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797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一、传说中的古蜀历史,(一)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成都百花潭战国墓出土铜盖上四十多个字母。商代卜辞、铭文。扬雄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路史九国志。成都历代方志。蜀国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牧誓,是参加武王灭商八个盟国中的一个,此后昙花一现。在西周至春秋长达五六个世纪的典籍中很少见到。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记载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蜀国原本应作叟国。久假不归,便以“蜀”为通行写法。叟既是方国,也是族名。叟族大量见于商武丁时期卜辞“执叟”、“追叟”、“率用叟”、“叟伐工方”等等。华阳国志汉中志“武都郡(略),氐傁”。阴平郡也提到“多氐傁”,“多勇戆”。主要活动在陕西关中地区,后进入

2、汉中,向西进入甘南,向南沿岷江进入成都平原。古代蜀国是以叟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地处西南的文明古国。晋朝叟夷仍定居越雋郡,自后史书不见叟夷记载。,(二)关于“蜀”字,(1)尔雅:“蜀”者,“獨”也,言不与他地相连属也。(2)蜀字源于商代甲骨文,字形象一条虫。(3)尔雅释畜曰:“鸡大者蜀。”(4)“蜀”字象征大象的头和弯曲的象鼻。(5)蜀是一种蚕虫,养蚕部落。(6)韩非子说林上曰:“鳝似蛇,蚕似蜀,人见蛇则惊骇,人见虫则毛起。”,(三)古蜀起源,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髙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

3、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古蜀先民为羌人。岷江、渭水上游以及大通河流域一带古羌文明在远古传说时代皆高于中原文明,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大禹都是从这一文化区域向东迁移,表明了他们所代表文化的先进性。中华文明的源头尽管是多头的,但最先进的文明还是存这於一地区的古羌文明。,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地球正处於大冰期,中国惟独四川盆地有秦岭阻挡,较温暖的气候有利于古人类生息繁衍。距今一万年前,冰期结束。距今八千年前,气温回升,海平面升高,大通河、岷江、渭水上游高原地区是最理想的温暖农牧区。距今五千年前,气候又逐渐变冷,高原地区人类生存受到影响,古羌人便向东迁入黄河中

4、下游地区,向南迁入成都平原,于是这两个地区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蜀文明延续了古羌文明的历史。,(四)蚕丛时代,蜀国早期三代王中的第一位。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曰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后作石棺、石槨,国人从之。”蜀志:“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三星堆出土不少與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和椎髻左衽。路史:“蜀山氏,其始祖蚕丛,纵目,王瞿上。”南宋蔡梦弼成都记:“柏灌氏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瞿上为都城。任乃强考证瞿上在彭州湔江河谷海窝子。,(1)蚕女救父与成都马头娘习俗蜀中广记卷七一引仙传拾遗:“当高辛氏,蜀地未有君长,无所统摄,其人

5、聚族而居,遂相侵噬。广汉之墟有人为邻土掠去,已逾年,唯所乘马犹在。其女思父,语马:若得父归,吾将嫁汝。马遂迎父归。乃父不欲践一言,马跑嘶不已。父杀之,曝皮于厨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见皮栖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成茧。父悔恨,念之不已,忽见女乘流云驾此马,侍者数十人从天而下,谓父曰:天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父,授以九宫仙嫔,居长生天矣,无复忆念也。仍冲虚而去。”,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四:“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云集,蜀之风俗,塑女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焉。”又云:“高辛氏有女子,父为人所掠。”蜀本纪:蚕女冢,在绵竹县。塑女子像,被以馬皮,俗号为

6、马头娘。,(2)桀伐岷山太平御览卷八O五引竹书纪年:“桀伐岷山,王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爱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五)柏灌时代,柏灌是蜀国早期三代王中的第二代。蜀志:“次曰柏灌。”太平御览卷八八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三星出土文物有奴隶双膝下跪,头发束于头顶,龇牙咧嘴,样子悲惨。史记三代世表记载,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嶲。姚,云南姚安;嶲,四川西昌一带。,(六)鱼凫时代,(1)鱼凫建都鱼凫是三代王中最后一位,也是最先统一蜀国的首領。鱼凫是氐族一支,原来居住于岷江上游,该部落以鱼猎为生。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文物中发现鱼凫王时代留下

7、的蛛丝马迹,如出土有鱿头勺柄、鱼头鸟身金带、人头鸟鱼金杖等。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山海经之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人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山海经之大荒西经曰:“鱼凫乃黄帝之孙颛顼托生为鱼,是为鱼凫。”,温江县志记载,其故城在今温江县北十五里,称“古鱼凫城”。近年对该遗址调查、考古发掘证实,此地为早期蜀人居住的一个中心部落。路史卷四:道江有鱼凫治。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四:眉州彭山县北东二里有鱼凫津。,(2)中原会战在鱼凫时代,蜀国派兵参加了周王灭商战役。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周武王伐殷,诸侯会者八百国”。尚书牧誓:“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

8、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七)杜宇时代,(1)天外来客水经注卷三三:“望帝者,杜宇,从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立以为相。”华阳国志卷三:“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扬雄蜀本记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有朱提氏女,为杜宇妻。,(2)农耕文明华阳国志卷三: “后有王曰杜宇,移治郫县,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华阳国志卷三:“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3)死尸浮江说郛卷六四上:“有荆人鳖灵死,其尸浮水上,至汶山下又复生。望帝见之,用为相。”,(4)凿玉垒山治理洪水华阳国

9、志卷三:“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患,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5)杜鹃啼血太平御览卷八八八蜀王本纪: “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太平御览卷九二三:“望帝去时子规啼,故蜀人悲子鸣思望帝。”说郛卷六十上:“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尽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八)开明时代(鳖灵),(1)迁都成都鳖灵取代杜宇为蜀王后,迁都樊乡,即今双流县境内。至开明九世时,始将国都正式迁往成都。鳖灵即位后,改国号为开明,自号丛帝,至今郫县境内还有蜀人纪念杜宇和鳖灵而修建的祠堂,名曰望丛祠。,(2)设立宗庙至开明九世时,为其祖宗设立

10、庙。华阳国志蜀志曰:“始立宗庙,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也。”,(3)尚五风气蜀国尚五的风气。五丁力士。秦惠王送给开明尚五位秦国美女,骗蜀王送五石牛,秦统一中国后於蜀中修五尺道,李冰修都江堰沈五石牛,东末汉年及三国初张道陵、张鲁在汉中传“五斗米道”等等,都与“五”有关。从考古发掘来看,祭器的摆放,石台的排列、图案的构成等等都是五个一组,或由五图组成。开明王朝是蜀国最后一个王朝,一共传了十二代。,(4)武都妖女李昉太平广记卷三五九:“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女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留之,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未几物故。王哀之,作臾邪之歌、龙归之曲。乃

11、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5)惠王献女华阳国志卷三:“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惑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掣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子(略)蜀王伤痛,乃登之,因命曰王妇冢。山川平石上,为望女堠,作思妻台。”梓潼五女:蜀本記梓潼县有五女山。秦王献五美女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为石。,(6)石牛粪金蜀志云:“秦惠王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蜀人悦之,便使人请石牛

12、。秦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7)张仪灭蜀公元前316年秋天,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灭蜀。从此,经历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十二世的漫长的古蜀国历史就此宣告结束。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巴蜀历史從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史记、汉书、华阳国志记载:“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秦惠王、始皇克定六国,辄徙豪侠于蜀”,秦大量向蜀地移民。史记记载蜀王子将兵三万,于交趾建立政权,自称安阳王,说明蜀人南迁规模相当庞大。 蜀国称蜀的来历(叟夷)。今聚居四川越嶲县的猓猡族可能是古蜀夷

13、的后裔,即六朝时所称的獠人。,(九)古蜀文明的多元性,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不少形制独特,不仅在四川首次发现,而且在全国也较为罕见。有些器物似乎与其他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中原、东南、西南,乃至西亚都有一定联系,体现了多重文化存在的因素。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是多元文化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在吸收多元文化中不断加以改造和创新,创造出了独具特色而又光彩夺目的古蜀文明。,(1)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雕像群,其造型中有一高鼻深目人形象,显然不是蜀人或中原人,从人种学角度來看,其文化来源或许与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区有着某种联系。,(2)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和黄金面具等:一种说法是,在西亚和古埃及文明中皆发现有

14、黄金神树和面具,认为古蜀文明显然受到了西亚、北非文明的影响。另一种说法是: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是神话传说中扶桑和若木的象征。大型立人青铜像(形体高大,神态庄严,纵目大耳)是太阳神帝俊以及古蜀先祖的象征。三星堆和金沙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铜、玉石、黄金礼器等文物,都是古蜀先民春分、秋分祭祀太阳出入活动的遗存,是中国古代太阳神崇拜最典型的实物见证,反映了古蜀先民强烈的太阳神崇拜观念。,(3)三星堆出土的金皮木芯铜龙头金杖,据考证是表示权力的王杖。而中原地区象征权力的则是鼎,而不是杖。权杖象征独占权力,是西亚近东地区和埃及、古希腊、罗马作为政治、经济、经济、宗教权力的象征物,后來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

15、。三星堆权杖极有可能是从西亚或埃及通过中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经中国云南转入川西平原,即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滇缅道”辗转传播而来。权杖上青铜铸成的杖首,与西亚和埃及大量使用黄金和青铜的特点完全符合。,(4)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海贝和象牙,表明与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有着密切的联系。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条商道,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不仅带来了海贝、象牙,而且还带来了异域文化因素。,三星堆古蜀文明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与外界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融合了外来文化因素,而且对周边区域文明产生了积极而广泛、深远的影响。,二、成都历史文化的特点,(一)生态城市

16、成都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最宜人居的生态园林文化城市。古有“小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比三秦”,生态环境优良,“诗人自古例到蜀,文宗自古出巴蜀”,人文氛围浓郁,这两大特征造就了成都“今来一登临,如上九天游”的美丽人居环境。,(二)文态城市成都经过四千多年城市文明发展的悠久年华,经过二千多年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沧桑岁月,成为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都既是蜀文化的中心,又是长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成都第

17、一人”到大型“船棺葬”的出土,从广汉三星堆到成都十二桥和金沙遗址的发掘,这些惊动海内外的考古成就足以见证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1历史名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圣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咏叹,高度概括了成都历史文化悠久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基本特征。,2文化名城成都也是一个文化名城,它主要表現在:,古蜀文化:三星堆、金沙遗址,水文化:都江堰、锦江,道教文化:青城山、青羊宫,禅宗文化:文殊院、大慈寺、昭觉寺、宝光寺(古有言禅不可不知蜀,言蜀者不可不知禅之谓)。,三国文化:武侯祠。,诗歌(诗圣、草堂)文化:杜甫草堂。,帝王陵寝文化:古望帝之墓,永陵。,才女文化:汉代卓文君、唐

18、代女诗人薛涛、五代词人花蕊夫人、现代作家黄稚荃、琼瑶、韩素英等等为代表的才女文化(古有蜀女自古多才之谓),文宗文化:赋圣司马相如、“西道孔子”扬雄、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天下”的王褒、严君平、明代“著述第一人”杨升庵、著名文学家李调元、现代文学家巴金等等为代表的文宗文化。,诗人自古例到蜀是成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构成各谐包容的风雅成都内涵的和重要组成部分)等等,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成都不可或缺的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成都、文明成都的坚固基石。成都是一座文化包容很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成都是一座以人文本,以人文为魂的城市。成都是一座智慧的城市,是一座休闲享受的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