显露,科学万能的信仰正在坍塌,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价值方向的社会发展观正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因素,而且还包括人文的因素,发展的概念正在趋向全面化和人文化。学会生存宣言,“教育应该努力帮助每一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亿万人民潜在的能力,解放群众的创造力。而且为了预防工业技术方面不合理的发展引起长期

47、不利的影响,教育应该宣布一个人道主义性质的最终目的,从而采取步骤,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112.此外,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以塑造完整的教育。也就是避免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割开来,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虽然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对立状态,但科学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物质进步在总体上有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的进步也有利于科学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没有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科学的发展及其运用容易走入歧途,但

48、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一种没有多大意义的精神会聚,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都各有其价值,又各有其局限性,二者必须结合。树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把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总的质量规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仅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且也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要求使然。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方面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发展,缺一不可。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否定,反而注重个性发展,即以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个性化的发展,人就失去了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的素质的个性化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力量,也是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