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767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复习资料.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企业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概述 第一节、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初始的分工及专业化是企业产生的前提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即不同的劳动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专业化:某种生产要素在一些分散的生产片断上的相对集中 分工(相对分散)专业化(相对集中)。二、企业产生的过程(说法一)早期的分工为自然分工。满足自身生存后,出现了剩余产品。自然产生了交换。进而形成市场。市场促进交易的发展,进而促进专业化的发展。交易的增大,出现交易成本,即交易费用。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为了实现资源的聚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就产生了企业。 小结:分工产生交换,交换产生市场,市场交易产生了企业。 (说法二) (1)企业也是一

2、种组织,其产生:有需求,就能产生。(成员的利益需要)实现和满足他们以个体形式无法实现和满足或者无法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实现和满足的愿望。 (2)下述作用也使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资源力量的汇聚作用。、资源力量的扩大作用。、人们需求的交换作用。企业提供交换场所,打工者用劳动,换取薪酬,投 资者用资金换取利润。三、企业的基本作用: 使用、配置和运转社会(经济)资源,使其形成新的组合,从而实现新的价值。从而为企业股东、员工和社会带来各自所期望的利益。企业的基本作用在于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配置和增值。四、企业的基本特性:1、生产性:制造产品(有形、无形)和服务。2、盈利性:增值部分:、回报社会、扩大发展、维

3、持开支。3、市场性:企业的边界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五、企业的社会地位:1、提供物品2、提供就业3、提供税收六、企业发展时期1、手工业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16世纪-17世纪) 特征: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变化、采用机器、工场内部形成分工 2、工厂生产时期 企业诞生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建立 特征:工厂资本雄厚,小型生产者不易与之抗争。机械生产,节省人力,生产效率与效益显著提高。手工业者失业,或沦为雇工,形成了一批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产业队伍。工厂内部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 3、企业生产时期 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

4、期,乃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特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 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形成了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兼并,使生产进一步集中。同时,企业向国外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不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 7、 制约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发展变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观

5、念、道德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革命(根本因素)第2节 、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进行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系统运行过程: 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信息反馈产品、服务等外部环境输入 转 换(生产服务过程)输出用户企业系统三、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 2、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 3、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4、 企业的责任 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 科

6、学发展: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赢利,并担负着增加税收和国家发展的使命。 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节约资源相适应。 保护环境: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 文化建设: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 发展慈善事业: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 保护职工健康: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发展科技:总体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较差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也十分低。五、企业的分类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企业分类根据企业资源密集的不

7、同分类: 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企业。 资金密集型企业:单位劳动力占有资金量(或资产量、 资本)较多的企业。 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生产高、尖、精产品和提供知识服务的机构,集中大量科技人员、研究人员和创新人员,其所用的工具比较先进(设备先进、工具先进)的企业。第3节 、企业的法律形式一、企业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组织。法人不是自然人、是 组织。 我国把法人分为四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法人应具备如下条件:1

8、)依法定程序设立,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2)有专门的名称、固定工作地点和组织章程3)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独立支配的财产4)自主经营、独立核算5)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济争议的仲裁和诉讼)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二、法定代表人: 法律概念,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由董事 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则是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三、法人代表: 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4、 个体企业1、含义:个体企业是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的企业2、特征:业主享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所得,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有完全责任。 个人业主制

9、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内部管理机构简单 3、优点:建立和歇业的程序十分简单易行,产权能够比较自由地转让 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一,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利润独享,保密性强 精打细算、勤劳节俭4、 缺点: 多数个体企业财力有限,且由于受到偿债能力的限制,取得贷款的能 力较差,难于从事需要大量投资的大规模工商业活动。 企业的生命力弱,如果业主无意经营或因健康状况不佳无力经营,企 业的业务就要中断。 企业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素质低的业主,也难于由外部人员 替换 5、 合伙制企业1、 含义: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人分享企业 所得,并对营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 2、 特征:可以

10、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共负盈亏,也可以由所有合 伙人共同经营 规模较小,合伙人数较少 3、优点:可以从众多的合伙人处筹集资本 合伙人共同偿还责任减少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的筹资能力有所提高 合伙人对企业盈亏负有完全责任,这意味着所有合伙人都以自己的全 部家产为企业担保,因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 4、 缺点: 合伙制企业是根据合伙人之间的契约建立的,每当一位原有的合伙人离开,或者接纳一位新的合伙人,都必须重新确立一种新的合伙关系,从而造成法律上的复杂性,通过接纳新的合伙人增加资金的能力也就受到限制 由于所有的合伙人都有权代表企业从事经济活动,重大决策都需要得到所有合伙人的同意,因

11、而很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延误和差错 所有合伙人对于企业债务都负有连带无限清偿责任,这就使那些并不能控制企业的合伙人面临很大的风险 6、 合作制企业 1、 含义:合作制企业是以本企业或合作经济实体内的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 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为特征的企业制度。是劳动者自愿、自助、自治的经 济组织 2、 作用:合作制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3、特征:外部人员不能入股。这是合作制企业与股份制企业的区别 合作制企业的劳动者同时也是企业的股东,其股本金因而具有劳动者 自有资金的性质 合作制企业的税后利润,一部分用于企业内部的按劳分配,另外一部 分则应按股

12、本进行分红 七、无限责任公司1、含义: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注: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是指股东不论出资多少,对公司债权人以全部个人财产承担共同或单独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 2、特征:无限责任公司是典型的人合公司。 公司盈余分派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按股东的投资额,以资本 的利息形式分派,另一部分则按合伙的平分原则处理。 股东所负责任太大,筹资能力有限。 8、 有限责任公司1、 含义: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成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 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2、 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

13、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 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最高人数的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发行股票。有限责任公司兼有资 合性和人合性。3、设立的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4、设立的程序 设立人订立公司设立协议订立公司章程履行出资义务办理设立登记。九、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1、含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 任公司。2、特征:由一个股东投资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人公司具有法人

14、资格在内部组织上具有特殊性3、 治理结构 资本监管:最低注册资本额及其出资缴纳制度、公司资产与股东财产分离制度 组织机构:公司不设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否设置由股东自己选择 保障措施:公示制度、外部监督检查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4、 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比较 法律地位不同股东对企业债务承担的责任不同规范企业的法律不同企业的税赋不同法律对投资人的身份限制不同10、 国有独资公司1、 含义:国有独资公司属一人公司的特殊形式,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 地方政府授权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 公司。2、 管理机构: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

15、国家行使出 资人职责。3、组织机构:国有独资公司虽然不设股东会,但必须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4、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比较: 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资格并无特别要求,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作为出资股东设立公司 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为必须设置的机构,而董事会和监事会都可以根据公司规模和股东人数来决定是否设置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不同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11、 股份有限公司1、 含义: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 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2、 设立方式: 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

16、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3、发起人的人数及其资格: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和发起人协议。4、 注册资本: 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指公司全体发起人同意购买并且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股本的全部数额。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必须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5、股份发行:股份发行应遵循公平、公正、同股同权的原则 股票种类:按股东的权利分,股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按股票是否记名分,

17、股票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按股票的发行对象分,股票可分为A种股票、B种股票和H种股票。 发行价格:股票的发行价格是股票发行时所使用的价格,也是投资者认购股票 时所支付的价格 新股发行的条件: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3、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4、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新股发行的程序: 股东大会对发行新股的有关事项作出决议办理公开发行新股审核公告招股说明书和财务会计报告确定承销机构,签订承销协议认股人认股、缴纳股款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6、 股份转让: 股份转让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持有人依法自愿将

18、自己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份成为股东的法律行为。股份转让的特点股份转让在公司法中特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股份转让须依法进行股份转让属于相对自由的转让股份转让在特定情况下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股份转让是以股票的形式出现的股份转让是一种法律行为方式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证券交易场所包括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其他交易场所。限制 股东转让股份的限制,包括发起人和上市交易前的股东。 公司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包括法律规定的限制和公司章程规定的限制。12、 上市公司1、含义: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2、特征: 上市公司是建立在股份公开发行基础之上的股

19、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在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含义就是公司股份“上市交易”,即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 上市公司是与证券市场紧密联系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东人数众多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必须实行信息披露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受法律严格规制的股份有限公司。3、 上市的条件: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4、 上市的程序: 提出股票上市交易申请

20、 证券交易所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对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进行审核,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 与证券交易所签订上市协议,由证券交易所安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进行上市公告5、 股票上市交易的暂停: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消失后符合上市交易条件时,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恢复公司股票上市交易。6、 股票上市交易的终止: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

21、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 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7、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公司的比较分析 (1)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的出资证明为股票,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其出资证明为股单,股单不能自由流通,股东转让出资要受许多限制。 (2)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募集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则不能。 (3

22、)股份责任公司的财产状况必须向社会公开,有限责任公司则不必。 (4)规模大小不一样,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资本限额较小,而股份有限公司最低为1000万元,比较高;有限责任公司一般为中小企业,而股份有限公司通常是大型企业。 (5)股东人数的多寡不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众多,有限责任公司的人数较少,最多为50人。 (6)股东的投票表决权不一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股一票原则,持有股份多的股东拥有比较多的表决权,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第二章、企业管理概述第1节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任务一、企业管理的概念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

23、、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2、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管理:即对以生产为中心的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以及产前的技术准备 过程和产后的服务过程的管理。经营管理:即对企业联系到社会经济的流通、分配、消费等过程,包括物资供应、 产品销售、市场预测与市场调查、对用户服务在内的管理。三、企业管理的任务 (一)合理组织生产力两方面含义:使企业现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不断开发新的生产力。(二)维护并不断地改善社会生产关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要维护其赖以产生、存在的社会关系 为了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通过改进企业管理手段、方

24、法的途径对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改善。第2节 、企业管理发展概述1、 西方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1、四个阶段: 作为古代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巴比伦在生产管理、军事、法律等方面也都曾有过许多光辉的实践。 古代欧洲的希腊和罗马帝国,曾经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国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进入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进行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研究也日臻深入,形成了各具特色、流派纷呈的现代管理思想丛林,对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25、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和管理学家: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发表了国富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经济学观点,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是一位精通数学、机器制造的经济学家。1832年他发表了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一书,除进一步阐述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外,同时强调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是一位空想的社会主义者,他曾经为工厂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过一系列试验。泰勒的科学理论、甘特发明了利用线条图制订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地执行管理办法、福

26、特在19141920年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生产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及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如图)、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归纳:1.管理过程学派 2.社会系统学派 3.决策理论学派 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5. 经验管理学派 6.管理科学学派 7.权变理论学派 8.经理角色学派3、 企业战略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就是管理的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的所谓“战略热”。4、 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热潮起因于对日

27、本式管理的研究。形成企业文化热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比较管理和交叉文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管理实践中的最大特征是跨文化管理。1981年,美国伏格尔教授发表了一本石破天惊的著作,名为日本第一,副标题是美国的教训企业分为“A型”和“Z型”两类:指出A型的美国式公司,强调速度、个人、数字、利润、显得急功近利而缺乏高瞻远见,而成功的日本公司(Z型)却具有团体意识,尤其在精密分工之后,往往有管理者的经营哲学在起作用,生产效率不仅与科技有关,而且与投身其中的员工息息相关。1981年,对企业管理“软”因素早有研究的斯卡尔和阿索斯首先出版了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之后成功之路、赢得优势、论公司文化等大

28、量的管理学著作相继出版,进而使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广泛流行起来。成功之路等著作中介绍了一种全面观察和思考管理问题的框架所谓“麦肯锡7S模型”(如图)5、企业再造理论 1)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的加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强劲。企业的竞争对手已不仅在国内,而面临着来自全世界的同行。这使市场格局在顾客、竞争与变革三个方面出现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情况。 2)企业再造的定义: 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3)企业再造的目的: “从头改变,重新设计”。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

29、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4)企业再造的实施程序: 1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 2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3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 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4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5)企业再造的关键因素: 1.人的因素:参加企业再造工程的人有五类:领导者、流程负责人、再造小组、指导委员会、再造总监。2.技术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是企业再造的前提。3.文化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再造成功的保证。 6、 学习型组织理论(1)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 学习型组织(2)企业未来

30、的本质和方向是学习(3)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2、 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 1、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具体说来,我国企业改革可以化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1)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2)推行经济责任制。3)两步利改税(上缴利润改为上交税)。 2.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1年)以推进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1)承包经营责任则。2)租赁经营责任制。 3)股份制租赁制与承包制有许多重要区别。(1)承包制是承包企业及其经营成果,租赁制是租赁资产及其租赁权力。(2)承包制不

31、需押金,租赁制要财产抵押。(3)承包制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租赁制适用于小企业、微利或亏损企业。3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 现代企业制度有5个基本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等;同时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企业在国家宏观调

32、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5)企业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第3节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及方法1、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 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1、 系统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目的性企业系统的目的是在充分满足社会需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求得企业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 整体性现代管理所追求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先进,而是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 层次性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的关系: 上一层次根据系统的功能目标向下一层次发

33、出指令信息,最后考核指令执行结果;上一层次协调下一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同一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应由各个子系统本身协调进行,只有在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矛盾时,才由上一层次系统根据整个系统的目标利益来协调解决。 2、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就是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作。整,是指系统的整体,是集权,统一领导;分,是指系统的部分,是分权,分级管理;合,是指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分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整分合原理要求全部管理活动都要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而且要进行组织综合,既分工又协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 反馈

34、原理 反馈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再把其作用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 能级原理 系统中每个单元都根据各自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以此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现代企业系统中,有效的管理能级应是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式。) 高层,任务是确定该系统的大政方针,决策人员应当具有战略头脑和高度的领导艺术; 中层,任务是应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决策层制定的战略与决策,管理层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日常管理能力; 基层,任务是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动人、财、物等,执行层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作业层,任务是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任务,作业层人员应具备各

35、种操作机能和生产经验。 5、 弹性原理 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对系统的管理应当是灵活的、动态的,任何管理措施都应当在预测管理对象的可能变化基础上,适当地留有余地以适应管理对象的变化。 6、 动力原理 物质动力,就是物质利益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作用; 精神动力,就是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对职工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 信息动力,就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知识、社会风气、企业文化以及模范榜样等相对独立存在的信息对职工的影响力。 (为了正确地运用动力,必须把物质、精神和信息三种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2、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方法、数学方法1、

36、 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律规范和组织制度来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 主要形式: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等。 特 点:严肃性、高度强制性、规范性2、 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企业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法定权力,通过命令、指示、规定、条例以及具有强制性的计划等行政手段来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 主要形式:命令、计划、指挥、监督、检查、协调、仲裁等。特 点:强制性、直接性、垂直性、范围性、速效性3、 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主要形式:价格、税

37、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经济手段。 特 点:客观性:符合商品经济社会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利益性:通过利益驱动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间接影响被 管理者行为。 规范性:采用规范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管理,如工资水平、罚款数额、 奖金数额、利率、税率等。 关联性:一种经济手段的变化都会造成其它经济关系的连锁反应。 灵活性:对不同的管理主体可采用不同手段。宏观领域可用价格、 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微观领域可用工资、奖金、罚 款等。 普遍性、持久性4、 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开发企业职工潜能的一系

38、列有组织的活动。 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借助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满足管理对象社会心理需要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 主要形式:宣传教育、思想沟通、各种形式的激励等。特 点:自觉自愿性、启发性、灵活性、长期性5、 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及数学模型或系统模型来寻求优化方案的定量分析方法。第四节、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1、含义: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系列成果综合应用于企 业管理,使企业管理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能适应现代化科学技 术的发展。2、 主要标志是“六化” : 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合理化、管理方法科学化、

39、管理手段电子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式民主化2、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 1、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钥匙标准化工作 2、对管理进行数字化考核定额工作 3、产品质量的保证计量工作4、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工作5、规章制度 企业全体职工在生产、技术、经营活动方面的规范和准绳。 规章制度主要有: 基本制度(这是企业的根本制度,如企业章程、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等) 管理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6、 职工教育 7、搞好班组建设8、文明环境3、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1、主要特点是:

40、科学性: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要体现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 群众性: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都要依靠广大职工参与。经常性:基础工作是任何时候、进行任何一项业务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是企业 各专业管理机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先行性:基础工作一般要在各项管理职能工作之前,为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提供 资料、准则、条件和手段。变动性:基础工作建立以后,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但也应随着生产技术组织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 先进性: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中各项标准的制订和修改,要坚持先进合理。作用:为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标准和资料。是企业管理人员正确执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41、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客观依据;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它所提高的各项定额和实际完成资料,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贯彻按劳分配的科学依据。第五节、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一、管理重心的转移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经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二、管理组织的变化企业管理权是从集中走向分散,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从金字塔型走向大森林型(也有人称之为扁平型或网络结构)三、管理组织的变化1、大森林型组织结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 (1)分厂制代替总厂制,即把规模庞大、产品众多的企业按产品、生产工艺、销售方式等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厂。 (2)分层决策制代替集中决策制。 (3)以产品事业部代替职能事业部。 (4)分散的利润中心制代替集中利润制。 (5)研究开发人员的平等制代替森严的等级制。 2、 法务部的职责 A协助企业领导人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法务部应通过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活动,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法律分析论证报告,保证企业合法权益最大化,避免企业落入“法律陷阱”。 B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法务部参与起草、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