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998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 复习课件.ppt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框架,溶液,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种类,量度,混合物的分离,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解与不溶解,组成,溶质+溶剂,溶质、溶剂的判断,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溶质与溶剂的接触 面积,乳浊液,概念,乳化作用与乳化剂,应用,溶液的种类,按是否可继续溶解,按溶液中溶质的多少:浓溶液和稀溶液,区别和联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量度,溶解性,溶解度,概念:四要素,表示方式,列表法,坐标法,溶解度曲线,意义,运用,溶液浓稀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基本计算,根据公式的基本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计算,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一定溶质

2、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仪器、操作、误差分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仪器、操作、误差分析,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结晶法,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冷却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问题1 溶质溶解在水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时,溶解过程只有单一的放热过程吗?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时只有单一的吸热过程吗?,答:溶质的溶解过程同时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从溶质中分散开并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问答重难,溶液的温度升高是由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例如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使得溶液温度升高,故溶质溶解在水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时,溶解过程不是只有单一的放热过程。同理,溶液的温度降低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例如,硝酸铵溶于水使得溶液温度降低,故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时也不是只有单一的吸热过程。,问题2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吗?,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同时受“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两个条件的限制,抛开这两个条件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只有指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才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问题3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答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例如,食盐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问题4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吗?,答:无法比较,一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有关系。“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它的不饱和溶液”,既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又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所以无法比较。,问题5 10 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10%吗?,答:如果此物质(如NaCl、KNO3等)既不与水反应,也不含结晶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10%,否则,就不是10%。例如,将10

5、g Na2O溶于90 g水中,由于发生反应:Na2O+H2O=2NaOH,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再是Na2O,而是NaOH,且其质量大于10 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大于10%;,又如将10 g胆矾(CuSO45H2O)溶于90 g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再是CuSO45H2O,而是CuSO4,且其质量小于10 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小于10%。因此,10 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确定。,问题6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问题7 过滤法和结晶法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答:过滤法适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物质和

6、难溶性物质)。结晶法适用于分离两种都能溶于水的物质,但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不同。若主要的物质是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常利用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或称降温结晶)的方法;若主要的物质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则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中考热点,热点1 溶解度曲线及其综合运用,热点考向利用溶解度曲线将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典例 抚州中考 图7-Z-1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交点P的含义是_。(2)t2时,将30 g 甲物质放入到5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t1时甲和丙

7、的溶解度相等,33.3%,解析(1)交点P的含义是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t2 时,甲的溶解度是50 g,将30 g甲物质放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只有25 g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 = 33.3%。,(3)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甲和乙,乙甲丙,解析将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因此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

8、增大,丙在t3 时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因此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ac,解析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此时溶剂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质的质量不一定变大,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质的质量都不变。,突破策略溶解度曲线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解题时必须深入理解曲线包

9、含的各方面的含义,尤其是温度对该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情况,然后再进一步判断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等。,能力拓展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方法: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同一温度下,溶解度越大的,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2)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则在该温度下两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若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则处于饱和状态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例如,在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升

10、温至t2 时,虽然二者的溶解度都变大了,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都未发生改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未改变,即升温至t2时,两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依然相等。,热点2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热点考向从实验仪器、步骤、操作、误差分析等角度全面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典例1 黔东南中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图7-Z-3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回答:,(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_(填编号)。(2)主要的实验步骤: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称量: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_(写出操

11、作过程)。,CH,调节天平平衡,b称取_g氯化钠固体,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_(填“10”“50”或“100”)mL的计量仪器。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使其溶解,并不断搅拌。瓶装: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上述_(填仪器名称)并贴上标签。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50,滴瓶,偏大,解析(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漏斗。(2)a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b配制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50

12、 g10%=5 g,需要水的体积是 =45 mL;故需选择与量程最接近的50 mL量筒来量取。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试剂瓶,需选择图中的滴瓶。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突破策略直接用固体和水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需要的仪器不需死记硬背,根据实验步骤选择即可,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在保证一次量取的前提下,选择量程与所量液体体积最接近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用浓溶液和水配制稀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能力拓展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

13、小的因素或操作分析如下:1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因素或操作。(1)溶质质量偏大(称量药品偏多):称量前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砝码锈蚀。(2)溶剂质量偏小: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使水的量取量偏小;将量筒中的水转移到烧杯中时,部分液体洒落在外。,2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或操作。(1)溶质质量偏小:固体药品中混有难溶性的杂质;称量食盐时,左盘放纸片,右盘没有放纸片;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质(且移动了游码)。(2)溶剂质量偏大: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水的量取量偏大;使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分。,热点3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热点考向以文字叙述、函数图像、数据表格等

14、形式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典例 河北中考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7-Z-4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 g。,典例 河北中考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7-Z-4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 g。,(1)共制得氧气_g。(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6,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 14996 x 9.6 g

15、x=14.9 g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4.9%。答: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MnO2,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0 g-18.4 g=9.6 g,然后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氯化钾的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突破策略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寻找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一般可利用某一纯量,通过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溶液的质量一般可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加入的物质质量总和-放出气体的质量-沉淀的质量-未溶解物质的质量。,能力拓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代入的已知量为纯净物的质量,确定“纯量”的方法:直接代入法:可将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不纯转化法:利用题目中给出的质量分数,将混合物的质量转化成纯净物的质量。,差量计算法: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相关质量的差,确定某一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综合分析法:坐标图像类题目中的纯量多为图中拐点对应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数值;表格类题目则需比较分析数据,在变化规律中找出实际参加反应的纯量或生成的纯量。,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