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536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一)发展战略“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县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的五年,是我县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县发展的关键期、转型的关键期、改革的关键期、稳定的关键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津是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过程中,要以产业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加速“三个转变”、推进 “三个集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大县,坚持西部温州、建设民营大县,坚持产业支撑、建设工业大县,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活力新津,坚持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新津,坚持

2、依法治县、建设平安新津的理念,努力把新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后劲充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体制机制充满生机,法治程度高、社会秩序良,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好,人民幸福指数高、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新津”。(二)发展布局总体布局为“一核、一区、两轴、两片”。一核是以县城区域(五津镇、邓双镇、新平镇、永商镇)为中心点,构筑全县政治、经济、商贸、旅游核心区。一区是以川浙合作工业园区(含精细化工集群)、花源镇工业点作为载体的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食品(饲料)、机械、化工等主导产业。两轴是以沿318国道的花源(轴头)、花桥、五津(轴心)、永商(轴尾)为一轴,以普兴(轴头)、五津(轴心)、新平、安西(轴尾)为一轴

3、,形成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两条城镇轴线。两片是以花源镇为带动源,形成辐射兴义、方兴、文井等西北部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片;以普兴镇为带动源,形成辐射金华等东南部区域的现代物流集散和特色农业发展片。“两轴”“两片”均以 “核”为中心,形成城乡共融互动、一体发展格局。1、农业产业布局平坝和台地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浅丘地区重点发展林果业、花卉苗木业及生态观光农业等。一是以方兴、新平、文井、兴义等地为中心,建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基地,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二是以兴义、文井、花源、花桥、新平、普兴、金华等地为重点,设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优质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三是以五津、花桥、花源、普兴等地为蔬菜生产基地,

4、以安西、新平、花源等地为食用笋生产基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四是以方兴、新平、文井等地为中心建立食用菌基地,以邓双、金华、永商、普兴、五津等地为中心建设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五是突出各镇(乡)原有畜牧业发展特色,加强家禽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有选择地推广发展三元杂交猪、肉鸡、獭兔、肉羊、肉鹅等畜牧业;六是以花桥、邓双、安西、兴义为中心大力发展水产业,实施水产“万亩亿元”工程。2、工业产业布局重点支持发展以肉制品加工为主的食品业、以路桥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及日化工业,限制发展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加快形成以川浙合作工业园区、精细化工集群、花源镇工业点聚集发展,以川藏路大件路沿线现状企业规范发展,以列入市

5、工业发展战略后备区的金华镇(普兴镇)组团式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3、商贸、旅游布局主要布局于县城规划区(含五津、永商、新平和邓双镇)范围内和花源镇;商业用地区主要布局于县城规划区(含五津、永商、新平和邓双镇)范围内和花源镇及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全县“十一五”总体发展布局图4、城镇布局按照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山水休闲城市定位,到2010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6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0.6平方公里。形成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农村居民聚居点)三级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和农村居民聚居点布局。城区重点向西、向北发展;工业集中发展区向主城区东北部发展。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强化中心、培育支点、发展轴线、区域联动”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我县城镇规划为三个等级结构:一级中心为县城(包括五津镇、邓双镇、新平镇和永商镇部分);二级中心为花源镇和普兴镇;三级中心为永商镇、花桥镇、金华镇、兴义镇和安西镇。县城人口达到10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小城镇和中心村人口达7.2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